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500000003

第3章 前编·分野

一、(巅顶)

(头顶心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素问》曰∶三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又曰∶三阳者,至阳也,盖足太阳之脉,上交巅上,下属膀胱,故上为巅疾,下为漏病。且手足三阳,皆行于头,阳气亲上,上实下虚,下虚则不固。杨上善曰∶漏病,膀胱漏泄,言二便数而不禁守也。张洁古曰∶巅顶痛,非 本不能除,此足太阳本经药也)。又属足厥阴肝经、督脉之交会(《灵枢》曰∶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又曰∶营气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素问》曰∶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又曰∶春脉太过,则令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王海藏曰∶巨阳从头走足,唯厥阴与督脉会于巅,逆而上行。诸阳不得下,故令巅痛。钱氏泻青丸,用羌活,以其气雄,入太阳也。泻青,乃足太阳、厥阴之药。注∶春脉,肝脉也。巨阳,即太阳也)。又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灵枢》曰∶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又曰∶足少阳之筋,其直者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又属足少阴肾经(《素问》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沈承之曰∶肺出气,肾纳气,足太阳膀胱乃肾之府,肾虚则不能纳气归原,反从足太阳,溯而上行,入额交巅,故头痛也)。

二、(头)

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交会(《灵枢》曰∶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素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痛。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又曰∶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又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之别,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又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素问》曰∶阳明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娄全善曰∶病在胃而头痛者,必下之,方愈也)。又属足少阳胆经(《灵枢》曰∶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李东垣曰∶头痛耳鸣,气虚头痛也,以人参、黄 主之。朱丹溪曰∶东垣青空膏,治少阳头痛)。

又总属手足三阳经、阳维之脉(《灵枢》曰∶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又曰∶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素问》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王启玄曰∶三阳之脉,尽上放头。头者,三阳之会也。张子和曰∶头痛不止,乃三阳受病也。孙景思曰∶今人头风,亦由阳气虚弱。沈承之曰∶头有五行,中行前自发际,循顶下项至大椎,属督脉。前发际上一寸,名神庭穴,属足太阳膀胱、阳明胃经、督脉之会。后发际上一寸,名风府穴;五分,名哑门穴,并属督脉、阳维之会。第二行,去中行左右各开一寸五分,前后各以发际为度,属足太阳膀胱经。第三行,左右各直目瞳子上,前后亦以发际为度,属足太阳膀胱、少阳胆经、阳维之会)。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及甚者,刺尽出血,后调足厥阴。《素问》曰∶肝热病者,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又曰∶徇蒙招尤,目眩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注∶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摇不定;目眩耳聋,皆晕之状也,此为肝厥,宜钩藤散。王海藏曰∶酒浸当归,治诸头痛。盖头痛皆属肝木,故以血药主之。朱丹溪曰∶血虚头痛,从鱼尾上攻,相连头痛者,当归、川芎主之,盖在足太阳、足厥阴也)。兼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厥头痛,员员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许知可曰∶肝虚为上虚,虚则头晕;肾虚为下虚,虚则头痛。李东垣曰∶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故令脑痛齿亦痛,宜羌活附子汤)。又分属足六经(李东垣曰∶头痛须用川芎。如不应,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又曰∶太阳头痛,脉浮紧者,川芎、羌活、麻黄主之。少阳头痛,脉弦细,寒热往来者,柴胡、黄芩主之。阳明头痛,自汗,发热不恶寒,脉浮长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主之。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腹痛、为痰癖,苍术、半夏主之。少阴头痛,三阴三阳不流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厥阴头痛,或吐痰沫,冷厥,脉沉缓,吴茱萸汤主之)。

三、(囟)

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之会(囟在额上,入发际二寸,囟会穴之分也,俗呼为囟门。《灵枢》曰∶足太阳所生病者,头囟顶痛也)。

四、(额)

属足阳明胃经(额者,发际之前,阙庭之上也。《灵枢》曰∶足阳明之脉,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张洁古曰∶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及诸风通用。王海藏曰∶葛根汤,阳明胃经中风仙药也。若太阳初病,未入阳明者,不可便服此汤发之)。又属足太阳膀胱、厥阴肝经、督脉之交会(《明堂经》曰∶神庭一穴,在发际直鼻上,督脉与足太阳、阳明之会。主治肿气,及风痫不识人。灸七壮至百壮,禁不可针。《灵枢》曰∶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者,取之筋,索筋于肝也)。兼属手少阴心经(《素问》曰∶心热病者,颜先赤。颜,额也。

王海藏曰∶头汗出,剂颈而还,血症也。额上偏多者属心部,亦血症也)。

五、(头角)

属足少阳胆经(头角者,额之两旁,直耳上突起之骨也。《灵枢》曰∶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素问》曰∶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注∶头角之气,在额两旁,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所行也。张子和曰∶额角上痛,俗呼偏头痛者,足少阳经也。王叔和所谓“寸脉急而头痛者”是也。

如痛久不已,则令人丧目,以三阳受病,皆胸中有宿痰所致也。先以茶调散吐之,乃服川芎、薄荷辛凉清上之药)。又属手少阳三焦经(《灵枢》曰∶手少阳之脉,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又曰∶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循耳前,属目外 ,上乘颔,结于角)。兼属足太阳膀胱、阳明胃经、阳维脉之会(《灵枢》曰∶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沈承之曰∶直两耳上,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阳维之会。两耳前角上,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足阳明胃经之会。两耳后角上,属足太阳膀胱、少阳胆经之会)。

六、(枕骨)

属足太阳膀胱、少阴肾经、督脉之会(《灵枢》曰∶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又曰∶足少阴之筋,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七、(颁)

属手少阳三焦经(颁,鬓间也。孟子所称“颁白者”之颁即是,旧又重出鬓间,非。《灵枢》曰∶手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又属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之会(《明堂经》曰∶角孙二穴,在耳廓中间,开口有空,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也)。又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之脉,循颊车,上耳前)。

八、(囗)

(眉目之间,阙庭之部也。徐伯鲁曰∶沈承之注以为颜者,非也)属足太阳膀胱经、冲脉、督脉之会(顾英白曰∶亦名颃颡。《灵枢》曰∶阙者,眉间也;庭者,颃也。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又曰∶足太阳之筋,上头,下颜,结于鼻。又曰∶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闭,分气失也。又曰∶冲脉上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兼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病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九、(面)

统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又曰∶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素问》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又曰∶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盖阳明胃之脉,行于面故尔。又曰∶阳明之厥,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中藏》曰∶胃热则面赤如醉人。叶氏曰∶人之面部,阳明之所属也,故胃中有热则面热,升麻汤加黄连;胃中有寒则面寒,升麻加附子汤。若风热内盛而上攻,令人面目肿,或风刺隐疹,随其症而治之)。

又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灵枢》曰∶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又曰∶足太阳之上,血气和,则美色。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又总属诸阳经(《灵枢》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又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精液,皆上熏于面)。兼属手少阴心经(《灵枢》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色如漆柴者,血先死也。

《素问》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又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又以五色命五脏(《灵枢》曰∶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又曰∶色青者其脉弦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又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夫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素问》曰∶生于肝,如以缟裹绀,故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生于心,如以缟裹朱,故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故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故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碱。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故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又曰∶青如翠羽者生,如草滋者死;赤如鸡冠者生,如 血者死;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白如豕膏者生,如枯骨者死;黑如乌羽者生,如 者死)。

十、(眉)

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曰∶人之嚏者,补足太阳,荣眉本。又曰∶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朱丹溪曰∶眉棱骨痛,属风热与痰,治类头风,白芷、酒黄芩为细末,茶调下。徐伯鲁曰∶曾常患此,以川芎茶调散治之,神效)。又属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灵枢》曰∶阙中者,肺也,阙者,眉间也。色起两眉薄皮者,病在皮。戴复庵曰∶有肝经痰饮一症,发则眉梭骨痛,眼不可开,昼静夜剧,宜导痰饮或芎辛汤去芽茶,或二陈汤送青州白丸子,甚效)。

十一、(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醉绾青丝蛊

    醉绾青丝蛊

    今朝错架,未入君门来世有情,定不负君用我千年的繁华换你一生的阑珊
  • Arizona Sketches

    Arizona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宫微生

    月宫微生

    她一门心思闯江湖,却闯入了军营,一门心思想当个好将军,偏偏有人非要立她为后妃。江湖还是皇宫,金丝雀还是自由鸟,且看她要如何选择!
  • 养吉斋丛录

    养吉斋丛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色幻想外传

    空色幻想外传

    这个世界,只需要一把剑就可以去往任何地方,如果对别人见死不救的话,那还不如一起死了算了。
  • 十年树人

    十年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 二次元之命运血战

    二次元之命运血战

    神秘的力量扭曲了次元壁,不同世界的人都将集中在这个现实世界,普通的高中生活被打破,跨次元的大战一触即发。
  • 绝傲邪宠之帝尊王妃

    绝傲邪宠之帝尊王妃

    她,一出生便会记事。三岁那年,她被关在荒林的白塔之上,一直沉睡,沉睡!可是谁又知道,她的灵魂,飘荡于飘渺的大千世界。十三年过去了,高高的白塔之上,一双眼睛悄然睁开。-------大千世界,她都去过。还怕她什么事情没做过吗?看她如何玩转奇幻大陆
  •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在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与作品翻译传播有很大关系。“翻译联通了各国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概念。”而“文学质量是唯一的标准”。文艺批评家郭小东则从多方面多角度,颇为全面地评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 尚七录

    尚七录

    我,姓尚,名七。本来就应该普普通通,随波逐流的一生,但因为祖上琐事,变了命数。学校鬼楼,神秘组织,贩毒集团,奇妖异兽,将领,军衔,六道轮回……我,曾为了爱情拼过命,曾经为了我该守护的人直到倒下,曾为了祖国的荣耀而战于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