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6700000003

第3章 国医养生之道与理论精髓(2)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方法,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夏季天气炎热,中暑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案,降低中暑的发生几率。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睡晚起,好好休息,等等。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将其扼杀,使人体恢复健康。相对而言,如今的医疗水平却只停留在应付“已病”的人群!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治未病就像是洪水爆发之前驻堤坝、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像在洪水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无更多精力谈预防。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而导致疾病缠身,因此,只有提早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

有位知名的企业家说:“我只有真正得了这个严重的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命交给手拿手术刀的医生的那一刻起,才真正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人在生病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助。……我没有真正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的可怕,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所以现在我做得比谁都好。可惜的是,身体经过这场浩劫,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生龙活虎的状态了,我知道得还是太迟了。”当疾病袭来之时,各种治疗手段只能算得上是补救措施,即使补救有效,也难以让本来健康无恙、充满生机活力的身体恢复到最好的状态了。所以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预防才是硬道理!

《孟子·告子上》中提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意思是说,对于一棵树,人们还要照顾它,适时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有人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注意养生,不要等到失去时空留遗憾。

治病求本,强调人体自愈力

现在去医院看病时,你这边刚报出“头痛”、“拉肚子”、“便秘”,还没来得及描述病情,那边医生大笔一挥,已经给你开出了药方,这在西医院和中医院都很常见。西医看的是病,注重的是数据、客观指标,它这样做我们不能责怪。但是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如果这样草率行医是很不负责任的,这和祖国医学防病祛病的原则也是相悖的。

中医是十分注重人文关怀的,不管是看病还是养生,它都强调“求本”,追求的是脏腑顺安,气血充足和畅,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的中医在给你看病时,会仔细询问你的生活习惯、察看你的脉象,把很多问题都谈清楚了再开始考虑对策,而且不会轻易给你开药,而是想法设法提高你本身的自愈能力。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的,很多小病小痛不用打针吃药,靠人体自愈力就可以解决。那么什么是自愈力呢?就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做菜的时候,不小心在手上划破了一个小口,运行到此处的血液就会溢出。由于血液运行出现局部中断,就有更多的血液运行于此,由此促使伤口附近的细胞迅速增生,直至伤口愈合。增生的细胞会在伤口愈合处留下一个疤痕。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药物的作用,这就是人体自愈功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人体的自愈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会用完。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所以,生病了不用慌张,人体有自愈的能力,我们就要充分相信它,用自愈力把疾病打败。

当然,这并不是说靠着自愈力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想吃冷饮吃冷饮,想熬夜就熬夜,反正生病了有自愈力,还害怕什么呢?任何事情都有度,自愈力不是万能的,如果不注意保护的话,不仅病好不了,自愈力也会降低,自愈力低了,什么病也都来光顾了,这样就会演变成恶性循环。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配合人体自愈力开展工作。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人体就会进行自我修复,一些病症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就健康。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不信,其实,大道至简,大的道理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有时就像空气在我们周围,而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一样。

因此自愈功能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依然是食物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面对已经染病的情况,中医也是更多地求助于人体自身的大药——经络和穴位,通过疏通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然而,在现代医疗中,人们似乎都对医药过于信任和依赖。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发热、呕吐等,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粗暴地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症状消失,人们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药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直到失去作用。

所以说,我们在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更不能乱吃药,而应通过合理饮食、按摩经络穴位、注意起居等中医的方法来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消除疾病,永葆健康。

对症下药: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祖国医学强调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就医学本身而言,对症下药所反映出的正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原则——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中医学杰出的代表张仲景就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强调辨证论治,对这一原则应用得心应手。

有两个人来找张仲景看病,这两个病人都是大便不通、发烧,也都头痛,结果张仲景给一个病人用的是泻下通便的药,给另外一个病人用的是发汗的药,两个病人吃完药却都好了。张仲景认为这两个人的病机是不相同的:一个是表证,因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不能照顾里,出现气聚升降失调形成的;一个是实热证,是因为病人体内有实热,所以他对两个病人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所谓“同病异治”,就是说患者患的是同一种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但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不同。

名医华佗也有个类似的故事:两个人都是头疼,症状也一模一样,但华佗却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用泄法,一个用汗法,结果两人很快就康复了。为什么呢?

中医治病讲的是“证”,所谓“证”,是指一种综合状态,是人的生理状况所出现的失衡的状态。不要小看这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内外都在里面了。华佗治病所依据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证”,一个是饮食所伤造成的,属内实,应该用泻下法以去除食积,而另一个是感受寒冷之邪所造成的,属外实,应发汗以驱散风寒。也正因为华佗能够按照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准确地使用不同的药物,所以二人的疾病很快消除了。

以现在人们常见的头痛为例,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如果是两边痛,是胆经出了问题;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所以治疗时中医会根据头痛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关键点——同病异治。

中医思维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异病同治”,就是针对不同疾病表现出的相同病理结果,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让我们再看一则张仲景关于中医这一治疗原则的神奇医案。

两个病人,一个心慌、心跳、心烦,另外一个肚子痛,结果张仲景对这两个病人开的是同一个方子,都是小建中汤,用的治法都是温中补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这两个症状的病机相同,都是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就出现心慌、心跳,心神失养就出现了心烦,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挛,就出现了腹部急剧疼痛。所以都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叫做异病同治,这也是抓病机的体现。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相对的,比如有的是高血压,有的是失眠,有的是发烧,但是只要他们的“证”是一样的,就完全可以开同样的药方,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这与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在西医看来,只要是感冒就用感冒药,高血压就用降压药,肯定能把症状给消除,而不管感冒是由伤风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高血压是由肥胖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观的体现,正确掌握和科学运用中医的这一原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正像张仲景、华佗能够对症下药使病人很快恢复健康那样,中医学的所有法则都是为着这一目的而制定的。之所以向普通读者讲解这些知识,是因为不仅医生治病需要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平时保健也需要,养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所处环境、不同地域,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不可一成不变。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分别从按摩基础知识,内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外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妇儿、泌尿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五官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保健科按摩疗法6个方面广泛地介绍了一些保健按摩的原理、方法和知识。《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编者陈福林是多年从事临床医学、专业按摩的一线医护工作者,具有深厚的工作经验。然而,保健按摩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又希望能够以简洁明了、方便阅读和使用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每篇中都有穴位图示,并增加了准确取穴的文字说明。
  •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本书是一位知名老中医的坐诊实录,收集了老中医40余年来的诊断中医偏方,这些偏方经过无数患者验证,行之有效,可以说面面俱到,非常适合家用。也许伴随你多年的皮肤问题,经过几样简单的食材,即可轻松化解;也许伴随你父母多年的老顽疾经过几副中药的调理,即可治愈;也许,你的孩子感冒、发烧,书中几个简单的小偏方,你随意选一个即可巧妙地化解……一本超实用,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偏方书籍。一本书,一个中医院到自家门口。
  • 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以现实意义为出发点,从衣、食、住、行多个角度给男性朋友提供了相关的保健知识和有益的建议,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有的人忽视健康,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不会有问题;或者觉得工作忙,没有精力去关注他。这都走入了对健康的认识误区,正是在身体尚未出问题的时候,才应该去保护它,等到它发现问题时,它就不会再是容易解决的小毛病了。而关注自身健康也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重要的是培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 大蒜妙用

    大蒜妙用

    大蒜是天然的杀菌剂。中医认为,大蒜味辛、甘,性温。能温中健脾、行滞消食、解毒、杀虫。大蒜对脘腹冷痛、饮食积滞、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胃不和、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脑等多种病症具有良效,其保健功能可谓妇孺皆知。本书系统介绍了大蒜的来源、功效、应用常识及针对数十种常见疾病近500种大蒜防病治病良方,凸显“简、便、廉、验”之特色,对于每一个家庭都非常实用,诚为广大读者防病强身、康复养生的良师。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温柔

    许你一世温柔

    他俊逸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湘湘,不过是爱情,是你太认真了。”他的模样依旧清秀儒雅,对着她决绝的背影说,“湘湘,我愿意用十年的等候去偿还我当初对爱的懦弱。”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你,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他,爱情有条回归线,命运有时会转弯。有时,不是不爱,只是不够爱。有时,不在一起,也就不会真正分开。当爱情遭遇背叛,谁还会像最初一般勇敢的迎接挑战?
  • 唐飞虎

    唐飞虎

    有人说他是痞子,有人说他是无赖,有人说他是土匪,有人说他是流氓;但是也有人说他是英雄。心黑嘴贱是咱行走江湖之必备神技。作为一名军人,用土匪的逻辑和不择手段的方式去做一件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要减少杀戮只能杀戮,要消灭战争只能战争。用铁血来完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灭永王,平安史,征突厥,伐吐蕃,收室韦,战同罗。这个兵痞不仅要中兴大唐,还要开疆拓土!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 我在远方等着你

    我在远方等着你

    身份的错误,让王雨羲(夏雨曦)生活在最普通的环境中,之后由于家族的需要回到最高端的环境,面对高高在上的人们,王雨曦该怎么办呢?在她最危险的时候,遇到她一生可以托付的人。
  • 无限世界独行者

    无限世界独行者

    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死后进入无限世界,开启了一段独来独往的无限之旅
  • 巅峰修行者

    巅峰修行者

    离奇的穿越,艰难的苦修成长路,造就一世巅峰强者。
  • 总裁牛掰:人力压倒仙

    总裁牛掰:人力压倒仙

    她,是人类世界唯一的仙。她冰冷,腹黑。她看清了人类世界的繁杂。她说:“人如何与仙斗”。却不想,她有一天会被一个人类男生欺负。
  • 反出轨者联盟

    反出轨者联盟

    她表象是一名家庭主妇,私下却是反抗击第三者联合会的理事,某一日,却发现她老公出轨了!分居、挽救、斗争、离婚,净身出户,她的人生输得只剩了几条内裤。恼怒之下,她成立反出轨者联盟,踏上全身心抗击小三、斗争小三的道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之贴身保镖

    美女之贴身保镖

    一个从古穿越之现代的故事。和各大美女同居。原以为能平静的过日子,却没料想这平静下面危机四伏。带着一帮兄弟、美女姐妹,一起打拼,征服地下世界-----
  • 空吟笛赋

    空吟笛赋

    上古之际仙魔大战,有神唤空吟,灭去魔帝,众神瞩目,却隐居寒冰殿,因为她失去了一个人......
  • 大明公子爷

    大明公子爷

    阅尽圣人书,暮登天子堂,手持君王剑,身伴美娇娘,这里是大明公子风、流的时代,这里是莺歌燕舞堕落的时代。一个来自后世穿越者,憋屈的顶起了京城第一人渣的头衔,看他如何借用七斗庸才,四车废学,蒙混在大明贤才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娶娇妻,追表妹,不是很黄,却很牛叉。当昏官,斗才子,不是很屌,却很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