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200000035

第35章 36.厉坛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很稀奇,我听说过天坛、地坛、先农坛,怎么没听说过厉坛呀?天坛、地坛是祭祀天、地的,先农坛是祭祀神农的,厉坛是祭祀什么的?

古人科学技术落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这魂灵便是鬼。《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礼记·祭法》云:“庶人庶士无庙者,死曰鬼。”《说文解字》云:“鬼,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

其实,《礼记·祭法》在“庶人庶士无庙者,死曰鬼”前面说的还有话,就是:天子分九州之地建诸侯之国,为公卿设都,为大夫置邑,还普遍设立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宗庙)、祧(远祖的庙)、坛(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高台)、墠(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来祭祀祖先,并按照亲疏远近关系来决定祭祀的次数和规格。天子设七庙、一坛一墠:即父庙、祖庙、曾祖庙、高祖庙、始祖庙,每月祭祀一次;高祖以上的远祖庙叫做祧,每季祭祀一次;祧中的远祖迁出在坛上祭祀;坛上的远祖迁出在墠上祭祀;从墠上迁出的远祖叫做鬼,就不祭了。诸侯设五庙、一坛一墠:即父庙、祖庙、曾祖庙,每月祭祀一次;高祖庙、始祖庙,每季祭祀一次;从始祖庙中迁出的神主在坛上祭祀,从坛上迁出的远祖在墠上祭祀,从墠上迁出的远祖叫做鬼。大夫设三庙一坛:即父庙、祖庙、曾祖庙,每季祭祀一次;高祖、始祖无庙,如果有事向他们祈祷,就在坛上祭之,从坛上迁出的远祖叫做鬼。士设二庙一坛:即父庙、祖父庙,每季祭祀一次;曾祖无庙,如果有事向曾祖祈祷,就在坛上祭之;从坛上迁出的曾祖以上的远祖叫做鬼。官师只立一庙,即父庙;其祖父无庙,如果要祭,就在父庙祭之;祖父以上的祖先死后叫做鬼。

上述典籍阐述分三层意思:首先人死了归土就成为鬼;其次没资格设立宗庙祭祀的就成为鬼;最后,鬼从厶,就是私,是自私的会贼害人的。这是周代的认识,秦汉以后的的帝王、诸侯国王、侯、列侯,也基本是这样对待的。

鬼也是分等级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及后世的皇帝、诸侯国王、侯、列侯的先祖成为鬼以后则和一般平民不一样,是会升天为神的,一般称为祖先神,和天神就一般无二了;而一般平民死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鬼。鬼又分为善鬼和厉鬼两种,善鬼阎王会接收,可以转生。善鬼也有成神的,比如河神、城隍等,地位低于所谓的祖先神。

而厉鬼就大不一样了。有五类人死后化为厉鬼:一是死后无子嗣之人;二是身遭不测而强死(即自杀,如自刎、上吊、服毒、投水等)的人;三是冤屈而死的人;四是心中有怒气而死的人;五是亲属被害的人也可以化为厉鬼。厉鬼死时怨气太重,阎王不接收,因而无法转生,便会在阴司路等着自己的仇人成为鬼以后才转生,或直接进行报复,或得法师超度后,只要怨气一消就能转生。

厉鬼一般无人祭祀,游荡在人世间,会对生民产生伤害,轻者伤身,重者伤命,所以人们对厉鬼非常害怕。厉鬼虽然可怕,可以对人类产生危害,但如果生民通过一定的行为对其加以安抚,厉鬼就会对生民停止伤害,比如请法师超度。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祖先死后虽为鬼,却可以成神。而那些横死、冤死或绝嗣的贵族与普通民众所化作的厉鬼不同,往往成为厉神,需对它们加以祭祀以显示贵族之特权,而不是如一般恶鬼加以逐除。厉神有泰厉、公厉、族厉,分别由天子、诸侯、卿大夫祭祀。而士和庶两个阶层,由于死后无法成神便无权享受祭祀了。秦汉以后,对厉的祭祀被废除了。虽然国家对厉的祭祀被废除了,可是民间仍然存在。

作为国家层面对厉的祭祀则从明初开始,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才正式废除。

《明史·志第二十六》有这样一段记载:“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士丧礼》:‘疾病祷于厉’,《郑注》谓‘汉时民间皆秋祠厉’,则此祀达于上下矣,然后世皆不举制。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玄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京都城隍。祭日,设京省城隍神位于坛上,无祀鬼神等位于坛下之东西,羊三,豕三,饭米三石。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师。里社则祭乡厉。后定郡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先秦时期就对厉有祭祀,可是后世却不再设立这一制度,是一种遗憾。自洪武三年设立厉坛,对厉进行祭祀。国家祭泰厉,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于城北设坛,像京师一样一年二祭。里社则祭乡厉。后定郡厉、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作为祭祀日。

朱元璋为什么会突然设立厉坛,对厉进行祭祀呢?这要从明初形势说起。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建立大明王朝,但福建的陈友定、四川的明玉珍、广东的何真都握有重兵割据一方,长江以北的元朝仍占据半壁江山;同时江南士人尚奉元朝为正统,明王朝能否得到江南民众尤其是儒士们的认可仍是一个棘手问题。他外要消灭各割据势力和元朝残余,内要完善政权,形势并不乐观,就必须从历史典籍中确定其正统性。于是就提出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设立厉坛,亲祭元末战乱以来大量平民死亡及战争中死去的众多将士。十二月,厉坛制度开始确立,洪武三年(1370),厉坛制度完善了。

还有,朱元璋幼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了解厉鬼在人们的心目中青面獠牙极其恐怖,会给生民带来极大危害。他虽然出身贫寒,但遇到李善长等文人后,不断学习儒家经典,仁爱、礼仪、怜悯深入其心,登基以后俨然以儒家之师自居了。他明白如果厉鬼长期得不到祭祀,无所归依,便会游浮于天地间,作祟于生民。而每年在厉坛对厉鬼祭祀,就会使其得到衣食,就不会再危害人间了。所以登基后为了显示他对礼制的重视,就引经据典,从《周礼》中摘抄相关文字,设立厉坛,免得厉鬼无所归依危害人。这一点是他争取民心之举。

还有,他毒死刘伯温,借胡惟庸案株连杀戮功臣名将3万余人,借蓝玉案株连杀戮功臣名将1。5万;伐巴蜀、平云贵、征大漠更不知死了多少将士和平民;还有涉及僧、贼、光、秃等挖苦他历史疮疤的字眼而兴起的文字狱,受害者不下数十万,等等,横死冤死的不知多少。朱元璋害怕他们成为厉鬼作祟祸害自己,更坚定他设立厉坛的决心。

项城厉坛原设立于旧县治槐坊店北关外,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搬迁于秣陵镇后,为便于祭祀,厉坛也搬迁于北关外。项城厉坛规模为:东西二坛,周回八丈四尺,高三尺三寸。中坛前六丈三尺,后一丈三尺,东西各二丈六尺。周围环绕墙垣,外设正门,宰牲库房各二间,在坛之东;斋宿房在坛之西;洗牲池在宰牲房前。主祭官为知县,陪祭官为县丞等佐贰官,礼生及执事为儒学生员。每逢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晡时祭祀。

祭厉为何在这三日?祭坛为何设在北关外?因为这三个日子在民间是三大鬼节。鬼是纯阴的代表,一年之中,春是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冬是太阴;就寒暑而言,寒是阴,暑是阳;方位之中,南是阳,北是阴。清明节之前还属阴,中元节阴气萌生;北乃阴之极,为祭鬼之所。所以,纯阴之鬼应与同属阴的冬、寒、北相对应,三月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就成了民间祭祖的重要日期。祭厉自然也应该在这三日,厉坛也就设在北关外。

祭厉过程包含祭厉前斋戒、祭告城隍、祭厉三部分。祭厉仪式如同演戏,场次有四:

第一场:祭告城隍。祭告城隍前,主祭官(项城知县)要斋戒三日,然后更衣着常服,备香烛酒果,至项城城隍庙内祭告,在礼生的唱赞下,主祭官行三献礼:进爵、献爵、奠爵,读告文、焚告文。整个过程有音乐伴奏。

第二场:斋戒。主祭官(项城知县)祭告城隍后,不能住在家里,必须宿于斋所之内,在这期间要禁止一切与祭祀无关的事情。在这三个日子里,有冤情的也不会来告状。

第三场:祭厉。其仪式要比祭告城隍的仪式繁琐隆重。首先是布置现场,祭祀当日,执事者先摆设坛场。将城隍的神主从城隍庙中请至祭厉之所,置于厉坛之上,位前摆有祭物羊一、豕一。随后将无祀鬼神神牌置于坛下左右,其代表是一男一女,并将祭物羊二、豕二置于祭器上,米三石为羹连同其他果实置于神位前,铺设香烛酒纸。其次是下午晡时(下午三时至五时)祭祀正式开始。先是音乐声起,主祭官和陪祭官一起举行三献礼,宣读祭文,祭文同纸焚烧。一切终了,音乐声息。百姓观者人山人海,相当热闹、隆重。同时附祀的还有怀庆同知刘某,义勇吴顶,官舍袁某、张某,信阳百户景瑞五人,皆于正德六年守备项城战死,因功朝廷赠昭勇将军;另附祀少卿袁俊之子(名佚失),被流贼抓获不屈而死。

祭祀文为:“馁魂漂泊,神无所依,断宗绝嗣,久缺典礼,或飘零于异乡,或沈埋于闾里,凡守兹土,为凄其聊备牲礼羹饭,灵其不昧,是凭是依。”

第四场:收尾。礼毕,主祭官和陪祭官还要列于路旁,恭送城隍神位离场回城隍庙。等城隍神位离开祭所后,各官员和人员方能解散。至此,整场祭祀仪式才算结束。

祭厉为何要先禀告城隍?因为城隍是一个城市冥间管理者,与人世间一城之官是相对应的,其地位甚至高于一城之官。厉鬼也在城隍的管理之下,城隍到场,谓之“出巡”,理所应当。所以祭厉之前要禀告城隍,祭厉时要请城隍到场。

祭厉,名为祭,实为施舍。厉鬼虽是鬼,但与生者无异,如同婴儿嗷嗷待哺,如同人间乞丐、流浪汉,是一群处于饥饿寒冷之中、急需生民来喂养的饿鬼,需要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对其加以施舍,体现其怜悯之心。作为地方守土之官,代表着皇上,守土治民,施行仁政,以使皇恩沐于民众,祭厉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人们的期望,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许。

到了清代,祭厉由一年三次减少为一年两次,或者与漏泽园、义冢祭祀合在一起了,甚至渐渐荒废了,主要是地方官为减少开支而致。乡厉坛、邑厉坛逐渐被路祭、野祭、土地城隍庙祭取代了,成为民间行为了。到了中华民国建立,提倡破除迷信,干脆取消了。

同类推荐
  • 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穿越时空的爱恋2016

    《穿越时空的爱恋第二部》(又名《从此君王不早朝》)接上一部。继2002年《穿越时空的爱恋》首播以来观众一直期待续集。但根据出品方的意向,这一题材就到此为止了,所以15年过来一直不见动作。今年则趁汤显祖400周年并张居正研究会成立的火热,作者牵头再写续集。而与在网络中已经存在的‘春天里的味道’者所著不完全相同;本作为观众期待已久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能否拍、拍好续集而助力。同时,也为海内外风行的明史研究提供新思路。
  • 南北为赋

    南北为赋

    一场场机关算尽,算尽天下……奈何最后不过一场烟花易冷,红颜薄命。回首百年?终葬于西泠之坞,西泠桥畔。从此一南一北,中间隔了多少重山水?连风沙都飞不过去。又有谁敢问一句,经年之后,谁还留有当年一马平川,踏尽山海的信念?身负国仇家恨的苏清声是当年艳冠京华、才惊天下北朝长公主北惊梦的遗孤,更是当年北朝覆灭之后北朝皇族幸存在世的唯一血脉。南北两国战争平定的第十六个年头,临安虚无山缥缈阁从不问俗世至现身秣陵,这南朝,终于开始风起云涌了……【历史同人文】
  • 柒愿

    柒愿

    一愿白首不相离。二愿君恩似流水。三愿结发不相欺。四愿执手共山水。五愿齐眉不相负。六愿膝下常承欢。柒愿死生以己重。
  • 瀛洲战纪

    瀛洲战纪

    每个人,自身都是脆弱、追求安逸的,因为周边环境的原因,逼迫自己不得不一步一步攀爬,一个人攀爬的过程是艰辛、痛苦的,但一路上有知己好友陪伴,登顶一览众山小之时,有知己好友共同分享,人生道路,不孤单,高处,有温暖,因为,有你们。
  • 逆龙谋

    逆龙谋

    一个背负家族命运的少年,太平盛世下的暗涌。一群本该生活在历史中的人,究竟留下了什么,这是一个几代人的逆龙计谋,大楚王朝究竟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的纯情小迷糊

    校草大人的纯情小迷糊

    刚刚来到亚特岚蒂斯&-贵族学院第一天,就被一个可恶的腹黑男给强吻了,呜…那可是伦家留给澈哥哥的,算了,就当做是被一头猪给咬了吧!可是那个变态的腹黑男却对着全校说林若瑶是他冷亦熙的女人,士可忍,孰不可忍,纯情的小白兔终于发飙了……于是一场恶斗变由纯情小白兔和可恶腹黑男给拉开了序幕。。。。。。
  • 田园福地

    田园福地

    高档穿越女,神奇金手指,遇到的是强敌手,宅斗加种田致富,混个官儿当当,给父母撑腰,给兄弟姐妹壮胆。阴狠的祖父,毒蛇祖母,夜叉伯娘,阴厉厉的伯父,蛇蝎心肠的哥们儿姐们儿,怎么对付?怎么发家?拭目以待吧,我们的女主血淋淋的出场。
  • 诡村(下)

    诡村(下)

    《诡村》首度披露关中乡村的百年诡情,全程揭开关中村庄的神奇的、凄美的传说。关中地区多怪诞,且不言“陕西八大怪”,其乡野间所见之怪诞事不胜枚举。此地多葬帝王将相,故以风水阴阳为业者夥矣。有任氏,十数代居于此地,善卜阴阳。每代必有一子生得五子,其余四兄弟绝无男丁。而第五子必为阴阳生,终身孤独,不得娶妻生子,以因袭祖制。至任儒云父辈一代,到达鼎盛,任儒云五叔(文中五爷)自幼于山中学得异术,能差鬼神,卜吉凶,知后事,却因此而死。唯遗《任氏家言》一册,为其所著,书中所载鬼狐之事,颇为精妙,后任儒云与任桀叔侄以此为典,解人危难,善人沉冤得雪,亦见恶人恶行得昭。
  • 携宝归来:寻妻三年之总裁夺萌妻

    携宝归来:寻妻三年之总裁夺萌妻

    她,白兮兮本是市长千金却因醉酒而失身于一个陌生人导致父母亲人的鄙弃,逃去国外三年携儿女归来。他,A市最大boss三年前,一个醉醺醺的女人爬上他的床说她要,第二天却找不找人,他寻她三年,她恨他三年,又是怎样一段故事使他们相逢,又是怎样发现彼此的关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顽劣千金:霸气归来

    顽劣千金:霸气归来

    豪门世家,曾经的她或许对它渴望已久。可是现在,她只是不屑。已经死过了一次,豪门这种东西想有什么用?让自己成为豪门就不需要渴望了!既然老天让我重新活着,我为什么还要像曾经那般呢?重新来过,是因为不想让这人生充满污点,绝情和心狠才是这个世界生存的法则!“不,你错了,要是所有人都这样,那么谁会站在你身旁,给你肩膀让你依靠。”活着,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明天!
  • 丹鼎仙路

    丹鼎仙路

    十年萌醒,一朝凤鸣。且看少年如何以身体为鼎炉凭内丹之术,开启属于他的丹鼎仙路。
  • 御天风云录

    御天风云录

    面对莽莽无尽大山,他没有回头;面对红尘万丈,他没有停下脚步;面对波云诡谲的世局,他迎头而上;面对层出不穷的强敌,他不畏挑战;因为“我只是想清楚的看看脚下这片天地!”这就是林钊,一个由山村中走出的少年最淳朴的目标。
  • John Jacob Astor

    John Jacob As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阔屿星痕

    阔屿星痕

    我被天雷轰中,本以为我死了,却意外的见到了北极星。北极星说下次再次见到她,她会满足我一个愿望。于是我抱着复活爷爷的愿望去了阔屿星痕。到后来我改变了初衷,选择了“永恒!我叫——凌风ps:本文是第三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