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9800000017

第17章

今世及后世当持此禁戒。终身莫毁犯。余二句如钞。问近远两释何以分之。答此有多异。一近约止业。远望除惑。二近是凡地。远即圣道。三近是就因。远即从果。四近是渐防。远即顿破。即戒疏云。戒障有二。一者业非。二者烦惑。戒净障业惑待智亡。望分所除故云别脱(此明近义)。后智除惑乃称究竟解脱(此证远义)。下文指后。即戒体中发戒数量门。彼明境量等。即别脱之义可见。四具缘门叙意中初示受法。末代唯羯磨者。以五受中善来三语八敬唯局佛在。破结微通稀而复隐故。藉因缘者或发心为因。余事名缘。或能受为因。所对为缘。或俱因缘如前已辨。其下明重述意。一门即受戒篇。比丘大纲者摄僧要故。佛法根本者住持胜故。列缘中此但撮前受法。径示是非。分对解释前已具委。久听既知不喜烦释。新学未晓自可寻之。故略点示耳。初列五缘并出母论。三中初明受者知师下至小罪。通望下明十师互知。唯据重夷。心不具法谓无戒者。如十三难十诵白衣之类。杂相中初又云者悬取论意。或可引前受缘。五八戒下并略破重之言。故云乃至十戒等。二引论示。彼明六种戒。随犯一重余皆绝分。文中具举五戒。余并略之。故云乃至等。八字写讹。准论合作十戒。即越过八戒也。不得如前者同上五戒也。三结界中初斥单结戒场。更下不字疑是多写。去之则义便。直结小界即目戒场。对大言小如前结法。可知。今下次斥无缘结小界。此即三小有难应法。无故为非。四中初引论示心。重轻二心难显其相。非谓徒然恳恻而已。要在见境明白上品要誓。方名增上重心。亦如前说。恐忘故重示耳。又下约行显相。初示得失。依论即上多论。以期持奉即殷重。故下引文证律自释云。共比丘者共余比丘受大戒。是共比丘义(此谓受体同。删定戒改云共戒是也)。同戒者释云。结此戒已宁死不犯。共余比丘同是同戒义(随行司也)。此即律本淫戒中文。虽文局初戒而义通二百五十。所以戒首先标此者。意明必具受随二戒乃有持犯。非受则无随。非随则无受。此证愿行相副方成得戒明矣。愿行即受随也。五时节中初科问。列四心中略无记。故云乃至。无心者论作入灭尽定。准业疏。问三性通得则合无心入无记耳。答云通者彼云。先以善心礼僧合掌。白四起业相续成就。是名善心发善心得。若先以善心乃至起业。羯磨未竟起不善念。藉前善心力故发业任运而起。与不善俱是名善心发恶心得。无记睡心入灭尽定者亦尔。次立难中即前受戒犍度中。文嗔是不善。睡狂是无记。答中初示得不。羯磨已后者谓初白竟。第一羯磨已去名为后也。业疏引十诵云。知时犯不知时清净。如犯残忏。闻出罪白后睡不觉羯磨竟者是也。准此以通前闻白。已后睡得戒(此祖师所据也)。由前陈乞事委十师。既闻作白足彰情许。虽入余心不妨感戒。广如业疏。前下别点善心。恐疑善心本是得限。那云白时具上四心不得戒耶。故此释之。又下复恐见云无心缘戒。便谓滥上无心。故重遣耳。五优劣中优即胜也。前后六门并单论别脱。此兼道定还欲对显别脱功胜。又别脱一戒通含五受。若对七科四通三局寻文可见。欲释此门先须略知道定名相。初别脱对境彰名。定道从心为目。与定慧二心同时。故并言共亦名为俱。其定戒者成论离禅定为二戒。色无色别故多宗合为一。俱不动业故道戒或名道俱。道共无漏等异。此辨名也。二别定并有漏。道共唯无漏。别脱欲界业。定共上二界业。道共非三界业。此论体也。三别定通凡圣。道共唯局圣。此位分也。四别脱假缘受。定道随心发。此明因也。五别脱但随身。要期尽形故。定道名随心。生死不绝故。此示功也。略知如此。余如后解。叙意中失相谓。违教也。次科多论五种。初时二境三心四功五人。如次释之。初时希常者。以木又须佛出世制方有故。余二纵非佛出。亦有得定证道之者。故常有也。希现胜者。犹如世物希少则贵常者不如故。二境中木叉遮性通禁。余二但止性恶。故境通局也。三约心者慈即大心。故是佛因论云。禅无漏戒不以慈心得。谓从智得。此专自利。即二乘心劣可知也。四明功有二。一摄生广被七众故。二住持胜绍续等故。住持中三种并以绍续字贯之。初所乘法。二即所住境。三谓所成果(古记引毗罗三昧经云。人天涅槃是为三道非)。论中但云三乘道果相续不断。故知余文并钞加也。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色无色定故。善见中初标示。诸下校量初总举法喻。光山是喻。学即是法。戒定慧三故言诸也。日下别对显胜。若下出其所以。此与多论初义颇同。重受中此章所明。意令行者审己所受。更求增胜故也。多宗中初科文列三种。并异四分。言不重发者三戒永定。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十。本俗仍下。余五方胜。中心受十。上心受大亦尔。彼云。木叉戒者无有重得。若微品心受得五戒。后以中上品心受十戒。先得五戒更无增胜。于后五戒乃得增耳。不重受者彼计一受即定。既不重发更受不增。故不立也。准下但明具戒。意详五八十亦尔。以五制尽形。八限日夜。纵逐日受望当日中不可重故。不重犯者此据初篇同种为言。依本定者本谓。坛场初受也。故下引证。婆沙中年少苾刍得上品戒。以能起上品心受故。罗汉苾刍得下品戒。以先发下品心受后不增胜故。问罗汉既发定共道俱。岂得不增。戒必不增。那得圣道。如是思之。释难中初难者如戒本云戒羸不悔。谓将欲趣犯戒力微弱。故云羸也。坚持守护其体光洁。故如肥也。体既肥羸。理有增减。则与上常定义实相违。故以为难。答中初二句约受随判开。此对随行者行有持犯。故说肥羸。不论受体者受依本定。故无肥羸。亦下次就受体作无作分。上二句明作戒。一念者明时促也。随心者谓逐境迁谢。不可追改。上中下心随发一品则永定也。若尔彼宗作戒是色法。那云随心。答此约心念克定成时。故杂心多论并以初念二念用分初后。如下自明。下二句明无作。非心者反上随心也。尽形者反上一念也。彼计无作为色。故但云非心耳。随行增微者谓。持心勤怠故体有肥羸。即彼所计身口七业皆色损益义也。若尔与上随行复有何别。答上则专论随行。此谓以随资受(古记以后解谓同成论许重受者非也。彼自约行说体肥羸。岂今重受耶)。二成宗中初引论。而标故者因前起后非引证也。对破彼计假设疑问。答中初答重发。出彼第九七善律仪品。具云。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仪。即日受优婆塞戒。是第二律仪。即日出家作沙弥。是第三律仪。即日受具足。是第四律仪。即日得禅定。是第五律仪。即日得无色定。是第六律仪。即日得无漏。是第七律仪。上云无漏且据初果。下复统收二三四果。故云随得道处(本论作道果)。而下示重发义。本得不失者从前体增为后体故。胜者受名从后彰名前名没故。其下列释可知。问重发重受如何分别。答重发据多戒。重受约一戒。若尔论明重发那见重受。答由体重发即得重受。以彼重受一体发故。引证中师资传今藏中无本(诸记云。梁僧祐撰有五卷)。此即多宗余师之义。虽违已宗乃顺今部。故特引之。僧传即梁高僧传嘉祥寺慧皎撰。此引跋摩传。坛经作十一年。只桓即此土杨都寺名。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从重受。僧伽跋摩此云众铠。或问者传云。有慧义法师擅步京邑。见跋摩行重受事。谓为矫异执志不同。亲与跋摩拒论是也。答下即跋摩语。慧义问曰。夫戒非同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跋摩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境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永定也。余广如坛经。七中意明此土得戒元缘。令知所从不妄承奉故也。震岭即目此方。下云汉境。足可相照也。通斥中初叙妄有二。一谓无端始。二谓缘乖亦得。忽下正斥。初斥妄言。由不披教轻发此言。故宜深责。今时多尔无知可悲。喟即叹息之声。霆谓疾雷。七曜者日月五星(南方荧惑北方辰星。东方岁星。西方太白。中宫土宿)。丽即训着。布着于天也。此明祖师将谓圣教人所同闻。而不意愚者都无所晓。因彼妄述不觉惊叹。故云岂以等。亦犹具耳眼者。闻雷至响见耀极明。而不谓聋盲无所闻见也。管识谓。管中窥覰喻识见之狭。厝置也。故下示所出。初显缘成。引用圣教者指前第四门。此下示从始。纵下遮妨。犹恐执着诸律论中容有缘缺而感戒者。便谓不必假缘。故纵而夺之。如本律不受十戒。多宗不具衣钵。伽论师僧不如法等。即缘境滥也。然成否之相并见受戒篇中。故指如前。别显中僧缘为二。初句重牒前标。自下引示。又三先叙教流之始。后下正示受缘。即下结示。初中汉是朝代。明即帝号。后汉明帝永平三年夜。梦金人飞空而至。旦集群臣占之。傅毅奏曰。臣按周书异记云。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昭王时生。穆王时灭。灭时此方午时天阴大地震动。白虹一十二道贯于太微。竟夕至晓。穆王问于群臣。时扈多(臣之姓名上音户)奏曰。西国圣人入灭之兆。千年之后教法合流此土。王敕刊之于石。薶于南郊天祠之前。臣算至今正千年矣。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遂遣蔡愔等十八人。往西国求佛教焉。迦竺者传法僧名。即迦叶摩腾竺法兰。皆中天竺人。时蔡愔等至月氏国。遇腾兰同契游化。遂迎至洛阳。译四十二章经。又赍画释迦像。即此方三宝之始也。迄亦至也。曹即帝姓。魏是国号。为有后魏相滥。故加姓简之。自汉明已来跨一百九十余年。未禀等者。谓体俗形异也。设复等者。谓法阙事非也。祠即神庙。祀谓祭祀。所以腾兰不即授归戒者。此乃圣人知机而作化。存由渐故也。受缘中又二。初明迦罗行受。亦云柯罗。嘉平即齐帝时年号。凡得五年。洛阳即魏所都。

立羯磨受者纳法为体。异前形同也。业疏云。依法正部行十僧受戒。又云。神州一统约受。并诵四分之文。即此为始矣(此土僧尼得戒功始迦罗。律宗不以继祖忘本故也)。文中但云羯磨。则三归五十义必具矣。中夏者大国曰夏。且局此方。言中其实西梵印度。乃阎浮之中心可。改妄习者立僧法式。替前祠祀。出戒心者令依持也。出谓翻文。心以总要为义。律文虽广要归戒本。故云心也。教宗之乱自此为始。聪师已前盛弘僧祇亦由此矣。又下次明昙谛译羯磨。昙谛梵言未详华语。若据藏中僧铠羯磨亦出曹魏。但迦罗不用。别请昙谛出之故。今但推昙谛。即僧传云。请胡僧出羯磨是也(迦罗行受。谛但译文。后人反。以谛为祖独遗迦罗者。未之思耳)。次尼缘中初标。若据昙谛羯磨尼法备足。则知。曹魏以来即从一众边受。此准五分十一众受。十僧之外须一尼为和尚。方可行之。理必先有西尼。到此今云初缘。乃二众受戒之初耳。至下引示。初示求那许请。文又为三。初叙求那西至。元嘉即宋文帝时改号凡三十年。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扬州即宋所都(今升则也)。后于南林寺前园中筑戒坛受戒。即此土立坛之始。又下二叙发起端由。先明西尼怪问。据传乃影福寺尼慧果等。腾西尼语咨问跋摩。摩下跋摩答释可解。诸下三叙怀疑求受。先明宋尼虔请。下示跋摩许可。次至十年下云众铠代成。初叙众铠西来。即天竺国人。初下次明行法。先示前缘。德铠即十年九月死。俄下明尼满数。俄谓非久。即十一年也。通前共十一人此据正用为言。故云十数。指出中僧传梁慧皎撰(唐传祖师撰。宋传赞宁撰二传在后。今非所指)。名僧传梁宝唱撰。僧传序云。琅耶王巾撰。僧史齐竟陵文宣王撰。三宝记传。或称佛史。或号僧录等。晋宋杂录即俗典详今钞文。多引僧传。然其事迹遍在诸文。故通指之。今生信奉。故下显意。龟辨吉凶。镜分好丑。千载之下不容滥迷也

同类推荐
  • 佛说苾刍五法经

    佛说苾刍五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樵云独唱

    樵云独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珠玉词

    珠玉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了知王药叉眷属法

    正了知王药叉眷属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转身回头你已不在

    转身回头你已不在

    我以为你会一直陪着我,却没想到我的一个转身却把你弄丢
  •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喜儿传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喜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人死不怕,重新投胎也不怕,怕就怕投胎时,碰上盗版孟婆,喝了一碗假孟婆汤,带着记忆投胎.好吧,带着记忆就带着记忆吧,虽然有些负担,可也正好让她引前世为戒,让自己变得笨一点,懒一点.没错,就是这样,喜儿仰天大呼,“我,要做史上最懒的穿越女主,势要将坐吃等死进行到底”
  • 做内心强大的女子: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做内心强大的女子: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写给无数次跌倒却心中依然有爱,依然相信勇气与幸福的普通小女人,给这些外表坚强内心柔弱的女人温暖、智慧、勇气及改变。有时,你可能脆弱得连说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却能发现自己可以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本书是普通小女子的幸福指南,迷茫时、流泪时、痛心时最温暖的伴侣,——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温暖,从容,内心充盈又有韧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萌妻没养肥:公子别乱来

    萌妻没养肥:公子别乱来

    一个作女通过死作三个男人,搞得天下大乱,风云变色,最后作死一大票人,也搭上了自己。养媳妇儿,就像养羊,养肥了才能宰。圈养在家的殷舞自愿挑起家族重任,深入虎穴刺探敌情,她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想到自己已成了他人的猎物,一不小心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诡计,平静的酒城暗潮汹涌,有人猎情、有人猎权,看懵懂小绵羊如何咬人一口。一场食色宴,许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写。在不懂情为何物,男为何品时,她先后与三个人结下不解之缘,其中两个若即若离,还有还有一个时男时女。谁是孽缘,谁是真爱,纠缠于三段恋爱纠葛,被命运推到了峰口浪尖。
  • 绝色美人,高冷公子带回家

    绝色美人,高冷公子带回家

    一朝穿越,她跌入湖里,被人救起,乃不知又被人掳走,为了逃脱他的手掌心,使尽浑身解数,然后,一步步坠入爱河...到后来却发现:这一切竟然是个惊天大阴谋.....她的身份慢慢揭开神秘面纱...这一切的一切由那人所设计....而幕后主事人竟然是他和她!他,步步为营,竟不料把自己搭了进去;他,明知她是小侄子派来的棋子,却还是深爱与她;他,与她一样,只是君王手中的棋子,明知自己没有机会,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为爱一搏。她被他擒住,以她威胁他的叔父,她伤心欲绝,拔刀自杀,含泪看着他们:“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动情……”某片段.“老天爷,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躺着血泊中的女子发出不甘的嘶吼...
  • 问水九剑

    问水九剑

    看见了孤山的雪,那是北境最美的风光,所以我来看南国的剑,那是沧澜江边,最伟大的王!
  • 青春悲葬花

    青春悲葬花

    她,永远的她。我不在了,你也要好好的,我会守护你,直到我生命的结束......
  • 慌古禁忌

    慌古禁忌

    叹一息,寒梅傲雪为谁开?百世回眸待君来.....百万年的仇恨!终要破入九天....千万世的等待!哪怕寻遍九幽
  • 宠女倾城:璇玑玦

    宠女倾城:璇玑玦

    国已破,家已亡。是谁宠我在心、是谁为我倾国倾城、是谁屠尽天下不义之人、只因我幼时的梦靥……当一切尘埃落定,我才发现、从始至终、我只贪恋你给的温暖,愿、回到还没有开始的最初,那里,有我们、关于幸福的梦想……欢迎所有有缘的朋友加入咱们的QQ群大家庭:5687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