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6000000043

第43章 选举六(1)

杂议论下

礼部员外郎沈既济议曰:

计近代以来,爵禄失之者久矣,其失非他,在四太而已。何者?入仕之门太多,代冑之家太优,禄利之资太厚,督责之令太薄。请征古制以明之。

管子曰:「夫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屈;出三孔者,不可以加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人之养,隘其利途。」使人无游事而一其业也。而近代以来,禄利所出数十百孔,故人多歧心,疏泻漏失而不可辖也。夫入仕者多,则农工益少,农工少则物不足,物不足则国贫。是以言入仕之门太多。

礼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则虽储贰之尊,与士伍同。故汉王良以大司徒免归兰陵,后光武巡幸,始复其子孙邑中徭役,丞相之子不得蠲户课。而近代以来,九品之家皆不征,其高荫子弟,重承恩奖,皆端居役物,坐食百姓,其何以堪之!是以言代冑之家太优。

先王制士,所以理物也;置禄,所以代耕也。农工商有经营作役之劳,而士有勤人致理之忧。虽风猷道义,士伍为贵;其苦乐利害,与农工商等不甚相远也。后代之士,乃撞钟鼓,树台榭,以极其欢;而农工鞭臀背,役筋力,以奉其养。得仕者如升仙,不仕者如沈泉。欢娱忧苦,若天地之相远也。夫上之奉养也厚,则下之征敛也重。养厚则上觊其欲,敛重则下无其聊。故非类之人,或没死以趣上,构奸以入官,非唯求利,亦以避害也。是以言禄利之资太厚。

语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昔李膺、周举为刺史,守令畏惮,睹风投印绶者四十余城。夫岂不怀禄而安荣哉?顾汉法之不可偷也。自隋变选法,则虽甚愚之人,蠕蠕然,第能乘一劳,结一课,获入选叙,则循资授职,族行之官,随列拜揖,藏俸积禄,四周而罢;因缘侵渔,抑复有焉。其罢之日,必妻孥华楚,仆马肥腯,而偃仰乎士林之闲。及限又选,终而复始,非为巨害,至死不黜。故里语谓「人之为官若死然,未有不了而倒还」者。为官如此易,享禄如此厚,上法如此宽,下敛如此重,则人孰不违其害以就其利者乎!是以言督责之令太薄。

既济以为当轻其禄利,重其督责,使不才之人,虽虚座设位,置印绶于旁,揖让而进授之,不敢受。宽其征徭,安其田里,使农商百工各乐其业,虽以官诱之,而莫肯易。如此,则规求之志不禁而息,多士之门不扃而闭。若上不急其令,下不宽其徭,而欲以法术遮列,禁人奸冒,此犹坯土以壅横流也,势必不止。

夫古今选用之法,九流常叙,有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劳也。而今选曹,皆不及焉。何以言之?且吏部之本,存乎甲令,虽曰度德居官,量才授职,计劳升秩,其文具矣,然考校之法,皆在书判簿历、言词俯仰之闲,侍郎非通神,不可得而知之。则安行徐言,非德也;丽藻芳翰,非才也;累资积考,非劳也。苟执此不失,犹乖得人,况众流茫茫,耳目有不足者乎!盖非鉴之不明,非择之不精,法使然也。先朝数人以下言之详矣,是以文皇帝病其失而将革焉。夫物盈则亏,法久终弊,虽文武之道,亦与时弛张,五帝三王之所以不相沿也。是以王者观变以制法,察时而立政。按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及年代久远,讹失滋深。至于齐、隋,不胜其弊,凡所置署,多由请托。故当时议者以为,与其率私,不若自举;与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此矫时惩弊之权法,非经国不刊之常典。

今吏部之法蹙矣,复宜扫而更之,无容循默,坐守刓弊。伏以为当今选举,人未土著,不必本于乡闾;鉴不独明,不可专于吏部。谨按详度古制,折量今宜,谓五品以上及群司长官,俾宰臣进叙,吏部、兵部得参议焉;其六品以下,或僚佐之属,许州府辟用。则铨择之任,悉委于四方;结奏之成,咸归于二部。必先择牧守,然后授其权:高者先署而后闻,卑者听版而不命。其牧守、将帅或选用非公,则吏部、兵部得察而举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悬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黜,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夫如是,则接名伪命之徒,菲才薄行之人,贪叨贿货,懦弱奸宄,下诏之日,随声而废。通计大数,十除八九,则人少而员宽,事详而官审,贤者不奖而自进,不肖者不抑而自退。除隋权道,复古美制,则众才咸得,而天下幸甚。

或曰:「当开元、天宝中,不易吏部之法,而天下砥平,何必外辟,方臻于理?」既济以为不然。夫选举者,经邦之一端,虽制之有美恶,而行之由法令。是以州郡察举,在两汉则理,在魏、齐则乱;吏部选集,在神龙则紊,在开元、天宝则理。当其时,久承升平,御以法术,庆赏不轶,威刑必齐,由是而理,匪关吏部而臻此也。向以此时用辟召之法,则其理不益久乎!夫议事以制不以权,当征其本末,计其遐迩,岂时得时失之可言耶!

或曰:「帝王之都,必浩穰辐辏,士物繁合,然后称其大。若权散郡国,远人不至,则京邑索矣,如之何?」又甚不然。自古至隋,数百千年,选举之任,皆分郡国。当汉文、景、武帝之时,京师庶富,百廛九市,人不得顾,车不得旋,侈溢之盛,亦云极矣,岂待举选之士为其助哉!又夫人有定土,土无剩人,浮冗者多,则地著者少。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鸟聚云合,穷关中地力之产,奉四方游食之资,是以筋力尽于漕运,薪粒方于桂玉,是由斯人索我京邑,而谓谁索乎?且权分州郡,所在辟举,则四方之人无有遐心,端居尊业,而禄自及;禄苟未及,业常不废。若仕进外绝,要攒乎京,惜时怀禄,孰肯安堵。必货鬻田产,竭家赢粮,糜费道路,交驰往复,是驱地着而为浮冗者也!夫京师之冗,孰与四方之实;一都之繁,孰与万国之殷。况王者当繁其天下,岂廛闬之中校其众寡哉!

或曰:「仕门久开,入者已众。若革其法,则旧名常调,不足以致身,使中才之人,进无所容,退无所习,其将安归乎?」既济以为,人系贤愚,业隋崇替,管库之贤既可以入仕,则士之不肖宁愧乎出流?从古以然,非一代也。故传云:「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今士流既广,不可以强废,但键其旧门,不使新入;峻其宦途,不使滥登。十数年闲,新者不来,而旧者耗矣,待其人少,然后省官。夫人之才分,各有余裕,自为情欲所汨,而未尝尽焉,引之则长,萦之则短,在勉而已。故凡士族,皆禀父兄之训,根聪明之性,盖以依倚官绪,无湮沦垫溺之虞,故循常不修,名义罕立,此教使然也。若惟善是举,不才决弃,前见爵禄,后临涂泥,人怀愤激,孰不腾进。则中品之人,悉为长材,虽曰慎选,舍之何适。

选举杂议凡七条

一、或曰:「按国家甲令,凡贡举人,本求才德,不选文词,故律曰:『诸贡举人非其人者,徒。』注云:『谓德行乖僻者也。』居州郡则廉使升闻,在朝廷则以时黜陟,用兹惩劝,足为致理。有司因循,不修厥职,浸以讹谬,使其陵颓。今但修旧令,举旧政,则人服矣,焉用改作?」答曰:「州郡以德行贡士,礼闱以文词拣才,试官以帖问求学,铨曹以书判择吏,俱存甲令,何令宜修?且惟德无形,惟才不器,搏之弗得,聆之弗闻,非在所知,焉能辨用?今礼部、吏部一以文词贯之,则人斯远矣。使臣廉举,但得其善恶之尤者耳,每道累岁,罕获一人。至如循常谆谆,蚩騃愚鄙者;或身甚廉谨,政为人蔽者;或善为奸滥,秘不彰闻者:一州数十人,曷尝闻焉?若铨不委外,任不责成,不疏其源,以导其流,而以文字选士,循资授职,虽口诵律令,拳操斧钺,以临其人,无益也。非改之不可。」

二、或曰:「昔后汉贡士,诸生试经学,文吏试笺奏。则举人试文,乃前王典故,而子独非于今,何也?」答曰:「汉代所贡,乃王官耳。凡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故初至必试其艺业,而观其能否。至于郡国僚吏,皆府主所署,版檄召用,至而授职,何尝宾贡,亦不试练。其遐州陋邑,一掾一尉,或津官戍吏,皆登铨上省,受试而去者,自隋而然,非旧典也。」

三、或曰:「若使外州辟召,必是牧守亲故,或权势嘱托,或旁邻交质,多非实才,奈其滥何?」答曰:「诚有之也。然其滥孰与吏部多?请较其优劣。且州牧郡守,古称共理,政能有美恶之迹,法令有殿最之科,分忧责成,谁敢滥举。设如年多人怠,法久弊生,天网恢疏,容其奸谬,举亲举旧,有嘱有情,十分其人,五极其滥,犹有一半,尚全公道。如吏部者,十无一焉。请试言之:凡在铨衡,唯征书判,至于补授,只校官资,善书判者何必吏能?美资历者宁妨贪戾?假使官资尽惬,刀笔皆精,此为吏曹至公之选,则补授之际,官材匪详。或性善缉人,则职当主辨;或才堪理剧,则官授散员。或时有相当,亦幸中耳,非吏曹素得而知也。有文无赖者,计日可升;有用无文者,终身不进。况其书判,多是假手,或他人替入,或旁坐代为,或临事解衣,或宿期定估,才优者一兼四五,自制者十不二三。况造伪作奸、冒名接脚,又在其外。令史受赂,虽积谬而谁尤?选人无资,虽正名而犹剥。又闻昔时公卿子弟亲戚,随位高低,各有分数,或得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不在放限者,礼部明经等亦然,俗谓之『省例』,斯非滥欤?若等为滥,此百而多者也。」

四、或曰:「吏部有滥,止由一门;州郡有滥,其门多矣。若等为滥,岂若杜众门而归一门乎?」答曰:「州郡有滥,虽多门,易改也;吏部有滥,虽一门,不可改也。何者?凡今选法,皆择才于吏部,述职于州郡。若才职不称,紊乱无任,责于刺史,则曰:『官命出于吏曹,不敢废也。』责于侍郎,则曰:『量书判资,考而授之,不保其往也。』责于令史,则曰:『按由历出入而行之,不知其它也。』黎庶从弊,谁任其咎?若牧守自用,则罪将焉逃。必州郡之滥,独换一刺史则革矣;如吏部之滥,虽更其侍郎,无益也。盖九流浩浩,不可得知,法使之然,非主司之过。故云门虽多而易改,门虽一而不可改者,以此。」

同类推荐
  • 天凑巧

    天凑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砚北杂志

    砚北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医彻

    古今医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客归常州

    送客归常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爽口百姓菜

    爽口百姓菜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家常炒菜是生活中所必需的。以油为介质的烹调方法——炒,通常烹调时间短,对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破坏较少。作为餐桌上比较重要的角色,炒菜在讲究营养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色、香、味、形,因此食材处理的基本刀法、调味料的使用、调味汁的调配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环节。本书以炒出营养、吃的爽口为宗旨,让老百姓的餐桌菜品更丰富,营养更丰富。
  • 殇式疑案

    殇式疑案

    人生总是这么无常,叫我反应不及,随后又痛彻了心扉……我十四岁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妈因为难产,抢救无效死亡,孤单的我还在为即将有一个乖巧的女末女末而感到高兴,可迎来的却是如此大的噩耗与悲伤。
  •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本书主要讲述了刘辉山、古远兴十几岁时在家乡江西参加革命,后成为保卫中共中央首长的警卫战士。他们跟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到达延安,护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挺进北京,参与组建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保卫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文革”期间,他们继续警卫受冲击的军委首长,并奉命执行特殊任务。他们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艰苦卓绝历程和人民领袖纵横帷幄的风采。
  • 爱似疯了

    爱似疯了

    爱情似毒,喝了不是死亡,而是迷惘,不会一命呜呼,而是痴,而是呆,更是疯狂。女主人公莫然回忆过去,才发现天真只能停留在那里,前方不只是万丈深渊,还是遍地荆棘,都得往前走,越走越远,连停下脚步休憩的时间都没有。另一位叫文慈的女人,像是上天安排折磨莫然的,天生的天敌,她胜过莫然有一种快感,尽管她天生丽质,天资聪慧,却被感情蒙蔽双眼,不能自拔。爱疯了,爱到遍体鳞伤,爱到无地自容,爱到痛都不晓得痛,却一直疯狂地寻找着真爱,而爱却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 女配逆袭之流年不换

    女配逆袭之流年不换

    花秦的重生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与花雨夜有何关系?花家的秘密又是什么?当迷雾层层拨开,却原来是场阴谋。。这里小陌,书中一些未解答的秘密等待大家来解答!
  • 傲古战皇

    傲古战皇

    攀武极巅峰,斩八方天骄,帝路争雄,泣血玄黄!陆玄离觉醒天地间最强的战体,又掌控气运神兵,从此踏上一条轰杀各种天才,妖孽之路。有激情,有热血,有红颜,有知己,他让万界不平,星辰失色!帝路争雄谁为先,唯我玄黄灭苍天!
  • 樱花树下下的第一片雪

    樱花树下下的第一片雪

    晓琳:“金雅,佳惜,如果那天我不在了,你们会介意吗?”金雅:“晓琳,不要开玩笑了,再说了,我们怎么会让你受伤呢?有我们保护你呢!”佳惜:“就是啊,有我们在谁敢欺负你,我保证让Ta生不如死!还有啊,以后不准说这些话了!”晓琳:谢谢你们这么关心我,但是......
  • 暗香星如雨

    暗香星如雨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东风也放花千树,更吹落心如雨。一位少年幼时遭受灭门之灾,几年后,少年才思敏捷,机智过人,如何从中详解出当年的灭门惨案,并从中一一找出凶手。此人不但生性风流,而且情义无双。不但拥有不少的好颜知己,而且与之结交的兄弟从默默无闻摇身一变成为响当当的厉害人物。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成为成为一代武林大侠,江湖上的快意恩仇,以及名扬天下的英雄人物人性隐藏的黑暗,与无名之辈的光明形成强烈对比。江湖怨,恩怨情仇有谁能言;红尘事,是是非有谁能辨。
  • 我的忠犬男闺蜜

    我的忠犬男闺蜜

    八个月时,他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和和。三岁,他怕幼儿园的男生会夺去她的初吻,用透明胶粘住了所有男孩的嘴。十八岁生日会上,他的生日愿望是:“乐蕴和,我希望我们俩的第一次都属于彼此!”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他期盼着他们同生同死同相爱,乐蕴和却视他为洪水猛兽。终于,乐蕴和的桃花在她二十五岁这年开放,帅不危不得不再次扛起锄头挖墙角。“小和,这世界不会有人比我更了解你!”“你了解我什么?”“我了解你的胸围!腰围!臀围!和你的大姨妈!”
  • 地狱神探

    地狱神探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平等的交易,更何况是和地狱恶魔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