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7300000004

第4章 导言:论形而上学的意义(3)

一方面,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超验的实体,其内涵是真与善的统一;形而上学的对象规定了形而上学的任务主要是在“认识—伦理”平行原则下的对实体的认识和追求的统一;形而上学的任务又规定了形而上学的方法是一种“逻辑—信念”相平行的方法。由此出发,我们就可以说形而上学的意义就是“求真和求善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用逻辑和信念的方法去认识和追求作为真与善相统一的实体。但是,仅仅从问题的这一这种见解就是方面看,那是不完全的;还必须从另一方面即从完整的意义上看。从这方面看,形而上学对象的内涵是以真为基础的真与善的统一,善也就是真的知识,它因真才善,或者说它就是真,它是绝对确定的知识对象;形而上学对象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形而上学的任务是以认识为核心的认识与伦理的统一,只有通过逻辑的方法才能达到信念所追求的东西。基于这样的看法,我们说,形而上学的意义虽然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但是,由于真就是善,“求善”体现在“求真”之中,认识本体的问题是整个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所以,从理论上和从形而上学的发展史上看,形而上学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或者干脆不如说就是“求真”。具体地(也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用理性演绎的逻辑方法去认识实体,寻求关于实体的绝对真理,其结果或目的是使形而上学成为具有绝对确定知识的“科学之科学”;这种目的达到了,“求善”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总之,形而上学的意义是“求真和求善的统一”,其实质就是“求真”。“求真”使认识本体的问题成为实现形而上学意义的关键问题或根本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构成了形而上学意义的基础。同时,形而上学要成为具有绝对确定知识的“科学之科学”的最终目的,又使形而上学在展开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封闭的、独断的、绝对主义的形式。

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求真”或“求善”是一种广义的“求真”或“求善”,它们涉及到形而上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三个方面。在这种广义的“求真”或“求善”中,其核心是狭义的“求真”或“求善”,即形而上学的认识任务和追求任务。由于狭义的“求真”或“求善”构成了广义的“求真”或“求善”的核心,所以本书在谈到“求真”或“求善”这两个概念时,并不严格地在广义和狭义之间作出区分。当然,在谈到形而上学的意义是“求真”或“求善”时,一般还是从广义上说的。同时,我们这里所说的“求真”或“求善”特指形而上学的“求真”或“求善”,特别是“求真”,它所要求的不是任何意义上或一般意义上的“求真”,而是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意义,甚至比自然科学更严格的意义上的“求真”,即它不是要求通过任何认识或一般认识去一般地了解、推理和猜测自己的对象,而是要通过科学认识获得那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知识甚至比自然科学知识更严格、更普遍、更必然也即更确定的知识。

在讨论形而上学的意义时,我们必须考虑形而上学意义的时代性。我们以上所讨论的形而上学的意义是形而上学本来的或原初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在古代哲学(指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中确立和完善的。到了近代社会后,随着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近代早期哲学形成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派别。唯理论属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它力图维持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重点是在极力寻求实体(特别是思维与存在)的最高统一性时,用理性演绎法建立关于整个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体系。换言之,唯理论欲根据近代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用唯理论的认识理论去具体完成对实体、对世界本质的“求真”,同时内在地完成对实体、对世界本质的“求善”。然而,结果事与愿违,唯理论碰到了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它没有完成自己的“求真”任务,当然也没有完成体现在“求真”中的“求善”任务。这就客观上动摇了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从而推动了后来的哲学家从新的意义上思考形而上学问题。经验论则主张一切认识都导源于经验,而(在彻底的经验论看来)从经验出发是无法获得关于实体、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的,因此它认为对实体的“求真”不可能,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也不可能。这样,它就产生了对形而上学认识论以及形而上学自身的否定。同样,形而上学认识论在展开过程中,揭示了人的理性对形而上学的密切关系,给了后来的形而上学以某种启示。继唯理论和经验论之后,康德以哲学改革为己任。他明确称本来意义的形而上学为“旧形而上学”,他要提出一种新的意义的形而上学即他所谓的“先验哲学”或“批判哲学”。在康德看来,经验论(主要指其最纯粹的代表即休谟的经验论)主张一切认识都导源于经验,从经验出发无法认识本体,本体不是认识对象,这些都是对的;但是,经验论由此而反对形而上学,特别是反对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则是不对的。唯理论主张通过理性可以获得关于本体、关于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是一种独断论;但是,唯理论坚持形而上学、坚持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则是对的,只是要在新的意义下坚持形而上学及其“科学性”。因此,康德在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下,通过对卢梭关于人的思想的吸收,以及对唯理论关于人的理性与形而上学关系的揭示的改造,重建了形而上学。他以人类学为基础,把认识与伦理分开,把“求真”与“求善”分开,认为认识以现象世界为对象。它形成自然形而上学,伦理以本体世界为对象,它形成道德形而上学。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则从捍卫前康德的形而上学意义出发,用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框架来克服康德的二元论和怀疑论,构建了基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绝对真理体系;复辟了旧形而上学,则是17世纪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在近代哲学中产生危机并引起意义转换和意义复辟的契机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既然形而上学的根本意义是(广义的)“求真”,那么,认识论问题即狭义的“求真”就是它的根本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西方近代哲学中才充分展开。不错,形而上学产生的动因是人们要认识现象之后的本体,要找寻个别之中的一般,即要认识世界的本质因,但是,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学科而被创立时,认识论问题并没有作为核心问题而被考虑,形而上学家关心的焦点是狭义的本体论问题。这是因为,从客观方面说,当时自然科学和人类思维的水平,尚没有为哲学家们深入研究认识论问题提供条件。从主观方面说,人们在创立形而上学这门学科时,其注意力所在,自然是形而上学的对象以及形而上学所要研究的问题,认识论问题虽然是个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而且它关涉到形而上学作为一门(本来意义的)学科的可能性,但这时它却并未得到充分注意。这时,形而上学的两个预设是两根支柱,形而上学家没有考虑这两根支柱是否牢固,而预设了这两根支柱是牢固的,于是形而上学安稳自若地坐在“科学的女王”的位置上;只是到了近代,由于主、客观条件的成熟,认识论问题才被推到了形而上学研究的前台,人们终于把认识论问题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加以研究,去具体展开和检验形而上学的两个预设,检查支撑形而上学大厦的两根支柱是否牢固。结果,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从各自的角度(理性和经验)出发,表明了形而上学的两个预设难以成立,形而上学大厦的两根支柱并不牢固,因而就动摇了形而上学的“求真”意义,从而也动摇了形而上学的“求善”意义,动摇了形而上学的“科学的女王”的地位,引起了形而上学的意义的转换,然后又产生了形而上学意义的复辟。

本书以史为“经”,以论为“纬”,通过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的发展史来研究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的理论及其演变规律,共分为“形而上学的确立”、“形而上学的危机”、“形而上学的挽救”、“形而上学的复辟”四章。在这四章中,第一章讨论形而上学的意义即它的本来意义在古代哲学中的确立,第二章讨论形而上学的意义即它的本来意义的危机,第四章讨论形而上学的意义即它的本来意义的复辟,只有第三章在讨论形而上学的挽救时,所讨论的是在转换了的形而上学意义,即把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转换为新的意义的情况下,对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挽救。

同类推荐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灵神异世

    灵神异世

    他曾经是天下最强大的气功师,被神界所不容,家族毁灭,他落得形神俱灭。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消逝在这世间。他获得了新生,注定有不凡的另一世。“当我重新回来时,众神当逝去!”
  • 云麟动天

    云麟动天

    一个戒指让我成了修真者,我的宗旨就是“既然天不容我,那我就灭了天”哥们的口号是“趁你病要你命”
  • 都市小麒麟

    都市小麒麟

    李俊觉醒了麒麟的血脉,在传承空间中掌握了麒麟的力量,归来之后,带上自己的逗逼表弟李清,两兄弟在都市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新人新作,都是第一次,各位大大的支持对我很重要,谢谢!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了)
  •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智力课堂:探案游戏

    智力课堂:探案游戏

    本书精选了200道故事经典、案件离奇的推理游戏。集侦探故事和思维游戏为一体,以训练侦探迷们的思维能力为目的,从不同角度展开推理不断地进行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从而提高观察力、注意力、创新力等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 恶魔校草:小甜心,你跑什么!

    恶魔校草:小甜心,你跑什么!

    第一次见面是在学校门口,被他强吻,公然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第二次见面,就被指认成他的未婚夫被迫留在池家,从此,聆落落便被这个名叫池崇宸的恶魔玩弄于股掌之间。“聆落落,本少爷都在这了!你还敢看别的男人,你是不是想死?!“聆落落,我警告你,再让我知道你和别的男生拉拉扯扯,你这辈子都别想下床了!”“凭什么!”≧^≦聆落落不服气的喊。“就凭…”恶魔挑起聆落落的下巴,邪肆一笑“我是你的老公!”“我什么时候说…”一张小嘴被堵住,再也说不出话来。这是夏雪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本文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围观(←←)!
  • 九转剑帝

    九转剑帝

    九转剑帝,剑刺天地;把神魔祭,把乾坤逆;剑帝我亦,谁人敢替!一个凌氏小男孩,凌云,被注定为了这苍生的拯救者,天地的主宰者,把九大剑道,合九唯一,杀神魔,斩天地,上古的邪界出现,凌云努力修炼,强势抗敌,保卫了这片人类修炼大陆。
  • 九世缘

    九世缘

    悠悠亘古,仙魔漫天,神魔百出,武道相争,覆海颠山,灭性无想。纵使大道无穷,我有一念随心,漫漫征途,武之极致,大道俯首,百战轮回,魂亦不灭,古人不见,红颜无觅,六道无极,唯期来者。
  •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比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年龄略为提前)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包括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
  • 神魔符纹传

    神魔符纹传

    沉寂亿万年虚空中,神与魔为了争抢彼此手中的神之纹与魔之符,离开这片混沌之地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最后神死了,魔灭了,无数年后神魔之躯化作了两片大陆名为天灵大陆与魔血大陆,神之纹与魔之符散落,渐渐的两片大陆之上也诞生了生命,他们以强者为尊,强就会生,傲视一切,而弱就会死某一日在天灵大陆,一座名为黑铁城的小城里,一名婴儿降生,天降雷霆,婴儿沐浴雷劫得到了神之纹,随后满门被屠,他万里寻祖地,疯狂修炼为了,报那血海深仇,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他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为的只是那心中永恒不变的信念与梦想,踏九天,破万劫,战战战战战,杀杀杀杀杀,少年浸染着尸山血海,踏过那累累白骨,终成无上至尊。纯爽文请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