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33

第33章 陈亮:造就“非常之人”

一、陈亮简介

陈亮(1143-1194年):中国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后改名陈亮,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为人豪侠,喜谈兵,励志恢复失地,力主抗金,多次诣阙上书论国事,并痛斥秦桧。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因攻击时政,得罪当权派,三次被捕入狱。宋光宗朝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擢进士第一名,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到任便死了。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陈亮的思想特点是提倡“实事实功”,讲究“立国之本末”,有益于国计民生;厌恶“安于君父之仇”、“低头拱手以谈性命”。认为整日侈谈“正心诚意”、“尽心知性”的理学家是麻木不知痛痒之人。他倡言“道”是不能离开实际事物而存在,要从事物中去找出宇宙间的道理和规律。

在教育思想上,陈亮主张造就“非常之人”。他认为,在南宋内忧外患交迫的艰危时局中,要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如果依靠那些平庸无才的文臣武将,是不可能负荷这项重任的。而造就“非常之人”的主要方法,在于严格锻炼。好像金银铜铁,“炼有多少,则器有精粗”。锻炼程度不同,决定着材器的精粗和好坏。

他主张做人要谦虚而不自满,说:“君子之道不以其所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千万不能因稍有成就便自满起来,应该以有所不知和不能而加强学习。

他又提出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年龄发展程序,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因此,儿童时期则注重记诵能力的培养,少壮时期适宜于知识学问的增益,老成时期重在德业的修养。这个说法是片面、机械的观点,显然也是不科举的。但他能够看到人的发展阶段,提出按不同对象给予不同要求,这一点还是可贵的。

他也讲究个人涵养,就是喜怒哀乐爱恶之情,要“得其正”,即处理“得当”。平日既不可“纵欲”,也不可“灭欲”,自己须认真陶冶正当的喜怒爱憎感情,使能成为有益于世的“非常之人”。实质上是批判了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腐败说教。

二、陈亮的教育思想

陈亮生活于南宋和金朝混战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的尖锐,同时南方经济又有所发展。陈亮的言论基本反映了工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经济,同时也渴望在政治上施展拳脚。他提出了“实事实功”的主张,希望统治者在用人上“尽收天下之材,长短大小各见诸用”,希望能够改变工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

在宇宙观上,陈亮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夫盈于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因而“天下固无道外之事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涂万辙,因事作则,苟能潜心玩省,于所已发处体认”,他认为,所有的客观的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性,事物都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并且具有具体的法则。因此,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只能从“实事”和“实功”出发,做任何事情都只能面对现实,讲求实效。

陈亮的人才思想,充分地反映了其事功思想的特征。他针对当时“天下士人烂熟委糜”的歪风以及当时抗击金国,恢复经济的需要,主张对用人制度进行彻底改革,使士人能够“成其才而充其气”,使人才有大显身手之地。为此,他多次上书孝宗皇帝,对当时的选人、用人制度提出批评,并表达了自己的人才选拔、任用的主张。

《上孝宗皇帝书》一共4通,作于淳熙五年和十五年。淳熙五年(1178年),陈亮36岁赴临安,正月十九日丁巳诣阙上书孝宗皇帝(第一书),劝导皇帝选拔人才,积极抗金,这让孝宗震撼,“欲榜朝堂,以励群臣”;想依据种放的旧典故,召他至殿上奏对,然后擢用。但是却遭到了那些大臣的反对,陈亮等了八天没有消息,再一次上书,结果宰相“临以上旨,问所欲言,皆落落不少贬,又不合。”陈亮又呆了十天,上了第三次书,孝宗想要给他官做,陈亮以“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渡江而归。淳熙十五年(1188),高宗死于临安,金使节来吊,态度轻慢。陈亮极为愤慨,再次上书孝宗,陈述复仇之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在廷交怒,以为狂怪,遂不用。”

陈亮几次上述,都以抗金复国为目标,以人才问题为中心,论述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的改革主张,批判了道学教育及封建专制政体对人才的败坏和销蚀,提出了选贤任能的具体措施,使其人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和人才的本质问题,在人才思想上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陈亮认为,抗击金国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指出即使再聪明的君主,一个国家也必须依靠贤才,才能有所作为。贤才是帮助国君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帮手。自古以来,国军都要广收人才,重用人才,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认为,“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苟得非常之人以共之,则电扫六合,非难致之事也。”

陈亮对销蚀人才的科举制度十分反感,为此,他曾撰写了许多文章对科举考试进行抨击。陈亮指出,当时“选人之在诠者,殆以万计,而侥幸之威,未有穷已。”科举考试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纯粹是图侥幸。他认为,“国家以科举选士”,是“束天下豪杰于规矩尺度之中”。这种“士以尺度而取,官以资格而进”的选人用人制度,以门第或儒家的经典教条选择人才,其实是埋没了真正的人才,其结果是“本朝以儒道治天下,以格律守天下,而天下之人知经义之为常程,科举之为正路,法不得自议其私,人不得自由其智,而二百年太平由此而出也。至于艰难变故之际,书生之智知议论之正当,不知事功之为何物;知节义之当守,而不知形势之为何用,宛转文法之中,而无一人能自拔者。”

同时,陈亮又极力反对论资排辈的选人才法,认为这种“除授必以资格”的取人用人制度,实际是扼杀有用之人。由于这些“庸愚龌龊之人”堵塞了人才的进取,“徒使度外之士摈弃而不得骋,日月蹉跎,而老将至矣。”陈亮的剖析,真可谓一针见血。

在中国人才思想史上,陈亮第一次将人才问题同君主制度联系起来,对君主的独断专行,压制人才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君主专制是造成庸人的总根源,而庸人又反过来成为君主政治的基础和土壤。陈亮认为,君主的大权独揽,事无巨细,都让臣子整日处于惶恐中,根本不可能有所大的作为:“国家之规模使天下奉规矩准绳以从事。群臣救过之不给,而何暇展布四体以求济度外之功哉!故其势必至于委糜而不振。”陈亮在实践中认为,君主的专制是以压抑人才来求得其政权的稳定的:“艺祖皇帝一兴……士以尺度而取,官以资格而进,不求度外之奇才,不慕绝世之雋功,……以礼义廉耻婴士大夫之心,以仁义公恕厚斯民之生,举天下皆由于规矩准绳之中,而二百年太平之基由此而立。”在君主的统治下,人们只能对皇帝的言论言听计从,否则就会有生命之危。

陈亮还对道学家们所宣扬的“成人之道”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道学家所谓“成人之道”,所谓“以醇儒自律”,就是教人自保,不管国家的存亡。这种“成人之道”“依违以为仁,戒喻以为义,牢笼以为礼,关防以为智”,“使君臣上下,苟一朝之安而息心于一隅,凡其志虑之经营,一切置中国于度外”,在北方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同女真贵族的军队展开浴血奋战的时候,士大夫们则“忍耻事仇,饰太平于一隅以为欺”,“士大夫又从而治园囿台榭,以乐其生于干戈之余,上下宴安而钱塘为乐国矣。”他认为这些人简直到了无耻的地步。

儒生们只空谈生命,没有真才实学。“自以为得富国强兵之术者,皆狂惑以肆叫呼之人也。不以暇时讲究立国之本末,而方扬眉吐气以论富强,不知何者谓之富强乎?”“场屋之士以十万数,而文墨小异已足以称雄于其间矣!”“天下之经生学者讲先王之道者,反不足以明陛下之心,……而天下之才臣志士趋当世之务者又不足以明陛下之义。论恢复则日修德待时,论富强则曰节用爱人,论治则曰正心,论事则曰守法。君以从谏务学为美,臣以识心见性为贤。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举世谓之正论,而经生学士合为一辞,以摩切陛下。”陈亮认为,真正的“成人”,应当是文武兼备,才智俱全的人。

在当时,抗战与主和是两种势力的政治,而陈亮的人才思想与其政治立场一样,是与其抗金复国的现实政治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其人才思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认为主和投降是当时消磨人才、产生庸人的直接政治原因。“秦桧倡邪议……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与金议和,会让这个社会失去信心,死气沉沉,人才也就脱离了实际,最后只能是失败。在这种无所作为的过程中,往往庸人得志,人才磋砣。“庸愚龌龊之人,皆得以格守令、行文书以奉陛下之使命,而陛下亦幸其易制而无他也。徒使度外之士摈弃而不得骋,日月磋砣而老将至矣。臣故曰: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苟安,而为妄庸两售之地也”。“南北角立之时废兵以惰人心,使之安于忘君父之大仇,而置中国于度外,徒以便妄庸之人。”

陈亮认为抗金复国的实际斗争才是培养治国安邦之才的基础、条件和有效途径。“东晋百年之间,南北未尝通也,故其臣东西驰骋而多可用之才,”处于这种战乱的年代,英雄人才才会辈出:“使朝野常如虏兵之在境,乃国家之福,而英雄所用以争天下之机也。”只有坚决抗金,才能振奋人心,培养国家栋梁,剔除庸俗的人才。

人才的发现和任用,是陈亮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唯才是举”的前提是发现人才,辨别人才。陈亮说,人才没有被发现之前,“混于不可知之间,媚之者谓之狂,而实狂者又偶似之。”人才与狂妄常难分辨,人才惊世骇俗为常人所不理解,斥之为狂;人才被疑忌又可被斥之为狂,而那些“一辈无赖平居大言以诳人”者,又造成真假难分,人才难以发现,这也是人才辨识上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陈亮主张从平凡的实际生活中选拔真正能熟悉实际事务的人才。他认为:“群臣既不足以望清光,而草茅贱士,不胜忧国之心,……臣以为拘挛龌龊之中,当其有卓然自奋于草野而悟圣聪者。”他赞扬唐太宗的不拘一格选人才,给后世君主做了榜样。

陈亮还特别提出了因为非常之事必须破格使用非常人才的思想。“有非常之才,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第非常之事,非可与常人谋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因而“非常之命,黎民惧焉”,英雄豪杰之所以惊世骇俗,就因为他们要变革,“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要求有用的人才,就必须“破去旧例,不以次用人”,即废除“士以尺度而取”的科举制度和“官以资格而进”的官僚选拔和晋升用人制度,“于格律之外有以容奖天下之英伟奇杰。”

接着,陈亮进一步讲述了选拔人才的根本途径。他说:“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兵食以用而见其盈虚,安坐而盈者,不足恃也。”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就在于“用”,“东西驰骋而人才出矣”。文当以处世之才为标准,武应以料敌制胜为标准,人的才智应该用于实际当中得到实际的验证,才算真的有智慧。人才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才能展露出其真实才华的。人才的知识和才干只有在实际中才能成长。因此,只有“以用见其能否”,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拔人才的途径。以人才的实际政绩决定其升降、赏罚,这样才不会上下相蒙,从而让那些想换取功名的平庸者不能得逞。

为了人尽其才,陈亮提出,要从本质上认识人才,不要求全责备,感情用事,因小失大。他批评了一种求全责备的用人现象,使有才者不能尽其才,而庸人则得志:“才者以跅弛而弃,不才者以平稳而用;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以软美而入;奇论指横议,庸议谓有典型。”由于用人上“求全责备”,平庸之人掌握国家命脉,有才智的人却得不到应用。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那时的政治上,庸才得志,人才必然受到排挤。“朝得一朝士,暮以当路不便而逐;心知为庸人,而外以人言不至而留。”

同类推荐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仰山论丛(2012卷)

    仰山论丛(2012卷)

    本书汇集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其他相关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财经、人文、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热门推荐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内容简介为:巴菲特的投资才能让无数的投资人拍案叫绝,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成为全球各地的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任何职业投资家都会仔细分析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和投资技巧,深入解剖其投资方法,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投资的捷径。巴菲特在证券投资领域是怎样演绎这段从平民到世界巨富的不朽传奇的昵?巴菲特究竟拥有怎样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呢?《向巴菲特学投资》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论述的基础上,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技巧、投资策略、投资原则、投资忠告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他的投资理论。
  • 大臣与海鸟

    大臣与海鸟

    《大臣与海鸟》是作者发表的首部寓言童话集,其中14篇为1992年作品,其余183篇作品为近几年创作。作品多以一个个曲折离奇、匪夷所思的却又似合乎情理的动物幽默故事体现世间百态。很多故事短小精悍、惟妙惟肖。有些作品通过故事主人翁命运及生活状态的起伏来表达作者对当今世界某些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忧虑;有些作品赞美了弱势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高度智慧;很多作品在曲折荒诞的情节中富含哲理,发人深思。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体现了作者平等博爱、崇尚自然和科学生活的思想。不少故事情节曲折,高潮迭起,主人公在绝望与失望中辗转,在悲哀与喜悦中翻腾,让读者在故事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 王俊凯之虎牙少年

    王俊凯之虎牙少年

    “我们做朋友吧!!”“嗯嗯!”“做我女朋友吧!!我爱你!”“嗯嗯!我答应你”……一如既往的话成了后来的美丽的后懈!!……
  • 我们就只差一点点

    我们就只差一点点

    儿时的四个人,一起玩一起疯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父母婚变,赵一宁赵一夏分隔半球,亲爱的姐妹,你是否想过我?再相聚时,赵一夏与温泽晨幸福地结了婚。赵一宁和温景译依旧孤身。赵一宁说:我的孤单是为了等你来找我而温景译,你的孤单呢?你的孤单时为了赵一宁,还是赵一夏?
  • 行笔随文散集

    行笔随文散集

    收录一些我写的散文~诗歌~之类的记录一下生活中的文章
  • 大叔闯江湖

    大叔闯江湖

    人到中年将近晚年,一生平凡且安定,没有一点起伏。艾舒就是这一种人。儿子一次无意的话语,深深的刺激了艾舒的神经。让他想起自己也曾年轻过,也和兄弟们在游戏里打过天下,也意气风发过。只不过现在被生活的枷锁和工作的辛苦给磨灭了。所以他现在不要做儿子口中跟不上时代的大叔。且看大叔召唤一群大叔,如何在游戏里风声水起
  • 缘尽有殇

    缘尽有殇

    一生望一眼,便能记一世当他们记住彼此时,却不能在一起爱,是甜?是苦?不管结果,即使分身碎骨。。。。。。
  • 叶少追妻:baby,快到碗里来

    叶少追妻:baby,快到碗里来

    落筱染宁静的生活被一个男人的闯入而搅乱了,“筱染,嫁给我吧!”落筱染偏过头去不理叶盛寒。“要不,你娶我也行。”叶盛寒脸上泛着精明的光。“不!”他,横行Z国,不近女色,却想尽一切办法追她。她,不屑任何人,包括这位……她的同事?上司?还是……老公?
  • 鹿晗,你的黑粉掉了

    鹿晗,你的黑粉掉了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叶小荷在大学读书生活中也不忘记勤工俭学。叶小荷同学很会利用表演这一点,去兼职做一名黑粉。二十四岁的明星小生鹿晗举办了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芦苇们也都很热情,不过……有一名似乎太过于“热情”,上台合作还不满意,竟然还要当众爆料?!既然是黑粉,就要黑得疯狂,粉得彻底。某荷屁颠屁颠地跟在某晗身后,大声喊着,“阿鹿,人家跟不上了嘛!”某晗却走得更快。某荷直接原地不动,“鹿晗!你家黑粉掉后面了!”鹿晗一把将叶小荷揽进怀中,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以后不会了,我的黑粉。”
  • 惹火娇妃:邪王欺上瘾

    惹火娇妃:邪王欺上瘾

    欢脱版:她只是偷了摄政王府的一个宝贝而已,竟然要以身相许,强逼民女嫁给喜欢男人的王爷。三年之内不生出子嗣那便是死?新婚当晚,她红衣翩然,他揭下盖头。面对未来夫婿她惊呼:“是你,你这贼人,还我清白!”那人轻笑满脸揶揄之意。她垂下眼帘,轻咬唇瓣,一把将那人推倒在床:“还我清白,你得肉偿,来,我们造宝宝!”“娘子,请自重!”……片段:“王爷,不好了,王妃抢了小王爷的糖葫芦!”“随她吧……”“王爷,不好了,王妃又把膳房给烧了!!”“随她吧……”“王爷,不好了,王妃说要和戏楼的那个小白脸私奔!”王爷脸色一沉,皮笑肉不笑:“来人,把王妃抓起来绑了丢在本王床榻,本王需好好调教调教。”三年之约,一世相守,贪心的他要的可是一辈子!虐心版:她不透夫君的心思,她不知夫君心里是不是藏了什么人,而夫君什么都不说,她和他称兄道弟,而他却许诺要为她造一座城池。她笑着说他傻,殊不知傻的她。她发了疯的去信任,仍不懂的是他,她不知是做的不够,还是他誓言太假。爱的疯癫甚至痴狂,她喝下后悔药,逃离局中局。世上再无摄政王妃林长夕,只有世人皆知的无心邪女。遗世,你可知堕入地狱的滋味。千年之后谁又记得,那噬心的一句:“吾爱,葬身于此。”片段:“这是食情蛊,由雌蛊和雄蛊的精血熬制的汤药,如今我们一人喝一半,你可能表示对爱的坚贞?”他笑了一口饮下碗中苦涩。“你这自私的人,连毒药也不肯给我留。”(穿越重生+废材玄幻+宅斗,上车后请抓稳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