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500000005

第5章

统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耳者,肾之官也。又曰∶耳焦枯受尘垢者,病在骨。《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素问》曰∶肾,在窍为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又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故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注∶牙车,即颊车穴也,在耳下曲颔端陷中。耳偏高者,肾偏倾;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玄珠》曰∶耳薄而黑或白者,肾败也。罗谦甫曰∶夫耳卒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抟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邪相抟,令卒聋也。肾虚有寒者,宜肉苁蓉丸、烧肾散;肾虚有热者,宜本事地黄丸)。又属手少阴心经、厥阴心主经(《素问》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灵枢》曰∶手心主之正,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赵以德曰∶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肾治内之阴;心治外之阳。愚按∶手心主、手三焦之脉,皆心脉也。三焦之脉,入耳中,故心之窍通于耳。凡耳中肿痛之症,皆以心火治之。所谓治其阳也)。又属手少阳三焦经(《灵枢》曰∶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又曰∶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素问》曰∶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以候耳目之气。

注∶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所行也。又曰∶一阳独啸,少阳厥也,其终者耳聋。注∶啸者,耳中鸣如啸声也。胆及三焦脉皆入耳,故气逆上,则耳中鸣)。又属足少阳胆经(《灵枢》曰∶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又曰∶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茏之前。窗茏者,耳也。《素问》曰∶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则胸胁痛而耳聋;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李东垣曰∶少阳者,斜出于耳前后也。愚按此句,并证上文)。兼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行善掣,或时脚肿,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素问》曰∶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朱丹溪曰∶耳聋属热,少阳、厥阴热多,宜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罗谦甫曰∶气逆耳聋有三,肝与三焦、小肠也。治法宜四物汤,吞龙荟丸降火,及复元通气散调气是也。许培元曰∶凡耳聋,耳中疼,皆属少阳之热,为易治。若耳聋,舌卷,唇青者,属厥阴,为难治也)。又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灵枢》曰∶手太阳之脉,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其病耳中鸣痛,又曰∶手太阳当曲颊,所生病者耳聋目黄。又曰∶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素问》曰∶太阳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又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灵枢》曰∶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又曰∶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又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素问》曰∶头痛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又曰∶邪客于手阳明之脉,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又属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之会(《素问》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趾内侧,后刺足心,后刺足中趾,后刺手大指内侧,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剃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王启玄曰∶肺太阴之络,会于耳中,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而耳聋)。

(面旁也,在耳下,亦名蕃)属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之会(《灵枢》曰∶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又曰∶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沈承之曰∶曲颊前寸许,属手阳明大肠;曲颊后,属足少阳胆经)。又属手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灵枢》曰∶手少阳之筋,上肩,走头,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又曰∶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结完骨之上。

又曰∶手太阳当曲颊)。兼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之脉,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入耳前)。

二十三、(颐)

(颐, 也,亦作颔)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 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素问》曰∶阳明虚,则寒栗鼓颔,终则口耳动作。

又曰∶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挟颐也。王启玄曰∶阳明之脉,渐上颐而环唇,故名挟颐为渐,即大迎穴也。在曲颊下一寸三分,骨陷中动脉)。又属手少阳三焦经、阳明大肠经(《灵枢》曰∶手少阳之别者,上挟咽,出颐 中。又曰∶ 痛,刺手阳明,与 之盛脉出血)。兼属足少阴肾经。(《素问》曰∶肾热病者,颐先赤)

二十四、(人中)

(在鼻下,即水沟穴之分也)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督脉之会(《灵枢》曰∶手阳明之脉,其支者,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又曰∶足阳明之脉,循鼻外,入上齿中。沈承之曰∶挟人中两旁五分,名禾 穴,属手阳明经)。又属足太阴脾经(《灵枢》曰∶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玄珠》曰∶人中肿者,脾绝也)。

二十五、(口)

(吻附)统属足太阴脾经(《灵枢》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畏风。李东垣曰∶伤食,口无味,涎不纳,鼻息气匀,脾气通于地也)。

又属足阳明胃经、阳跷脉之会(《灵枢》曰∶足阳明之脉,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所生病者口 唇胗。注∶胗,唇疡也。又曰∶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合于 。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素问》曰∶胃热则口澹。又日,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注∶口目动作,谓目 而鼓颔也。

陈良甫曰∶足阳明之筋,上挟于口,凡人体虚受风,风入于筋,其筋偏急不调,故令 急,谓之偏风。滑伯仁曰∶阳跷与手阳明会于肩端,又与足阳明会于口吻及鼻两旁。沈承之曰∶口吻两旁四分,名地仓穴,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阳跷脉之会)。

兼属手少阳小肠经(《素问》曰∶小肠热,则口疮。又曰∶膀胱移热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注∶口糜,口生疮而糜烂也,即口疳)。又属足少阳胆经(《灵枢》曰∶足少阳,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注∶是动者,气也,详见后编《营卫篇》。又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素问》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又曰∶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又曰∶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凡人数谋虑不决,则胆虚,气上溢,则口为之苦,病名胆痹。治之以胆募、俞。注∶胆募,日月穴也,在两乳第二肋端,期门穴下五分。胆俞,临泣穴也,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朱丹溪曰∶胆热口苦,谋虑不决。口苦,小柴胡汤加麦门冬、酸枣仁、地骨皮、远志)。又以五味辨五脏(《素问》曰∶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口苦,又属胆,兼属肝。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又曰∶五气之溢,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而脾为之行,故其精气津液在脾。凡人数食肥甘,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朱丹溪曰∶以三黄丸治之。《灵枢》曰∶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素问》又曰∶足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丹溪曰∶胃虚谷少,则所胜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反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炎上,作为口疮。宜用理中汤加附子以治之)。

二十六、(唇)

统属足太阴脾经(《素问》曰∶脾者,仓廪之官,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灵枢》曰∶脾者,主为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故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脾病者,唇黄。

脾绝者,唇四肿。《医说》曰∶口唇焦枯者,脾热也;赤肿者,热甚也;青黑者,冷极也)。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阳明气至则啮唇。又曰∶足阳明所生病者,口 唇胗。注∶所生病者,血也。详见后编《营卫篇》。《中藏》曰∶胃中热,则唇黑。唇色紫者,胃气虚寒也。沈承之曰∶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经,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经)。兼属手少阴心经、太阴肺经(《玄珠》曰∶上下唇皆赤者,心热也;上唇赤者,心热也;上唇赤、下唇白者,肾虚而心火不降也。钱仲阳曰∶肺主唇白,白而泽者生,白如枯骨者死。凡唇白当补肺。盖脾者,肺之母也,子母皆虚,不能相营,其名曰怯,故当补。若深红色者,则当散肺之虚热也)。又属冲任二脉(《灵枢》曰∶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气血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营唇口,故须不生焉。愚按此,则男子无须,亦由血不营于冲任也)。

二十七、(齿)

( 附)统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足少阴气绝者,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阴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则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灭,戊笃已死,土胜水也。《素问》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齿槁发堕。又曰∶肾热者,色黑而齿槁。少阴终者,面黑色,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戴复庵曰∶肾虚牙浮而痛,甚则憎寒恶热,全具如欲脱之状。宜安肾丸、八味丸、黑锡丹之类)。

(上 )( ,齿根肉也。亦作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之脉,循鼻外,入上齿中。《针经》曰∶上齿痛,喜寒而恶热,取足阳明之原冲阳穴,在两足跗上五寸,骨间陷脉中。丹溪以谓当灸三里穴。

三里者,足阳明之合穴也,在膝下外侧辅骨下三指地,离 骨外一指许,两筋间宛宛中。又曰∶足阳明之入 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素问》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又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趾爪甲上一 。李东垣曰∶上 隶于坤土,乃足阳明胃脉之所贯络也。

止而不动,故上 牙疼,宜升麻散)。

(下 )属手阳明大肠经(《灵枢》曰∶手阳明有入 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又曰∶手阳明之脉,其支者贯颊,入下齿中。《针经》曰∶下齿痛,喜热而恶寒,取手阳明之原合谷穴,在两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丹溪以为当灸三间穴。三间者,手阳明之俞穴也,在两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骨上缝中,赤白肉际。

王启玄曰∶手阳明脉,贯颊入下齿,故手阳明脉中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七穴,并主齿痛。李东垣曰∶下 嚼物,动而不休,手阳明大肠之所贯络也,故下 牙疼,宜白芷散。张洁古曰∶秦艽去下牙痛,及除本经风湿。薛新甫曰∶大肠热而 肿痛,清胃散治之,重则调胃汤清之)。

二十八、(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顾我自怜

    顾我自怜

    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可我的名字叫顾怜,顾怜...顾影自怜?这个名字真的很矫情。
  • 天星琉璃猫

    天星琉璃猫

    命犯桃花的逃家少女墨璃,是极少数能被承认冠以墨姓的孩子,背负在她身上的,是整个墨家不为人知的秘密。然而,在偌大的墨园,知道她另一个身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离家六年的墨璃此番回来又会经历什么风雨,墨家到底会不会改变,身边的伙伴又会如何……
  • 汉中录

    汉中录

    我乃一只24K纯女屌丝,只愿有朝一日泡美男
  • 最美丽的医生

    最美丽的医生

    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说,如果把灵魂剔掉,美就不能给人以安慰。这本《最美丽的医生》以励志、梦想、亲情、幸福为主题,以源于生活的故事为素材,启迪人们:心灵美是最本源的美,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 心影世界

    心影世界

    在那样一个地方,没有生命,没有人性,只有死一般的寂静,胆小者勿入。
  • 错杀99次:娇媚杀手妻

    错杀99次:娇媚杀手妻

    “我的小娇妻,你在干什么?”月黑风高,某男笑吟吟的站在磨刀霍霍的娇妻身后。“干什么?杀你...啊...”某小娇妻不耐烦地回了句,一滞,发现身后的男人...——————“喂,你要想娶老娘,先把老娘外面一堆烂桃花给我掐了,否则,别想娶。”某女恶狠狠道“啧,烂桃花真不少,风流债欠的比我还多。”某男似笑非笑,捏了捏某女的鼻尖,“你再不同意,就要未婚先孕了,桃花我自会处理。”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嗜宠成婚:老公别放肆

    嗜宠成婚:老公别放肆

    这一日阳光正好,某女神情盯着某男俊美无俦的俊颜,轻挑男人迷人性感的下颚。“你说你长的这么好看,又是正值壮年,屈指可数的高品质男神,是不是应该体验体验新生活?”“嗯,继续。”某男笑意冉冉,等着她的下文。“我觉得,你可以从尝试始乱终弃开始,我支持你!”“怎么办?我比较喜欢从一而终。”“……”
  • 大药圣

    大药圣

    炼药世界远比想象的庞大、复杂!***……………………………………全新世界的大门即将开启
  • 乱世神尊录

    乱世神尊录

    极品杀手,进入隐世修炼界,在林家度过了平凡的一段时间,却因官府和各大家族施压,林家破产,自己所爱之人被杀,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直到回到都市,见到了那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