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8700000005

第5章 纪事一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

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

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

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

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

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

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囗年之后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

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

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

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

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

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史记白起传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

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

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

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

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

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

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擒马服子乎

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

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

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邵吕望之功不益

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

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

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

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

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

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

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

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其九

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

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

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

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曰至

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

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

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

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秦王使王龁代

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

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

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

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

之阴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

军数却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

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

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艮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

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

王剪传陈胜之反秦秦使王剪之孙王离击赵围赵

王及张耳巨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

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

者必败必败者何也以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

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

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汉书五行志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还过枳道见物

如苍狗橶高后掖忽而不见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

病掖伤而崩先是高后鸩杀如意支断其母戚夫人

手足榷其眼以为人彘

灌夫传丞相蚡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窦婴锐为

救夫上使御史责婴所言灌夫颇不雠劾系都司空

孝景时婴尝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

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婴乃使

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召见书奏案尚书大行无遗

诏诏书独藏婴家婴家丞封乃劾婴矫先帝诏罪当

弃市五年十月悉论灌夫支属婴良久乃闻有劾即

阳病痱不食欲死或闻上无意杀婴复食治病议定

不死矣乃有飞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

市渭城春蚡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

视鬼者瞻之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欲杀之竟死

江都易王非传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

甚二十七年薨子建嗣建为太子时邯郸人梁蚡持

女欲献之易王建闻其美私呼之因留不出蚡宣言

曰子乃与其公争妻建使人杀蚡蚡家上书下廷尉

考会赦不治易王薨未葬建居服舍召易王所爱美

人淖姬等凡十人与奸建女弟征臣为盖侯子妇以

易王丧来归建复与奸建异母弟定国为淮阳侯易

王最少子也其母幸立之具知建事行钱使男子茶

恬上书告建淫乱不当为后事下廷尉廷尉治恬受

人钱财为上书论弃市建罪不治后数使使至长安

迎征臣鲁恭王太后闻之遗征臣书曰国中口语藉

藉慎无复至江都后建使谒者吉请问共太后太后

泣谓吉归以吾言谓而王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独

不闻燕齐事乎言吾为而王泣也吉归致共太后语

建大怒击吉斥之建游章台宫令四女子乘小船建

以足蹈覆其船四人皆溺二人死后游雷波天大风

建使郎二人乘小船入波中船覆两郎溺攀船乍见

乍没建临观大笑令皆死宫人姬八子有过者辄令

裸立击鼓或置树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或髡钳以

鉛杵舂不中程辄掠或纵狼令啮杀之建观而大笑

或闭不食令饿死凡杀不辜三十五人建欲令人与

禽兽交而生子强令宫人裸而四据与羝羊及狗交

专为淫虐自知罪多国中多欲告言者建恐诛心内

不安与其后成光共使越婢下神祝诅上与郎中令

等语怨望汉廷使者即复来覆我我决不独死建亦

颇闻淮南衡山阴谋恐一日发为所并遂作兵器号

王后父胡应为将军中大夫疾有材力善骑射号曰

灵武君作治黄屋盖刻皇帝玺铸将军都尉金银印

作汉使节二十绶千余具置军官品员及拜爵封侯

之赏具天下之舆地及军陈图遣人通越繇王闽侯

遗以锦帛奇珍繇王闽侯亦遗建荃葛珠玑犀甲翠

羽猿熊奇兽数通使往来约有急相助及淮南事发

治党与颇连及建建使人多推金钱绝其狱后复谓

近臣曰我为王诏狱岁至生又无歡怡日壮士不坐

死欲为人所不能为耳建时佩其父所赐将军印载

天子旗出积数岁事发觉汉遣丞相长史与江都相

杂案索得兵器玺绶节反具有司请捕诛建制曰与

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议皆曰建失臣子道积久辄

蒙不忍遂谋反逆所行无道虽桀纣恶不至于此天

诛所不赦当以谋反法诛有诏宗正廷尉即问建建

自杀后成光等皆弃市

广川惠王去传去即缪王齐太子也师受易论语孝

经皆通好文辞方技博奕倡优有幸姬王昭平王地

余许以为后去囗疾姬阳成昭信侍视甚谨更爱之

去与地余戏得袖中刀笞问状服欲与昭平共杀昭

信笞问昭平不服以铁针针之强服乃会诸姬去以

剑自击地余令昭信击昭平皆死复绞杀从婢三人

后昭信病梦见昭平等以状告去去乃掘出尸皆烧

为灰后去立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修靡夫人主

缯帛崔修成为明贞夫人主永巷昭信数谮望卿后

复谓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旁又

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去曰善伺之以故益不

爱望卿后昭信知去已怒即诬言望卿历指郎吏卧

处具知其主名又言郎中令锦被疑有奸去即与昭

信从诸姬至望卿所羸其身更击之令诸姬各持烧

铁共灼望卿望卿走自投井死昭信出之椓杙其阴

中割其鼻唇断其舌谓去曰前杀昭平反来畏我今

欲靡烂望卿使不能神与去共支解置大镬中取桃

灰毒药并煮之复共杀其女弟都后去数召姬荣爱

与饮昭信复谮之时爱为去刺方领绣去取烧之爱

恐自投井出之未死笞问爱自诬与医奸去缚系柱

烧刀灼溃两目生割两股销鉛灌其口中爱死支解

以棘埋之诸幸于去者昭信辄谮杀凡十四人昭信

欲擅爱因请闭诸姬舍门使其大婢为仆射主永巷

尽封闭诸舍上钥于后非大置酒召不得出独昭信

兄子初为乘华夫人得朝夕见昭信与去从十余奴

博饮游敖初去年十四五事师受易师数谏正去去

益大逐之内史请以为掾师数令内史禁切王家去

使奴杀师父子不发觉后去数置酒令倡俳裸戏坐

中以为乐相强劾系倡阑入殿门奏状事下考案倡

辞本为王教修靡夫人望卿弟都歌舞使者召望卿

都去对皆淫乱自杀会赦不治望卿前烹煮即取他

死人与都尸并付其母母曰都是望卿非也数号哭

求尸昭信令奴杀之奴得辞服本始三年相内史奏

状具言赦前所犯天子遣大鸿胪丞相长史御史丞

廷尉正杂治巨鹿诏狱奏请逮捕去及后昭信制曰

王后昭信诸姬奴婢证者皆下狱辞服有司复请诛

王制曰与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议议者皆以

为去悖虐听后昭信谗言燔烧烹煮生割剥人距师

之谏杀其父子凡杀无辜十六人至一家母子三人

逆节绝理其十五人在赦前大恶仍重当伏显戮以

示众制曰朕不忍致王于法议其罚有司请废勿王

与妻子徙上庸奏可与汤沭邑百户去道自杀昭信

弃市

元后传济北王王安孙遂字伯纪处东平陵生贺字

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

及吏畏懦逗遛当坐者翁孺皆纵不诛它部御史暴

胜之等奏杀二千石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

者至斩万余人翁孺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

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翁孺既

免而与东平陵终氏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里为

三老魏郡人德之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晋史

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

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今王翁孺徙正直其

地日月当之元城郭东有五鹿之墟即沙麓地也后

八十年当有贵女兴天下云

于定国传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罗

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

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

阴德未曾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

丙吉传吉字少卿鲁国人为丞相宽大好礼初吉有

阴德于孝宣帝微时帝即位众莫知之吉亦不言吉

从大将军长史迁至御史大夫帝闻将封之会吉病

甚将使人加绶而封之及其生也太子太傅夏侯胜

曰此未死也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今

未获其乐而病非其死病也后果愈乃封博阳侯终

飨其禄

后汉书何敞传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

汝阴六世祖比干学尚书于晁错武帝时为廷尉正

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比干务仁恕数与汤争虽

不能尽得然所济活者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因徙

居平陵敞父宠建武中为千乘都尉以病免遂隐居

不仕敞历五官中郎将按注何氏家传六世祖父比

干字少卿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狱吏决曹

掾平活数千人后为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

何公征和三年三月辛亥天大阴雨比干在家日中

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语未已而门有老妪可

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履不沾渍雨止送

出门乃谓比干曰公有阴德今天锡君策以广公之

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

以授比干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此筭比干年五十八

有六男又生三子本始元年自汝阴徙平陵代为名

郭躬传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

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

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郡内比之东海于公

年九十五卒郭氏自弘后数世皆传法律子孙至公

者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郎将

者二十余人侍御史正监平者甚众

顺烈梁皇后纪后讳妠大将军商之女恭怀皇后弟

之孙也后生有光景之祥少善女工好史书九岁能

诵论语治韩诗大义略举常以列女图画置于左右

以自监戒父商深异之窃谓诸弟曰我先人全济河

西所活者不可胜数虽大位不究而积德必报若庆

流子孙者傥兴此女乎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

酷吏传王吉者陈留浚仪人中常侍甫之养子也少

好诵读书传喜名声而性残忍以父秉权宠年二十

余为沛相晓达政事能断察疑狱发起奸伏多出众

议课使郡内各举奸吏豪人诸常有微过酒肉为臧

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专选剽悍吏击断

非法若有生子不养即斩其父母合土棘埋之凡杀

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夏月腐烂则以

绳连其骨周遍一郡乃止见者骇惧视事五年凡杀

万余人其余惨毒刺刻不可胜数郡中惴恐莫敢自

保及阳球奏甫乃就收执死于洛阳狱

王允传初允以同郡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

李傕等欲杀允惧二郡为患乃先征翼宏下廷尉宏

素与司隶校尉胡种有隙及宏下狱种遂迫促杀之

宏临命诟曰胡种乐人之祸祸将及之种后眠辄见

宏以杖击之因发病数日死

吴志程普传注吴书曰普杀叛者数百人皆使投火

即日病疠百余日卒

孙峻传峻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

事明年文钦说峻征魏峻使钦与吕据自江都入淮

泗以图青徐峻至石头因饯之领从者数百人入据

营称心痛去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

晋书刘聪载记聪将赵染次新丰索綝自长安东讨

染染狃于累捷有轻綝之色长史鲁徽曰今司马邺

君臣自相逼僭王畿雄劣不同必致死距我将军宜

整阵案兵以击之弗可轻也困兽犹斗况于国乎染

曰以司马模之强吾取之如拉朽索綝小竖岂能污

吾马蹄刀刃邪要擒之而后食晨率精骑数百驰出

逆之战于城西败绩而归悔曰吾不用鲁徽之言以

至于此何面见之于是斩徽徽临刑谓染曰将军愎

谏违谋囗而取败而复忌贤害能诛戮忠良以逞愚

忿亦何颜面瞬息世间哉袁绍为之于前将军踵之

于后覆亡败丧亦当相寻所恨不得一见大司马而

死死者无知则已若其有知下见田丰为徒要当诉

将军于黄泉使将军不得伏囗枕而死俄而赵染寇

北地梦鲁徽大怒引弓射之染惊悸而寤旦将攻城

中弩而死

异苑河间沐坚字壁强石勒时监作水田御下苛虐

百姓怨毒乃为坚形以刃矛斫刺囗令倒毙坚寻得

病苦被捶割于是遂殒

搜神记赵明甫天水人也名仁美选三传擢第授江

表太兴县尉累以政闻选授蒲县令仁美素晓三命

能自知官禄寿常谓人曰余官不过邑长寿不过六

十岁今吾五十四岁矣其不远也然余有一女未适

人此为急务即请人于属邑中选有德行学业者配

之未会间有日者经过乃趋谒赵令因话令之寿禄

如仁美之言令曰某亦自知耳然一女子未从人有

此未了余则无事也未选得女婿间先为女子囗一

女仆使忽一日命扫庭忽涕泪令曰何故女仆曰某

姓王父尝为此邑令某生此县中因丧父母不觉涕

泪交下令问其父名曰名德麟令思之乃是亲戚因

即惨然又曰何至如是女仆曰角丱之时遭兵革乱

离之苦被人掠卖一至于斯令乃谓其妻曰我女不

忧不嫁遣且辍吾女奁之具先嫁之乃于众言曰

某近认得一侄女今先聘人俄择邑客有善者从之

其所生之女却未嫁之忽一日经过善相人复谒于

令见令大骇曰昨观君容其命将殂今日观之福禄

与寿未可言也莫是在政别有异能不然雪冤乱之

事方可获思果报令曰某只守法清廉固无出死入

生之事曰必然之理请细筹之令曰某别无能因话

嫁仆之事答曰即此便是更何求之乃贺令曰此禄

寿长未可测也是知阴功及物当必增延寿禄后人

观此胡不动心乎

世说吴郡陈遗性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

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遗母后值孙恩

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得数斗焦饭未

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军败人溃散逃走山

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

晋书桓温传温拜高平陵左右觉其有异既登车谓

从者曰先帝向遂灵见既不述帝所言故众莫之知

但见将拜时频言臣不敢而已又问左右殷涓形状

答者言肥短温云向亦见在帝侧初殷浩既为温所

废死涓颇有气尚遂不诣温而与武陵王晞游故温

疑而害之竟不识也及是亦见涓为祟因而遇疾凡

停京师十有四日而薨

庾怿传怿为豫州刺史进号西中郎将尝以毒酒饷

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觉其有毒饮犬犬毙乃密

奏之帝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怿闻遂饮

鸩而卒

搜神后记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将弱冠

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儿声问

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

还内省过何以致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

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入内食顷出

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囗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

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

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

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

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

便闻其子言语周忽不见此道人

宋书戴明宝传大明中有奚显度者南东海剡人也

官至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常使主领人功而苛虐无

道动加捶扑暑雨寒雪不听暂休人不堪命或有自

经死者人役闻配显度如就刑戮时建康县考囚或

用方材压囗及踝胫民间谣曰宁得建康压囗不能

受奚度拍又相戏曰勿反顾付奚度其酷暴如此前

废帝尝戏云显度刻虐为百姓所疾比当除之左右

因倡诺即日宣旨杀焉时人比之孙皓杀岑囗

异苑沙门有支法存者本自胡人生长广州妙善医

术遂成巨富有八尺毾光彩耀目作百种形象又

有沉香八尺板囗居常香馥太原王琰为广州刺史

大儿邵之屡求二物法存不与王因状法存豪纵乃

杀而籍没家财焉法存死后形见于府内辄打阁下

鼓似若称冤如此经日王寻得病恒见法存守之少

时遂亡邵之比至扬都亦丧

南史袁粲传粲既父子俱殒小儿数岁乳母将投粲

门生狄灵庆灵庆曰吾闻出郎君者有厚赏今袁氏

已灭汝匿之尚谁为乎遂抱以首乳母号泣呼天曰

公昔于汝有恩故冒难归汝奈何欲杀郎君以求小

利若天地鬼神有知我见汝灭门此儿死后灵庆常

见儿骑大狗戏如平常经年余斗场忽见一狗走

入其家遇灵庆于庭噬杀之少时妻子皆没此狗即

袁郎所常骑也

南齐书江谧传谧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

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

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

为有司所奏征还谧后以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子

介建武中为吴令治亦深切民间榜死人髑髅为谧

首弃官而去

杨思达为西阳郡守值侯景乱时复旱俭饥民盗田

中麦思达遣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腕凡戮

十余人部曲复生一男自然无手

魏书于洛侯传洛侯代人也以劳旧为秦州刺史而

贪酷安忍州人富炽夺民吕胜胫缠一具洛侯辄鞭

富炽一百截其右腕百姓王陇客刺杀民王羌奴王

愈二人依律罪死而已洛侯生拔陇客舌刺其本并

刺胸腹二十余疮陇客不堪苦痛随刀战动乃立四

柱磔其手足命将绝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

见之者无不伤楚阖州惊震人情怨愤百姓王元寿

等一时反叛有司纠劾高祖诏使者于州刑人处宣

告兵民然后斩洛侯以谢百姓

高允传允卒年九十八初允每谓人曰吾在中书时

有阴德济救民命若阳报不差吾寿应享百年矣

崔浩传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读诵

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囗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

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

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

昭成子孙传寿兴少聪明好学世宗初为徐州刺史

在官贪虐失于人心其从兄侍中晖深害其能因谮

之于帝诏尚书崔亮驰驿检核亮发日受晖旨遂鞭

挞三寡妇令其自诬称寿兴压己为婢寿兴终恐不

免乃令其外弟中兵参军薛修义将车十乘运小麦

经其禁之旁寿兴因逾墙出修义以大木函盛寿兴

其上加麦载之而出遂至河东匿修义家逢赦乃出

见世宗自陈为晖所谮世宗亦更无所责初寿兴为

中庶子时王显在东宫贱因公事寿兴杖之三十及

显有宠为御史中尉奏寿兴在家每有怨言诽谤朝

廷因帝极饮无所觉悟遂奏其事命帝注可直付寿

兴赐死帝书半不成字当时见者亦知非本心但惧

晖等威不敢申拔及行刑日显自往看之寿兴命笔

自作墓志铭曰洛阳男子姓元名景有道无时其年

不永余文多不载顾谓其子曰我棺中可置百张纸

笔两枝吾欲讼显于地下若高祖之灵有知百日内

必取显如遂无知亦何足恋及世宗崩显寻被杀

南安王桢传桢子英英子熙为清河王怿所昵及元

叉矫诏杀怿熙乃起兵为其长史柳元章所执叉斩

之于邺街传首京师熙兄弟三人每从英征伐在军

贪暴或因迎降逐北至有斩杀无辜多增首级以为

功状又于忠之诬郭祚裴植也忠意未决害之由熙

劝奖遂至极法世以为冤及熙之祸议者以为有报

应焉

伽蓝记城阳王徽随庄帝北巡自余诸王各怀二望

唯徽独从庄帝至长子城大兵阻河雌雄未决徽愿

入洛阳舍宅为寺及北海败散国道重晖遂舍宅焉

永安末庄帝谋杀尔朱荣恐事不果谋计于徽徽曰

以生太子为辞荣必入朝因以毙之庄帝曰后怀孕

满十月今始九月可尔以不徽曰妇人生产有延月

者有少月者不足为怪帝纳其谋遂唱生太子遣徽

驰诏至太原王第告云皇储诞育值荣与上党王天

穆博戏徽脱荣帽欢舞盘旋徽素大度量喜怒不形

于色兼殿内外欢叫荣遂信之与穆并入朝庄帝闻

荣来不觉失色中书舍人温子升曰陛下色变帝索

酒饮之然后行事荣穆既诛拜徽太师司马余官如

故典统禁兵偏被委任及尔朱兆擒庄帝徽投前洛

阳令寇祖仁一门刺史皆是徽之将校以有旧恩往

投之祖仁谓子弟等曰始闻尔朱兆募城阳王甚重

擒获者千户侯今日贵富至矣遂斩送之徽初投祖

仁家赍金一百斤马五十匹祖仁利其财货故行此

事所得金马总亲之内均分之所谓匹夫无罪怀璧

其罪信矣哉兆得徽首亦不勋赏祖仁兆忽梦徽云

我有金二百斤马一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寤

觉即自思量城阳位望隆重未闻清贫常自入其家

采迹本无金银此梦或真至晓掩祖仁征其金马祖

仁谓人密告望风款服云实得金一百斤马五十匹

兆疑其藏隐依梦征之祖仁诸房素有金三十斤马

三十匹尽送兆犹不满数兆乃发怒捉祖仁悬首高

树大石坠足鞭捶之以及于死时人以为交报杨衒

之云崇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祸之门余殃所集祖仁

负恩反噬贪货杀徽徽即托梦增徽金马假手于兆

还以毙之使祖仁备经楚挞穷其涂炭虽魏其侯之

笞田蚡秦主之刺姚长以此论之不能加也

北齐书高隆之传初世宗委任兼右仆射崔暹黄门

郎崔季舒等及世宗崩隆之启显祖并欲害之不许

显祖以隆之旧齿委以政事季舒等仍以前隙乃谮

云隆之每见诉讼者辄加哀矜之意以示非己能裁

显祖以其受任既重知有冤状便宜申涤何得委过

要名非大臣义天保五年禁止尚书省隆之曾与元

昶宴饮酒酣语昶曰与王交游当生死不相背人有

密言之者又帝未登庸之日隆之意常侮帝帝将受

魏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

遂大发怒令壮士筑百余下放出渴将饮水人止之

隆之曰今日何在遂饮之因从驾死于路中年六十

一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

州刺史阳夏王竟不得谥隆之虽不涉学而钦尚文

雅缙绅名流必存礼接寡姊为尼事之如母训督诸

子必先文义世甚以此称之显祖末年既多猜害追

忿隆之诛其子德枢等十余人并投漳水又发隆之

冢出其尸葬已积年其貌不改斩截骸骨亦弃于漳

流遂绝嗣干明中诏其兄子子远为隆之后袭爵阳

夏王还其财产初隆之见信高祖性多阴毒睚囗之

忿无不报焉仪同三司崔孝芬以结婚姻不果太府

卿任集同知营构颇相乖异瀛州刺史元晏请托不

遂前后构成其罪并诛害之终至家门殄灭论者谓

有报应焉

卢斐传斐字子章范阳涿人也父同魏殿中尚书斐

性残忍以强断知名世宗引为相府刑狱参军谓之

云狂简斐然成章非佳名字也天保中稍迁尚书左

丞别典京畿诏狱酷滥非人情所为无问事之大小

拷掠过度于大棒车辐下死者非一或严冬至寒置

囚于冰雪之上或盛夏酷热暴之日下枉陷人致死

者前后百数又伺察官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

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卢校书斐后以谤史与李

庶俱病鞭死狱中

隋书樊子盖传绛郡贼敬盘佗柴保昌等阻兵数万

汾晋苦之诏令子盖进讨于时人物殷阜子盖善恶

无所分别汾水之北村坞尽焚之百姓大骇相率为

盗其有归首者无少长悉坑之拥数万之众经年不

能破贼有诏征还又将兵击宜阳贼以疾停卒于京

第子盖无佗权略在军中严酷少恩果于杀戮临终

之日见断头鬼前后重沓为之厉云

梁毗传毗子敬真大业之世为大理司直时帝欲成

光禄大夫鱼俱罗之罪令敬真治其狱遂希旨陷之

极刑未几敬真有疾见俱罗为之厉数日而死

海山记隋文帝时杨素有战功方贵用事炀帝倾意

结之文帝得疾内外莫有知者帝坐便室召素谋曰

君国之元老能了吾家事者君也乃私执素手曰使

我得志我亦终身报公素曰待之当自有计素入问

疾文帝见素起坐谓素曰吾尝亲锋刃冒矢石出入

生死与子同之方享今日之贵吾自惟不免此疾不

能临天下汝是吾族中人吾不讳汝立吾儿勇为帝

汝倍吾言吾去世亦杀汝此事吾不语人素曰国本

不可屡易臣不敢奉诏文帝忿惫乃大呼左右曰召

吾儿勇来乃气哽塞回面向之不言素乃出语帝曰

事未可更待之有顷左右出报素曰帝呼不应喉中

呦呦有声帝拜素曰以终身累公素急入帝已崩矣

乃不发丧明日素袖遗诏立帝时百官犹未知素执

圭谓百官曰大行遗诏立帝有不从者戮于此左右

扶帝上殿帝足弱欲倒者数四不能上素下去左右

以手扶接帝帝援之乃上百官莫不嗟叹素归谓家

人辈曰小儿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即不知了当得

否会素欲入朝出见文帝执金钺逐之曰此贼吾欲

立勇汝竟不从吾言今必杀汝素惊呼入室召子弟

二人而语曰吾必死矣出见文帝语不移时素死

唐书薛举传举子仁杲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万人敌

性贼悍初举每破陈军获俘仁杲必断舌刈鼻或舂

斫之其妻亦凶暴喜鞭楚人见不胜痛宛转于地者

则埋其足露腹背受捶人畏而不亲仁杲多杀人淫

略民人妻妾尝得庾信子立恐其不降磔之火渐割

以啖士拔秦州取富人倒悬以酢注鼻或杙其隐以

求财虽举残猛亦恶之每戒曰汝材略足办事而伤

于虐终覆吾宗及继立与诸将素有隙者咸猜惧郝

瑗哭举病不起繇是兵稍衰秦王率诸将复壁高

诸将请战王曰我军新衄锐气少贼骤胜而骄有轻

我心我闭壁以折之伺衰而击可一战擒也因令军

中曰敢言战者斩久之仁杲粮乏挑战不许其将牟

君才内史令翟长愻以众降左仆射锺俱仇以河州

降王策贼可破遣将军庞玉击宗罗于浅水原战

酣王以劲兵捣其背罗败王率骑追奔于是悉军

驰之曰势破竹不可失也夜半至析囗迟明围合仁

杲率伪官属降王受之以仁杲归京师及酋党数十

人皆斩之

独异志唐贞观初丹阳令王琼三年调集遭黜琼甚

愤惋乃赍百千诣茆出道士叶灵中求章奏以问吉

凶灵中年九十强为奏之其章随香烟飞去缥缈不

见食顷后堕地有朱书批其末云受金百两折禄三

年枉杀二人死后处断一岁琼无疾暴卒

大唐新语太宗征辽东留侍中刘洎与高士廉马周

辅太子于定州监国洎兼左庶子总吏礼户三尚书

事太宗谓之曰我今远征使尔辅翊太子社稷安危

所寄尤重尔宜深识我意洎对曰愿陛下无忧大臣

有僭失者臣谨即行诛太宗以其言发无端甚怪之

诫之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卿性囗而太

健必以是败深宜诫慎以保终吉及征辽还太宗有

疾洎从外至因大悲泣曰疾如此独可忧圣躬耳黄

门侍郎褚遂良诬奏洎云国家之事不足虑也正当

辅少主行伊霍之事耳大臣有异诛之自然定矣太

宗疾愈诏问其故洎以实对遂良执证之洎引马周

以自明及问周言如洎所陈遂良固执曰同讳之耳

遂赐洎死遂良忠于两朝多所匡正及其败也咸以

为陷洎之报焉

吴王恪母曰杨妃炀帝女也恪善骑射太宗尤爱之

承干既废立高宗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谏曰

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

位至重岂宜数易太宗曰朕意亦如此不能相违阿

舅后无悔也由是恪与无忌不协高宗即位房遗爱

等谋反敕无忌推之遗爱希旨引恪冀以获免无忌

既与恪有隙因而毙恪临刑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

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不久竟如其

唐书太子瑛传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爱与诸

子绝等而太子二王以母失职颇怏怏惠妃女咸宜

公主婿扬洄揣妃旨伺太子短哗为丑语惠妃诉于

帝且泣帝大怒诏宰相议废之中书令张九龄谏曰

太子诸王日受圣训天下共庆陛下享国久子孙蕃

衍奈何一日弃三子昔晋献公惑嬖姬之谗申生忧

死国乃大乱汉武帝信江充巫蛊祸及太子京师蹀

血晋惠帝有贤子贾后谮之乃至丧亡隋文帝听后

言废太子勇遂失天下今太子无过二王贤父子之

道天性也虽有失尚当掩之唯陛下裁赦帝默然太

子得不废俄而九龄罢李林甫专国数称寿王美以

揠妃意妃果德之二十五年洄复构瑛瑶琚与妃之

兄薛锈异谋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

请介以入太子从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

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议答曰陛下

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

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锈赐死瑛瑶琚寻遇害天

下冤之号三庶人岁中惠妃数见庶人为祟因大病

夜召巫祈之请改葬且射行刑者瘗之讫不解妃死

祟亡

大唐新语娄师德以殿中充河源军使永和中破吐

蕃于白羊涧八战七胜优诏褒美授左骁卫郎将高

宗手诏曰卿有文武才干故授卿武职勿辞也累迁

纳言临终数日寝兴不安无故惊曰拊我背者谁侍

者曰无所见乃独言若有所争者曰我寿当八十今

追我何也复自言往为官误杀二人减十年词气若

有屈伏俄而气绝以娄公之明恕尚不免滥为政者

得不慎欤

李义府定策立则天自中书舍人拜相与许敬宗居

中用事连起大狱诛锄将相道路以目入则谄谀出

则奸宄卖官鬻狱海内嚣然百寮皆畏惮如畏天后

高宗知其罪状谓之曰卿儿子女辈皆不谨慎多作

罪过今且为卿掩覆勿复如此义府恃则天不虞

高宗加怒勃然变色颈俱起徐对曰谁向陛下道

此高宗曰但知我言何须问我所从得耶义府怫然

竟不引过缓步而出会右金吾仓曹杨仁颖奏其赃

污诏刘祥道并三司鞫之狱成长流隽州干封初大

赦唯长流人不许还义府愤恚而死海内快之

唐书裴炎传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

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

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

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

囗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

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狱诏遣御史大夫骞味道

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

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

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

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

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

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初炎见裴行俭破突厥有功沮薄之乃斩降虏阿史

那伏念等五十余人议者恨其媢克且使国家失信

四夷以为阴祸有知云

酷吏传索元礼胡人也天性残忍初徐敬业兵兴武

后患之见大臣常切齿欲因大狱去异己者元礼揣

旨即上书言急变召对擢游击将军为推使即洛州

牧院为制狱作铁笼囚首加以楔至脑裂死又横

木关手足转之号晒翅或纺囚梁上缒石于头讯一

同类推荐
  •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分别功德论

    分别功德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unted Down

    Hunted D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柳氏传

    柳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窃愤录

    窃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孽情:薄情王妃休想逃

    孽情:薄情王妃休想逃

    他大婚,新娘却不是她,她一路杀进上京,他却给了她致命的一箭,视线里,他若无其事的牵起新娘的手继续拜堂成亲。重生为秋府的三小姐,却是个活死人。她因为不得已的原因嫁他为妻,再次与他恩怨纠葛。新婚,他却带着他的姬妾踏青。她在雨中等了一天,无奈下,她只好火烧他的锦王府,逼着他不得不回来与她成亲。她只想过平淡的日子,奈何谁都不想放过她。在别人的算计下,战争因她而起。三国大军兵临城下,眼见战争一触即发,他却要美人不要江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她被传为妖女,人人恨之,面对言论和百姓的压力,他却依旧不放她走。“你倒底想怎样?”她问。他将她拥入怀中:“江山再美,我只想换一个你,美人之多,我只想要一个你。”
  •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简称。它反映人的健康才智,是评估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健商作为一种保持人身心健康的崭新理念,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生机勃勃的全新领域,它将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医学的恩赐和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满足了个人健康的需求。
  • 樱花树下的契之约

    樱花树下的契之约

    那年,她七岁,她是坐在樱花树下看书的安静少女。那年,他八岁,他是突然闯进她的世界的冷漠少年。他们开始结识,他答应了她第二天来这里见面,她没等到他。后来失恋的她来到了另一个学校,却碰见他,他第一眼就认出了她,她却不知她是谁。“没关系,如果不记得我了,那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他笑着说。后来,她记起了他,他们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樱花盛开的时节,你我相遇的地方。
  • 仙一剑

    仙一剑

    神州大地,广袤无边,多仙山奇景,美纶美幻,亦多穷山恶水,无人绝地。这个故事,就是从一个世间绝地开始的。
  • 月映清溪

    月映清溪

    这本书是我写的许多短篇小说集合。
  • 小道士猎妖记

    小道士猎妖记

    妖为何物?鬼又是什么?我又是谁?大道三千,我选诡道。人生虚妄,引渡亡魂。天下苍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要做第一,我要延续我未完成的事。我的魂在何方?我的心在何处?我的执念!亦为何物?我到底是谁?轮回百世,经历生老病死,我又是为了什么?我的心被谁夺走了?
  • 天武灵尊

    天武灵尊

    天武大陆,万千宗门大派,无数武者为追求武道至高境界不懈奋斗。萧葫,一个被下品宗门长老捡回来当药童的孤儿,突然有一天听说师傅只剩三年阳寿。为了保住师傅的性命,为了师姐不再被受人欺负,萧葫开始疯狂修行,争取一年之后的宗门大比中获得前三名,拿到紫灵丹帮助师父突破瓶颈。武道漫漫,我自昂首向前!神秘的小玉葫芦,造就了一个威震天武大陆的无上灵尊。
  • 舌尖上的皇后

    舌尖上的皇后

    穿越有三怕:没钱、庶女、家人极品。穿越有三宝:美食、颜值、金手指强。她好像全都占了。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世间之事瞬息万变,唯美食不可辜负也、今有舌尖上的中国,她也可以开创个舌尖上的华国!都说吃货没有前途,但是有一双能让食物在舌尖舞蹈的巧手的吃货,前途便是大大滴。再多艰难险阻,手握美食系统心中不愁!这是小小厨娘用美食征服世界的风华录,这是小小庶女走向皇后之路的锦绣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影响着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进程的书,世界各国著名管理学家理论精髓的荟萃。本书汇集了国际著名管理大师的45本经典作品,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管理者吸收和掌握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以实现个人目标,指导企业走向成功。
  • 渡灰尘

    渡灰尘

    本书是用东北方言写成的,贼拉好玩。看后笑得肚子疼,不许找俺算账哈。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