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200000074

第74章 76.千佛阁及建造传说

水寨南十多里地、老君庙沟之阳有个村子叫千佛阁,居民姓刘。

说到“阁”,先说说“庙”、“祠”、“寺”、“观”、“庵”、“阁”等建筑有何不同。你一定会以为这都是供奉神仙的地方,其实,你只说对了一点点,它们是有所区别的,不能混淆。即使是供奉,对象也各不相同。

“庙”,古代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宗的地方,“家庙”是有官爵之人祭祀祖宗的地方。古时候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也就是说,天子可以祭祀始祖、高高祖、曾高祖、祖、父;卿可以祭祀始祖、高祖、曾祖、祖、父;大夫可以祭祀曾祖、祖、父;而士只能祭祀父。每一代神主(也叫木主,俗称牌位)居一处,就是一庙。

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如土地庙、城隍庙、龙王庙等。“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武庙、晏公庙等。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有点与庙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

“寺”,《说文》云:“廷也”,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如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跟随汉王朝派往西方寻找神佛的使臣,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来到了洛阳,被安排到接待诸王和外国人的鸿胪寺居住。后来,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按照当时的习惯,也被称为“寺”,因寺内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这样,洛阳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观”,《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便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庵”,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供人居住。因此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阁”的意义比较复杂,一指架空的小楼房,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之用,如滕王阁、天禄阁;二指木头小房子,如阁楼;三特指女子的卧房,如闺阁,出阁就是出嫁;四指官署,如内阁、文渊阁;五指供佛的地方,如千佛阁、白衣阁。

帝王敬祖,民间敬神,道家敬仙,佛家敬佛,所以,从庙、祠、寺、观、庵、阁这些名称上看,就知道它供奉的是什么对象,是有所区别的。可是,民间常把寺叫做庙,有时也会把庙叫做寺,这样以来,寺、庙就难以区分了。

庙、祠、寺、观、庵、阁,也常常被作为地名,大多是村边有这些建筑,或者是成村以后建设这些建筑因以为名。在项城也是如此,以“庙”、“寺”、“阁”居多,而以“祠”做地名基本没有,被“堂”所取代,其实“堂”就是祠堂的简称,暗含“祠”的意义。而以“观”、“庵”做地名的根本没有。

千佛阁,顾名思义,显然是供奉佛祖的建筑。唐懿宗崇佞佛教,痴迷沉溺于其中,遂下旨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并为此布施钱财无数。当时朝野均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但阻止不了皇帝的崇佛之心。项城千佛阁就建于那个年代,说起来还有个故事。

代替皇帝宣旨布施的太监莅临项城,来到千佛阁这个地方(那时没有村庄),发现这里背靠沙颍河,南邻水沟,觉得地势较高,景色也很优美,是建造佛寺的理想之地,遂把地址选在了这里。同时,因为皇帝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于是在西边不远处建了一座老君庙,老君庙沟也因此而得名。

这个太监很贪,本来皇帝发给他的布施足够建造两座寺庙之用,而他却只建了一庙一阁。建寺需要塑像,而建阁只需画像,要比建庙省很多钱,从中贪污了大批银两。

附近有个画匠,技艺高超,画出来的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太监打听到了,就把画匠召了过来。见皇帝的规矩很大,先要三跪九叩首,皇帝讲话时,你只能跪在地上听,连头也不能抬,皇帝讲多久,你就得跪多久。太监作为钦差大臣如朕亲临,画匠见他如见皇帝,也必须行拜见皇帝之礼。等太监把话讲完,画匠已经跪得两条腿都站不直了。

画匠问,需要画几幅佛像?太监嘴一咧说,几幅佛像?当今皇上最敬佛,画一千幅才能显示皇上礼佛心诚,限期三个月画完,如期画完有赏,画不完杀头!画匠心想,乖乖,画不完就杀头,你这太监也太狐假虎威了。行,让我仨月画完我就仨月画完!今天你让我跪了老半天,到完工那一天,也要叫你给我跪一跪。

画匠心里这么想,可画佛像的事却不敢马虎,他怕因为这点事被杀头。

画匠先在墙壁上规划了一千个位置,然后日夜不停画起来。画匠的手艺确实高,一幅一个样子,幅幅佛像都不一样,大的,小的,老的,少的,笑的,怒的,站的,坐的,平躺的,侧卧的,各有各的神态,各有各的姿势。就这样,画呀画呀,一连画了两个月零二十九天,佛像也画了九百九十九张。画匠心想,还有明天一天哩,保证能如期完工。

就在这天下午,太监坐着金顶大轿耀武扬威的来了,说是明天就要验收。画匠说,不是还有一天吗,咋明天就要验收啊?太监牙一龇,随手甩出一本黄历,你看看,本月是大进还是小进?画匠捡起黄历一看,明明本月是大进,咋变成小进了呢?是了,你这本黄历是私刻的,目的就是少计一天,杀了我你再找他人画最后一幅,可以少付九百九十九幅的工钱,真是毒辣得很!大脑飞速转了三圈,一拍胸脯说,绝对误不了验收。

当夜,画匠就把最后一幅佛像画了出来,睡觉去了。哪晓得,第二天天亮起来一看,最后那一幅佛像不见了,留下的痕迹证明被刮掉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位置。画匠急了,早不丢迟不丢,偏巧今天太监来验收丢了这一幅,这不是要命吗?是是是,明白了,一定是太监趁我熟睡之际派人刮掉了,杀了我的头又不用付工钱!重画吗,时间来不及了,不画吧,太监马上就到了,怎么办呢?突然,灵机一动,把另一张画像挂了上去,遮住了那个空洞。

太监到了,金顶大轿黄罗伞,兵将差役一大群,呼么喝六威风凛凛。太监问,可以验收了吗?画匠道,可以了。太监说,与我一幅一幅介绍所画故事内容。画匠不敢怠慢,一幅一幅介绍起来。太监是代替皇帝验收的,不敢不诚心,画匠介绍一个故事,他就跪下磕一个头,差役记录一幅。画匠介绍一个故事,他就跪下磕一个头,差役记录一幅。一跪一站,太监早已腰酸腿疼难耐了,觉得数目该够了,问,多少幅了?差役回答,九百九十九幅了。

太监早已磕得头晕眼花,也累坏了,听还有最后一幅,想早点完成使命,看也没看,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下子一个头磕到地上。站起来,也顾不得问什么,极不情愿的付了工钱,说声“回去”,回项城县衙休息去了。

画匠见状,心里憋不住的笑,为何不让画一万幅,真要画了一万幅,不把你这狗奴才累死才怪哩!但又害怕太监再回来,急忙扯下那幅画像,准备重画。没想到画像竟然与墙壁化为一体了,怎么扯也扯不下来。没办法,只好在那幅画像上重画。怪事又来了,如论怎么画,原来的画像总是遮不住。一生气,算了,不画了,杀头就杀头吧。

你说挂的那张画像是谁的?就是画匠本人的。为何他把自己的画像挂上?原来他就打算让太监跪拜自己一次,也算是让皇帝跪拜自己一次,提前画了自己的画像准备代替最后一幅,等太监跪拜完走后,再把最后那一幅补上。没想到太监派人刮了最后一幅,只好把自己的画像挂上去。更没想到太监最后一次跪拜,早已气喘吁吁,看也没看,就跪拜了。

太监回京复命走了以后,画匠再看最后那一幅,原准备画一位慈祥的佛祖,可自己的面相就是改不掉,连改三遍也没改过来,心想这也许是天意,就不再改了。画匠惩治太监,和他自己的画像成佛的事情传开了,传来传去,传神了,画匠真就变成佛了。

因为阁内画了一千幅佛像,人们便把这阁楼叫千佛阁。后来虽历经沧桑,画像有所褪色,但人们为了纪念那位画匠,不断为其增色,使其保持本来面目,而画匠自己的那一幅根本就不褪色,也用不着增色。因此项城留下一句俗话:“画匠不给神作揖,我能不知你是哪坑里泥。”延续到明朝末年,千佛阁毁于农民起义的兵燹之中,才看不到那美妙的佛画像。

明洪武年间,刘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移民来项,开始卜居于南顿南十里刘店。到了清初,刘姓人丁兴旺,千佛阁遗址附近仍然荒无人烟,其中一支便分居于遗址东面,成村后,为纪念当年那位画匠惩治太监的勇为,村以阁定名。

有趣的是,“****”期间破四旧,千佛阁这个村名自然也在破除之列,被改为“东风”村,取“乘******思想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结束以后,村民觉得叫了几百年的村名不能随便乱改,一致要求恢复原名,经上级批准村名又改了回来。复名还有一个原因,南顿司老街在“****”时也改为“东风”,“****”后即叫司老街也叫东风,两村相距只有十来公里,容易弄混。

同类推荐
  • 上谋者

    上谋者

    这是一个可以将所学兵法,通过才气灌输转移到兵士身上,从而发挥出与平常的十倍能力的世界。然而前朝暴政,前辈先人们所遗留下来的亲笔兵法近乎都被毁于一旦,悬梁刺股的学子们只能抱着抄录的兵法却苦苦无法顿悟。在这兵法贫瘠、七国混战不休、诸子百家争鸣、江湖势力错杂的世界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苏恒携带华夏五千年流传于世的兵法、谋略、军阵,前来搅乱风云。这是一个书生一谋可安、可乱天下的故事。
  • 愿你听的见

    愿你听的见

    江山多歧路,无为在人间,即是如此,何不去异界逍遥一番,搏几分功名,寻几分艳遇,人生岂不美哉。
  • 烽火燃

    烽火燃

    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背后不为人知的一段秘辛;一起灭门惨案引出皇室储位争夺黑幕,继而有了一场小人物奋斗史,百死不悔的兄弟情义纠葛住两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旌旗所指十万忠魂剑锋所向,苍生福祸就在一念之间。解析宋初史实延伸合理剧情,且看唐齐如何纵横天下!
  • 霸主中原

    霸主中原

    他出生豪门,却身世不幸,沦为奴隶。然而,五胡起兵,因缘际会,他结识羯族首领石勒,并成为他的义子。从此,他跟随石勒,经过多年征战,不但辅助汉王灭掉西晋,而且在两赵争雄中战功赫赫,位极人臣。就在他事业巅峰之时,石勒暴死,让他一下子跌入深谷,从朝中被贬西陲。这时的他,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依赖关中之地,逐步扩大势力,踏上了一条新的征程......
  • 穿越大宋之宋高宗

    穿越大宋之宋高宗

    少时读史,总为古人担忧,担忧最多,莫过于宋。许是真的与宋有缘,一朝入梦,醒来竟成了赵构。持笔仗剑,横槊赋诗,新的赵构,新的宋高宗,要怎样扶起已然倾颓的大宋王朝呢?
热门推荐
  • 落花生情

    落花生情

    白翎因一场车祸穿越到了本因坠河而死的苏国苏尤珞长公主的身体中,三年间她爱上了一个肯为她复出一切的人,在她不开心时那人会哄她开心.可是好景并不长,有一个道士告诉她,他有办法让她回去她以前的生活,她会如何选择?是选择留下还是.......不辞而别.......
  • 单磁极飞碟

    单磁极飞碟

    电磁学上成就很高的林化林博士,他的朋友送他一块单极磁铁,他便开始研究,随着研究深入,他的能力被一个秘密组织发现,秘密组织随后,帮他们辅助研究一架秘密飞行器,随后林化发现秘密飞行器用途不简单。
  • 喷气侠

    喷气侠

    这部作品是《风速侠》的兄弟篇章,喷气侠是风速侠团队里面的一位热血感动的人物,充满热血、幽默,带给人感动的,就是喷气侠杰克了...又名“喷气大叔”...
  • 人生漫长,有你何妨

    人生漫长,有你何妨

    “丸儿你。。。”“嗯哼?”“。。。你你你走开!别抱着我!”
  • 王:总裁家养娇妻

    王:总裁家养娇妻

    5岁的她,被她父亲抛弃,父亲带着那个小三和他的私生女走了,还强行带走了最宠她的哥哥。23岁的她,哥哥是世界级舞王,竹马是国际明星,未婚夫是叱咤风云的霸道总裁,而她,是闻名世界的天才设计师Sally。“洛儿,你喜欢做选择题吗?”“还好。”“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哦”“干你和睡你,你选哪个?”
  • 三生梦秦始皇妃

    三生梦秦始皇妃

    一场文物展,一股神秘的力量将凌雪涵卷走吗,醒来发现已身处春秋战国。身不由己被燕王钦定为太子妃,无奈逃婚后流落秦国,结实了年少的君王嬴政,最终成为秦王宠妃,残酷宫斗之下心灰意冷,远走边塞,嬴政王后的位置一直为她保留,匈奴王更为了她倾举国之力而战,意料之外回归现代,却梦魇缠身,最终逃不过宿命......
  • 恶魔boss霸宠99次

    恶魔boss霸宠99次

    他眼中的她,前看飞机场,后看搓衣板。一张脸就跟贴在地面上的接地气。她眼中的他:像他这种垃圾,就算打包扔垃圾箱垃圾袋子都要多打几个死结。卑鄙丶无耻丶肮脏丶龌蹉丶贱……他冷冷一笑:我还下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的爱情卡哇伊(新版)

    我的爱情卡哇伊(新版)

    每天趴在书桌前舍命奋战了好久,我才惊险上垒,考进了一所专科大学。不知足的老妈还跳出来百般阻挠,逼得我只好见招拆招跟她据理力争,最终总算争取到了踏进大学门槛的权利。其实我超有数学头脑,只可惜在其他科目上都比较迟钝,所以才会落得如此狼狈。大概是因为对我读大专的事情心存不满,老妈总是动不动就闯进我的房间对睡梦中的我猛掐两把。老妈你好烦哦,专科大学也是大学,也还不错啊。哼,跟不上时代!
  • 不甘心平凡那就呐喊

    不甘心平凡那就呐喊

    千年难遇的商界奇才,俯视商业风云。身旁全能秘书,翻开一世孽缘。
  • 追仙奇遇记

    追仙奇遇记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一部,追寻传统神仙源起的小说。一部,有着人世间温度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