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015

第15章 高平学案(全氏补本)(2)

韩琦,字稚圭,安阳人。父国华,右谏议大夫。先生弱冠举进士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历迁监左藏库。出为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王随、陈尧佐为相,韩亿、石中立参知政事,先生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王沂公喜谓先生曰:「谏官固宜如此!」先生益自信。元昊反,命为陜西安抚使。进枢密直学士,副夏竦为经略安抚、招讨使。画攻守二策入奏,仁宗用攻策,诏鄜延、泾原同出征。大将任福不用命,没于好水川,先生上章自劾,知秦州,寻复之。未几,还旧职,为陜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屯泾州。先生与范文正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元昊称臣,召为枢密副使。时上急于求治,手诏宰相杜衍曰:「朕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中外人望。有可施行,宜以时上之。先生条上七事,议稍用。又献九事,大略欲备西北,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食,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措置」,帝悉嘉纳。遂宣抚陜西,讨平群盗。归,陈西北四策。会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先生右洙,朝论不谓然,乃请外,以资政殿学士知杨州。连徒定州,兼安抚使,进大学士,又加观文殿学士。拜武康军节度使、知并州,又知相州。嘉佑元年,召为工部尚书、三司使。未至,迎拜枢密使。三年六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迁刑部尚书。六年闰八月,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仪国公。至和中,上病不能御殿,中外惴恐,臣下争以立嗣固根本为言,包拯、范镇尤激切。积五六岁,依违未之行,言者亦稍怠。至是,先生乘间怀《汉书孔光传》以进曰:「成帝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犹如是,况陛下乎!」帝乃立宗实。宗实,英宗旧名也。明年,英宗嗣位,以先生为仁宗山陵使,加门下侍郎,封卫国公。门人亲客或从容语及定策事,先生必正色曰:「此仁宗圣德神断,皇太后内助之力,臣子何与焉!」英宗暴得疾,太后不悦。一日,先生独见上,上曰:「太后待我无恩。」先生对曰:「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余尽不孝邪﹖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为可称。但恐陛下事之未至尔,父母岂有不慈者哉!」帝大感悟,拜先生右仆射,封魏国公。帝崩,奉诏立神宗,拜司空兼侍中,为英宗山陵使。先生执政三世,或病其专,先生坚辞位,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入对,帝泣曰:「侍中必欲去,今日已降制矣。」赐兴道坊宅一区。熙宁元年七月,复请相州以归。王安石用事,出常平使者散青苗钱,先生亟言之。帝怀其疏以示宰相曰:「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今乃害民如此!」是时新法几罢。安石复出,持前议益坚,于是先生请解四路安抚使,止领一路。六年,还判相州。既至之二年,换节永兴,未拜而卒,年六十八。前一夕,大星陨于治所。帝哭之恸,篆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赠尚书令,谥曰忠献,配享英宗庙庭。常令其子若孙一人官于相,以护丘墓。先生识量英伟,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所建请,顾义所在,无适莫心。常处危疑之际,或谏自保,先生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生平折节下士,尤以奖拔人材为急。王介甫有盛名,或以为可用,先生独不然之。及守相,陛辞,神宗问王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与富郑公齐名,号称贤相,人又谓之「富韩」云。徽宗追魏郡王。子五人,长忠彦。(参史传。)

(梓材谨案:谢山《庆历五先生书院记》谓忠献与范文正、欧阳文忠皆卓然有见于道之大概。文忠自有《学案》,韩、范二公齐名,故列忠献传于文正后云。)

附录

神宗皇帝即位之初年,虽却韩琦新法之疏至于再三,逮琦薨,两宫震悼,躬制神道碑,念之不已,称为社稷之臣。

(梓材谨案:此晁景迂初见钦宗之言,见《邵氏闻见后录》。)

《元城谈录》曰:韩魏公镇北门,朝臣决令,守把兵士不伏,以解府。公问:「汝骂长官,信否﹖」曰:「实有。」公曰:「汝为禁兵,既差在彼,便有阶级。」判市曹处斩,略不变色。潞公镇北门,有解一卒如前者,公问,亦判处斩,而震怒掷笔。潞公气禀雄杰,不容奸恶,非傲物也。魏公和平,略无崖岸。

又《语录》曰:欧公非《系辞》,韩魏公与同政府甚久,无事不言,独不与言《系辞》。

(梓材谨案:汪玉山《与吕逢吉书》云:「欧阳公谓《系辞》非孔子所作,韩魏公终身未尝与言《易》。」与此略同。)

《晁氏客语》曰:韩公谓永叔曰:「凡处事,但自家踏得脚地稳,一任闲言语。」

胡文定曰:本朝卿相,当以李文靖、韩忠献为冠。

文忠欧阳永叔先生修(别为《庐陵学案》。)

高平家学

主簿范先生纯佑

范纯佑,字天成,吴县人,文正公长子也。性英悟自得,尚节行。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有声。文正守苏州,首建郡学,聘胡安定瑗为师。安定立学规良密,生徒数百,多不率教,文正患之。先生尚未冠,辄白入学,齿诸生之末,尽行其规,诸生随之,遂不敢犯。自是苏学为诸郡倡。宝元中,西夏叛,文正连官关陜,皆将兵。先生与将卒错处,钩深擿隐,得其才否,由是文正任人无失而屡有功。文正帅环庆,议城马铺砦,砦逼夏境,夏惧扼其冲,侵挠其役。先生率兵驰据其地,夏众大至,且战且役,数日而成,一路恃之以安。先生事父母孝,未尝违左右,不应科第。及文正以纔罢,先生不得已,荫守将作院主簿,又为司竹监。以非年好,即解去,从文正之邓。得疾昏废,卧许昌。富郑公守淮西,过省之,犹能感慨道忠义。问郑公之来,公邪私邪,曰:「公。」先生曰:「公则可。」凡病十九年卒,年四十九。(参史传。)

忠宣范尧夫先生纯仁

范纯仁,字尧夫,文正公仲子也。以父任为太常寺太祝。第进士,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辞。时胡安定瑗与孙泰山复、石徂徕介、李盱江觏皆客文正门,先生从之学。(梓材案:楼攻媿序《忠宣文集》云:「盖公天资诚确,笃志学问,承文正公之亲传,博之以泰山孙明复、徂徕石守道、盱江李泰伯三先生,师友之益,发为文辞,根柢《六经》,切于论事,无有长语而一出于正。」据此,则孙、石、李三先生之于忠宣,皆在师友之间。殆泰山与安定为其师,而徂徕、盱江特其友欤﹖)每讲肄,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父殁,始出仕,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历迁侍御史。会议濮王典礼,先生言宜如王珪等议。继与御史吕诲等更论奏,不听,先生还所授告敕,家居待罪。既而皇太后手书尊王为皇,夫人为后,先生言:「陛下以长君临御,奈何使命出房闱﹖恐异日为权臣矫托之地。」寻诏罢追尊,起先生就职,先生乞外,遂通判安州。改知蕲州,历京西提点刑狱,京西、陜西转运副使。召还,拜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帝曰:「何谓﹖」对曰:「杜牧『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帝曰:「卿善论事,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监戒者。」乃作《尚书解》以进。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帝切于求治,多延见咨访疏逖小臣。先生言:「小人知小忘大,贪近昧远,其言不可不察。」又论:「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用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异己为不肖,合意为贤人。宜速还言者而退安石,答中外之望。」不听,遂求罢谏职,改判国子监,去意愈决。执政遣人谕留:「已拟知制诰矣!」先生曰:「此言何为至我哉﹖言不用,万钟非所愿也。」凡所上章,语多激切,帝悉不付外。先生录申中书,安石乞加重贬,帝不从,命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先生戒州县未得遽行新法,安石怒,左迁知和州。徙邢州。未至,加直龙图阁、知庆州。过阙入对,帝曰:「卿父在庆着威名。卿随父既久,兵法必精,边事必熟。」先生知帝有功名心,对曰:「臣儒家,未尝学兵。先臣守边时,臣尚幼,不复记忆。且今日事势,宜有不同。愿别谋之帅臣。」环州种古执熟羌为盗,流南方,过庆呼冤,先生以属吏,非盗也。古避罪谰讼,诏御史治于宁州。先生就逮,民万数遮马涕泗,不得行,至有自投于河者。狱成,古以诬谪,亦加先生以他过,黜知信阳军。移知河中。哲宗立,复直龙图阁、知庆州。召入,历除给事中。宣仁后垂帘,司马文正公为政,将尽改熙、丰法度,先生谓:「去其太甚可也。」累进吏部尚书、同知枢密、右仆射、中书侍郎。先生在位,务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王觌言事忤旨,先生虑朋党将炽,与文潞公、吕申公辩于帘前,未解。先生曰:「朝臣本无党,但善恶邪正,各以类分。彦博、公着皆累朝旧人,岂容雷同罔上。昔先臣与韩琦、富弼同柄庆历政,各举所知。当时飞语指为朋党,相继补外。造谤者公相庆曰『一纲打尽!』此事未远,陛下戒之。」因录欧文忠《朋党论》以进。吴处厚上蔡确《车盖亭诗》,以为谤讪,廷议欲寘宪典,惟先生与王存以为不可,争之。司谏吴安诗、正言刘安世交章劾先生党确,先生亦力求罢。明年,以观文殿学士知颍昌府。历拜右仆射。因入谢,宣仁后曰:「或谓卿必先引用王觌、彭汝砺,卿宜与吕大防一心。」对曰:「此二人实有士望,臣终不敢保位蔽贤。」宣仁寝疾,召先生曰:「汝父仲淹可谓忠臣。在明肃垂帘时,惟劝明肃尽母道;明肃上宾,惟劝仕宗尽子道。卿当似之。」先生泣曰:「敢不尽忠!」宣仁崩,哲宗亲政,所用二三大臣皆从中出,侍从、台谏官亦多不由进拟。先生言:「陛下初亲政,四方拭目以观,天下治乱实本于此。」又群小竞排宣仁垂帘时事,先生曰:「太皇保佑圣躬,功烈诚心,幽明共鉴。议者不恤国事,一何薄哉!」遂以仁宗禁言明肃垂帘事上之。李清臣殿试策问,为绍述之说。苏辙奏辩,引汉昭变法事。哲宗震怒曰:「安得以汉武比先帝!」辙下殿待罪,众不敢仰视。先生从容言:「武帝雄才大略,史无贬词,辙言殆非谤也。且进退大臣,不当如呵叱奴仆。」右丞邓润甫越次曰:「先帝法度为司马光、苏辙坏尽。」先生曰:「不然。法本无弊,弊则当改。」帝为少霁。辙平日与先生有异,至是乃服,谢曰:「公,佛地位中人也!」帝既召相章惇,先生坚请去,遂出知颍昌府。徙河南,又徙陈州。吕大防等窜岭表,会明堂肆赦,惇先期阻其事,先生上疏为申理,且曰:「臣曾被大防排斥,陛下所亲见。臣之激切,盖仰报圣德尔。」惇不悦,诋为同罪,连贬永州安置。时以疾失明,怡然就道。闻诸子怨惇,必怒止之。赴贬所,江行舟覆,扶先生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亦岂章惇为之哉!」徽宗即位,虚相位,连除观文殿大学士,屡赐优诏、茶乐。以病乞归,卒,年七十五。谥忠宣。先生夷易宽,不以声色加人。义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在洛与司马诸贤为真率会,脱粟一饭,酒数行而已。所得俸赐,皆以广义庄,赈贫乏。种古之狱,不少芥,且念先世契谊荐擢之。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每戒子弟曰:「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又曰:「《六经》,圣人之事,知一字则行一字,须要造次颠沛必于是。」有请教者,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梓材案:邹道乡称范丞相说,作「惟俭可以成廉」,次句同。)有《文集》五十卷行世。(云濠案:陈直斋《书录解题》称先生着有《言行录》二十卷,《弹事》五卷,《国论》五卷,并佚。《忠宣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今存。)子正平、正思。正平克承家学。(从黄氏原本移入。)

(梓材谨案:囗洲原本,忠宣及李端叔附传并在《安定学案》。今检谢山修补稿本,韦深道传标题《高平》。韦为忠宣再传弟子,则忠宣、端叔二传皆当入《高平学案》可知,故并移之。)

附录

知襄城,伯兄纯佑久心疾,先生承事照管如孝子。召编校秘阁书籍,以兄病辞不赴,富公责之曰:「台阁清资,人岂易得,何必苦辞﹖」先生曰:「富贵有命。」

文正公在睢阳,遣先生到姑苏取麦五百斛。先生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久何如。曼卿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葬之而北归,无可与谋者。」先生以所载麦舟付之,单骑自长芦快捷方式而去。到家,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对曰:「石曼卿为三丧未举,方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莫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与之﹖」曰:「已与之矣。」

襄民素不事蚕织,未有植桑者。先生因有罪情轻者,视所植多寡荣茂除其罚。民思不忘,号著作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乱世开皇

    乱世开皇

    九州大陆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世间一切是平衡的那有创世纪,岂不就会有灭世纪王东昊一个混迹于都市的孤儿六岁那年,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世间一切的改变却从一句戏言开始……
  • 重生之阴阳眼

    重生之阴阳眼

    秦昊宁自认为这一辈子,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但也是有滋有味。特么不过睡一觉就回到了十二岁是要闹哪样。好吧,勉强接受了重生这个事实,一切都从新来过吧。正当他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妈蛋,谁能解释一下眼前闪过的牛鬼蛇神是个什么鬼!好吧,再次勉强接受了自己能够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可是脚下突然多了个小屁孩他实在是不能忍了。啥?小孩儿叫他修炼,炼什么炼,劳资只想泡妞赚大钱!啥?不修炼不行!你以为你是谁啊,劳资……好吧好吧,你厉害,我炼还不行吗?靠,等劳资炼好了看劳资怎么整死你!
  • 星,在梦的路上遇见你

    星,在梦的路上遇见你

    如果时光能记录一切,我最想感谢,它给我们的遇见……「星,在梦的路上遇见你」我也曾拥有过一颗最亮的星,晨星(星影),是你么?〖star,inthedreamonthewaytomeetyou〗著『孤星蝶月』
  • 绝世妖妃:白花的猫

    绝世妖妃:白花的猫

    她是白家大小姐白花。倾国倾城!妖娆美丽。17岁父母离婚其实是个迷局?身世之谜环绕其中,后妈的出现她又何去何从?他妖界少主冷爵。帅气妖孽!霸道高冷!手掌大权,傲视天下、却被至亲夺权篡位!他发誓一定复仇而且要加倍奉还。当他以猫身遇到她又是怎样的结局?【精彩片段】“笨女人拿开你的脏手”一爪子甩过某女的脸“看你那么脏我帮你洗洗”某女邪笑的用手领过某猫……“你在乱动,信不信我要了你”某帅男横抱着某女邪笑的说。“我可以自己走啦!”某女脸红的反驳!“以天下百姓为契!以命为誓只爱你一人。”“以三生三世为媒!以心为心只嫁你一人。”……
  • 无能王爷之废材妃

    无能王爷之废材妃

    他,凌玉轩是凌陌国的战神,也是凌陌国唯一的异性王爷,更是世人所嘲笑的无能王爷。她,陌纤怡凌陌国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小女儿,也是世人眼中的全能废物,不能文,又不能武,还是一个人见人怕的小恶魔,可又有谁知道,世人眼里的那个废物公主,既然会是凌陌国的商业巨霸。久而久之,世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能配无能,世间绝配。也因此,二人慢慢的连接了在一起。
  • 鹏宇课后班那些疯丫头淘小子

    鹏宇课后班那些疯丫头淘小子

    在鹏宇课后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妙趣横生的奇葩故事发生。淘气包子王大鹏、飞毛腿捣蛋鬼马斌、话唠许小欣、“熊二”徐志鹏、假小子关宁等在小说中都有精彩的“表现”。这群淘小子疯丫头在孩子王李振东和王欣悦的关心教诲下,都出人意料地向好的方向转变,有的还考上了重点中学或名牌大学。小说展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构成了一个个既让人开心又叫人深思的故事,读后让人捧腹大笑,耐人寻味。???????
  • 冷总裁:你夫人又跑了!

    冷总裁:你夫人又跑了!

    失忆、车祸,接二连三向她袭来。那夜,意乱情迷。第二天,她便逃出他的视线。几年后,她竟还带回来一个六岁的女儿!冷寂拥她在怀中,“过了这么久才让我看到我女儿,你是不是应该补偿我?”“怎么补偿?”“我不要别的,我要你肉偿。”女儿拉拉她的衣角,“妈咪,什么是肉偿?”她脸一红,肉偿你个鬼啊肉偿!
  • 傲世孀后

    傲世孀后

    她一生坎坷飘零如浮萍,三为人妻,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见多了朝政上的尔虞我诈,在后宫阴谋手段中九死一生。她的一身傲骨满腹才华,是为家国弃爱恨,还是愿换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贴着大地行走

    贴着大地行走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湖南作家戴希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吐鲁番的境界》《依旧是太阳》等小小说和散文数十篇。作者书写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