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014

第14章 高平学案(全氏补本)(1)

高平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晦翁推原学术,安定、泰山而外,高平范魏公其一也。高平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孝宗尝以朝臣之请,将与欧阳兖公并入泽宫,已而不果。今卒举行之,公是为不泯矣。述《高平学案》。(梓材案:《高平学案》,谢山所特立,而底稿无存。其存者,特文正三传弟子韦深道一传耳。今以史传参补,而移忠宣与及门李端叔传于《安定学案》以足之。谢山尝立《盱江学案》,而定本无之,盖已并入此卷。又案:安定、泰山诸儒皆表扬于高平,而高平实发原于睢阳戚氏,故仿谢山述元儒《鲁斋学案》之推原江汉,而亦先之以睢阳云。)

高平所出

隐君戚正素先生同文(附师杨悫,门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

戚同文,字同文,(云濠案:一作「字文约」。)宋之楚丘人。世为儒。幼孤,祖母携育于外氏,奉养以孝闻。祖母卒,昼夜哀号,不食数日,乡里为之感动。始,闻邑人杨悫教授生徒,日过其学舍,因授《礼记》,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悫异而留之,不终岁,毕诵《五经》,悫即妻以女弟。自是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时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字。悫尝勉之仕,先生曰:「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悫依将军赵直家,遇疾不起,以家事托先生,即为葬三世数丧。直复厚加礼待,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十六人,宗度、(云濠案:先生上蔡人,虞城主簿翼子。举进士,仕至京西转运使。)许骧、(云濠案:先生字允升,世家蓟州。父唐以行商卜居睢阳。先生与吕文穆公齐名,官至兵部侍郎。)陈象舆、高象先、(云濠案:先生仕至光禄大夫。)郭成范、(云濠案:先生最有文名,以司封员外郎致仕。)王砺、(云濠案:先生事母甚谨。太平兴国进士,官至屯田郎中。)滕涉(云濠案:先生为给事中。父知白,官河北转运使。)皆践台阁,而高平范文正公亦由之出。先生纯质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有义为贵,焉用此为!」由是深为乡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先生必谕以善道,所与游,皆一时名士。乐闻人善,未尝言人短。与宗翼、张昉、滕知白为友。生平不至京师。长子维任随州书记,迎先生就养,卒于汉东,年七十三。好为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尝因使至郡,一见相善,多与酬唱。徽之尝云陶隐居号坚白先生,先生纯粹质直,以道义自富,遂与其门人追号正素先生。(参史传。)

谢山《庆历五先生书院记》曰:「有宋真、仁二宗之际,儒林之草昧也。当时濂、洛之徒方萌芽而未出,而睢阳戚氏在宋,泰山孙氏在齐,安定胡氏在吴,相与讲明正学,自拔于尘俗之中。(梓材案」袁絜斋为《四明教授厅壁续记》云:「国朝庠序之设,于寓内。自庆历始,其卓然为后学师表者,若南都之戚氏,泰山之孙氏,海陵之胡氏,徂徕之氏,集一时俊秀,相与讲学,涵养作成之功,亦既深矣。」是谢山所本。)亦会值贤者在朝,安阳韩忠献公、高平范文正公、乐安欧阳文忠公皆卓然有见于道之大概,左提右挈,于是学校于四方,师儒之道以立。而李挺之、邵古叟辈共以经术和之。说者以为濂、洛之前茅也。」又曰:「睢阳学统,至日而汤文正公发其光。则夫薪火之传,幸勿以世远而替矣。」又《答张征士问四大书院帖子》曰:「戚同文讲学睢阳,生徒即其居为肄业之地。祥符三年赐额,晏元献公延范希文掌教焉。」

睢阳所传

文正范希文先生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后徙江南道,遂为苏州吴县人。先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还姓,更其名。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服除,荐为秘阁校理。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时方建太乙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陜西。先生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宜罢修寺观,灭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章献太后崩,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先生出抚江、淮,所至开仓赈抚,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捄弊十事。会郭皇后废,争不能得,出知睦州。岁余,徙苏州。州大水,民田不得耕,先生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寻徙明州,转运使奏留先生毕其役,许之。历转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先生上《百官图》指其次第,且言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忌之。他日论建都之事,复与夷简不合,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以张禹目之。夷简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先生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岁余,徙润州,又徙越州。元昊反,召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改陜西都转运使。会夏竦为陜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进先生龙图阁直学士副之。夷简再入相,帝谕先生,使释前憾。先生顿首谢曰:「臣向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延州诸砦多失守,先生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累以边功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开府泾州。先生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故贼亦不敢犯。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先生有相材,请代举正,遂改参知政事。固辞不拜,命为陜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帝开天章阁,召二府条对。先生上十事: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推恩信,九曰重命令,十曰减徭役。所言切中时弊,帝悉釆用,着为令。初,先生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陜西用兵,天子以先生士望所属,超擢不次。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先生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会边陲有警,先生复请行边,乃以先生为河东、陜西宣抚使。麟州新罹大寇,言者多请弃之,先生为修故砦,招还流亡三千余户,蠲其税。比去,攻者益急,先生亦自请罢,乃以为资政殿学士、陜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沮罢。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先生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先生泛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并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士多出其门下。尝自诵其志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论国事,时至泣下。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先生倡之。史传称先生内刚外和,泛爱乐善。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里巷之人皆乐道其名字。死之日,闻者莫不叹息。所著《丹阳集》若干卷,《奏议》若干卷。(云濠案:《丹阳集》二十卷,《奏议》十七卷。)子四:纯佑、纯仁、纯礼、纯粹。后从祀孔子庙庭。称「先儒范子」。(参史传。)

易义

《家人》阳正于外,阴正于内,阴阳正而男女得位,君子理家之时也。明乎其内,礼则着焉;顺乎其外,孝弟形焉。礼则着而家道正,孝弟形而家道成。圣人将成其国,必正其家。一人之家正,然后天下之家正。天下之家正,然后孝弟大兴焉,何不定之有!

《升》地中生木,其道上行,君子位以德升之时也。夫高以下为基,木始生于地中,其举远矣。圣人日跻其德而至于大宝,贤者日崇其业而至于公圭,以顺而升,物不距矣,故爻无凶咎。

艮止之道,必因时而存之。时不可进,斯止矣。高不可亢,斯止矣。位不可侵,斯止矣。欲不可纵,斯止矣。止得其时,何咎之有!故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非君子,其孰能与于此乎﹖

女生而知其嫁也,必渐而及时,然后有归焉。君子学而知其仕也,必渐而成德,然后有位焉。故升高必自下,陟遐必自迩。《干》阳渐进而至于在天,《坤》阴渐进而至于坚冰。天地不能踰,而况于人乎!

附录

晏殊留守南京,公遭母忧,晏分请掌府学。常宿学中,训督学者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之,见先寝者,诘之,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从学者辐凑。(《记闻》。)

公为参知政事时,告诸子曰: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亦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于是恩例俸赐,常均于族人,并置义田宅云。(《小学外篇》。)

钱君倚《义田记》曰: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吕紫微《童蒙训》曰:范子夷说,其祖作外任官时,与京中人书,戒其慎勿窃论曲直,取小名,受大祸,不比任言官也。相见正当论行己立身之事。

(梓材谨案:紫微每拳拳于范氏家学,故移其所称引者分录之。)

汪玉山与朱子书曰:范文正公一见横渠,奇之,授以《中庸》。若谓从学,则不可。

(梓材谨案:横渠之于高平,虽非从学,然论其学之所自,不能不追溯高平也。)

谢山《跋范文正公年谱》曰:公于贵后,以金帛酬朱氏抚育之恩,足矣。至回赠继父以太常博士,而以荫补朱氏子官,则于义未为当,不可以大贤而曲护之。

高平讲友

文昭胡安定先生瑗(别为《安定学案》。)

殿丞孙泰山先生复(别为《泰山学案》。)

元公周濂溪先生敦颐(别为《濂溪学案》。)

高平同调

忠献韩赣叟先生琦(附子忠彦。)

同类推荐
  •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握中诀

    上清握中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谁言妖

    谁言妖

    这是一个妖吃人,人食妖的世界。妖族以人血肉为食生存、人族食妖族血肉获取力量抵抗妖族。妖族与人族战争将起,镇妖谷传人授命入世。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纪殇

    纪殇

    万古的存在,因为无敌而寂寞,饮下一坛舟山之酒,自愿长睡。醒来时大世已变,沧海桑田
  • 异世见闻

    异世见闻

    一个普通大学生老套的穿越到了异世界,这里人魔争战,他又会遇到什么了?爱恨情仇,武功文采。虐虐虐虐死你们。一直单机下去了。。早知道去写点小白文,不把情节弄这么复杂了,这开头估计没人看。单机真无聊
  • 叙事玺悲

    叙事玺悲

    小时候我们曾有一面之缘,长大以后我与你再次见面。是缘?是孽?纷纷扰扰之间,你我早已不是当初的我们。长大一个复杂的词,明白一个悲伤的词,爱情是一把枷锁,困住了我们所有人。在此我一祝你一生快乐,二祝你一帆风顺,三祝你永远...忘记我。
  • 余生但愿有你

    余生但愿有你

    一篇篇的小故事,温暖人心。不管结局是否美好,但愿后来的我们,还能一如既往。
  • 第七次的转世轮回

    第七次的转世轮回

    我轮回了六世为了寻找一个人。可是我既不记得他姓甚名谁,也不记得他长什么模样。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里,他的锁骨有一个狐族的翎羽标记。我是狐族吗?不,现在的我是个游魂,我现在什么都不记得,只是靠着仅剩的执着支撑着,我不知道自己生前是什么,也不记得如何与他相识,只知道我想要找到他,轮回六世,记忆一次又一次的磨灭,希望我能在消失前找到你。
  • 火星王子水星公主奇恋记

    火星王子水星公主奇恋记

    她,叫答琳娜,是一个大家闺秀.是个名副其实的惹事精.在火星度过了十几年,今日却知道自己不是火星人......
  • 倾霄月

    倾霄月

    她有着如何不为人知道的秘密,一出生就被称为怪物,双亲纷纷因她而死,阴差阳错进了青楼,却为了保卫清白,不惜自毁身体,本以为可以卑微一生,谁知却遇见了他······且看安涟如何面对困境,拯救苍生······
  •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的惊人能力、新生儿天生的运动本领、0~3岁婴幼儿的各类发育规律、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与教育方法等内容。
  • 舆狼来了

    舆狼来了

    大千世界,我们都会是舆论的下一个受害者。一个从正常人到精神分裂患者的过程;一个从正常人到被害妄想症的故事。(烧脑文,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