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3600000011

第11章

在山上,俯瞰南郊,田畴秀错。国朝乾隆二十七年,福州郡守李拔建。剑南人,乾隆二十六七年任,有善政,善擘窠大字,鼓山、乌石山、九仙山、西禅各寺皆有题石,互见卷二《常丰仓条》下。楷书镌“望耕台”见《石刻》。三字,今台圯,台基尚存。 国朝许赓皞《望耕台》诗:(号秋史,瓯宁人,以修《武夷山志》,坠岩死,著有《平远堂诗》。)“云低苍海深,寸碧没遥岑。日抱鱼龙气,天清钟磬音。原荒盘俊鹘,村远辨归禽。亦有田家兴,难为孤客情。”

江城如画楼

在山南积翠寺前。国朝道光十四年,福建按察司凤来创,近背城市,远见江海。楼前双松拱立,涛声绕檐,一时题咏满于僧壁。二十四年冬,夷人入福州,首居是楼,官不能禁,游人绝迹。 国朝何冠英《江城如画楼》诗:“楼外画图日日新,野田村树净无尘。海天欲曙江天暮,着墨无多倍有神。” 郭柏心《同李子枝青、周子瑞图、林子仰东、谢子宗本、宗善,宿江城如画楼》诗:“梁燕未醒已卷簾,初阳犹带月纤纤,十分野趣归高阁,不断松声落画檐。双鬓每因薄宦改,微名休被一诗淹。乡间评诘寻常耳,几见弟兄似子瞻。” 张际亮《江城如画楼别刘子建庚、何子冠英》诗:“如此江山醉更豪,青天可问首谁骚。即看风色横空满,始信诗人得地高。千叶轻帆向江海,万家夕照小秋毫。他时南北如相忆,莫使潘郎感鬓毛。” 谢宗善《江城如画楼》诗:“十分野趣在楼头,碧海沧江眼底收。间着七城背面景,斜阳万里怅深秋。” 林星海《江城如画楼》诗:“荔阴竹迳自回环,独上僧楼夕鸟还。天远山痕浮水面,日斜帆影出云间,有时把酒肠犹热,到处题诗鬓已斑。眼底闻人沦落尽,可知富贵逊安闲。” 李剑镡《秋日江城如画楼》诗:“江城如画里,日暮起群愁。良友在天末,夕阳当马头。一身正多难,万树共深秋。不见世途坦,乘槎问女牛。” 蔡元祈《积翠寺看梅题江城如画楼》诗:“老树腹穿皮若刓,旁枝忽作虬龙蟠。残雪满山噤不吐,春初万蕊向天攒。寺僧日受游屐苦,扑尽梅花避官府。官府施僧先施楼,楼成题咏纷如雨。寺僧日得点茶钱,逢人叉手垂两肩。龙蛇满壁许乱疥,今日新诗明日传。独恨笔端少画意,狂语仿佛图云烟。梅花若向楼头植,应伴诸君醉绮筵。” 林寿图《江城如画楼怀张亨甫》诗:“萧萧风转松,冥冥花入雾。岹峣青莲界,春霭敛将暮。城堞雨初晴,原野烟相赴。兹楼最高旷,远见临水渡。川光合岚气,日落净吞吐。举酒送飞鸿,沓与归云度。眷言海岳欢,忽忆蓟门路。登览岂无俦,聚散倏今故。草绿又天涯,莺啼不能住。明月识君心,留挂挲罗树。” 戴成芬《望江城如画楼》诗:“空有黄岐险,须防乌石青。蛮夷争市利,楼阁变山形。地僻城狐恶,时艰社鬼灵。老梅香不吐,腥秽闭柴扃。” 郭柏苍《甲午登江城如画楼》诗:“翠竹招游屐,青山爱我曹。酒肠对海大,诗兴到楼高。梅月闲如画,云松静作涛。今人宁可薄,晚近有风骚。” 又《壬寅上江城如画楼》诗:“城市烟初动,僧楼日已迟。暖风看柳变,宿雨有花知。海动蛟龙喜,烽传燕雀悲。(道光庚子四月,夷人首陷定海县,县令姚公怀祥与典史全福赴万公潭死。辛丑七月,陷厦门。本年陷镇江、青州驻防全军列难。)又安今已久,防患可无辞。”

致用书院

在山南麓五通行祠右,光绪四年废。妙香庵见《寺观》。地建为诸生治经之所,依山背郭,远瞩江海,近俯郊坰。先时,巡抚王文勤公凯泰于西湖书院中创致用堂,延经师使诸生肄业其中。光绪二年五月十九,溪涨四昼夜,西湖书院与致用堂并圮,移建今所。诸生犹呼致用书院为致用堂。 郭柏苍《致用书院》诗:“一径辞人静,长年背郭幽。野风经舍晚,江月讲堂秋。儒行期邹鲁,文光近女牛。门墙倚遗庙,(左即王文勤公祠。)终古共山陬。”

漾月池

在闽山光禄吟台右。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穿郭柏苍《漾月池记》:“闽山一小壑,通于方池,周三丈许,光绪辛已于池北作闸,随意穿凿约三十丈,得九仙塔,威武军各古砖磁字古钱,年号至嘉定而止。柱础广三尺,两础相去者七丈,古甃重叠于潭石之上,非保福寺即法祥院殿宇,其毁于嘉定之后可知。凹池之隅,使水绕屋,独西北限于方井,不得快意,盖毁沁园之半,以其士为山也,高者种树竹为多,低者种花柳为多。北向连亘四丈,六楹俯水,为柳湄水榭。迤东三曲曰“蕉雨宦”,又三曲曰“偃月寮”,作桥于东曰“东杠巡栏”。南行一亭截然,颜为“勿屐”,游踪到此而止。春夏嫩柳拂堤,莺声在座,丛箐压岸,竹色侵衣。秋冬则水光浮日,林影荡漾于窗户之间。闽山百楹之室,得水者止此。老不出户,目之所至限于足,足之所至限于地。穿池以悦目,众以为侈,吾以为约,敛嗜好于丘壑,聚亲故于岁时,约乎?侈乎?老不出户,是以致之,独怪龟鱼水中物,何以亦争此区区之新异。若忘身外之有宏流巨涨,而求食于一勺之地,吾恐龟鱼之性不在是。幸吾作闸,水之蓄泄,吾得而主之,龟鱼将以此一勺者,相处于无尽之际矣,吾又为龟鱼慰焉。有时蝉声在树,徐而蛙声在水,笛声在楼,或微风淡月,致群动作态,万象澄影,使吾心怀千里,或悲来,或笑止。以吾之涉江蹈海凌犯风涛,何以亦争此区区之新异。是岂吾之性耶?老不出户,是以致之,又谁为吾慰乎?保福寺废而为法祥院,法祥院毁而居人增高为屋,今高者下之,下者高之,欲求保福寺、法祥院于沁园漾月池之中,其可得乎?独惜方井迫池,气泄于外,鸣呼,井耶,济人不足,自处有余,知天顺人,井其寂然与池相倚,小大忘形乎?” 又《漾月池》诗:“少年好游弄舟楫,渺渺江湖双足蹑。老来尺幅寓千里,阅遍世途意转慑。一区那足生云烟,三亩仍然展步屧。镜中变态倏万殊,化工娱人才一霎。雨过丛苇作寒声,风来小柳落繁叶。夜月明楼清梦魂,春涨平堤映眉睫。凫鹥相对心何闲,鱼鳖群游情亦惬。近有台榭相逶迤,远与林泉争妥帖。深秋结想高于云,更看墙头山万叠。” 又《柳湄小榭》诗:“小柳无行间杂花,花前柳外足烹茶。不招自至有双蝶,未晚先归独暮鸦。终古园林皆传舍,偶然觞咏即生涯。楼头众壑朝朝见,应笑闲人鬓亦华。” 又《蕉雨宦诗并叙》:蕉雨宧新蕉卓翠,未旬日成为败叶,欹侧檐楹,感而赋之。“侍儿曾见貌如霞,转盼新交鬓亦华。酒以独斟为自得,诗无专业不名家。雨多败叶寒犹翠,风定残镫晓尚花。此亦座铭君不悟,乌丝自写护窗纱。” 又《偃月寮四言》:“地如偃月,寮如飞蝠。分张作弓,交互成轴。动静盈亏,虚实倚伏。藏山面楼,前渊后渎。日近潜鳞,不剪杂木。风清月白,庄骚可读。镫灺酒阑,老叟是宿。寂然无为,四序皆谷。” 又《偃月寮雨夜》诗:“寒生窗竹雨纤纤,睡醒残壶酒已廉。短梦每从虚幌得,新愁又向夜镫添。闲知尘俗蹉跎久,老恐乡闾责备严。潭水长年不深浅,龟鱼何事但幽潜。” 又《题东杠》诗:“一瞬黄粱梦未成,主人游客荡无名。匆匆富贵场中老,何以桥头独听莺。” 又《东杠》诗:“老人日课在桥边,早晚从无放胆眠。倦婢浇花容扑蝶,饥猫穿树压衔蝉。地闲鸡大自相得,心旷阴晴别有天。欲订完书遗后死,流光浩浩送残年。” 又《勿屐亭四言》:“屐足之舟,登高临流。天涯一辆,不折不休。乾坤莽莽,山海悠悠。象外胥得,定中可游。有津不问,有路弗由。往者思复,来者何求。惟水与鱼,于人无尤。惟风与月,易至难留。一亭可息,双鬓多愁。勿屐勿屐,吾意乃幽。”《女子王珪如秋夜漾月池》诗:“参差楼阁映银河,万象分明倒影过。圆相不随流水去,栏干四面护嫦娥。” 又《柳湄小榭》诗:“近水亭台结构奇,沿堤栽偏绿杨枝。更无俗客经青眼,尚有佳人断翠眉。投饵饼香鱼出骤,煮茶烟重鹤归迟。分明一幅江南景,看取东风二月时。” 又《五阅月不雨,适蕉雨彴成,因题长句》:“小桥种蕉差可喜,风声雨声恍相似。枯荷乱喧何足比,寒芦萧瑟难入耳。今年无雨蛰龙死,墙东卓然翠且美。何当挽河呼壮士,倒卷潇湘半江水。浪花洒空润千里,早麦晚禾拔地起。老人之意定在是,小诗数言得其旨。” 郭柏苍《上已日集漾月池外孙女陈闺瑜王珪如负病,诗以促之》诗:“年年上冢过桑溪,上已重观上巳题。(予有桑溪上已题刻。)霜雪盈巾艰衅浴,池塘在屋易扶藜。参差燕羽桥三面,睍睆莺声柳一隄。正是汝曹行乐处,传杯那惜醉如泥。”

追昔亭

在闽山光禄吟台西。光绪八年,邑人郭柏苍建,祀宋光禄卿知州事程师孟,录刻《八闽通志》三节于木柱之背。《八闽通志》:“闽山在府治西南隅,自宋时铲削已尽,惟余巨石岿然,有大篆“闽山”二字刻于石北,(苍按:应作石东。)熙宁间程师孟尝游于此,寺僧为刻“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之西,(应作北。)师孟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今为居人所有。”又:程师孟,字公辟,吴人,熙宁初知州事,先是郡守章岷奏修筑子城,郡人皆以为费多役广,恐不可成,师孟至,谓转运使曰:“第得钱二千万,半载可就。”乃拓旧基西南隅修筑,浚隍为桥,半载讫工,一时治行为东南最。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发隐摘伏如神,所部萧然,历洪、福、广、越,民皆为立生祠。又《宋史本传》谓其在福尝建学舍,考之旧志,盖郡人韩昌国等白师孟出已钱以建。 郭柏苍《追昔亭》诗:“读遍名山石上文,(鼓山、石山、宿猿洞、于山任放飞升台皆有程公题石,升山公辟及刘蒙伯数石刻,新旧《通志》、《郡志》皆未收入,附记于此。)吟台清兴更凌云。万株手植无人忆,我独瓣香忆使君。”

小洞天

在弥陀寺“仙休”顶,凿巨石为之,曲径盘纡,傍多梧竹。以下年代无考。

避俗岩

在小洞天左,圆通庵右。篆书镌“避俗岩”见《石刻》。三字,道光间为郡人邓氏别业。 国朝徐知非《避俗岩落成》记:“客有处深山绝涧,避俗其中,其静若僧,其动若鱼,十年而得尘外之谤,告余曰:异哉,余何心于世,世何心于余。囗囗囗囗囗曰:‘否否,子处深山绝涧,朝夕著书,不名而名至,囗囗囗囗囗古无无谤而得名者,谤乃名之兆也。’昔柳子厚云:‘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子若希夷,岩壑无囗囗之气,謦囗之声,邑犬得而吠之乎。’陆务观云:‘俗仔议文章,子若顽然耕耨与老农人,此目不事篇简,没世无所表见,俗仔得而议之乎。夫谤之来若影响,囗囗囗囗子以文字招之,吾为子庆,奚怏怏为。”客囗囗囗后十年,得乌石避俗岩囗囗落成。’(告余曰:‘谤囗矣,见怪不怪矣。囗吾留其可议者,使后人议之,何如。囗囗囗于此地乎。’余曰:‘善’,囗囗石。”

舒啸岩

在弥陀寺红雨山房侧,隶书镌“舒啸岩”见《石刻》。三字。国朝谢宗申访郭蒹秋不遇,题《舒啸岩》诗:“满架琴书古佛前,数声鸡犬夕阳天。主人不解耽幽趣,闲却山门一带烟。” 郭柏苍《舒啸岩》诗:怀抱久不展,深思鸾鹤群。偶来发清啸,余音和白云。”

双松梦

在石天旁。相传有古松二株,交枝如梦,今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变脸王

    变脸王

    神川大陆,变脸师能变幻各种脸谱,获得各种非凡力量,纵横天地。韩无意,一个出身平凡的少年,天生左眼双瞳,以异于常人的天资,踏入这个世界,逐步走向力量巅峰。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觉灵冒险者

    觉灵冒险者

    经过人口的增长,地貌逐渐被缩小,接踵而至的危机出现,各国开始征战,占据领土,为了避免战争,学者们联合起来对海的另一边进行猜测,最终说出寻找未知领域的方案,使六个国家联合,并发布了高额赏金,冒险者们从此踏上征途。
  • 坦然

    坦然

    一个平凡的人,经历了各种世事,快乐过、苦闷过、畅快过、沮丧过、意气过、消沉过、爱过、恨过、失过、得过、......,最终变得心情谈定,坦然面对人生的故事。
  • 吾道斩天

    吾道斩天

    武道修炼一途,乃是凝天地之气,封本命之灵,练武道之魂,方可一域为尊!叶尘,身怀紫色鸿蒙真气,且看他如何问天求道!走自己的斩天之道!『既然要与天争,那干脆斩了它吧!』
  • 弃女逆世:第一女邪皇

    弃女逆世:第一女邪皇

    一个因为家族内部争斗,遭家族抛弃。母女俩流落在外,得一个小地方家族收养。因为觉醒武魂不慎导致身受重伤。一个从地球穿越到圣灵大陆的女孩穿越到了沐家弃女身上,从此为母雪耻,踏上武道,回家族重立规则。在强者为尊的世界,寻求无上巅峰,手持无天权杖,杀遍圣灵大陆。从此凌云天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武魂,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有各种各样的特殊体质,属性之力奥妙无穷!一起见证一代邪皇的崛起。
  • 寞寒

    寞寒

    她是一个不懂世人感情的特工,从小被组织收养。经过多年的训练,如今,她已是特工之王。可是名头太响总会有风波。组织变猎杀了她。从此世上绝无猎寒此人。一场时空交替,当特工之王的她变成了受人欺凌的她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是幻冥大陆上的绝对强者,心狠手辣,绝色腹黑,却对她情有独钟。当强者与强者结合,会发生怎样的曲折?期待。
  • 是缘,聚集了我们

    是缘,聚集了我们

    是缘,让互不相识的我们走到了一起。是情,令毫不相干的我们凝聚成一团。我们有过争吵,有过不合,有过泪水;但随时间的流逝,留下的,更多的是欢乐。时光荏苒,我们要继续向前迈进!
  •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林夕:若世间所有错误都可原谅,那我早已不复存在,只因我的存在就是一场最大的错误。我是一个私生子,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但是从冷伯与母亲的对话中,我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渣男。所以在我生命的四分之一路程中,我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复仇。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怎么可以和一个集团做斗争?不过,斗不过,也得斗。我执念于复仇,在黑暗中独自前行。曾经有一份温暖来到我身边,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我才发现,你是我年少的欢喜,可是你喜欢的少年却不再是我。最后,我已经虚度了生命的四分之一,余下的四分之三,我等你可好?林夕,有人说是林间夕阳,唯美的开始。而我说那是梦碎的开始,一生的劫难。
  •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永远的邂逅:淑曼散文集

    人生有许多的感情需要表达,在适当的时候,遇到适当的好人,体现一种价值,真是一种幸事啊!文以载道,首先所写的文章应该是褒扬人世、人性的真、善、美,我的文章,今天看来仍然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内心里却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感悟一种真真实实,一路走来的善良……写下来,仿佛从这些文章里作用到我的内心里,我会轻松许多,因为这本书得到了一种认可与垂青。就好像园子里诸多的芹菜似,被施了肥,浇了水,铆足了劲,葱郁向上的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