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2200000017

第17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4)

《书集传或问》序

宋·东阳陈大猷作《尚书集传》,用朱子释经,法吕氏读诗记例,采辑群言,附以己意成编。宋季其书盛行,学者多宗之。《集传》而外,复成《或问》二卷,明《集传》去取之意,亦犹紫阳《论孟集说》别为《或问》之旨也。《集传》未及见,而《或问》偶有传本。尝取而读之,其中变难往说,著其从违,使治经者有所依归,无岐途之惑,其便于学者甚钜。惜全编不可得见,然因此以推,则其搜辑之博,持择之精,信乎可传也矣。大猷登绍定二年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官不甚显,故《宋史》无传。同时有都昌陈大猷者,号东斋,常师饶双峰,仕为黄州军州判官,亦著《书传会通》,实元·陈澔之父,与东阳别为一人,世人往往混而一之。故举而并著之,使校雠《四库》者有所考焉。

王鲁斋《书疑》序

《书疑》九卷,宋·金华王文宪公柏所著。《书》自伏、孔二家传出,于是有今文、古文之别,由唐以前未有疑之者。有宋诸儒始疑古文后出,非尽孔壁之旧,然于今文固未有拟议也。其并今文而疑之,则自公始。公高明绝识,于群经穿穴钻研,不狃于训诂之旧。故虽以二千年相传口授壁藏之书,汉、唐诸儒所服习者,犹有缺佚脱误之疑,至谓《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西土有大艰,人亦不靖之语,无异于唐德宗奉天之难委之于定数。圣如姬公宁肯为此语?《洛诰》复辟之事,谓成王幼,周公代王为政。成王长,周公归政于王。苏氏所谓归政,初无害义,何所嫌而避此名乎?其不苟为同如此。

元·吴礼部师道言,公初见何北山,北山谦抑,不敢以弟子视之。公宏论英辩,质疑往复,一事或十数过。公之为此书也,岂有得于北山与?是书之最善者,如订正皇极之经传,谓《论语》咨尔舜二十二言,《孟子》劳来匡直数语,宜补《尧典》缺文;《禹贡》叙一事之终始,《尧典》叙一代之终始,《禹贡》当继《尧典》之后,居《三谟》之前。皆卓然伟论,即以补伏、孔所未逮,可也。

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序

义乌傅寅同叔徙居东阳之杏溪,著《禹贡集解》二卷,乔文惠行简序之。其书先以山川总会之图,次九河、三江、九江之图,次及诸家说。断其言谓:禹之治水,皆自下而上。曰治水者,必使其下能容而有余,易泄而无碍,然后可以安受上流,而不至于冲激以生怒。又曰治其最下而速其行,通其傍流而使其中无停积之患,则河之大体无足忧矣。吾于其言默然有取焉。惜乎是编流传者寡,不见采于董氏之《纂注》。而焦氏《经籍志》,西亭王孙《授经图》,或以为说,或以为论,盖未尝见此书而著于录者。是本为吴人王止仲藏书,其后归于都少卿穆,其第一卷阙三十有七版,第二卷又阙其四版。验少卿前后私印,则知当日已非足本,亟刊行之,俟求其完者嗣补入焉。

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序

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先引汉、唐二孔氏之说,次收诸家传注,而一以晦庵朱子、西山真氏为归,与其乡先生彭翼夫往复考正十五年而后成。大德中,鄞人臧梦解为宪使,以其书上于朝,得授临江路儒学教授。其子振板行之。予所见者即至大锓本也。吉安自宋季文信公谋兴复不遂,被执以死,其门人宾客咸以忠义自奋,乡曲之士多知自好,恒绝意仕进,潜心经义。于《易》,则有龙仁夫之《集传》,刘霖之《太极图解》、《〈易〉本义童子说》;于《诗》,则有刘瑾之《通释》;于《礼》,则有彭丝之《集说》;于《春秋》,则有丝之《辨疑》,李廉之《会通》。《书》自梅浦而外,则耕野王氏其撰述多有得者。梅浦是书,其抄撮也博,而甄综也简。其心似薄蔡氏而不攻其非,间亦采摭其说,择焉可谓精矣。彭翼夫者,尝仕于宋,为江陵府教授,即丝之父也。

《今文尚书纂言》序

《今文尚书纂言》四卷,元·草庐先生吴澄所辑。《尚书》既遭秦火,汉初济南伏生以所忆二十八篇教授齐鲁间,即今书是也。其后孔壁书出,增多二十五篇,谓之《古文〈尚书〉》,而目伏生所授者为《今文》。自东汉及魏世所行者,惟伏生之书而已。《古文》旧藏于官,人不及见,迄东晋始复出。唐·孔颖达因安国《传》而作《正义》,《书》以盛行,于是伏生之书遂为其所乱。有宋诸儒始疑其文体不协,朱子亦曰:“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皆未见,可疑之甚。”又曰:“《孔传》及《序》不类西京文字。”则疑古文者非一人矣。至先生序录群经,始分而出之。取伏生之二十八篇序于前以还其旧,而以孔壁所出之《古文》别序于后。至为纂言,则独有《今文》,《古文》置而不释,其见可谓卓矣。

而说者或谓先生果于自信,轻于非圣经。余以为非也。孔氏壁书已不可见,至东晋所上之书,出于梅赜一手,其非安国原本明甚。至重华之名虽见于太史公《本纪》,彼姚方兴者,岂遂不能援以自实其所撰耶?固未可知也。呜呼!圣人之经灿若日星,甲是乙非,未能遽定。而先生是编考据详博,厘正错简,咸皆确当。学者将以明经祛惑,其于是书必有取尔矣。

《〈尚书〉通考》序

宋元之际,闽之樵川儒学蔚起,若严粲明卿之于《诗》,黄清老子肃之于《春秋》,黄镇成元镇之于《易》于《书》,《易》有《通义》,《书》有《通考》,各十卷。予所见者惟严氏之《〈诗〉缉》,黄氏之《〈尚书〉通考》而已。《通考》纪《尚书》名物度数,举夫七政、九畴、六宗、五礼,方州之贡赋、水土,律吕之长短、忽微,皆著其说,说有未尽,复系以图。汇集诸家而衷以己意,详且备矣。夫《书》以载道,二帝三王之大经大法存焉。度数名物,靡非经法之所寓,稍有未晰,则无以措诸事而施于用,何以免不学墙面之讥乎!是编由器而寓夫道,由数以达其义,学者能详考精察,于以定礼乐,设制度,有裕如者矣。元镇书成,执政因荐为江西路儒学提举。命下,禄不及而卒。集贤议谥曰贞文处士以旌之。当时如元好问、安熙亦皆以下僚布衣得与易名之典,于以见元节惠之锡,不视爵位为予夺,亦可录也。

王鲁斋《诗疑》序

金华王文宪公于六经四子之书论说最富,《诗》则有《读诗纪》十卷,《诗可言》二十卷,《诗辨说》二卷,见吴礼部正传节录《行实》中。今所传《诗疑》则《行实》未载,卷帙不分。绎其辞殆即《诗辨说》。因公于《书》有《书疑》,遂比而同之也。古之说《诗》者率本大小《序》,自晦庵朱子去《序》言《诗》,遂以列国之风多指为男女期会赠答之作。公师事何文定,文定学于黄文肃,文肃受业朱子之门,宜其以郑、卫诸诗信为淫奔者所作。且疑三百五篇岂尽夫子之旧,容或有删去之诗存于闾巷之口,汉初诸儒各出所记,以补其缺佚者。又以《二南》各十有一篇,两两相配,于是削去“野有死麕”一篇,退“何彼秾矣”《甘棠》于《王风》,其自信之坚,过于朱子。此则汉唐以来群儒莫之敢为者也。文定尝语公矣:诸经既经朱子订定,且当谨守,不必又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昔贤之善诲人盖如此。

《诗传遗说》序

子明于《易说》外复取文集、语录论诗者为书六卷,一、二卷纲领及序辩,三卷六义与思无邪问答,四、五、六卷论四诗之旨,末附以逸诗、诗乐谱叶韵,皆《集传》所不载者,名曰《诗传遗说》。时为端平乙未,子明官承议郎、权知兴国军事所成也。

按公凡三子,长曰塾,字受之,以荫补将仕郎,为子明之父,与弟野皆受业于吕东莱,先文公十年卒,公请陈同父志其墓者也。仲即野,字文之,淳祐间荫补迪功郎,差监德清县户部赡军酒库,后公十一年卒,黄直卿诔之,称其在家之贤。季曰在,字敬之,一字叔敬,亦以荫补官,累至焕章阁待制,知袁州。野之子钜,南康丞,铨知登闻鼓院;在之子铉,两浙转运判官;名皆见黄直卿所为行状中。再传曰溥者,浙西提举;湜,知丹徒县;淮,泉州路推官;沂,考亭书院山长;行状不载,盖皆后公卒而生者。若泉州于宋为军州,至元始改为路。岂淮与沂又已入元欤?若鉴之子浚,行状亦不载其名,尝尚宋理宗公主,官两浙转运使兼吏部侍郎。元兵入建宁,浚与公主走福州。知府王刚中以城降于阿剌罕。浚谓公主曰:“君帝室王姬,吾大儒世胄,不可辱人手!”夫妇仰药死,其事尤烈。浚之子林,官甘肃提举。林之子炣,延平路照磨;焰,武平簿;耿,邵武路照磨。林弟彬之子炜,济宁路同知。林之孙堂,建宁路照磨;壑,屏山书院山长。壑之子銮。銮之子淞。淞之子梴,明景泰壬申诏录文公后,得世袭五经博士,主建宁祠祀。其在婺源者曰稳,于公为十世孙,举明·天顺丁丑进士,官福建盐运使,以廉称。弟懋,永年丞;桢,本县训导。

正德中,给事中戴铣等请朱氏比孔氏,衢州例增一博士,以主婺源祀事,以十一世孙墅为之。嗟乎!我徽国文公著书明道,上继二程、周、张诸子之后而集其大成,盖孔子后一人也。故其垂裕之泽长且久者如此。而子若孙如鉴者,能采葺公之所著以开示来学;其子浚能执节守义,不愧乃祖,他小说或讥其作书与贾似道称万拜,诚诬诋不足道也。鉴父塾之卒,公贻书同父及题其诗卷,有深痛焉在。当理宗朝请进曾子为公,崇祀二程及横渠,而黜扬雄、王雱之祀,数者皆有关于人伦世教之大,咸出于公之子若孙,何其多贤哲欤!噫!斯又周、程、张、邵所不逮也夫!

《毛诗名物解》序

六经名物之多无踰于《诗》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靡一不具。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在。自《尔雅》释《诗》,而后如《博雅》、《埤雅》、《尔雅翼》诸书,虽主于训诂,要以名物为重。此外复有疏草木、鱼虫及门类、物性,抄《集传》名物者,若蔡卞之《毛诗名物解》亦其一也。

卞为王介甫婿,其学一以王氏为宗。其书自释天至杂释,类凡十。卞为人固不足道,然为是书,贯穿经义,会通物理,颇有思致。盖熙、丰以来之小人如吕惠卿、章惇、曾布及卞兄弟,咸能以文采自见,而亦或傅致经义以文其邪说,斯所以能惑世听而自结于人主也。嗟乎!当其诬罔宣仁窜逐众正之时,吾不知其于兴观美刺之义何居?斯其人所谓投畀豺虎不食,投畀有北不受者,而吾之犹录其书存之者,殆所谓不以人废言之意也欤!

注:煕、丰指的是宋神宗的年号熙宁、元丰。自王安石的《新义》《字说》盛行以来,宋代的士风为之一变。其为名物训诂之学者,仅蔡卞与陆佃二家。卞作《毛诗名物解》,大旨皆以《字说》为宗。

朱孟章《诗疑问》序

《诗疑问》七卷,元·进士朱倬孟章著。朱氏《授经图》、焦氏《经籍志》皆作六卷,今本七卷,末附南昌赵德《诗辩说》一卷。始予得是书,称盱黎进士朱倬,莫知为何如人。考之《汉书·地理志·豫章郡》下有南城县,注云:“县有盱水”。《图经》云:“在县东二百一十步,一名建昌江,亦名盱江。”《名胜志》云:“县之东境有新城县,立于宋绍兴八年,就黎滩镇置县,因号黎川”。然后知倬为建昌新城人。及考近所为《建昌志》,仅于科第中有倬姓名,载其为遂昌尹而已,他无所见也。

暇读新安《文献志》载明初歙人汪叡仲鲁所为《七哀辞》,盖录元季守节服义者七人,而倬与焉。因得据其《辞》而考定之。《辞》言倬以辛巳领江西乡荐,登壬午第。考龚艮《历代甲子编年》,辛巳为顺帝至正元年,壬午其二年。而《志》载倬以至顺元年登第。考至顺为文宗纪元,岁在庚午。仲鲁之交倬当辛卯、壬辰间。倬自言登第十年,壬午至辛卯恰如其数。则《志》所云至顺者误也。岂以顺帝至正二年遂讹而为至顺耶?《辞》言初授某州同知,以忧家居,服阕授文林郎、遂安县尹,则已为官矣。而倬之言于仲鲁者曰:“登科十年未沾寸禄。”仲鲁《哀辞》亦有“十年未禄,奚命之屯”语,殊不可解。岂两任皆试职,故不授禄耶?《哀辞》言,壬辰秋寇由开化趋遂安,吏卒逃散。倬大书于座,有“生为元臣,死为元鬼”语,遂坐公所以待尽。寇焚廨舍,乃赴水死。遂安为严州属邑,壬辰为至正十二年。考《元史》是年七月饶徽贼犯昱岭关,陷杭州路,当是其时。盖蕲黄余党由衢而至严者也。

《哀辞》言,后竟无传其事者,岂非以邑小职卑,时方大乱,省臣以失陷郡邑自饰不遑,遂掩其事而不鸣于朝耶?《哀辞》又称其下车兴学诵诗,民熙化洽,盖倬固当时良吏,不仅以一死自了者。而《元史》既不为之立传,郡人亦不载其行事于《志》,苟非仲鲁是《辞》,不几与荒燐野蔓同尽哉,诚可哀也矣!《辞》称岁庚寅倬同考江浙乡试,始识仲鲁于葛元哲家,因见仲鲁《诗义》而惜其不遇,盖倬以同经阅卷,则其著是书无疑。其为是书也,当在未为县尹之前。其论经义大抵发朱子《集传》之蕴,往往微启其端,而不竟其说。盖欲使学者心思自得,不欲遽告以微辞妙义也。赵德者,故宋宗室,举进士,入元不仕,隐居豫章东湖,于诸经皆有辩说,《诗》其一耳。嗟嗟!倬以义烈著,德以高隐称,虽无经学,皆可表见,况著述章章若是乎,是不可以无传也已!

同类推荐
  •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00年至2001年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数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文字,反映了其在北京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全书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

    《再没有这样的爱情》选取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几对情侣,朱自清与陈竹隐、胡适与韦莲司、杨晦与文树新、徐志摩与陆小曼、鲁迅与许广平、徐悲鸿与孙多慈等,通过他们当年的情书,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现出一幅生动、细腻、感人的民国爱情画卷,演绎出时代的烟尘、命运的迁徙、爱情的悲欢。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热门推荐
  • 正好是你真好

    正好是你真好

    这是bl,bl,bl,,,,,莫名其妙被上了?莫名其妙上错了?莫名其妙的离不开了,,,,
  • 武中魔

    武中魔

    武者,移山动地,上天入海,一己之力,堪破虚妄;魔者,无视规则,打破规则,一切所为,全凭喜好。
  • 胥云锋

    胥云锋

    300年前,一柄天降神剑出世,大肆杀戒。大陆四处伤亡无数,为拯救各自的族人,四族的带领人,率领各族数大高手用自己的生命将此剑封印。300年后胥氏废材后辈胥云锋无意之中获得此剑,获得剑中奥义和各族的武学神决,从此一心为武,克服数不尽的危险。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大陆获得数百年来第一次统一。而本人踏入虚空不知去向.........
  • 穿越系列:姻缘树下

    穿越系列:姻缘树下

    慕容恩恩和炎正竟然遇上了传说中的穿越,穿越之后和炎正失散,也她遇到了很多的事,一条自恋的蛇妖,无端端交给她的武功秘籍,有她名字的诗?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帅哥美女(哇!喷鼻血了!),她知道,她穿越去异世了。究竟为什么会穿越呢?她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翻开这里,答案将降为你一一揭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潇湘馆

    潇湘馆

    在楚丘大地,有一个叫做千谷的地方,那里幽谷无数,外人难以进来,但千谷族却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唯一的幸存者秦千璇被一个白衣少年带到了永陵城,自此之后,改名为秦萱姬,成为潇湘馆真正的主人。
  • 我要去有你的明天

    我要去有你的明天

    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女人和一个从小就失去父母的男人互相治愈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萌宠入侵

    萌宠入侵

    莫名出现的选项,全新的世界旅程。这里是属于妖兽魔物的世界,人类只能居住在都市中苟延残喘。狂暴的火焰,极致的冰寒,无敌的霸体,不死的再生。以上所述异能,白辰宇一个都没有,不过他却发现,自己似乎和其他人有些不同。
  • 心罪谜城

    心罪谜城

    别问我恶类或善类,我只是渴望飞的哺乳类;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都逃不过考验。——复旦大学被投毒学生黄洋最后一条微博。有些人的心里有一个阳光照不进的角落,那里有有一座紧紧锁着的仓库,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具看不清面目的死尸,正在渐渐腐烂。
  • 三世轮回把你追

    三世轮回把你追

    身为玉帝唯一的亲妹妹,在她的威逼利诱加撒娇之下,她滴亲亲哥哥同意她忘记天上记忆去凡间轮回三世,但是。。。第一世她瞎了眼爱错了人,这好不容易第二世结婚了吧,可自己度蜜月时有出了空难,机毁人亡;这第三世,她认为应该不会比前两世倒霉了,可睁眼一看,她真想在重新投胎啊,简陋的茅草屋,用干茅草铺成的那可以认为是床的东西,她一度以为回到了远古时代,但还好她有爱她的父母和三个哥哥,这些支撑她努力的种树养鱼奔小康,正当一切如意时她眼睛一闪,哎~那少郎,我们是不是前世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