登陆注册
2731800000007

第7章 我爱问熊daddy(3)

王敦老师:主要体现在对个人权利的关心。尊重自己的权利,才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群体的权利。其实国家民族的话题如不能落实在每个人的权利受到尊重的基础上,说得多反而近乎虚伪,就像你不能边高喊爱国边到饭堂插队侵犯他人的权利。同理,每个人都能做一个维护个人权利的斤斤计较的私人知识分子,而不是躲在那几个标杆身后。

需要?不需要!

“当每个人都是‘私人知识分子’时,就不再需要公共知识分子了。”

记者:您觉得当今中国谁最称得起的“公共知识分子”称号?为什么?

王敦老师:越是只说自己想法经历的人,比如梁文道,正因为不代表任何人,反而越是成为我心目中优秀的私人知识分子和现阶段大家所认可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也从侧面说明大部分学生乃至社会舆论仍未意识到这一点。年轻人觉得主流的东西很烦,想要逆反,想要有人为他们说话,因而聚集到这些人旗下,这个思路其实是不对的,并没有真正理解对己“私人”,而被受众封为“公共”的知识分子。如果一定要用“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那么我认为其私人性是公共性的前提。作为私人,不需要与体制一步对一步地对弈,而是根本不进入棋局,这样主流意识形态才无法制服他,才会成为向公众示范独立声音的榜样。

记者:作为大学教师,您认为我们大学生应从他们身上借鉴些什么?

王敦老师:首先不要把这些人当做公共知识分子,要当做独立的个体,采取平视而非仰视的目光,学习他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习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敢出来说一说。至于观点每个人都有,有时你赞同的也是别人反对的,这没关系。可贵的在于不受别人影响,在于你的独立意识正在养成。当每个人都是私人知识分子时,就不再需要公共知识分子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不写出来,就可惜了”

专访科幻小说《逃离大学城》作者王敦副教授新闻背景

从2000年珠海校区落成,在全国首创异地办学模式,到2004年大学城校区的投入使用,中大形成了四校区的格局,这种分校区办学的模式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同样的校训石、同样的中山像,但一直少不了从硬件设施、地区环境到师资设备、生活条件的比较。

原中大中文系王敦副教授与学生一同撰写了科幻小说《逃离大学城》,小说反思高校大学城、异地办学模式,记叙大学生与教师在这一模式下的真实焦虑与感受,不少内容与现实一一照样。目前该小说已在豆瓣阅读上架,将于春节前后推出。

王敦,网名:“王熊daddy”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2008年底到2013年底,为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开设专业课文化解读、文学概论与公共大学语文等课程,乐于与学生交流讨论问题,深受学生喜爱。自谓:“学术和文学二重身butone piece的治愈系,文普,作家,70后,微胖,但音色雄浑优美,以教书为乐。”

记者访谈

记(逸仙传媒记者):在日志里你提到“任何猜测写作意图的都要被枪毙”,可以问一下为什么您认为不应该猜测写作意图吗?

王(王敦):请把下面两个版本综合起来,就是我的完整回答。

版本一:是为了避免被说成是在影射SYSU珠海校区和大学城校区。

影射=诋毁=SAY“SYSU弱爆了。”但,在我们几位作者心目中,孙中山先生的大学,一点儿不弱,很强悍,是天赐我等的一所伟大学府。我们爱中山大学。

大学城体制的不合理,是全国范围内的现象,不是SYSU的专利。

小说家写小说,需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取样。严肃地创作,必须如此,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所以说,我们的小说,不是影射具体的SYSU,而是折射普遍的“大学城”问题。

“大学城”有病,得治。投鼠忌器是不对的。爱屋及乌也是不对的。

版本二:是为了向马克·吐温、近代科幻、批判现实主义,卡夫卡、王小波等富于营养的各种现代文学致敬。

我们拒绝影射。同样,我们也不逃避现实。

我们不屑于迁就时下虚无缥缈的玄幻、穿越、“甄嬛”文学。我们不齿于煽情、造梦、YY、回避现实。与凡此种种相对,我们立足于真实的大学生活,不回避真实的校园沉疴。我们以我们自己的写作,向马克·吐温、王小波等伟大现代文学的营养致敬。

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题记里,原话是这样的:“任何人如企图从本书的记叙中寻找写作动机,就将对之实行公诉;任何人如企图从中寻找道德寓意,就将把他放逐;任何人如企图从中寻找一个情节结构,就将予以枪决。” 大意也如你复述的:“任何猜测写作意图的都要被枪毙”吧。

这话,看似调侃,实则深沉,因为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显然不是没有写作动机、道德寓意、情节结构的无稽之作。否则,海明威也不会放话说:“全部美国现代文学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我们也将其题记借用,觉得很恰当。

记:怎样产生写作这部文学作品的想法的?

王:一言以蔽之:“中大芸芸学子、旧雨新知的存在感,不写出来,就可惜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扩招,也没有“大学城”。我90年代毕业,然后工作,出国留学,回来后在2008年底受聘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执教。于是见识了传说中的“亚洲第一长教学楼”和“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即“广州大学城”)。凭直觉,我觉得“校区”、“大学城”这样的东西不太对劲儿。而偏偏,这已经是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的既成事实了。不把这写出来,真的就“可惜”了。

“可惜”二字怎讲?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直戳十多年来大学扩招和校区化生存所带来的疏离、异化感。迄今为止,直戳校园生活戳得痛快的,只有韩寒的《三重门》,但那是关于中学生活的。韩寒随后写的《一座城池》、《像少年啦飞驰》里的人物情节,确曾与大学生活沾边儿。但是,韩寒不熟悉真实的大学生活。其笔下的大学生,与我们“985大学”学生的学业压力与迷茫,没有过多交集。近年来,90后奇葩作家顾异(“少林修女”)的《生于一九九叉》也是如此。目前大量存在的玄幻、穿越、悬疑、暗黑、治愈、北漂,以及“中国的博尔赫斯”式小说、“新伤痕文学”等,提供给青年读者各种奇技淫巧、文艺、温情、安慰或放纵,但鲜有直戳“二本”以上校园日常生存本身的作品。形形色色的“致青春”之作,我觉得仍然是回避了我们这些正经八摆上大学的“青春”的存在感。敢问:珠海校区、南校和大学城的同学们,你们觉得,一座文、理、工、农、医、法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学子的焦虑与理想,真的能和以中戏、电影学院为模板的青春,完全吻合吗?

所以我觉得,我们自己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来写。这事儿,需要生长弧线比较接近的教学“一线”的师生,自己来做。

大家知道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换句话说:写出真实的存在感,才能超越自己的群体,获得广泛、真切的理解,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我在策划和创造这本小说的时候,心里面就装着这句话。

我又是一个内心永远“文青”的人,而且我的职业,就是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不把我们中山大学芸芸学子的存在感写出来,真的就可惜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我爱中山大学。

记:怎样想到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呈现?

王:因为“科幻小说”的弹性和容量极大,甚至成为了能够面对“当下”,进行发言的少有顶用的文体之一。我是人民教师。写“科幻”,是我“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任务。这不是游戏之作,我投入了很多。你这个问题,很好。它帮助我打开了话匣子……

“科幻小说”这个词,不能涵盖这部小说。我们的作品,选择了在“豆瓣阅读”平台上,在春节这个时间点,开始发布连载。豆瓣阅读让我在悬疑、灵异、职场、武侠、科幻、言情、青春、穿越、玄幻等词中,挑一个做标签。——于是,我觉得,好吧,也只能是“科幻”了。

在科幻中,据说还有“硬科幻”和“软科幻”之分。我们这个,绝对是“软”的,如果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王小波的《白银时代》也可以算是“科幻”的话。

此类“科幻”的弹性和容量极大。最初开始有“我也可以写这样的科幻”的想法,是在2011年大暴雨,“北京也可以看海了”的时节。当时有个叫“杜边生”的贴出一篇豆瓣网的日记,虚构说,北京的大雨连着下了许多天,被彻底淹没,幸存者划着筏子,出没于露出水面的高层建筑,囤积食品避难,并如原始人般,为了活下去而相互厮杀。痛定思痛,作者也自然地把人祸判为天灾之外的因素。这个帖子,因为能淋漓尽致地引发大众对现实的思考和想象,说出在其他渠道不能说的话,从而大受欢迎。“杜边生”可能是一时兴起所写,故事不过刚刚起了个头儿就写道:“未完待续”。结果他没有继续写下去。无论如何,这使我想到,中国的现实题材是可以与科幻结合的。

同类推荐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 在世界遗忘你之前

    在世界遗忘你之前

    本书是青年导演杨树鹏创作的故事集,杨树鹏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写作者,他惯于用虚构的时空背景的来表达现实中情景、情绪,擅长利用电影分镜头脚本的手法讲故事,他笔下的故事有很强的画面感。
  •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选取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几对情侣,朱自清与陈竹隐、胡适与韦莲司、杨晦与文树新、徐志摩与陆小曼、鲁迅与许广平、徐悲鸿与孙多慈等,通过他们当年的情书,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现出一幅生动、细腻、感人的民国爱情画卷,演绎出时代的烟尘、命运的迁徙、爱情的悲欢。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舞落苍穹

    舞落苍穹

    她,是百年难遇的废材。一朝穿越,废材变鬼才,没有羽力,七种元素闪瞎你的眼。不能契约灵兽,呵呵,神兽大军踏平你的窝。除此之外,炼丹、炼器那都不是事。他,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初次见面,以真面示她,却被说成妖孽。腹黑的吻上她的唇,送上定情信物。看着愣住的她,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娘子,现在为夫已经是你的人了……
  • 低调为人强势做事

    低调为人强势做事

    本书分十章,告诉读者: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是为人的最佳姿态。强势,是一种能力、一种气魄、一种战术、一种技巧、一种策略,是做事的最佳智慧。低调为人和强势做事,两者不但相辅相成,而且互为表里,是为人处世的必修课程。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那些年一起疯狂过的程序员

    那些年一起疯狂过的程序员

    “我惭世上英,爱金不为贫,陈迹向千古,曦宿寒潭清。”知者谓其害羞,不知者谓其何求。这是一首藏头诗,我想她应该能明白。没想到这个饭局请了满满的十几个人,都是以前的同事,刘主任是领导坐在上首。陈曦似乎不想给我名分,把我远远地安排在角落。看得出,变身为正妹后的陈曦,很受男同事们的欢迎,众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去讨好她。有一个帅哥当场告白,拿出的礼物是卡地亚的女士手表,我不太懂手表,不过这个牌子是知道的,估计要我几个月的薪水吧,我是买不起的。我默默地退出来,到外面点了根烟。———
  • 旋风少女之爱情的谎言

    旋风少女之爱情的谎言

    偶也是旋风少女的粉粉,所以忍不住写了后续!请大家多多支持我!
  • 养颜让你有面子(女性生活百宝箱)

    养颜让你有面子(女性生活百宝箱)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和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因疲劳导致衰老及疾病等。因此,学会养颜,女人一定不可过度疲劳。
  • 羽落天下:倾世寒月戏邪帝

    羽落天下:倾世寒月戏邪帝

    她来历不明,身怀神秘力量,是21世纪叱咤风云生杀予夺的女王,冷心寡情,骨子里透着冷心无情。一朝穿越,成为百里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沉睡冰棺多年的大小姐。他,白衣时宛如九天之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谪仙,黑衣时犹如地狱修罗,杀伐果决。当两强相遇,他对她一见倾心,以命相护。世间,神魔皆因她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而他陪她左右,愿为她倾覆天下!
  • 东槎纪略

    东槎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如果我们最后不能在一起

    如果我们最后不能在一起

    严欣竹喜欢的人是韩元特,但是严欣竹总表现的不在乎,让韩元特一再误会;一个是表面不在乎,而另一个是不敢说,最后导致两人走在相反的方向,彼此将对方埋在心底最深处,成为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初恋。在严欣竹23岁生日时,因为韩元特没有到,严欣竹拥有了一段痛苦的经历并且对宁若风有了不一样的感情,韩元特也和自己女朋友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两人就此真正走向不同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