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300000031

第31章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1)

一、陆九渊(陆象山)简介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因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五代末年,先祖避难至抚州金溪(今属江西)居延福乡之青田。陆氏为一方宗族大姓,迁至江西后二百年间,合族数千人聚居,族规严密。父陆贺,字道乡,究心典籍,重践履躬行,在州里颇有声望。时家道中衰,没有田产,一门之衣食,皆仰仗药肆供给。九渊兄弟六人,九渊最幼。大哥九思,字子强;二哥九叙,字子仪。三哥九皋,字子昭,力学成名,是为庸斋先生。四哥九韶,字子美,与朱熹论学,辩《太极图说》,这是理学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子美在梭山与学者讲学,称为梭山先生。五哥九龄,字子寿,登进士第,因斋名为“复”,称为复斋先生。他同子寿齐名,时人称为“二陆”先生。也有的将梭山列入,称为江西“三陆”。他们兄弟自相师友,讲学授徒,及门受业者数千,在东南有相当大的影响。三陆对心学的形成都有贡献,“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其中陆九渊成就最大。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登进士第,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的大义,故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又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陆九渊任地方官时,清正廉明,政绩颇著;并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他在学宫内设讲席,宣讲理学,不分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陆九渊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大力改革税收弊端和不合理的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推荐或提拔下属,并不看重资历与出身;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但在任仅1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教育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能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

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王守仁,始重新得到提倡。

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以“心即理”为核心,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能动性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心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陆九渊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1“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

陆九渊从“心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一切皆是“理”的产物或表现。所谓“理”在他看来,即是“心”。“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即“明理”即是“明心”,为学即以“明理”、“明心”为根本。这在宋代理学教育中揭示了新的旗帜。

陆九渊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他说:“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与程朱等人把“理”视为自然与社会最高的终极原则不同,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他的哲学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陆九渊宣称圣贤与我同心,人皆可以为尧舜,也给一些人带来某种安慰和希望。

陆九渊提出明理、立心、自作主宰,最后还是为了“做人”。“做人”,包含有两种意思。

一是做伦理道德的“完人”,即圣贤君子。“四端即是本心”。“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懂得怎么做人。

二是做独立的“超人”,即体现“天地之心”的“主宰者”。“塞宇宙一理耳”,“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做一个能驾驭万物之上的超然世俗的人。做人要做超人则反映了陆的教育目的论的鲜明的个性特色。从明理、自作主宰到做人,这是一个极力扩充主观自我的过程,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要做人,要有人的乐趣,要表现人的创造力,表现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人之所以为人,并进而成为“超人”,这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陆九渊的观点加重了人的责任感,把“人”当作自然和社会的核心,“皆吾分内事”,突出地强调了教育的主体性、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的做人意识。

2“切己自反”的道德教育论

陆九渊秉着儒学将道德放在首位的传统,他甚至将道德教育与修养当作唯一的教育内容。

有的学生问他:“先生之学当来自何处入?”他回答说:“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即通过反省来向善,这是他道德教育论的基本特点。

(1)存养

陆九渊认为,“穷理”即是“尽心”,“自存本心”是道德修养和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认识,让其深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中,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又称之为“简易工夫”。

(2)剥落

陆九渊认为本心在没有与“物”接触时都是清明、至善的,一旦接触了利益,其本良就被蒙蔽。他把发觉人心有蔽以后的修养手段称之为剥落工夫。“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

(3)减担

同类推荐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校草时间

    校草时间

    某天,当叶兮兮问起程天逸:“为什么你从来不会对我生气?”的时候,程天逸淡淡一笑,接过她的话:“因为……我不敢生气,我怕你不哄我。”
  • 路过别人的故事

    路过别人的故事

    把别人故事,当自己的故事来讲,我只是个写故事的理科生,缺少丰富的语言,华丽的词藻,所以见谅。
  • 圣途传

    圣途传

    不受上苍眷顾的少年勇入“归藏”的故事.....
  • 暖娇

    暖娇

    君既无心,何以聘妾为妻?为了你这样的人,我误尽一生,若有来世,只愿成仇不愿成偶!花妙作为一个穿越者横行年代的穿越女,表示对这原主乱七八糟的身份十分糟心。魂穿靠山村,家徒四壁,爹娘生死不知,包子幼弟在侧,左邻右舍暗算,隔壁村‘土豪’逼嫁。花妙表示,好歹穿越了一回,不做出一番成绩,哪儿对得起自个儿穿越女的身份?神马?秀才老爹是大夏朝荣国公府的三老爷?秀才亲娘是镇国侯府侯爷的亲妹子?要不要这么高大上?爹娘都被净身出户,逐出族谱?花妙拍拍胸脯,还好还好,她有防病防灾防坏人还自带高级空间的白玉佩。可是,原主前世渣夫,能不往姐跟前凑么?姐实在是看不上你啊~~***************************如果你喜欢《暖娇》的话,请支持竹枝创作不易,不喜欢的也可另觅佳作,竹枝自问不是神,写不出人人叫好的绝章。
  • 花开无果

    花开无果

    校园爱情脆弱不堪,青春流逝;他们爱过也恨过,却无法回到最初……
  • 回归心灵的爱:家族系统排列个案集

    回归心灵的爱:家族系统排列个案集

    本书是由著名系统排列导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段晓英女士与心理咨询师觉初先生共同编著,透过“系统排列示范工作坊”真实感人的情景、个案,共同探索中国家族承统动力,破译家族密码,让更多的现代人找到人身心受苦的主要原因,找到生命的力量、资源和方向。
  • 小妻好野:Boss,请接招

    小妻好野:Boss,请接招

    她是人人唾弃的落魄千金。他却是翟式控股的帝国集团总裁,是高高在上的万乘之君。两个本是处于两条平行线的人,却因一场算计,一个疫苗,她被天子骄子的他缠住。一响贪欢之后,他食髓知味。“你说了你对我搓衣板的身材兴致缺缺的!”“没开荤,老虎也会有饥不择食的一天!”席莫野握紧衣角,看着男人一步步朝自己逼近,“你说你在我面前是性冷淡的!”“女人,马上就会让你知道是不是性冷淡了!”
  • 江湖不相忘:NPC的调教计划

    江湖不相忘:NPC的调教计划

    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在这个全息网游泛滥的时代,作为一名职业玩家,许欢颜最大的爱好就是赚钱。无论是游戏里挖宝、打猎,还是暗杀任务,只要是能赚钱地方,便必然有许欢颜的身影。谁要是敢断她的财路,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什么?这次断她财路的竟然是一位NPC,还是一名智能NPC。既然受系统保护她无法攻击他,那么许欢颜毅然开始走上了NPC的调教之路。这是一个游戏女流氓和腹黑人工NPC的故事,两人开始了一场调教与反调教之路。
  • 南极 北极

    南极 北极

    作者深入探寻南极洲,探访企鹅世界;也曾追寻最初的南极探险者的足迹,了解过南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沿着南极海岸线找寻与南极相关联的风景和人文历史;踏进了北极熊的领域,感受了北极白色海洋的雄浑魄力。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