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5900000019

第19章

夫子取之以繼堯舜之傳,而明文武之治,即所謂祖述憲章者,易經居其首也,中庸之書,繼易而作; 皆言事而歸于道,言人而歸于天,原怡返終,正其性命,明物達情,通其精粗;

故言博而約,辭詳而明; 為古聖心傳之所存,而儒家至教之所寄也。後之學者當加意焉?

亞聖講述-----孟子

夫子刪定六經,取文王之易為首,同于尚書,為三代以上之遺; 于此可見二帝三王之政教,神農伏羲之制作也;

而不取連山、歸藏,及伏羲神農之易,獨采文王者;

為文王之易,即各家之所傳; 傳至文王變例已多,易道更明,易習易知也,伏羲神農堯舜之時,有象無文,有文未備; 連山、歸藏之易,有文異義,有變未全; 唯文王之易,象仍古昔,文備義明; 變推新例,體具用昭;

故言易至文王,為最宜于時之制,而易道亦更發皇光大矣?

此夫子序易,以周易為本者也; 然周易雖善,舊制亦不可盡棄; 伏羲之作,固為易之源,不可不知; 即神農堯舜夏商之易,亦不可不明;

則將其說備載于傳,繫之于經,故曰繫辭。而以證諸經文,廣其變,推其用也;

故有先天乾坤上下之位序,為伏羲之遺,即天地定位一章所述也; 有日月成歲,合乎天行之序,即揲蓍求卦象一歲之一章所述也;

有納甲應爻,分宮飛伏之序,即出震齊巽,先甲後甲各所述也;

有日月代行,水火上下之序,即後天卦位,三索得男女各節所述也。

其他如地代有終,歸藏之羲也; 艮為終始,連山之義也,方圓之圖,伏羲之制也;

納甲納音,黃帝之制也; 歲象辟卦,神農之制,及于堯舜,而更推衍者也;

九宮五行,五運六氣,河洛之遺,及于黃帝,而更發明者也。

故易者成于各聖,傳于千古,而其義備于傳,以與周易證明也。夫子猶以為未足,更合伏羲文王之作,先後天之象,各家之制,而成雜卦傳;

雜者合也,合各種而一之,以見其會通一貫之義也;

故以之終諸書,而成夫子之易,是易雖取文王,而仍包各書,夫子之作亦附焉,此讀者所宜知也。

易之致用,一而已; 一者道也,故各易,皆為明道用;

無論為伏羲,為文王,為先天後天,為連山、歸藏,皆不離于道; 然道自一,何以各易不同?

則為明道之方,有不同耳,道本無方無體,人之求之也,則有其方,以悟其體;

是猶行路,或車或馬或步行,其行一也; 所以行不同也,故各易各有其方,以明其用; 在太上之時,道至簡,事至略; 人樸物醇,生計至易;

故象之者,亦直樸無文,而見道亦真; 其後則漸降漸變,漸繁而文; 而象之者,隨之而異; 故易自古入今,自簡趨繁,人事使然; 道之為道,固未改也。

故一易之用,為應時之需; 時之不居,易亦必變,此易之所以為易也;

伏羲之易,名為先天,義為修道,政尚虛靜,教崇純樸,其時然也;

神農黃帝以迄堯舜,生息日眾,世事日新; 政日以備,教日以詳; 善惡以明,吉凶斯判; 故其易亦由簡而繁,其用由純而雜;

堯舜之後,文勝于質,政明于教; 禮備于德,事增于物; 變化既多,氣數以分; 于是三代之易,更張其舊,名適時宜,以為新制;

至文王而變益異,時勢既迫,事物乃非; 道晦不明,教亡不復; 政失其紀,俗失其常; 善不敵惡,吉不侔凶; 君子道消,小人在位; 易道至是窮矣?

窮則必變,敝則必革; 此湯伐桀之時也;

文王師之,以變為新易,而寓教于卦象焉; 故周易者,革舊改新,正教明道者也;

當時晦塞,值身窮因,而欲為此挽回教政,光復道德,其非易事。蓋可知矣。故其為象曲折反復,為辭宛委丁寧;

一變前日之作,而成獨有之制; 此其與伏羲之舊大殊,與連歸之辭亦異; 而成一後天之易也。

蓋文王之易,與時相宜; 後天者,奉時也; 本無先後天之名,以別于伏羲,故曰後天; 以能奉天時,故曰後天; 其實易一也,

用異耳; 若分先後,則文王以前者,皆宜先之; 伏羲以後者,皆宜後之; 而獨先伏羲後文王者,以二易足盡易之體用耳。

若推而言之,則連、歸各易,皆後天也; 以其明伏羲之變,同于周易也;

不過歸藏出,而連山亡; 周易成,而歸藏息; 時之既易,易亦隨之,由歷代之文物考之,則連歸可備參證;

若以時之宜,變之極,明易之道,為後世之則; 則唯周易足與伏羲表裏,取周易而他易其中矣? 此夫子以周易為輕。而博搜各易之義為傳也。

周易之用,為救時明道,而本于易之原旨; 易者以六爻三極,合天地人者也; 天道陰陽,居上兩爻; 地道剛柔,居下兩爻; 人道仁義,居于中央; 此名三極,以人道為綱;

故三四爻,人之位,善惡之門,吉凶之途,皆在是焉; 人為天地之中,道之所存,時之所依; 教政所出,生化所成;

故天地之道,依人而明,時之敝,依人而新,教政之失,依人而復振; 仁義之不講,時之亂也; 教政之不明,人之責也; 唯人能理亂救亡,正失止敝。

故聖人則之,以負其任; 而文王適逢之,乃明易之變,而濟道之窮;

以教寓于象,而濟道之窮; 以教寓于象,以心存于卦;

故其易與前異者,應夫時也。道之不明。時之所為; 時之不回,則人心失所主,而變生焉; 變之亂者,時之咎也; 變之治者,人之功也; 人應時而為變。變乃通,通乃道;

故道在時,而聖人乃能用時; 用時變時,是曰時中; 道之存也,時之隆也,則守其常; 道之晦也,時之污也,則達其變; 唯變乃復于中道,而道乃明。

聖人在因時明道,非守死而忘時也; 乃因時而變之,以存亡正失也;

故文王之易在于是,其意若曰; 伏羲之易,經常之道,不可變也; 時無明之者,易乃日晦; 必以變而新之,則前者益光大;

其義取在革卦,革以去故。言去時之污也; 而其用取之鼎卦,鼎取新也; 言新易之道,而光大伏羲之制也;

故其序以往復循環為則,以吉凶相對,善惡相當; 明世道之無往不復,而人心無時不動; 必以善制惡,以新革故,以成循環之數,而復歸于道; 此則文王之易所以異也。

夫連、歸遞嬗,夏商異代; 其政教不一,制度各殊,故文王因之; 而鑒于二者,成其新作,存其所長; 尤能揭二代之善制,合兩易之成規; 以開有周之政教,為盡美盡善之禮樂制度; 此夫子有從周之歎也?

故文王之易,為易道之大明; 其旨在變,變以復道; 乃宜于時之敝,道之衰,教之亡,政之失也;

故夫子獨取之,以鑒于周道之微; 春秋之亂,非重新易教,不克以復堯舜文王之道,而續伏羲神農黃帝之德也。其意見于雜卦焉,苟有明哲之主,而取用之; 以新政教,振仁義; 以盡人道,合乎天地之原旨; 而因時推變,以孚革故鼎新之義; 則文武之治,周初之禮樂制度,固當復見于世。

則夫子老安少懷之志,大同之願,時中之智,皆將見于行事,非復微言之擬,文章之可知而已;

觀夫雜卦傳末云:「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云云,蓋已自言其效,或者他日必驗于世; 時乎時乎,吾知之矣?運之流行,寧無極乎 ? 請留吾言,以待後人之證之也。

亞聖講述(二)--------孟子

易道兼體用,統神形者也; 先天卦象,可用以釋道之真體; 而明神天之德,成誠明之功;

後天卦象,可用以釋道之大用; 而明人物之生,成位育之德; 合而言之,則內聖外王之道,大學之脩齊治平,中庸之中和誠明,莫不在易中也? 智者見之謂智,仁者見之謂之仁; 以道無大小,所見者有大小耳。

易之初,有象無文; 象則隨人所解,文則泥于一詮; 故以象用,而不重文字也;

易之後,兼象與文; 象存其真,文釋其例; 二者並重,則後天物事可見; 從文明象,則先天性亦知; 故易在後天藏體于用,猶寓神于形也;

以人言之,其未生也,無神形可分; 迨其既生,形著神隱,神在形中,未嘗無也; 神主其真,形達其用; 知覺運動俱全,而生育以見焉; 易之為用亦然,卦爻形也,氣神也;

明其卦爻,得知其氣; 知氣始終,得知生化; 故必從象求之。

一卦一爻 ,象也; 合數卦爻,亦象也; 總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無非象也; 皆有其氣,則皆有其神; 故一易有一易之序,序之異者,象之異; 象之異者。氣之異; 氣之異者,神之異; 神之異者,用之異; 用之異者,生與化也,消與息也,往與復也,去與來也,變與不變,靜動也,生與無生,成敗也,吉兇悔吝之事也,從逆反側之道也,上下終始之行也,大小分合之情也;

而皆歸于陰陽,辨于五行; 存于二氣,通于微顯; 孚于人天,以究其性情; 探其數命,而致其德; 立其道,此易之大用。

有各易,而無不通; 用各象,而無不達者也; 智者察同,昏者察異; 異其初,同其終也; 何哉?

為其不越于道耳。道之用或有異,其本大同; 易雖多種,原始反終,則歸于一; 一者道也,故曰:易以道陰陽,言由陰陽而歸于道; 二者為一,此則易之真用也。

夫子以周易為本,而于各易略采其一二,列之于傳,明易之為用無二也; 文王之易,所異于眾者,為其取象; 極變化之例,明循環之道;

言無道無往不復,而人事應之; 人事無處不交,而天道順之; 如人物生化,此往復也; 氣候遞嬗,此交錯也; 有陽必有陰,有陰必有陽,此交錯也; 陰窮則陽生,陽盡則陰息,此往復也。

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 一交一錯,而成紀焉; 冬盡則春回,夜盡則朝回; 一往一復,而成度焉; 不得有失,有數可數; 不得有差,有氣可候; 天道如是,萬物亦然; 故今之是者,昨之非; 往之得者,來之失; 此成則彼敗,早生則晚殺;

有見于前,必應于後; 有開于舊,必復于新; 日久則移,風久則改; 滿者則傾,中者則側; 昔之壯者今則老,今之微者後則盛; 盛衰倚伏,成敗推移; 吉兇無定時,悔吝無定位; 生死相續,榮枯相聯; 莫不自成循環往復之象。自合交錯來去之數; 象數如是 卦乃應之; 故文王之易。純取此義,而異乎各易也。

夫文王作易,有為而作之也; 當商紂無道,湯德既衰; 暴政虐民,污吏干位; 時非俗敝,上下交困; 天怒民怨,神鬼同愁; 文王身在憂囚,處地艱險; 救民之志未已,切膚之痛且深;

鑒諸天道之推遷,欲期人事之改革; 故明志于易,易者變易也,言當變易之際,必有以處變易之道,而成變易之功;

時之變易,即天之變易; 天之變易,則人事不得不變易之,以順承天。

故其取義重于鼎革二卦,而明變足以適道; 撥亂反正,足以順天應民; 故明易之道,以寓其教,而在以天時示人事之則; 如秋冬肅殺,萬物皆殘; 若不易以春和,則生機且息; 如子夜暗澹,萬物同昧,若不易以朝陽,則大道莫明;

此皆天之必變易者,而人事亦當應之; 故卦象重在明變,變則通,通則道,而往復循環者,變之所由來; 交錯消息者,變之所自至。

故綜論卦象之旨,不過明易之為易,而推衍其變; 以教天下後世,知道在變; 則變為道,不復以天不變,道不變為言;

蓋變者、變而復于不變,非永變不亡也; 故變亦道也。試當桀紂之時,果無湯武之變? 天下尚有人類乎?故其變,天也;

天之宜變,則變為天,豈悖天哉?故易道至文王為一大變,自商湯至紂,為數之窮,窮則變耳; 而夫子之時,周德既衰,諸候僣竊; 人民塗炭,政教乖違; 以易言之,毋亦應變之世乎? 故夫子取其義也。

夫周易之用,雖重明變,亦非有背于伏羲之旨;

伏羲之易,重常道 以道為本,而人事隨之; 其用主常。

文王之易,以用為本,其羲主變; 然二者一也,一由上而下,一由下而上; 文王以人事明天道,其終亦歸于天道;

故變而不失其常,其卦序始乾坤,終坎離; 始咸恒,終既未濟; 仍以伏羲之序為本。

乾坤定位,故首上經; 坎離代用,故終上經; 乾坤交錯,故咸恒首下經; 坎離往來,故既未濟終下經; 合而言之,仍以乾坤為經,坎離為緯,與伏羲卦象同; 分而言之,則多一交錯之用,即所以見其變也。

既未濟坎離二卦交錯,以終全易; 而取未濟,不用既濟者; 明人事雖合終分,雖交終離; 以復于先天之不生不滅,猶本天道立言,為天道由無入有;

雖人事紛紜,時時交錯,及其至也,終返其本來,有仍歸無; 如首之乾坤定位,上下不侔; 而終未濟之水火不相射,即伏羲八卦位次也;

水自下,火自上; 水火相離,天地大定; 此由有反無之道,而不生不滅之觀; 至此生機已息,天地終老; 萬物入定,世界將傾。

故全易之數,至此乃終; 而出于乾坤者,仍歸之乾坤; 成于陰陽者,仍分于陰陽; 坎離不交,而一切同歸于盡;

此未濟一卦。為天地大結束; 而由生化言之,為生化之氣絕; 由脩持言之,則因緣之業淨; 了然無礙,闊然無罣,空然無存; 是則無聲無臭之時,而將同于上天之載; 故曰大終,以人事無可再續也。

夫人事既盡,易義自終; 既無生化可言,更何交錯之跡; 故曰:未濟。明其濟則為生,未生將何用哉?

文王之易,主于用者也; 未濟用窮,故全易至此盡矣; 果有續者,則再來天地,仍循環于初始之乾坤,則又一太極矣?

此義與先天卦象,自乾至坤,各不相離,正同,如本宮卦,大終于歸妹,其羲亦然; 以歸妹之象,地氣已盡;

天地分離,與未濟之乾氣盡; 水火分離,皆孤陰陽之象也;

故傳曰; 「未濟男之窮也,歸妹女之終也。」言此二卦,為二氣之大終; 終則生化息,而易道盡; 易以道陰陽,陰陽既盡,更何易道之存? 故易之終,必終于二卦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玄武自尊

    玄武自尊

    一个不知被谁遗弃被人称为不祥之人的少年踏上了护院之路异于天才的秉悟玩弄世人的嘲笑挣扎于生死的边缘守护着自己的······
  • 为你不熙,爱你不羽

    为你不熙,爱你不羽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倘若你不适应,不了解,就会离开。回古的她碰上了一个你,抑郁症晚期病情好转。从那一刻起,她心动了,心里想的都是你。为了你,她不惜牺牲生命;而你却把对她的爱埋在心底,不语她,直到她在你面前消失。你为了她,即使后果不堪设想,你也会不顾一切。(为你不惜,爱你不语)
  • 逃离307

    逃离307

    我们到底是在怀念那时,那地,那人,那事,还是在怀念当初自己走出来的勇气?现在我写下这一段段文字时我逃离了那个地方,并且再也不用回去,即便时光可以倒流,我也不愿意回去,但是我为什么要陷入回忆,写下那场战役中的人和事呢?因为这段时光,应该被文字赋予意义,尽管很多人都走过这同样的路——通往高考的路。但是在这最单调,最枯燥,最紧张的日子里,依旧有故事发生,自己心里编的故事,别人世界发生的故事。它们裹着高考的硝烟味儿,铺开了我们通向未来世界的道路。有一天,我会忘记,忘到触摸不到“那时的感觉”。而现在,这一切,依旧温暖的,冰冷的,柔软的,坚硬的,热闹的,平静的,撞击着我的躯体。
  • 诛天灭帝

    诛天灭帝

    强者的世界,弱者永远不懂。父亲身死,留下诸般遗憾。传承父亲衣钵,杨辰自此崛起,横推天下,一路登顶,诛天、灭帝,为父亲,更为自己,用一腔热血谱写人生一曲战歌。(加《诛天灭帝》书友群:284959529,品兄弟情义,共话盖世豪情。)
  • 这个世界:诉

    这个世界:诉

    这个世界也许最幸运的存在就是精神病了,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有人曾经疯狂的想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可是当他离开时他的世界伴随着现实崩塌。你可以是Gary,可是方悦生,可以是月,可以是任何人,那么你是谁,你知道吗?那么我是谁?唐南十年后的归来是无意还是不然,欢迎来到他的世界。
  • 竞纪

    竞纪

    因为一场风云后,为了不与相爱的人敌对、以及一些势力和组织的追袭,他选择在深山隐居。五年后的他,重新出现在一款现实国籍组织和超级势力的博弈战场上,他那诡异的计谋、无懈的智商在里面昙花一现后,又诡异的消失。却看主角在一场不可挽回的新战争里,怎么去演绎智谋的巅峰,又怎么谱写出现时与人性的真实。(三大职业:战职、荒野、辅助。奇异伴生:灵物伴生、魂灵伴生、五行伴生、特殊伴生、器物伴生、元灵伴生???三十六源者:战骑、拳修、法修、器修、元修、元素修、鬼灵士、妖灵术、妖姬、语法师、灵修???
  • 渎神空间

    渎神空间

    无数世界已经被轮回者毁灭,在张逸辰死亡之前救助他的渎神究竟是何物,渎神者究竟能不能毁灭轮回者,未来,无人可知。
  • 无限之世界公敌

    无限之世界公敌

    战斗!生死!既然我来到了这里,既然我举目皆敌,那我就以万千生灵,来祭我“战王”之名!身为世界公敌,又有何妨!此时的王战,重新打量起了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和那双只能看到敌视的眼睛。
  • 我的战争岁月

    我的战争岁月

    我忘不了了曾经的我,曾经的我们。所以我决定写点什么,来纪念我们曾经的日子。
  • 尽管如此世界依然美丽:丽花

    尽管如此世界依然美丽:丽花

    雨之国的公主妮可,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控制降雨,性格好胜。她在输掉和姐姐们的剪刀石头布后被迫嫁给了晴之国里维斯。里维斯在三年内征服了世界,被世人称为恐怖之王。然而,当妮可第一次遇见里维斯时惊奇的发现,里维斯是一位比自己还小的少年。妮可和里维斯从最开始的形式上的夫妻,后终走向了相恋的心灵相通。本文按照漫画原文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