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300000006

第6章 随境能出入,方为自在人

2008年3月7日

问: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不能结婚?

师:你不要认为是这些决定你成佛不成佛,开悟不开悟。这种想法是错的。吃素、独身是我们汉传佛教的规定。藏传佛教,他们吃肉,结婚,但是照样成就啊。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有些人可能一吃肉,一结婚,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佛祖看我们的根器不够,所以干脆不让我们沾染,怕我们一沾就出不来了。本来宗教是讲节欲的,由于我们过分宣传,就变成禁欲了。但你们作为居士,比如说你是做丈夫,或者是做妻子的,要尽你们的责任。你们也不能违背你们的道啊。

问:什么是圆满?

师:关键是你心中对圆满的理念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就像有的人说:“哎呀,我的事业何时能圆满?何时能成功?”请问你给自己定的事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我事业成功的标准是当一个讲法的和尚,那我的事业已经圆满了。所以要看你的层次、你的心态、你的取舍。如果你的内心圆满,你看什么都圆满,看每个人都是你的师父,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你不必抛弃你身边的善知识,跑千里万里去找师父。其实,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佛教讲:“能出能入,随处应化。”道是能出能入的,能出能入的就是道。佛门里面不是讲随缘应化吗?不是讲你需要以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身份得度,菩萨就以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身份来度你吗?

有一次我们讨论“什么叫正知正见”,大家各抒己见,最后我说:“你带着觉照做任何事情,都是正知正见;你丢掉了觉照做任何事情,都是邪知邪见。”觉是觉察,照是照顾。有的人不能觉察,但能照顾,你提醒了他,你就成了他的觉。有的人能觉察,但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有这个觉,但不能照。有的人既不能觉察,也不能照顾。有的人既能觉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能照顾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叫做能觉能照,这就是佛菩萨。

人也分这四个层次。

问: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于是就有了教外别传之始。这个“教外别传”是什么意思呢?

师:引用世俗的一句话就是:不遇知音不开口,不逢剑客不呈剑。你是外行,我跟你说了也没用——对牛弹琴,我传法给你也是白费时间。被传者要能和传者相应。所谓的“相应”,你我具备同样的素质,是一个层次。才能相应。如果是同一个层次,已经相应了,不传也传了。“教外别传”还有另一层意思,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去传。你要是用同一种形式传给在座的每一个人,可能有的人有感受,有的人没反应。所以佛教传法的形式很多:有的是用香板传;有的是把徒弟推出去,以断绝师徒关系的方式传;有的是师父以死来唤醒徒弟……就像船子德成传法的时候,跳到水里淹死了。他的徒弟非常悲痛,师父的死触动了他的心灵,他马上把师父那几年的所作所为所言回忆,反省了几遍,然后豁然开悟。所以传法的方式很多。

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呢?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状态下,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才有用,才有效。所以佛教才有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法门呢?因为众生有千千万万种。

问:您28号晚上的那个开示,放的那首音乐,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在下面谈论您这个开示,都不太懂。当时听那首音乐,什么样的感觉才是对的呢?

师:那天晚上不是讲得很清楚吗?你相应也对,不相应也对;你有感觉也对,没感觉也对;你感觉好也对,感觉不好也对。你的回答代表了你的层次,代表了你的风格、品质和为人。这就是佛教讲的“行履乃功夫”。也就是你一开口,一做事,就可以看出你的素质、你的品质,你有没有功夫,你的功夫是深是浅。

你关起门来不出去,可能看不出你的功夫;你不说话,就不会说错话;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但是,佛教讲要起用,要为众生所用。离开了众生,佛法就不存在了。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开口讲话,一定要出来做事,不能因为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功夫,就不讲话,不做事。

过去佛教里面有一个方法:你来问我法,我不是不教你,我也教,但首先我要问你一句,听听你的回答,看看你是什么层次。比如我说:“蓝天一柱。”你对得上,我就讲第二句;对不上,我扭头就走,叫你去念佛,去打坐,去种菜。我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怎么能相应呢?没办法相应,对牛弹琴,我说东,你说西。

在过去,如果你问一个禅师问题,禅师都慈悲,不会不答,但他会先扔几块探路石,了解你的层次。比如你问:“拜佛要怎么拜?”我说:“大殿里烧香了没有?”你可能会想:“哎,这个万行怎么搞的,我问东,他答西?”实际上是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你明白,我们就继续谈;不明白,我就会说:“你去好好种菜,好好烧火做饭,好好念佛,好好烧香……”。

对佛法,好多人都不理解。有的人跑了几千里来问我:“师父,我是烧三支香对,还是烧一支香对?”、“是早上诵楞严咒对,还是晚上诵楞严咒对?”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你相信万行,别人的话你不相信,我能理解。可是,站在我的立场来讲,这不是个问题。如果你问一点道上的东西,还值得回答,因为它确实是个问题,我还会欢喜。但是有的人问的并不是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这么做其实是一种我执,他认为这个问题只有万行的回答才是对的,别人的回答都是错的。而且这些问题如果他自己坐下来去思考,去分析判断,就能找到答案。可是他已经习惯了有疑必问,从不思考。

佛门里面有问必答的师父不是好师父。你问十个问题,我回答你两个,这对你已经够慈悲了。你问十个问题,我回答你十个,那是害了你,使你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你问我十个问题,我回答你一个,然后我再返回给你十个问题,就像你本来挑了一百斤的担子,我再给你一百斤的担子压你。一压,你就会反省,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问:在我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觉得打坐很好玩,在打坐过程中也出现了好多异象。这几年什么都没有了。是不是重新开始修行,还要走这个过程?

师:还要。修行怎么可能没有境界呢?有了境界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可怕呢?就是因为心理素质没过关。在修行的过程中,不管生理、心理出现什么境界(一般人讲“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现象就是境界),内心都要保持平静,就看着它,让它自然地变化。它变化完之后,你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如果它变化,你的心态也跟着它一起变化,那你就出不来了,那就真的是走火入魔了。

什么叫走火入魔?进去出不来就叫走火入魔,你不能做主就叫走火入魔,你出不了功态就叫走火入魔,你进入不了功态也叫走火入魔。就是所谓的“见人要说人话,见鬼要说鬼话”(众笑)。你见了人还在说鬼话,还在说你道里的话,没有出道,就叫走火入魔;你出不了这个道,也入不了那个道,就叫走火入魔。要能随时进入状态,随时走出状态,也就是要能随时出入你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一切都是根据需要而存在,而显现。

问:如果每天诵经,念佛,打坐,观自己的念头,这样能开智慧吗?

师: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观自己的念头,你是怎么理解“观”的?

问:就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我现在的理解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到底是不是从自己的肉身里面出来的,看这个念头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是错的,再看它从哪里生起。

师: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它已经生起了,那你怎么办呢?

问:要是错的,就发一念忏悔心。

师:你每天都是这样,念头产生了就压下去,压下去又产生,产生了又忏悔,每天都在忙着干这个?

问:对,因为每天的念头都很多。

师:你不干正事,每天就忙着干这个!这就叫不务正业(众笑)。“不务正业”这个词也是佛门里的用语。这些念头你不要去管它,你管它干什么?你不需要看着这个念头,压住那个念头,又忏悔这个念头。你只管往前冲,冲过去,那些念头就没有了。一匹马把车拉歪了,一个傻瓜就光推车子,把车子推到中间,结果车还是歪的。一个智慧的人看车子歪了,把马牵到中间,车自然就正了。

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用功,和念头打架,心里总想着:“这个念头是善的还是恶的?哎呀,不能起邪念,起了邪念马上要忏悔……”这就叫不务正业,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啊!

同类推荐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现代医护在未来

    现代医护在未来

    方修,现代男医护一名,平凡人遇到不平凡事,穿越到未来,和机器人做朋友?和高科技斗智斗勇?且看——现代医护在未来,掀起一场别样的腥风血雨......
  • 天心漠然

    天心漠然

    在象棋里,有五个可有可无的棋子,叫做卒它永远只能向前,因为没给它退路一个无欲无求的少年,本想无拘无束的生活,奈何上天总是爱作弄人这是一个少年被强者的故事。
  • 情穿百世:噬魂邪妃乱天下

    情穿百世:噬魂邪妃乱天下

    【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人前,她是温和善良,孝敬懂事的欧阳家养女;人后,她是暗夜里孤独傲世的杀戮狼王!虚伪的面具无人望透!背叛,追杀,奇石,穿越!二十一世纪先进发达的头脑和澈翮大陆惊人的诡异天赋,看她如何夺权复仇,魔乱天下!他是惊为天人,腹黑狡诈的冷血帝王,混世中与她相遇,他悄悄为她倾情,岂料竟连遭某腐……额某女虐待:“老子是攻!你是受!!!”
  • 独占告白:小丫头别想逃

    独占告白:小丫头别想逃

    “走走走,为夫带你去耍,我们看尽一夜繁华。”陌辰耍贱,卖萌可还行。腹黑如他,一步步把夏冰璃拆穿入腹。有一天,夏冰璃看到了陌辰的电脑,正在荣耀联盟的页面上,还有夏冰璃和苏朗的聊天记录。“陌辰,你给我过来!”“到!老婆大人请息怒!”
  • 代天佐使

    代天佐使

    “孤星居天外,隐月栖高楼。问星何时归,游音天外来。”是不舍,让她写下这凄美的绝唱。是不悔,让他永堕黑暗,只为等待他的归来。是不屈,让他匍匐千年,只为烟花落尽之时,重燃那战魂之火。千年前的陨落,换来千年后的重生。他将循着战器天诏所发出的召唤,就像聆听着远天的战歌,一路走来……
  • 谁家农妇出墙来

    谁家农妇出墙来

    大学生的赵欣瑜某天在宿舍的床上看着小说睡着后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天!你难道是在惩罚我四体不勤、不思进取每日上完课吃完饭上完厕所就上床所以才要惩罚我穿越吗?!虽然说人家也幻想过穿越,可是从没想过会是这样的啊!俏丫鬟何在?美丽娘亲何在?大官爹爹何在?俊逸霸气的帅哥哥何在?天!举头望稻草,低头观土墙。小胳膊小腿,补丁衣裳旧。超生游击队,只为把儿生。上有四姐,老娘腹中还有一孩儿。如文奴家金芳龄,立夏一过,三岁尔。经过本人一系列的反穿越实验皆以失败告终后,我决定呆着全家把家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果老娘把我的揍半死,说是我把神经发!哎,我容易吗我!无奈何,十五六岁把人嫁,致富发家路漫长,我将上下而求索。
  • 复仇游戏之女王归来

    复仇游戏之女王归来

    三个有着同样目标的女孩子聚在了一起,她们为了复仇训练自己,把自己掩饰成一个冷血的杀手。可是,当遇上了他们,原来……自己不是没有心,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属于他们的归宿当复仇的游戏正式开始,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阻挡的了我们的步伐,呵呵。。。我们之间的游戏开始了哦,我的“亲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白话聊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白话聊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珍妮姑娘

    珍妮姑娘

    一部哀婉凄恻的情史,一曲悲天悯人的恸歌。德裔贫民戈哈特的大女儿珍妮为人帮佣,与参议员白郎特相爱。不久,白朗特不期病故,留下一遗腹女。之后富家子瑞斯特爱上珍妮并与之同居,但在婚事上一直下不了决心,其后因兄弟姐妹的阻拦和反对而苦恼,并在家族的压力下与珍妮分手,重归上流社会,最后,和洛蒂·贝丝结婚。两情缱绻而劳燕分飞,珍妮孤独的过完了中年,瑞斯临终前对她亲吐心腹之言后,痛苦的死在了她的怀中。
  • 项城乡村岁月

    项城乡村岁月

    项城市位于黄淮冲积平原,四条大河分布均匀,网络无数条排灌沟渠,加之气候适宜,经过治理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项城地名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各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