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7000000009

第9章 杂症(5)

火刑金而肺叶干皱则痒,痒则咳,此不必有痰,故名干咳。咳多则肺络伤,而血出矣。嗽则兼有痰,痰中带有血线,亦肺络之血也。其证有轻重,但热壅于肺者轻,清火自愈。久嗽肺损者重,保肺为主,阿胶为君,白芨、苡仁、生地、甘草、枳梗、橘红、贝母为丸,噙化。又须看痰色如玛瑙成块者,出胃口,易治。若一丝一点,从肺脏中来,肺少血,为火所逼,虽少亦出,渐至肺枯成痨,难治。咳出白血必死。(血色浅红,似肉似肺者是。)脉弦气喘,声嘶咽痛,不治。

咯唾血

咯与嗽为一类,皆因有痰而欲出之,或费力,或不费力,总以出痰为主,非欲出其血也。因值其失血,故血随痰出耳。唾与吐为一类,此则因血而然。缘血为火所涌,上升出至咽喉,多则吐,少则唾,并不费力,皆系纯血,无痰涎夹杂。

吐唾既为一类,吐不定属胃,唾独必属肾乎?古谓唾血属肾者,因《经》论五液,谓肾主唾(水泛于上也。)故耳,不可泥。咯既与嗽为一类,旧分嗽属肺,咯属肾,亦非。

肾脉上入肺中,病则俱病,肾亦有嗽,肺亦有咯也。然则何以别之?曰∶血证由于火,惊则火起于心,怒则火起于肝,悲伤火起于肺,思虑火起于脾,房劳火起于肾,审察病因自见,言不能尽也。张景岳谓失血证,凡见喘满咳嗽,及胸膈左右皆隐隐胀痛者,此病在肺也。若胸膈、膻中间觉有牵痛,如缕如丝,或懊 嘈杂不可名状者,此病在心包络也。若胸腹膨胀,不知饥饱,食饮无味,多涎沫者,此病在脾也。若雨胁肋牵痛,或多怒郁,往来寒热者,此病在肝也。若气短似喘,声哑不出,骨蒸盗汗,咽干喉痛,动气上冲者,此病在肾也。若大呕大吐,烦渴头痛,大热不卧者,此病在胃也。若有兼证,则病不止在一脏。肺病宜清降,不宜升浮。心主病宜养营,不宜耗散。脾病宜温中,不宜酸寒。肝病或宜疏利,或宜甘缓,不宜秘滞。肾病宜壮水,宜滋阴,不宜香燥克伐。胃病或宜大泻,或宜大补,当察虚实。

鼻衄

衄行清道,经藏之血也,多由督脉而上出。经藏之气通于鼻,故其血之溢者,亦出于鼻。张景岳曰凡鼻衄,必自山根以上,睛明之次而来。而睛明一穴,乃小肠、膀胱、胃、阴跷、阳跷五经之会,皆能为衄。又冲脉为十二经之血海,其上俞出膀胱经之大杼,下俞出胃经之气街,膀胱、胃二经血至,则冲脉之血亦至,而十二经之血无不至矣。所以血衄之微者,不过一经之近,甚者通身之血尽出。旧谓衄出于肺,岂其然哉?《准绳》云鼻通于脑,血上溢于脑,所以从鼻而出,宜茅花汤调止衄散。嵩 云∶不甚者,以水纸搭鼻衡,或以凉水拊项后即止。甚者犀角地黄汤,对症之药。又黄芩、白芨各二两,水丸,治久衄,神效。(犀角下入肾,由肾脉上通鼻脑故也。

胃衄者亦可用,以胃脉亦上入鼻也。故火郁阳明致衄者,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以升麻阳明药也。)

齿衄

此胃、大肠、肾三经之病。盖大肠脉入下齿中,胃脉入上齿中,而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也。胃火盛则血出如涌,而齿不动摇,或见口臭,牙龈腐烂肿痛,此浓酒浓味所致,宜清胃火,便结可下之。若口不臭,牙不痛,但齿动不坚,或微痛不甚,而牙缝时多出血者,此肾阴虚,火动而然,宜滋肾水,六味丸(见虚损)主之。若肾火虚而上浮者,八味丸(见虚损)主之。《医旨绪余》述所治三人齿衄,出血甚多,皆以三制大黄末二钱,枳壳汤少加童便调下,去黑粪而愈。缘阳明热盛,冲任二脉皆附阳明,故血如潮涌。若肾虚,血必点滴而出,齿亦悠悠而疼,必不如此暴且甚也。

舌衄

舌上无故忽出血线,此心、脾、肾诸经之火所致,(三经脉皆及舌。)槐花炒研末糁之。

(或浦黄炒为末。)《准绳》云∶文蛤散治热壅舌出血如泉,五 子、白胶香、牡蛎粉等分为末,每月少许糁患处。又云∶肝壅则舌血上涌,服清肝之药。(按肝脉络于舌本。)

耳衄

耳中出血也。小肠、三焦、胆各脉俱入耳中。又耳属肾,诸经皆足为病。龙骨末吹入即止。若左关脉弦洪,柴胡清肝散。尺脉或躁或弱,六味地黄丸。(见虚损)

肌衄

血自毛孔中出,曰血汗,又名脉益。心主血脉,极虚有火则见。脉益汤∶人参、黄 、当归、伏神、麦冬、石莲、朱砂、姜汁、生地。(益疑溢。)

九窍出血

耳、目、口、鼻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须臾。先将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用当归一两煎好,磨沉、降香各五钱,加童便服。或瞿麦饮∶瞿麦、生姜、栀子、灯心、炙草、枣。再用发灰二钱,茅根、车前草煎汤下之,血自归经。然后以四物加人参五味丸服,可收万全之功。九窍出血,兼身热不能卧者死。惟妇人产后瘀血妄行,九窍出血,有用逐瘀之药而生者。若无故卒然暴厥,九窍出血者死。久病之人,忽然上下出血,亦死。

搔痒出血

搔痒血出不止,粪桶箍烧灰敷之。吕元膺治一僧,搔 中疥,出血如涌泉,竟日不止,营气暴衰,止余尺脉如丝,与四神汤加荆芥穗、防风,晨夜并进,明日脉渐出,服十全大补(见虚损)而愈。

便血

分肠风、脏毒二证。(三因诸邪,皆致便血,二者特其大端耳。)肠风者,或风邪外感,或肝风内生,风热相合,侵犯经络,血脉被阻,漏出经络之外,渗入肠胃之中,从大便出,随感随见,血清色鲜者是。槐花汤加羌、防、秦艽。(即非外风,亦可升阳燥湿。按内风即气也,气不顺亦可用羌、防辈升发之,但不温服取汗耳。故古方不分内外风,统用之也。)脏毒者,湿与热合,蕴积日久,伤损阴络,血渗肠胃,积久乃下,其色黯浊者是。槐花汤加炒苦楝、炒苍术。下血腹中痛,血色鲜红,为热毒,芍药黄连汤主之。不痛,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豆汁,为湿毒,黄连汤主之。先血而后粪,近血也,出于大肠,槐花、条芩、乌药。先粪而后血,远血也,出胃与小肠,石膏、山栀、乌药。又结阴便血,(《内经》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所下纯是血,《经》不言何邪所结。景岳谓风寒之邪,留结血分所致,宜灸中脘、气海、三里,以散风邪,服平胃地榆汤以温散之。亦举隅之论也。下血太甚,人参、升麻、牡蛎、粟壳。瘀血不可止,待色鲜红,略加涩药,椿皮、乌梅最妙。用寒凉药须酒煮或炒,恐血凝。便血日久,服凉药不应,宜升补,升阳除湿和血汤。有热略加黄连,以吴萸泡水炒用,虚加人参。

此病多食干柿或生柿最效。肠风、脏毒、结阴,并血出肠中,与五痔之血出于漏孔者不同,亦与赤痢有异。

溲血

痛者为血淋,见淋症门。不痛者为溺血。不论何脏之血,但损伤妄行,皆得渗入膀胱,与尿同出。盖不上行则下趋,可以渗入肠胃,亦可以渗入尿胞。此《准绳》谓∶溲血、淋血、便血,三者虽前后阴不同,而受病则一。其散血、止血等药,无越数十品之间,惟向导少异,其说固甚允也。若不与尿同出,乃从精窍出也。盖清道之血,上可从鼻出,下亦可从精窍出,多因色欲而成,牛膝四物汤。服诸药不效者,所溺之血成块、不得出而痛甚者,珀珠散甚效。

蓄血

蓄血症,多嗽水不咽,(言即烦热欲饮水,但嗽不咽也,以热止在经,不在腑之故。热在经则经血动,不衄则蓄。)小便利,(此膀胱外蓄血,以血只在小腹,未入膀胱也。)大便黑。(此肠胃蓄血。)跌打闪撞,奔走努力,恼怒,皆能致之,伤寒等热证尤多。蓄于上,令人善忘,(血蓄则气不通,心窍闭故善忘。)时时鼻血,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蓄于中,则心下手不可近,桃仁、桂枝、芒硝、甘草、大黄、丹皮、枳壳。蓄于下,则脐腹肿痛,或如狂谵语,发黄,(详《伤寒·太阳篇》。)生地四钱,犀角一钱,大黄三钱,桃仁一钱,水酒煎,入生漆一钱再煎,服半日血不下,再一服,下即止,名生漆汤。一切瘀血,大黄四钱,芒硝一钱,桃仁泥六个,归尾、生地、山甲各一钱,桂五分,为丸,名代抵当丸。在上血,丸如芥子大,去枕仰卧,以津咽,令停留喉下。中、下血,丸如桐子大,百沸水下。若血积久,此药不能下,去归、地,加莪术醋炒一钱,肉桂七分。

又破血方,(女子通经亦用之。)大黄醋煮,桃仁、益元散各一两,干漆炒,烟尽为度、生牛膝各五钱,醋糊丸,每服七十丸。大凡跌扑损折,蓄血肿痛发热,先服折锐汤,大黄、桃仁、红花、当归、寄奴、川芎、赤芍,大下数次;再服行血破瘀汤,三七、当归、玄胡、乳香、没药、血竭、苏木、灵脂、赤芍、红花;然后服百和汤收功,首乌、地黄、当归、骨碎补、白芨、鹿胶、续断、甘草、薄荷。凡血妄行瘀蓄,必用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盖瘀败之血,势无复反于经之理,不去则留蓄为患,故不问人之虚实强弱,必去无疑。虚弱者加入补药可也。好酒者多阳明蓄血,但牙齿蚀,数年不愈者是,桃仁承气汤料为丸服,屡效。

脉法

涩为血少,滑为血充。失血脉应微细,而反见浮大无力,即为虚芤。盖阴既亏,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故见此象。凡失血证,脉虚小沉弱,安静身凉者生;实大急数,躁动身热,喘咳气逆,不得卧者死。瘀血胁痛,肝脉弦紧,此为常,勿以必死论。

治法

吐血治法。凡血逆上行,宜降气,降气火自降。若徒以寒凉降火,往往伤脾作泻。脾寒不能行血,血愈不归经,宜行血,血行归经自止。(归经非已离经之血,复能返于经也,但未离经者得不脱,即为归耳。)若徒事止血,必有瘀蓄之患。宜补肝,不宜伐肝。肝火动,由肝血之虚,滋阴则火自降。用寒凉伐肝,火被郁,则怒发而愈烈矣。凡吐血属火者,饮童便立止。或捣侧柏叶汁,以童便二分,酒一分,和而温饮之,大能止血。或白汤化阿胶二钱,发灰二钱,入童便、生藕汁、生地黄汁、刺蓟汁各一杯,仍浓磨好墨汁,顿温服。或急用加味四生饮,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入降香,童便煎服。元气虚弱,即将童便浸前药,水丸,独参汤送下。或苏子降气汤,加人参、阿胶各一钱,下养正丹。(并见气。气降则血自下矣。)凡上膈壅滞吐血,脉有力,精神不倦,觉胸中满痛,或血是紫黑块者,用生地黄、赤芍、当归、丹皮、荆芥、阿胶、滑石、大黄醋制、元明粉、桃仁泥之属,从大便夺之,此釜底抽薪法也。(盖血从下出为顺,上出为逆,用大黄等引血下行,转逆为顺也。观仲景谓蓄血证,下血则愈。又谓∶无病忽恶利血,为病进;若血上行后,忽恶利血,为邪欲愈,可见矣。)血下行后,用苡仁、百合、麦冬、地骨皮,(鲜者更佳。)嗽渴加枇杷叶、五味子、桑白皮,有痰加贝母。(皆气薄味淡,肺经之本药也。)因其衰而减之,于虚劳证尤宜。吐血在暑天,病患口渴、面垢、头晕、干呕,煎茅花、灯心、麦门冬汤,仍入藕节汁、侧柏汁、茅根汁、生姜汁少许,生蜜亦少许,调五苓散。(见伤湿。)血止,用生地黄、当归、牡丹皮、赤芍药、百草霜末煎服一二帖,却用黄 六一汤调理。暑气通心,火毒刑肺,虽致吐衄,然大热伤气,其人必脉虚气怯体倦息微,此惟生脉散、(见中暑。)人参汤之属为宜,不得滥用寒凉。若气不甚虚者,宜《局方》犀角地黄汤,或枇杷叶散。(见中暑。)凡肝火盛者,必有烦热脉证,宜芍药、生地、丹皮、栀子、泽泻、芩、连之属,降其火而血自消。若肝气逆者,必有胸胁痛满等证,芍药、生地、青皮、枳壳、贝母、泽泻之属,行其气而血自清。

同类推荐
  • 途经华岳

    途经华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岭南风物记

    岭南风物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内外伤辨

    内外伤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灵宝左玄论

    洞玄灵宝左玄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金牌拍档:亲爱的你

    金牌拍档:亲爱的你

    两个人之间不可言说的结局。也许,这就是深爱的结果吧。
  • 当网游小白遇见大神

    当网游小白遇见大神

    网游是这样一个地方,给你一个江湖,满足你的所有隐秘的向往这里有兄弟,有朋友,也有仇人,当然,更少不了酱油党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女子不为人知的暗恋情结
  • 胖妞减肥逆袭计

    胖妞减肥逆袭计

    我叫湘雨落,我是一个胖妞儿,大家都不喜欢我,连爸妈也是,嘲笑我,这世上,也就妹妹对我最好了吧!但是妹妹很惹人喜爱,和我成了天大的区别,我还是不能和她呆在一起玩。但是,我就没有去死的勇气,但是那一天······我就可以算得上是重生了吧,我变了一个样子······
  • 一张发黄的纸约

    一张发黄的纸约

    那时候,我们还小,小得不懂去爱与被爱等我们长大了,才猛然醒悟,不如就像小时候懵懂的爱着我宁愿我们不要长大。
  • 极道驱魔师

    极道驱魔师

    万千妖魂的诅咒,飘渺天道的惩罚,世间最后一个驱魔师!他,该如何自处?
  • 言佛

    言佛

    生逢乱世是出世还是当如世是舍一人而救天下,还是舍天下而救一人无念将会做出抉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母系部落之现代女婿

    母系部落之现代女婿

    苏均泽,一个小警察,死于非命机缘巧合,重新轮回做人醒来后居然成了身边人口中的“怪物”他将如何正视重生后的自己他将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人和事......且跟随他的脚步,进入这陌生新奇的世界......
  • 穿越之庶女逆袭

    穿越之庶女逆袭

    已改名:无上天灵师。她是一名特工,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死了”,穿越到古代,当时这具身体的主人是一个废柴,她偏就要当天才。群号:14725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