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7300000002

第2章 导言:论形而上学的意义(1)

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以“存在”(“有”、“本体”、“实体”)为研究对象,围绕存在的本性问题、如何把握存在的问题等等,它经历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展示了一条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形而上学首先要研究存在的问题,而研究存在的问题,则必须超越狭义的本体论的范围,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形而上学的背景中。本书重点围绕存在的本性和如何把握存在的问题,研究西方古典形而上学(指从形而上学的诞生起至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止)的发展史,力图揭示其演变规律。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主流,曾被誉为“科学的女王”,稳坐在“科学的女王”的宝座上,在一切科学中起着“根”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中,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为这个“科学的女王”献出了毕身的热忱和智慧。然而,到了康德时代,这个“女王”却“成了一个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妇人”。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的这种命运变迁乃是由于形而上学在独断论者的统治下所致。所以,他试图力挽狂澜,通过自己的“批判哲学”或“先验哲学”重建形而上学的权威。康德是通过转换形而上学的意义来重建形而上学的权威的。后康德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力图确立前康德的形而上学意义。为此,它们采用辩证法的框架来克服前康德的形而上学的危机,构建了前康德意义上的博大精深的形而上学体系。

为了研究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的发展史,在此首先确定形而上学的意义即它的本来意义。

一、形而上学的一般概念

“形而上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有书目编排的秩序意义。

公元前1世纪罗德岛的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第一哲学”的一组论文放在讨论自然事物的著作之后,称为“ta(biblia)meta ta physi-ca”。后来,中世纪哲学家用这个标题指谓《形而上学》一书中所讨论的第一哲学问题来自“自然事物之后”。因此,在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或“第一哲学”就成了一门研究超越感性事物的,比感性更实在、更有价值的对象的学科。

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并认为它的研究对象是能为我们提供最普遍、最高级知识的万物必致终极者,即“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有的有”)或“存在本身”。而存在中最根本者是实体的存在,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研究是以对实体的本性和最确定的原则的研究为核心的,因而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就是以实体为研究对象的实体哲学。这种观点也是一般形而上学的观点。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本体”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ntos(即存在,有),本体论就是以本体为研究对象的学问(ontology),又译为“存在论”或“有论”。形而上学的对象“实体”(substance)虽然与本体有着细微的差别,但作为根本的存在,一般也可译为“本体”(本文中的“实体”和“本体”意义相同)。所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相通的。1636年,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纽首先在其著作中使用“本体论”这一术语,当时经院哲学家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本体论”一词。一些学者把它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构成了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后一种观点被德国哲学家沃尔夫(C.Wolff)等人所接受,沃尔夫明确地把本体论和理性神学、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区别开来,把它们视为形而上学的不同分支。其实,沃尔夫扩大了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但在形而上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上,他的观点和前一种观点并无本质区别。他的形而上学中的本体论部分研究的是存在的本原和本性,这与前一种观点相同;他的理性神学、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分别研究上帝、宇宙(或世界)整体、心灵(或灵魂)等,而后一种观点(包括他自己的本体论)正是把上帝、宇宙的统一性的本质、心灵看做是世界的本原和本性的。所以可以说,沃尔夫的形而上学就是一种广义的本体论,狭义的即与认识论相对的本体论则是它的一个部分。

形而上学所研究的本体是超越感性经验的对象。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世界二重化,认为世界由现象领域和本体领域两个部分构成,现象是本体的结果或表现,本体是现象的原因、根源和基础;现象是可以经验到的领域,本体是超越经验的领域;相应地,形而上学一般地也把人二重化,认为人具有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感性的一方面相应于现象领域,与现象发生关系,理性的一方面相应于本体领域,与本体发生关系。

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所研究的存在,指的是超越经验的、现象背后的对象。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人认为现象本身就是自足的,所以现象就是终极的存在或本体,在广义上,我们也可以称持这种观点的哲学为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但是,“如果按照形而上学的更狭义的概念,则只有与非感性的(超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应该说,狭义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才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本义,西方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狭义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在探讨了形而上学的一般概念之后,我们力图通过形而上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来说明(狭义的)形而上学的意义。

二、形而上学的对象

(一)实体概念

形而上学的对象是实体。实体是什么?不同的形而上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回答。在数量上,有人认为实体只有一个(如斯宾诺莎),有人则认为有多个(如莱布尼茨);在性质上,有人认为实体是精神的(如莱布尼茨),有人认为实体是物质的(如斯宾诺莎),也有人认为它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如笛卡尔);在涉及上帝方面,有人认为上帝是超越其他实体的绝对实体(如笛卡尔、托马斯),也有人认为神性体现在自然实体之中,因而自然实体就是上帝(如斯宾诺莎)。

但是,尽管形而上学家们对实体的看法千差万别,可从整体上看,我们可以说,一般形而上学所谓的实体主要有:上帝、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不过,由于形而上学家存在着一元论和多元论的差别,也由于形而上学家存在着唯物论、唯心论,甚至有的是宗教哲学家的差别,所以,作为形而上学整体的实体对象,在每一个不同的形而上学家那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

在通常的形而上学中,实体的内涵总是同时具有真和善两方面的意义,其实是以真为基础的真与善的统一。实体内涵的完整意义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形成的,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形而上学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形而上学从神话中独立出来时,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欲面对整个宇宙而求真,而当形而上学家们面对世界寻找它的本原,对这个本原进行求真时,这个本原便作为真的对象、真的实体即世界的本质因而存在;与此同时,世界的无限奥妙和无限和谐又使他们觉得这个世界神秘无比,“无私”地滋养了一切生灵,从而逐渐认为自己所求的最真的东西似乎体现了某种善的目的,因而是有价值的东西,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善的东西,这就多少又回到神学上去了。不过,这种神学与原始的神话或宗教的启示神学不同,是哲学化了的理性神学。其实,历史上的典型的形而上学家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带有理性神学的色彩。我国台湾省学者李震说:“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皆肯定,当真实的形而上学建立起来后,必然会朝‘神学’发展。”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其实就是实体,他认为最高、最真实的理念就是“善”的理念,它也就是神。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就是个体事物和作为个体事物原因的质料因和形式(即本质)因,其中,“形式因”是第一实体。形式因同时也就是目的因和动力因。他在《形而上学》的第三卷列举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时认为,如果由不同的学科来研究四种原因,那么,就第一哲学的任务而言,从知识的权威说,只有目的因的知识才是最高的权威,而“目的”的实现就是“善”;从认识的本质说,人只有认识了事物“是什么”,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事物,因而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形式因即本质因,才是最高的智慧。这里,亚里士多德最重视的是目的因和形式因,目的因体现了实体的善,本质因体现了实体的真,而最高的目的和纯粹形式也就是“不动的推动者”、至真至善的神。此时,实体作为真与善的统一,不是一般的真与善的统一;因为实体或最高实体是整个世界的最终本质和最高目的,所以它是绝对真与绝对善的统一。

在实体内涵的两个方面即真与善的相互关系中,真是基础。从情感上说,善具有最高权威,而从理论上看,真却是最重要的。在形而上学家那里,情感服从理智,善以真为基础。这不仅是因为形而上学家是由求真走向求善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在由求真走向求善的过程中,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为形而上学家们广为接受的命题,“美德就是知识”。正如德国哲学家赖欣巴哈(H.Reichenbach)种本质上的希腊的思想方式。”所以,在形而上学家的眼中,“善”是“因真才善”,或者说“善就是真”(的知识)。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实体内涵是真与善的统一,而其核心是“真”(“绝对的真”)。

(二)形而上学的对象是绝对确定的知识对象既然形而上学的对象即实体的内涵的核心是“真”,即使实体内涵中的“善”也是“因真才善”,那么,形而上学的对象就是一种知识的对象,而且不是一般的知识对象,是绝对确定的知识对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最初的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浑然不分的现象相联系的。如果说形而上学的目的论(善)的部分贴近于神学的话,那么,它的本质论(真)的部分则贴近于科学。“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从原始神话中产生出来后,都力图以合乎理性的知识来代替关于世界体系的神话解释。起初,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同义语,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家就既是哲学的创立者,又是自然科学的创立者。后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发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有某种差别,但他们只是把这种差别理解为哲学是因其对象的广大性而比自然科学更高的科学,即“科学之科h)所说:“把美德视为知识的见解是一学”。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这种浑然不分的状况对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科学的对象是物理客体(经验对象),它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获得关于它的对象的确定知识。哲学的对象是世界整体,是整体世界的本质,它虽可以是以科学为基础、通过思辨而获得的关于世界本质的一种“知识”,但这种“知识”与确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同,只是一种思辨猜测。然而,在哲学与自然科学未分的情况下,事情就不一样了。当哲学与自然科学被视为同义语时,哲学家们也要追求确定知识;当哲学与自然科学被视为有某种差别,是“科学之科学”时,哲学家们便高兴地认为,哲学不仅可以和自然科学一样提供关于世界的确定知识,而且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性还可以提供关于最高存在或整体世界的本质的绝对确定的知识,这种知识在近代早期哲学家那里就是“普遍必然”的知识。换言之,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主要是形而上学家)认为哲学知识是绝对知识,它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或普遍必然性,所以,从学科对象的角度说,形而上学的对象是绝对确定的知识对象。

三、形而上学的任务

(一)以“认识—伦理”平行为原则的任务

形而上学的对象规定着形而上学的任务。形而上学的对象是真与善的统一,形而上学的任务也就应该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求真”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求善”是一种对道德的追求,所以,“求真”与“求善”的统一规定了形而上学任务中的“认识—伦理”的平行原则。这是在讨论形而上学的任务时必须把握的方面。

当然,形而上学虽然以超验的本体为研究对象,但它不可能不关涉到现象界。它要超越经验、超越现象,这本身就表明它不能避免现象问题;而它要认识和追求本体,其用意之一也是要用最真最善的本体来说明和规范现象。可以说,用本体来说明和规范现象也是形而上学的一个任务,只是这个任务完全以对本体的认识、对本体的了解为前提,它只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附属任务。

(二)形而上学任务的核心

在形而上学的诸任务中,其核心任务是认识本体,建立关于世界本质的绝对知识体系。形而上学的任务虽然包含了认识与伦理两个方面,但是形而上学是“科学之科学”,它的对象是绝对确定的知识对象,“善”是“因真才善”,所以,无论是“认识”还是“追求”本体,都表现为认识本体。由此可见,认识问题的解决也就是伦理目的的达到,所以说形而上学任务的核心就是认识论任务。但这一点只是在近代哲学中才被明确意识到的。

同类推荐
  • 哲学、科学与信仰

    哲学、科学与信仰

    本书是一部翻译著作,作者为黎巴嫩著名伊斯兰学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书深入浅出地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析,廓清了阿拉伯哲学的渊源,并把穆斯林哲学家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比较。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热门推荐
  • 朝有青花

    朝有青花

    一个都市,千百人,千姿百态,总有那么一些事,一些人,在默默的发生
  • 自渡者

    自渡者

    修者,炼万物之精华,以霸其道;夺天地之造化,以为己身。修炼一途,始于灵穴,聚在灵气,涓流成海,方可自渡;且看李恪如何以一介凡民之身起灵穴,聚灵气,汲精华,夺造化成就己身,自渡天涯!
  • 启灵星

    启灵星

    这不是启云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人类的战斗。文明和文明的碰撞,在整个文明危险来临之际,且看芸芸众生如何选择。
  • 恶霸校草夺女笔记

    恶霸校草夺女笔记

    欢迎大家来到最虐心有点H玛丽莎剧情里。这里是高米高学校。因为建这所学校的叫高米高,学校建校不过10年的历史,最大看点:历届的校草都是全校女生全花痴饭后闲淡的一大闪亮点,就是帅哥多的不行。故事剧情:蝉联了两届的校草一米九虐男枫五月,在开学的时候在军训的时候,一群花痴女不顾教官口令围上前去一睹高米高最帅校草的尊容。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堪太阳暴晒的安妮落单,她得到教官允许靠在树下休息。枫五月走过去稍微瞟了她一眼,皮肤很白。枫五月开了口“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安妮抬头看了声音的来源,枫五月身旁的狐朋狗友:”天哪,G奶的妹子,皮肤又白,五月你可真会挑马子。“枫五月扬起嘴角看着眼前的她一场虐恋拉开帷幕……
  • 仙有归

    仙有归

    王者之剑,诸神退避,剑气纵横,上得九霄,下得黄泉,必要寻得因由,为母报仇,神挡杀神,魔挡杀魔!只是。。。清微看着身后跟着的一长串大小妖族,以及那坐在最大的妖族背上风姿凛凛的男人,嘴角抽了抽,帝君,我是去寻爹妈,您这是闹哪样啊!PS:我泱泱华夏有数不尽的上古传说,那些上古大妖神兽,将会一一展现在各位看官的眼前,本书有萌物,有热血,有传奇,欢迎各位入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生死狙击之角色鉴解

    生死狙击之角色鉴解

    发布生死狙击的各种枪械精简推荐,以及生死狙击里各种人物自行编写的故事。
  • 异界之超级翻译

    异界之超级翻译

    无数次应聘失败的某普通大学翻译系毕业生沈笙在心灰意冷之下想到了跳楼自杀,但是在他站在高楼的上空,俯瞰这繁华的都市之时,他那颗冷掉的心却再度充满了热血,然而上天在此刻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道明晃晃的闪电,直接将他送到了异世界的万齐大陆。在穿越之后,沈笙并没有像前世所读过的那些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拥有可以不断进化,而且一旦进化到最后就是可以逆天成神的巨大福利,然而,他唯一可以称的上天赋的东西却在穿越之后被无限放大。什么,你说你在什么古神遗迹中得到了一条七级言咒?我看看……擦,还真是,你丫的狗屎运真不错。什么?想让我帮你翻译,不好意思,我很忙的,皇帝陛下现在叫我作为帝国首席翻译参加和龙族的谈判啊……什么?五万个紫晶币?OK!这条言咒的意思是……且看一个翻译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成就他的一代翻译官形象!
  • 那个不喜欢我的你

    那个不喜欢我的你

    年少时的喜欢很纯粹,就是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你,就是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就是想为你付出一切后默默地站在你身后守护着你。哪怕你笑着对我说拒绝,哪怕你的手牵着其他人。少年啊,谁没有过奋不顾身的付出?谁没有过被拒绝后的痛彻心扉?人啊,都是要经历过才明白,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多年后,回想起那个不喜欢我的你,真的谢谢你,教会我成长。
  • 祖树

    祖树

    天有百界,谁主沉浮!族有万类,谁能称王!这是一个由物竞天择的世界,人类只是万族中微不足道的存在,根本不是所谓的万物之灵。只有其中的最强者,才能俯视万族,成为诸界之主!人族少年林源,偶然激发了体内的祖树血脉。从此之后,他踏上了巅峰强者之途,让人族成为令人仰望的至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