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1700000022

第22章

一人年逾五十。两腿肿胀。或生 。小便频而少。声如瓮出。服五皮散不应。予诊之关沉缓。此脾虚湿气流注而然。非疮也。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按之不起。皆属于湿。以五苓散加木香。倍苍术、白术亦不应。予意至阴之地。关节之间。湿气凝滞。且水性下。脾气既虚。安能运散。非辛温之药。开通腠理。行经活血。邪气安得发散。遂以五积散二剂。势去大半。更以六君子加木香、升麻、柴胡、薏苡仁。两月余而愈。设使前药不应。更投峻剂。虚虚之祸不救矣。(此因渗泄不效。故用辛温以散之也。)一人腿痈。脓清脉弱。灸以豆豉饼。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人年二十余。股内患毒日久。欲求内消。诊脉活数。知脓已成。因气血虚不溃。刺之脓痛。用八珍汤稍可。但脓水清稀。用十全大补汤(十三)三十余剂而痊。盖脓出反痛者虚也。

一僧股内患肿一块。不痛不溃。治托里二十余剂。脓成刺之作痛。予谓肿而溃。溃而反以气血虚甚也。宜峻补之。彼云。气无补法。予曰。正气不足。不可不补。补之则气化而痛自除。遂以参、 、归、术、熟、 治之。两月余而平。

大抵疮疡。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多痛。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而痛愈盛者。气血不足也。即丹溪、河间虚甚之说。

附骨痈。皆因久得浓味。及酒后涉水得寒。故热深入髀枢穴左右。积痰瘀血相抟而成也一女髀柩穴生附骨疽。在外侧廉少阳经分。始末用五香汤十宣散。一日。恶寒发热。膈满。犹大服五香汤。一夕喘死。此升散太过。孤阳发越于上也。

一人年逾四十。夏患附骨痈。予以火针刺去瘀血。更服托里药而愈。至秋忽不饮食。痰盛。劳则口舌生疮。服寒药腹痛。彼疑为疮。脾胃脉轻取似大。按之无力。此真气不足。虚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自服二陈四物。几殆。复请予。仍以前丸治之而愈。

有脾土虚。不能克制肾水。吐痰而不咳者。尤宜用此丸。

王老年七十。季春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足少阳分。微侵足阳明。阔六七寸。长。坚硬漫肿。肉色不变。皮泽深。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大痛。服内托黄 汤一服立止。

再服肿消。

柴胡(钱半) 连翘 肉桂(各一钱) 黄 归尾(各二钱) 鼠粘子(炒一钱) 黄柏甘草(炒各半钱) 升麻(七分)上锉。酒盏半。水盏半。同煎至二盏。去渣。空心宿食消尽。大温服。少时。以早膳压之。不令大热上攻。犯中上二焦也。

一儿年十岁。四月于左腿近膝股内出附骨痈。不辨肉色。漫肿。皮泽木硬。疮势甚大。左腿乃肝之髀上也。

足厥阴肝经之分。少侵足太阴脾经。其脉左三部细而弦。按之洪缓微有力。用内托黄黄 (二钱) 柴胡(钱半) 连翘(一钱二分) 羌活(半钱) 生 (二分) 归尾(七分半)官桂 土瓜根 黄柏(酒洗各二分)上锉。作一服。水酒各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渣。空心稍热服。

一人附骨痈。畏针不开。臀膝通溃。脉数发渴。烦躁。时嗽。饮食少思。齐氏曰。疮疡。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此恶症也。脓出之后。若脉洪数。难治。

微涩迟缓。易治。刺之脓出四五碗。即服参、 、归、术大剂。翌日脉稍敛。更服八珍汤。

(十四)加五味、麦门、肉桂、白蔹三十余贴。脉缓脓稠。三月乃愈。

一老腿患附骨疽。肿硬。大按方痛。口干脉弱。肿聚不溃。饮食少思。予谓肿下而坚者筋骨。肉色不变者发于骨髓。遂托以参、 等药三十余剂。脓虽熟不穿。予谓药力难达。必须针刺。不听。至旬日方刺。涌出清脓五六碗。然衰老气血不足养。毒又久。竟不救。

大抵疮疽。旬日不退。宜托之。有脓刺之。有腐肉取之。虚则补之。此十全之功也。

一人患贴骨疽。腿细短软。疮口不合。以十全大补汤。外灸附子饼。贴补药膏。调护得宜。百贴而愈。

一人环跳穴患附骨疽。彼谓小疮。服败毒药。外以寒药敷贴。因痛极针之。脓瘀大泄。

方知为痈。请治其脉。

右关浮大。此胃气已伤。故疮口开张。肉紫下陷。扪之不热。彼谓疮内更觉微冷。自谓漏矣。灸以豆豉饼。饮六君子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胃气渐醒。饮食渐进。患处渐暖。

肌肉渐生。再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人亦患此。内痛如锥。外色不变。势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剂。只因痛伤胃气而不思食前药去炮姜治之。饮食稍进。更以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脓成针去。仍以大补汤倍加参、、芎、归。脓久不止。更加麦门、五味、贝母、远志数服渐止。疮亦寻愈。

二症盖因湿热滞于肉理。真气不能运化。其始宜除湿热。实脾土。和气血。则湿自消散。若脓未成。以隔蒜灸之。立效。

环跳穴痛。防生附骨疽。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黄芩。体虚加膝。以生甘草为使。大料煎。入姜汁。食前饮之。痛甚者。恐十数贴发不动。少如麻黄一二贴。又不动。恐疽将成。急掘地成坎。以火 红。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中。以席围下体。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而愈。

一妇四十余。近环跳生疽。尺脉沉紧。腿不能伸。经曰。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盖脾。肝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遂与乳香定痛丸少愈。更以助胃壮气血药二十余剂而按此因脉沉紧。又因筋挛。是脉症俱寒。故治以此。

一人因痢骤涩。环跳穴作痛。与四物汤加桃仁、酒黄芩、红花、苍术、枳壳、黄柏、柴胡、青皮、生姜十余剂稍可。更刺委中出黑血而愈。

一后生 骨痛。以风药饮酒一年。予以防风通圣散(六)去硝黄。加生犀角、浮萍百余贴成一疽近皮革。脓出而愈。后五六年。其处再痛。予曰。旧病作。无能为矣。盖发于新娶之后。多得香辣肉味。若能茹淡远房劳。犹可生也。出脓血四五年。延及腰背皆空。又三年而死。此纯乎病热者。

一少年天寒极劳。 骨痛。两月后生疽。深入骨边。卧二年剩骨而安。此寒抟热者也。

取久疽及痔漏中朽骨。用乌骨鸡胫骨。以砒实之。盐泥固济。火 红。地上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捻送入窍内。更以膏贴之。

一人年逾五十。臀痈。脓熟不开。攻通大肛。脓从大便而出。予辞不治。果殁。

丹溪谓中年后不宜患此。脓成不刺。不亡得乎。

一人左膝肿大。三月不溃。予谓体虚。风邪袭于骨节。使气滞不行。故膝愈大而腿愈细曰鹤膝风。以大防风汤三十余剂而消。又有患此。伏枕半载。流脓三月。彼云初服大防风汤(八五)去附子。将溃。服十宣散。今用十全大补汤去桂。皆不应。视脉症甚弱。予以十全大补汤。每帖加熟附一钱。三十余剂少愈。乃减附子五分。服至三十余剂。将愈。却去附子。

更用三十余剂而痊。

夫立方之义。各有所宜。体气虚弱。邪入骨界。遏绝隧道。若非桂附辛温之药。开发腠理关节之寒邪。通畅荣卫经络之气血。决不能愈。

一人脚跟生毒如豆许。痛甚。状似伤寒。予谓猎人被兔咬。脚跟成疮淫蚀。为终身之疾。因名兔齿。以还少丹(九四)内塞散(五十)治之稍可。次因纳宠作痛。反服攻毒药。致血气愈弱。

腿膝软痿而死。

盖足根乃二跷发源之处。肾经所由之地。疮口不合。则跷气不能发生。肾气由此而泄。

终身之疾。况彼疮先得于虚。复不知戒。虽大补气血。犹恐不及。安服攻毒暴悍之药以戕一人腿痛筋挛。遍身酸软。方士与痰药及托里药。期三日可痊。不应。予谓非疮毒也。

软短。小筋弛长。此湿热为患。以人参败毒散加苍术、黄柏、槟榔、木瓜少愈。更以清躁汤二十帖而愈。(此因症也。兼之屡治不效。此作湿热而治有所本也。)夫内有湿热。外有风寒当泻不当补。托里甘温之剂。安得取效。

冷漏。精要治冷漏诸疮。与桂附丸。

丹溪曰。此冷只因疮久不合。风寒乘之。气血不朝而成。浓朴虽温。泄散尤速。恐不若参、 佐以陈皮。庶乎与病相得。

痈疽。疮口久不合。肉白脓少。此为疮口冷滞。气血枯竭。不朝于疮。以致如是。精要艾叶一握煎汤。避风处以绢兜艾叶乘热浇洗疮口四围净肉。一日一次。仍烧松香熏疮口良久。以神异膏贴之。

丹溪曰。血气枯燥。不知痛。虚于内。惟务热洗于外。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却乃归罪于。大抵溃疡宜洗。若无补药以实其内。切恐有时之快。少顷疲惫。有不耐烦之意。非虚而何。可不先议补接乎。

内托羌活汤 治足太阳经尻臀生痈坚硬。肿痛大作。左右尺脉俱紧。按之无力。

防风 本 归尾(各一钱) 羌活 黄柏(酒制各二钱)肉桂(三分) 连翘 甘草(炙) 苍术(各五分) 陈皮(五分) 黄 (钱半)上锉。水酒各半煎。食前温服。取汁内托。

一官两腿作痛。形体清瘦。肝脉弦数。却属有余之症。治以龙胆泻肝汤并愈。(此凭症疮肿之症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气血聚散耶。又云。脉洪大而数者实也。细微而数者虚也。河间云。脉沉实者邪在脏。浮大者邪在表。观此诚发前言所未发。诊候之道。岂可缺耶

腰疽一百十八

一妇年逾七十。腰生一 。作痒异常。疑虫虱所毒。诊脉浮数。齐氏曰。脉浮数反恶寒疮也。翌日复诊。脉乃弱。予谓未溃而脉先弱。何以收敛。况大便不通。则真气已竭。治之无功。固请不得已。用六君子(二)加藿香神曲。饮食渐进。大便始通。更用峻补之剂。溃而脓清作渴。再用参、 、归、 、麦门、五味而渴止。喜曰可无虞矣。予曰不然。不能收敛。先入之言也。彼疑更医。果殁。

一人年十九。腰间肿一块。无头不痛。色不变。三月不溃。饮食少思。肌肉日瘦。此气理。荣气不行。郁而为肿。名曰湿毒流注。元戎曰。若人饮食疏。精神衰。气血弱。肌肉消瘦。荣卫之气。短促而涩滞。故寒抟腠理。闭郁为痈者。当补以接虚怯之气。遂以十全大补汤(十三)加香附、陈皮三十余剂。始针出白脓一碗许。仍用药倍加参、 。仍灸以豆豉饼渐愈。彼乃惑于速效。内服败毒。外贴凉药。反致食少脓稀。患处色紫。复请予治。喜得精气未衰。仍以前药加远志、贝母、白蔹百剂而愈。此或久而不愈。或脓水清稀。当服内塞散(五二)及附子饼灸。然后可愈。

一妇年逾二十腰间突肿寸许。肉色不变。微痛不溃。发热脉大。此七情所损。气血凝滞而然。当益气血。开郁结。更以香附饼熨之。使气血充畅。内自消散。若尔。虽溃亦无危。

不听。乃服十宣流气之药。气血愈虚。溃出清脓。不敛而死。按此脉大。非七情脉也。当时必有所见。

一妇产后腰间肿。两腿尤甚。此瘀血滞于经络而然。不早治。必作痈。遂与桃仁汤二剂。更没药丸(五六)数服而痊。亦有恶血未尽。脐腹刺痛。或流注四肢。或注股内。痛如锥刺。或两股肿痛。此由冷热不调。或思虑动作。气乃壅遏。血蓄经络而然。宜没药丸(五二)治之。亦有或因水湿所触。经水不行而肿痛者宜当归丸(五七)治之。

凡恶血停滞。为患匪轻。治之稍缓。则为流注。为骨疽。多致不救。

一老人患痢。骤用涩药。致大肠经分作痛。此湿毒流于经隧而然。以四物加桃仁、酒芩、红花、升麻、枳壳、陈皮、甘草治之渐愈。因年高胃弱竟殁。

一人年二十。遍身微痛。腰间作肿痛甚。以补中益气汤(十六)加羌活四剂少可。又去羌活十余剂而愈。

此条以虚治。当时于形色脉上必有所见。

一人逾四十。患腰痛。服流气饮寄生汤不应。以热手熨之少可。其脉沉弦。肾虚所致。

肾丸(四六)而愈。此因脉沉弦。且据服攻剂不应。故知虚也。弦则不软。如物无水不柔软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冷少女

    冷少女

    从小父母身亡,亲戚冷眼相对,同学冷嘲热讽,就在她饱受欺凌绝望之时,真实身份出现,我到底是谁?霸道正义的兄弟,温柔细心的校草,淘气爱笑的青梅竹马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这一切的一切,最后她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少女!
  • 护花圣手

    护花圣手

    什么?萝莉女飞贼要当我的干妹妹?陪我白天斗斗嘴,晚上解解乏?抽空还得奉命勾引校花千金,调交野蛮女教练?就连妖艳女总裁、异国女杀手也争相让我给她们开导人生?且看古武少年程羽,如何以一双“玄灵圣手”,偷遍各朵花心,打遍各方黑恶,粉碎各路阴谋,探索修真玄机,用一腔热血谱就花香四溢的逆天传奇!
  • 问水九剑

    问水九剑

    看见了孤山的雪,那是北境最美的风光,所以我来看南国的剑,那是沧澜江边,最伟大的王!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短篇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2010年短篇小书卷。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
  • 韩娱之不要离开

    韩娱之不要离开

    居丽: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孝敏:你不要那么幼稚了好不好!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男人。居丽:是你,是你……如果不是你,他根本不会离开我。孝敏: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感情的事不能强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 精魄劫

    精魄劫

    这是一个魄者的时代,英雄,枭雄,天才,鬼才。消失千年的神秘家族一个个横空出世,是偶然,还是必然。时代的演变,人的爱恨情仇,使他的身边聚集了无数个‘奇怪生物’。轻松的路途,搞笑的日常,让性格迥异的他们凝聚在了一起。追逐梦想的他们,注定会有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 钱塘先贤传赞

    钱塘先贤传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女成凰

    毒女成凰

    “妹妹,这一桩姻缘虽然不尽人意,但疯子配傻子,却也很般配,不是吗?”侯府内,大姐笑靥如花的对她道。内室中,祖母冷面无情的对她道:“熙芸,为了家族,你就嫁给严丞相的二儿子罢!伯府养育了你十几年,该是你回报的时候了……”名声被毁,而且被当做一颗棋子送给了当朝丞相的痴傻儿,苏熙芸的命运不仅多舛,而且多灾多难。但她孙茜是谁?现代二十一世纪在各种知识,各种技能,各种训练下长大的宠儿会斗不过这些早已经作古之人?当孙茜穿越成了苏熙芸,当单纯变为了心机深沉。这一切,便开始改变……欠了她的都得还回来!
  • 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刘芳主编的《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内容涉及神舟家族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神话二次元

    神话二次元

    在林天的一次偶然游玩,冥冥之中遇到了混天珠,闯荡不同的世界,历尽艰辛,成长为不朽强者,慎重声明,本书不是后宫文,前面两个世界只是表现出正常的人性而已,欢迎大家阅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