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46300000001

第1章 前述石鼓异象

清朝道光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官居宰相,位极人臣,为三国魏武帝曹操之后,自幼饱读诗书经卷,闲暇时间,嗜好四处搜集古书奇卷,家中藏书无数,其中不乏一些竹牍残卷,锦帛玉书,金石铭文,牲皮杂章之类。无论年代久远,从占卜,医疗,兵书,巫术到各种奇闻怪录,民间杂谈,应有尽有。这些书卷,充斥着曹府的三宅六院。曹振镛指派佣人杂役,专门负责管理这些书卷,并招贤纳士翻译注释其中的鸟文篆字,番文异语,整理成章,便于后人赏阅,实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德无量。

江南士子陈鲤,字文通,年近而立,三番五次考取功名不济,在一次落榜之后,在京城官道沿街叫卖先祖传下来的几本文典。正当其为下一餐还未着落之时,正巧遇到便服出访的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曹振镛已年近古希,但对书籍的爱好有增不减,将陈文通所卖文典翻看数页,不禁喜乐万分。曹振镛详细询问了此书由来,陈文通看面前这位老者气度不凡,不敢怠慢,所问皆一一答复。几番言语相往,曹振镛觉得陈文通颇有学识,便邀陈文通府上相叙。

曹府再叙,陈文通得知面前这位老者便是当今宰相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不禁顶礼膜拜。曹振镛观其相貌清秀,彬彬有礼,便问起陈文通来龙去脉。陈文通如实作答,曹振镛渐渐动了恻隐之心,一番挽留。陈文通知道自己的处境,没有过多推辞,就在曹府暂时安顿下来。

陈文通后来在曹府管理藏书,兢兢业业,以期能报知遇之恩。

曹府杂役从藏书房内搬出一尊石鼓,置于花庭鱼缸旁,高约三尺,灰白色石料,一人合抱。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字符,似鸟篆又不是鸟篆,坑坑点点,八十多字,像是条条鱼虫游过。字符有规律的组合排列,让人确定这就是一种文字。陈文通很是好奇,几日来翻阅古籍经典,都没有查阅到石鼓上文字的由来。这可让陈文通来了兴趣,当下联合曹府内其他士子,对石鼓上面的文字琢磨良久,却都没有确切结果。

曹府内年长的管家告诉大家,乾隆年间黄河泛滥,在修筑黄河堤坝之时挖到一尊石鼓,本来下面还有很长的一个底座,深埋在地下,不知道有多长,只因当时石鼓挡住了修筑堤坝的去路,无奈只好撬断上部分。当时很是奇怪,撬下石鼓之后,下面的石料却是中空的,一下子向外冒出大股清水,喷达几丈高,不大一会附近形成一片水泽。监察河工的官员顿时慌了神,急令部下运送大量黄土掩埋,整整忙了三日,才堵住这处喷泉。

当时这个事情在民间议论纷纷,传为怪谈,监察河工的官员,把这事记录在案,上表给了当朝工部尚书,工部尚书把这件奇事启奏了当朝乾隆皇帝。时年连年天灾,谣言四起,蛊惑人心,乾隆皇帝大怒,命令户部尚书曹文植,也就是曹振镛的父亲,代君出巡黄河工事,顺道彻查此事。曹文植自持一身浩然正气,绝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事。但是封住的泉眼不好再掘开,由于人多眼杂,为了免生一些事端,曹文植便把石鼓干脆带回京城曹府。从此这件事渐渐无人再提,不了了之。

曹文植仙逝之后,曹振镛后来在曹宅发现了这个石鼓,见其古色古香,便保留下来。曹振镛对上面的文字甚为着迷,却无从考证,加之石鼓传说甚为不详,就也没过多理会。石鼓长置于柴房四十多年,逐渐被人遗忘,年轻的一辈曹府杂役对此一无所知,今日房屋修缮,才将石鼓搬出。

陈文通为之着迷,决心要解开石鼓文字之谜。

这石鼓上的文字,起笔圆润厚重,落笔像拖着一条尾巴,形若游鱼,笔划首尾相连,收尾又细又长。石鼓上并非只有文字,从边缘到中心有九条模糊不清的圆环刻痕,一环套着一环,层层往里收缩。文字便刻在这圆环中间,从最外环到内层,中心处一字形如满月,有众星环月之象。细细数了一下,石鼓上共有八十一字,最外环十七字,共九层圆环,往里每层递减两字,中心处一字。

陈文通用硬物敲击了一下石鼓,石鼓先是发出一下敲击声,接着呼噜噜响了七八下回声,就好比山坡上滚下一块石头,令人十分不解。

陈文通伸手触碰石鼓,却感觉所触之处,异常冰冷,时下虽是盛夏,陈文通明显感觉到这股寒意能透过指尖,冰彻筋骨,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其他人也伸手试探,都说寒冷彻骨,不可思议。

曹府的杂役这时候说道:“此物应该是久居阴寒潮湿之处,刚移到此处未经日晒,寒意并未散尽。”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陈文通感觉这个东西有点不平常。石鼓上的文字,鼓面在阳光下向外透出一种奇异的冷光,让人心里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觉得头昏脑胀,恍惚间有些迷乱。

不觉已经到了中秋,陈文通客居曹府已经有了时日,当时曹府宴待宾客,灯火通明,杯来盏去,上下欢喜。陈文通不胜酒力,早早就回去了,在自己的房间歇息。

陈文通醒来时已经是子时半夜时分,宾客早已散去,曹府上下一片寂静。月光照的屋内屋外,一片皎洁,如同白昼。陈文通觉得口渴难忍,伸手去摸枕边案头的茶壶,发现茶壶内茶水已空,就出门到屋外花园亭子里讨杯茶水。

途径花庭,陈文通不经意看了一眼石鼓,发现这石鼓的位置与往日有点不同,本来石鼓是平置在花庭地面上,这时却略微向南倾斜,好想故意对着空中的月亮。陈文通轻轻碰了一下,石鼓上文字好像有荧光闪动,来回一阵摇晃,却没有倒下,像一个不倒翁。停下来之后,鼓面正好还是对着月亮。

陈文通心生好奇,就伸手拨弄着石鼓上面的文字。

突然这时候石鼓对着月亮射出一道微弱的白光,这道白光不知是石鼓射向月亮,还是月亮射向石鼓。这道光越来越亮,直射向天空,陈文通顿时觉得四周冷了下来,呼吸也渐渐不顺畅。再看墙上,柱子上,庭内花草上竟然结了一层白莹莹的霜,让四周亮了不少。

石鼓慢悠悠旋转起来,发出一种浑厚的如劲风舞动的怪声,上面文字的荧光越来越强,石鼓九道圆环夹杂着字,逐渐混成一体,向外迸发出电闪之光,一霎间照的四周泛白。陈文通觉得眼前一阵眩晕,四周土地震颤起来,屋檐上的瓦片纷纷坠落在地,花庭里草木摇晃着发出沙沙声,府内几条狗大叫起来,不少房内掌起了灯,呼喊声乱作一团。

曹府下人从各宅各院纷纷赶来,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跌跌撞撞,边走边互相打探。

陈文通惊异万分,一时间局促的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府内一个下人边跑边喊道:“地震啦,地震啦。”闹得人心惶惶。

不一会儿,七街八巷,人声鼎沸,喧闹声,狗叫声不绝于耳,不远处一民宅失火,月光下火光狼烟直飞冲天。

曹府一群下人杂役循着光赶来,围着石鼓目瞪口呆。石鼓发出的光一下子向外散开,好似有一股强力扫向众人,众人还来不及走到跟前,便被那光扫了个嘴啃泥,一个个叫苦不迭。

众人一下子害怕起来,全都直楞楞的目瞪口呆的瘫坐在地上,有的杂役开始跪在地上磕头作揖。

管家也赶了过来,这时地震已经渐渐平息,看到众人这副狼狈相,向众人问道:“发生了何事?”

陈文通和曹府下人惊魂未定,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没有说话。

一个多事的杂役,没等吩咐,提来一桶水径直泼向石鼓。

水还没有泼到鼓面,瞬间结成冰向四周散开。这冰块溅到几个下人身上,这几个下人一阵哀嚎,哭爹喊娘,捂着伤处喊痛。其中一个下人,更是脑袋开花,一命呜呼。其他被伤到的下人,有哀嚎变成呻吟,哼哼着断了气。

陈文通和众人恐慌到了极点,跌跌撞撞的逃出花庭,再也不敢近前。

众人边走边退,遇到赶来的曹振镛。曹府管家急忙护着曹振镛边退边说:“大人,此事不妙,万万不可近前。”

月亮渐渐西斜,石鼓跟月亮之间这条感应的白光,慢慢减弱下来,石鼓发出的怪声也渐渐平息,鼓面字符的诡光也渐渐消失,一切似乎又恢复平常。

石鼓旁边躺着几个下人杂役的尸体,没有人敢上前收拾。

曹府里众人个个吓得不轻,泼水的那个杂役吓得更是脚底打滑,站也站不起来。还有几个杂役吓得抱着柱子远远地观望,等候吩咐。曹府管家还算镇定,招呼着下人,几个杂役哆嗦着走到跟前,去收拾地上的尸首。

陈文通惶恐着探身上前,这些尸首多数已冻成冰块,像一具具石像,个个呲牙咧嘴,让人不敢看第二眼。

这时曹府管家过来告诉陈文通,说是大人传唤,陈文通立即紧随管家来到曹振镛书房。

灯光下曹振镛老态龙钟的脸上一脸掩饰不住的惊魂未定,左右已经落座了几个人,陈文通并没有见过。

陈文通落座后,发现房内几个人面面相觑,沉默不语,自己也就没有多说话。

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先开口对陈文通说:“你且把前后经过,说来听听。”

陈文通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说给众人,然后对曹振镛说:“学生觉得此物既然不详,应当查清楚来龙去脉,以免生其他祸端。”

这位老者手一仰,捻着胡须道:“天灾人祸,在所难免。老夫以为,一事归一事,还是不要扯到一起的为好。”

老者端起茶碗拨了拨又道:“天子脚下,何等祥瑞。皇上若是问起来,曹大人如何交待,你说下官的在理不在理。”

众人纷纷附和:“徐大人所言甚是。”

这位徐大人是曹振镛的下属,同时也是多年的官场至交,闻讯曹府有事,连夜乘轿赶来。

“此物既然不详,就不便再留在府上,如何定夺,我想曹大人就不用下官多言了吧。”徐大人道。

曹振镛点了点头。

“呃——”曹府管家想说什么,话说到嘴边又欲言又止,似乎有所顾虑。

曹振镛见状说道:“管家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管家近前一步拱手道:“是,大人。”

他挺起腰板皱着眉头一边回忆一边说:“乾隆年间黄河泛滥,此物当时惹来不少民间议论,大老爷为了杜绝乡村野夫悠悠之口,把此物带回了曹府,置于柴房之中。过来些时日,门口有位道人求见,说是想见一见这尊石鼓,我当时还是一小童,见他风尘仆仆,就以为给些米粮打发了便罢。谁知道,这道人不肯走,他告诉我石鼓定有蹊跷,要坚持见大老爷要道明原委,无奈之下,我就去通报。大老爷一身浩然正气,决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事,就命我打发了这位道人。这道人无奈,只好识趣,临走时留下拜帖,嘱咐我有朝一日石鼓异动,可据拜帖寻找到他。”

“哦,竟有此事,那拜贴现在何处。”曹振镛惊异道。

管家道:“小人当时认为此事关系重大,日后或许会有用处,就自作主张,留了下来。大人如若需要,小人去取便是。”

管家转身便走,跟门外急急忙忙走进来一个看门杂役撞了个满怀。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成何体统。”管家责问道。

“禀告大人,禀告管家老爷,门外有个老道求见大人,说有要事相告。”杂役慌慌张张回道。

“老道。”管家微微一怔,望着曹振镛。

曹振镛点点头表示许可。

管家急忙吩咐下人说:“那就让他进来吧。”

不大一会,门外走来一老一少两位道人,老者青衣道袍,两鬓斑白,长须飘然,手里托着一个四方法印,大步流星。那年少的道士,怀里抱着一尊天皇号令,用黄缎子包裹着,紧跟慢跑的跟在师父身后。还未走到近前,老道那轰雷般的话语就已赶到:“曹大人,希望贫道来的不算太迟。”

同类推荐
  • 最后一个阴阳术士

    最后一个阴阳术士

    在这个世界之中总会有一种事情我们不能用科学来解释,总有一种人在明面上被打击而在背地里却捧到了手心之中,黑漆漆的夜里道士仍然存在,只是太少太少只剩下一个
  • 人生,如果重来一次

    人生,如果重来一次

    我是人是鬼?不知记忆却有着寻常人没有的能力。看着人类最丑恶的一面伴着少有的温情让我一点点的找回记忆。
  • 仙耗

    仙耗

    他的父母带着他来到了荒村,本想与世隔绝,修得一世清闲。谁知事与愿违,天下诸多事情待他父亲去处理,不得不舍弃父亲妻儿救世而去。她因一见钟情而爱上他,并相约以前归隐山林,哪知丈夫为天下而去,她对感情几乎绝望,出家为尼。他从小跟着爷爷长大,学的全是文学大儒,却因离开荒村的这场际遇与爷爷走散,一别就是11年。他随着时间慢慢变老,每天总是盯着道观外,总期盼孙儿能够归来。。。。。。。。。。。。天下风云际会,妖孽横行,这一切都是天命,都需要这个触动大阵的孩童去救赎,去平复仇恨的睚眦。
  • 黄泉禁卫

    黄泉禁卫

    失落千年的秘术,一缕缕的线索,指向一座座凶险万分的古冢,神庙。一个门派,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在我的探寻中渐渐的浮出水面。然而,所有的一切,远不止我所看到的。
  • 索命仙

    索命仙

    身边发生过的灵异事件,探索神秘事件中途发生的命案,为了追求答案而死的朋友嘱托,是你选择了死亡还是死亡挑选了你,因仇恨与无知断送了性命,由好奇和贪念被牵涉其中,有谁能找到死亡的答案?本书中的故事部分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和身边人发生过的怪异事件,也有网友朋友们赠送的素材,总体来说天南地北.五花八门.离奇古怪都可能在这里发生.
热门推荐
  • 堕月之光

    堕月之光

    在黑夜里,月,是人们唯一的慰藉。可是,当月也堕落了……本文写友情,爱情,亲情~
  • 岁月之永恒

    岁月之永恒

    天地劫,乱世现,你们若不弃,死又何惧,愿化岁月,变永恒
  •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这是爱的凭证,也是旅途的记忆,千山万水的行走、春花秋月的情愫、沧海桑田的历程是青花上唯美的线条。十指抚过,有岁月的砂砾落下,如晨钟暮鼓撞击心房……生命没有停止,路依然在脚下延伸,躲在背后的繁华和落寞成为风轻云淡后的莞尔一笑。当逝去的身影化为尘泥,文字里的誓约保留着最初的色彩,在记忆的扉页上题写着我们的地久天长。谁是那长发及腰的女子,谁又是天涯外的风雪夜归人?错失的情缘遗忘的片段是不敢触碰的迷离,在爱的深潭里挣扎,用温情补缺、这座爱的城堡从此留下一个永恒的主题!
  • 红蝶与守望者

    红蝶与守望者

    万物生,红蝶起;伴随着万物而生的,便是红蝶。红蝶,有人说它们是来自冥间的恶魔,有人说它们是凭空而生的怪物,也有人说它们是苍天为惩罚人类而产生的妖物。巫师,拥有三把剑,每把剑用途各不同。以巫师自称的千耿,在被其诛杀的妖魔越来越多后,逐渐有人怀疑他便是传说中红蝶的看守人——守望者。
  • 梦醒三世

    梦醒三世

    一个卧底警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被老大的女儿杀害,却意外的穿越到神话时代,在神话时代自己不断修炼自己达到了仙的境界,用仙的能力回到自己的卧底任务中
  • 我又把主神炸了

    我又把主神炸了

    “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吗?你想真正的活着吗?yes/no?”“no。”“选择正确,你很有自知之明,再会。”(这不是无限文,是进化变异。)
  • 司杀

    司杀

    掌因果!判善恶!定生死!我再强调一遍,主角真的是好人。
  • 花开缭乱,爱上你

    花开缭乱,爱上你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此文曾经发过,但是,如今想删了重发。简介:一个人带着两个灵魂活在这世上,是祸是福?曾经想着,可以很好的过着生活。却因为一个预言师的介入,让她的生活一团糟。不停地穿越,不停地爱恋。最终,换来的是什么?
  •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本书共分三篇,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理解,对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的角度阐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使父母读后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吃饭看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感受,而且已然成为一副体现民族素养、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世事沧桑的画卷。现代人对于美食方面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自己的实用需要,亦对审美方面提出了相当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品尝美味,还要感受文化和情趣方面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