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6700000004

第4章

天地章第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御注曰: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以仁為恩,害則隨至,天地之於萬物,聖人之於百姓,輔其自然,無愛利之心焉,仁無得而名之。束芻為狗,祭祀所用,適則用之,過則棄之。彼萬物之自生,百姓之自治,曾何容心焉?臣義曰:大仁不仁,非不仁也,以仁為恩,仁亦淺矣,害之隨至,仁可為乎?大道之世,適然皆生,同焉皆得,何以仁為?天地無愛於物,而物當其分,而同於自得。聖人無愛於百姓,而百姓自適,而相忘於無情,此天地聖人所以視萬物百姓為芻狗也。天地之於物,聖人之於民,非無心也,非有心也,生其所自生,治其所自治,應時而用,其用也不藏。已事而廢,其廢也不留,何容心哉?皆所以輔自然爾。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御注曰:橐籥虛而能受,受而能應,故應而不窮。有實其中,則觸處皆礙,在道為一偏,在物為一曲。臣義曰:天地之間,一氣之運,闔闢變化,出入動靜,不見新故,無有終始,其猶橐籥乎。橐籥之為物,以虛而受,其受也不辭。以虛而應,其應也不窮。有實其中,其用也廢。天地之鼓萬物,豈有心哉。萬物自動於至虛,而天地聽其自爾。聖人之於百姓,是以應其適然,而無係累,故比夫棄籥。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御注曰:虛己以游世,則泛應而曲當,故曰虛而不屈。迫而後動,則運量而不匱,故曰動而愈出。聖人出,應帝王,而無言為之累者此也。

臣義曰:氣寓於橐籥,以鼓萬物者,橐籥以虛能受能應故也。其靜也虛,氣復於無,而未始或屈。其動也虛,氣應於有,而未始或窮。聖人虛己泛應,曲當於物,而其道不屈,動化應時,運量不匱,而其道愈出,安有言為之累。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御注曰:籥虛以待氣,氣至則嗚,不至則止。聖人之言似之。辯者之囿,言多而未免夫累,不如守中之愈也。慎汝內,閉汝外,收視反聽,復以見天地之心焉,此之謂守中。

臣義曰:聖人本乎無言,迫不得已而有言,其言也綠時適可,應彼而已。猶籥之虛,為氣所嗚爾。應理而言,其言不窮。辨者之言,是非交擊,言之雖多,其窮也數。惟善惡兩忘,是非不立,則虛而無係。無係則不偏,不偏則得中,中而能守,曠然忘懷,而復乎天一,天地之心,於此可見。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

御注曰:有形則有盛衰,有數則有成壞,形數具而生死分,物之理也。谷應群動而常虛,神妙萬物而常寂,真常之中,與道為一,不麗於形,不墮於數,生生而不窮,如日月焉,終古不息,如維斗焉,終古不忒,故云不死。

臣義曰:囿於陰陽者,其盛衰有形。役於變化者,其成壞有數。涉形與數,其生也孰固。谷以常虛,而應群動之感。神以常寂,而妙萬物之上。常虛則不累於形,常寂則不滯於數。谷之虛,神之妙,冥於一致,與道同體,生生不窮,其應無已,其化不測,其猶日月維斗,皆終古而未始,或息或忒,故曰不死。不死者,以其無所自生,故不死也。神亦至矣,必曰谷神者,氣冥於虛,神潛於氣。神之應也如響,能容能應,能虛能盈,無有終已,故以谷言。

是謂玄牝。

御注曰:萬物受命於無,而成形於有,谷之用無相,神之體無方,萬物所受命也。玄者天之色,牝者地之類,萬物所以成形也。谷神以况至道之常,玄牝以明造物之妙。

臣義曰:谷神以無受萬物之命,天地以有賦萬物之形。不曰天地,而日玄牝者,以天地之色類言也。色類本乎氣,故玄牝者,氣之所以生物也。有母養萬物,生生之理,是造物之妙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御注曰:《莊子》曰: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而見之者,必聖人已。故於此明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物與天地,本無先後,明大道之序,則有天地,然後有萬物。然天地之所從出者,玄牝是已。彼先天地生者,孰得而見之?

臣義曰:玄牝者,生物之本,體屬乎陰陽,萬物之母也。門有闔闢之義,根有生出之理,玄牝之氣,闢而為陽,麗乎陽者之所生也,闔而為陰,麗乎陰者之所出也。天地以陰陽形之大者言之也,天地萬物由此門出,莫得而見,故曰玄牝之門。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御注曰: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不知其盡也。夫是之謂綿綿若存。茫然天造,任一氣之自運,倏爾地化,委衆形之自殖,乾以易知,坤以簡能,非力政也,何勤之有?

臣義曰:萬物資氣以生,資神以靈,故氣為神母,神為氣子。氣固則神全,氣汨則神亂,氣喪則神去。綿綿者,引而不絕,續而不已,先天地而有,後天地而無窮,恍惚窈冥,而或有在,故謂之若存。茫然天造,任其氣之自運,而莫知其所以然。倏爾地化,委其形之自殖,而莫知其所自。以無為用,而非智力所能為也,故曰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御注曰:天穹窿而位乎上,經為日月,緯為星辰,而萬物覆焉。地磅礴

而位乎下,結為山嶽,融為川澤,而、萬物載焉。萬物覆載於天地,天地無心於萬物,故天確然而常運,地隤然而常處,所以能長且久也。天地有心於生物,則天俄而可度,其覆物也淺矣,地俄而可測,其載物也薄矣。若是則有待也,而生焉故能長生?

臣義曰:復乎無物,孰命其形。合乎無始,孰有其生。賦生之初,同乎太虛,凝為我形,如水有冰。世之人一受成形,遂以形為我有,認其有生,遂以生為我固。是以形虧而不全,生離而不抱,忽然而逝,何異隙駒,曾不知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爾。天穹隆而位乎上,未始有心於覆物也,地磅磚而位乎下,未始有心於載物也。形為天地,而不知其所以為天地。功為覆載,而不知其所以為覆載。其長且久,未始以生為也。無以生為,則生未嘗生,雖寓於有生,而無有生之累,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御注曰:天運乎上,地處乎下,聖人者位乎天地之中。達而為三才者,有相通之用。辨而為三極者,有各立之體。交而為三靈者,有無不妙之神。然則天地之與聖人,咸得乎道,而聖人之所以治其身,亦天地而已。故此章先言天地之不自生,而繼之以聖人不自有其身也。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是謂後其身。後其身,則不與物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故曰後其身而身先。在塗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外死生,遺禍福,而神未嘗有所困也,是謂外其身而身存。夫聖人之所以治其身者如此,况身外之事物乎?遭之而不違,過之而不守,體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間。形將自正,物我為一,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者,一此其效歟!臣義曰:立己以先物,則物為我敵,而為物之勝,而身未始或先。有我以存身,則身為物喪,而為物之傾,而身未始或存,此理之固然也。聖人位乎天地之兩間而成,能於天地達而為三才,辨而為三極,交而為三靈,混然無間,咸體乎道,其致不異。故此章言天地之不自生,故能長且久。繼言聖人後外其身,故能先能存也。聖人無心於自先,故後其身,而天下莫如我先之至。無心於自存,故外其身,而天下莫如我存之固。我身之先,我身之存,皆超然無物我之累,未始有其身者然也。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御注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道者為之公,天地體道故無私,無私故長久。聖人體道故無私,無私故常存。自營為私,未有能成其私者也。

臣義曰:天地聖人所以無私者,無我故也。私於有我,未有能成其私者。天地無自生之私,故能長生,聖人無有身之私,故能常存,故曰成其私。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

御注曰:《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莊子》曰:離道以善,善名既立,則道之體虧。然天一生水,離道未遠,淵而虛,靜而明,是謂天下之至精,故曰上善若水。臣義曰:寂然不動,復乎妙常者,道也。感物而應,繼道而出者,善也。復於至道,善無所立,名為上善,道固已離,蓋善名立而道體虧矣。水之為物,生乎天一,道之出也,水幾於道,道未遠也,出於空無,流乎實有,出乎道者然也。淵而虛,其深也可以會道,靜而明,其一也可以復道,則未遠乎道者然也。出乎道,而未遠乎道,故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御注曰:融為雨露,萬彙以滋。凝為霜雪,萬寶以成。疏為江河,聚為沼沚;泉深海大,以汲以藏以裕。生殖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以利萬物,孰善於此?善利萬物,萬物蒙其澤,受其施,而常處於柔弱不爭之地,納污受垢,不以自好,累乎其心,故於道為近。幾,近也。

臣義曰:五行之政用也大,而水為之本,萬物之生殖也博,而水資其生。施及於物,而受之者不知其所施。物蒙其澤而利之也,不知其所及。處不爭之地,而利及萬物,不知其所以為善。衆流之污,群物之垢,彼有心者之所惡,水之納污受垢,處衆人之所惡,而不知其所以為善。惡而不知其善,惡而不知其惡,故於道為近。

居善地,

御注曰:行於地中,流而不盈。臣義曰:水由地中行,性也。其流趨下而不盈,故曰善。地如水之善,地則得所居矣。

心善淵,

御注曰:測之而益深,窮之而益遠。臣義曰:虛靜而深不可測,晦明而遠不可窮,心如水之善淵如此。

與善仁,

御注曰:兼愛無私,施而無擇。臣義曰:兼愛無私,愛之廣也。施而無擇,施之博也。廣且博,仁至矣。與如水之善仁如此。

言善信,

御注曰:避礙而通諸海,行險而不

失其信。

臣義曰:避礙行險,旁流萬折,行由地中,束歸於海,言如水之善信如此。

政善治,

御注曰:污者潔之,險者夷之,順物之理,無容心焉,故無不治。臣義曰:潔污而清,夷險而平,任理之自爾。順物之自然,水之治也,政如水之善治如此。

事善能,

御注曰:因地而為曲直,因器而為方圓,趨變無常而常,可以為平,無能者若是乎?

臣義曰:曲直圓方,趨變不一,適可而應,常得其平,水之能也。事如水之善能如此。

動善時。

御注曰:陽釋之而伴,陰凝之而冰,次諸東方則束流,次諸西方則西流,動而不括,宜其隨時而已。

臣義曰:時次則流,時塞則止,以陽釋,以陰凝,隨時而動,動而不括。動如水之善時如此。

夫惟不爭,故無尤矣。

御注曰:聖人體道則治身,惟長久之存。兼善則利,物處不爭之地。《莊子》曰:有而為其易耶?易之者嗥天不宜。夫無為而寡過者,易;有為而無患者,難。既利而有為,則其於無尤也難矣。上善利物,若水之性,雖利物而不擇所利,不與物爭,而物莫能與之爭,故無尤矣。故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

臣義曰:水兼諸善,不有其善,故不為而幾於道。人有諸善,而不有其善,故不爭而無尤。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御注曰:盈則溢矣,銳則到矣,萬物之理,盈必有虧,不知持後以處先,執虛以御滿,苟湛溺滿盈之欲,是增傾覆之禍,故不如其已。物之變無窮,吾之智有盡,前識者道之華,愚之始也。揣物之情,而銳於進取,則智有時而困,可長保乎?

臣義曰:善持滿者不盈,盈則有傾覆之息。善揣物者不銳,銳則有挫折之失。不能忘有,而事於矜持,雖一時之盈,未至或傾,而終有覆溢之患。不能忘情,而工於億度,雖進銳屢中,未見或失,而終有困拙之累。持盈揣銳,立我故也。有我則物為之敵,事物之來無已,將以我勝,殆矣。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御注曰:金玉富貴,非性命之理也,外物之不可恃而有者也。寶金玉者,累於物。累於物者,能勿失乎?故莫之能守。富貴而驕,則害於德。害於德者,能免於患乎?故自遺其咎。聖人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以為己處顯,夫豈金玉以為寶,富貴之足累乎?故至富國財并焉,至貴國爵并焉,其貴無敵,其富無倫,而道不渝。

臣義曰:在外之物,無非儻來,寄認而有之,同適於弊。金玉富貴,在彼者也,性命道德,在我者也,忘其在我,而逐夫在彼,喪其天真,流於物假,亦妄人爾。金玉,世所寶也,非我固有,恃而有之,自累於物爾。物有所累,能無失乎?富貴,人所願也,非我固有,有而驕之,自害於德爾。德有所害,能無患乎?聖人無我累,雖王天下,而不為己處顯,無物累,雖拘一世之利,而不為己私分者,體道故也,故其道不渝。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御注曰:功成者寨,名成者虧,日中則反,月盈則蝕,物之理也。聖人睹成壞之相,因識盈虛之有數,超然自得,不累於物,無復驕盈之患,非知天者,孰能與此?故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四時之運,功成者去,是天之道。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能勿悔乎?伊尹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

臣義曰:陰陽迭運,寒暑代推,有進則有退,有成則有虧。天道付功於物,而其用退藏,自然之道也。彼認功名為己事,進而不知退,雖得持盈之善,揣銳之工,能勿悔乎。聖人見成壞之理,識盈虛之數,知造化之密移,明吉凶之倚伏,而無功名之累,故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得天之道也。

載營魄章第十

載營魄,

御注曰:魄,陰也,麗於體而有所止,故老氏於魄言營。魂,陽也,托於氣而無不之,故《易》於魂言游。聖人以神御形,以魂制魄,故神常載魂而不載於魄,如車之運百物載焉,如時之行寒暑往焉。心有天游,六徹相因,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豈復滯於魄哉?

臣義曰:魂托於氣,而神無不之者,屬乎陽也。魄麗於體,而營有所止者,屬乎陰也。神載魂則生神,從魄則死,聖人氣完固而神全,一出入變化,而無形體之或累,以陽勝陰,以魂制魄,故神常載魂而不載於魄。至於外天地,遺萬物,獨往獨來,應化無窮,而神未始或困者,不載於魄爾。謂之營,蓋有托宿止集之意,言魄之舍也。謂之載,蓋有乘載運動之意,言神之游也。故於魂言載,於魄言營。

抱一,能無離乎?

御注曰:天一生水,於物為精。地二生火,於物為神。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守而勿失,與神為一,則精與神合而不離。以精集神,以神使形,以形存神,精全而不虧,神用而不竭,形生而不敝,如日月之麗乎天,如草木之麗乎土,未嘗離也。竊嘗申之,人之生也,因精集神,體像斯具,四達并流,無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其名為同帝。而世之愚者,役己於物,失性於俗,無一息之頃,內存乎神,馳無窮之欲,外喪其精,魂反從魄,形反累神,而下與萬物俱化,豈不惑哉?聖人則不然,載魄以通,抱一以守,體神以靜,形將自正,其神經乎太山而不變,處乎淵泉而不濡,孰知其所始,孰知其所終,故曰聖人貴精。

臣義曰:道生一,一者,水之生數也,精之所本,故天一之水為精。一生二,二者,火之生數也,神之所出,故地二之火為神。一元之炁,混於太虛,氣本無形,精因以生,精固於一,神集乃全,一精集神,而神用不竭,以神御形,而形生不敝。故精者生之本,一者精之數。精固而不搖,則復乎一,一抱而不離則精全,精全則神全,神全則合乎變物,而上與造化者游。其靜也體道,其作也契理,孰究其終始。彼汨於多欲,與接為構,喪精失靈,神敝於形,魂載於魄,淪於幽,陰沉為下愚而天理滅矣。惟抱一不離者,雖涉萬變,而神全於一。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御注曰:《易》曰:乾,其靜也專。揚雄曰:和柔足以安物。靜而不雜之謂專,和而不暴之謂柔,嬰兒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不藏是非美惡,故氣專而致柔。孟子曰:蹶者趣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心不足以專氣,則氣有蹶趨之不正,而心至於憤驕而不可係。聖人虛己以游世,心無使氣之強,則其靜而不雜,和而不暴,與嬰兒也奚擇?故曰能如嬰兒乎?孟子曰:其為氣也至大至刚,以直養而無害,則充塞乎天地之間。老氏之專氣,則曰致柔何也?至剛以行義,致柔以復性,古之道術,無乎不在。

臣義曰:氣者道之所運,物者氣之所化,氣寓乾坤以出入,而萬物因氣以生死,故氣為萬物之元,而人尤貴於善養也。《孟子》曰: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楊雄曰:氣者所適善惡之馬歟。則氣之所養,要乎專也。靜而不變,一而不雜,則氣得其專,豈復有蹶趨動心之累,善惡失其所適也哉。氣專則靜一而有常,沖和而不暴,致柔以全真,而體與道俱,其與嬰兒等爾。彼心火炎於中,氣馬蹶於外,強暴之心勝,而醇和之德消,喜怒并毗於陰陽,嗜慾接搆於聲色,此人所以陷於妄作之凶不自返也。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御注曰:聖人以此洗心,則滌除萬行而不有。以此退藏於密,則玄覽妙理而默識。若是者體純素而不累,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何疵之有?

臣義曰:心復於無,則情亡垢盡,心融形釋,故曰滌除萬物而不有。冥會於道,則遺人離物,明徹見獨,故曰玄覽妙理而默識。滌除玄覽,則物我玄同,何復有疵?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御注曰:以仁愛民,以智治國,施教化,修法則,以善一世,其於無為也難矣。聖人利澤施於萬世不為愛人,功蓋天下似不自己,故無為也,用天下而有餘。

臣義曰:愛民以仁,而仁之施也,未離乎有心。治國以智,而智之用也,未離乎有知。役於心智,勞於有為者然也。不為其愛,則愛周於民,不為其治,則治全於國。·

天門開闈,能為雌乎?

御注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聖人體天道之變化,卷舒啟閉,不違乎時,柔剛微彰,惟其所用。然未嘗先人而常隨人,未嘗勝物而常下物,故天下樂推而不厭,能為雌,於是乎在。

臣義曰:天門開闔,陽之動也。陽動自然,故以天言之。道有出入,故以門言之。聖人無心於作為,而闔闢變化,應而不玄,其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御注曰:聰明聖智,守之以愚,與此同義。

臣義曰:旒纊之設,收聰明也,守之以愚,無所用知。明白四達,無以知為,所以為聰明聖知。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御注曰:聖人存神知化,與道同體,則配神明,育萬物,無不可者。生之以遂其性,畜之以極其養。無愛利之心焉,故生而不有。無矜伐之行焉,故為而不恃。無刻制之巧焉,故長而不宰。若是者其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故曰是謂玄德。天道升於北,則與物辨。而玄者天之色也,聖人之於天道,降而為德,非玄不足以名之。

臣義曰:聖人自抱一專氣,至乎玄覽,則在我者至矣。自無為為雌,至乎無知,則應物者至矣。在我而忘我,在物而忘物,與道同體,於是乎見生其所自生,畜其所自畜,道生萬物,孰認而有為。本無為,孰矜而恃其長天下也。無刻削之巧,皆付之自然爾。故曰不宰,夫如是,故百姓不知。萬物不謝,是謂玄德。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御注曰:有無一致,利用出入,是謂至神。有無異相,在有為體,在無為用,陰陽之運,萬物之理也。車之用在運,器之用在盛,室之用在虛,妙用出於至無,變化藏於不累,如鑒無象,因物顯照,至人用心,每解乎此。臣義曰:有之與無,冥於一致,道之全體,神之至也。自無適有,因有見無,則有無異相。無即有而為體,有即無而為用,物理皆然也。車之運轉,器之成貯,室之居處,皆以無為之用。車也、器也、室也,皆以有為之體。墮於形體,認為已有,歸於俱敝,蔽蒙之人也。知無有為用,則明變化之機。達妙用之功,應於無窮,得於神解。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御注曰:有則實,無則虛,實故具貌像聲色而有質,虛故能運量酬醉而不窮。天地之間,道以器顯,故無不廢有,器以道妙,故有必歸無。木撓而水潤,火熯而金堅,土均而布,稼穡出焉,此有也,而人賴以為利。天之所以運,地之所以處,四時之所以行,百物之所以昌,孰尸之者?此無也。世莫睹其進,故其用不匱。有無之相生,老氏於此三者,推而明之。

臣義曰:形而為有,物之為利,虛而為無,物之為用,有無相資而成功。如後車也、器也、室也,皆物之易見者也,故即此三者,以明有無之利用。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御注曰:目圍二焉,其見者性也,徹而為明則作哲,足以斷天下之疑。耳藏一焉,其聞者性也,徹而為聰則

作謀,足以通天下之志。睹道之人,無形之上,獨以神視,無聲之表,獨以氣聽,而視聽有不待耳目之用者,曾何聲色之足蔽哉?世之人役耳目於外物之累,故目淫於五色,耳淫於五音,而聰明為之衰,其於聾盲也何辯?臣義曰:見曉於無形者,得之神視。聞和於無聲者,得之氣聽。視不以目,故徹而為明。聰不以耳,故徹而為聰。聰明足以作謀作哲,而耳目徹乎無聞無見,豈有聲色之累乎,性遷於情,已失於物。弊精神於聲色,役耳目於視聽,是以神宇耗而聰明衰,故曰目盲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御注曰: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五味,人之所同嗜也,而厚味實臘毒,故令人口爽。人之生也,形不滿仞,而心侔造化。聖人之心,動而緯萬方,靜而鑑天地。世之人從事於田獵,而因以喪其良心,不足以自勝,可不為大哀也耶?

臣義曰:大羹玄酒,復乎無味,所以體道也。道之出口,淡乎無味,所以語道也。葆乎沖和,全其天真,至味存焉。逐世好之嗜,而厚於五味,則失味之真,故曰口爽。心游於物初,而侔乎造化,其動而出也,足以緯萬方,其靜而入也,足以鑑天地,心復乎無心而然也。從事於田獵,則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和返,氣血作勞,而心發狂,失性如此,大可哀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御注曰:利以養人,而貨以化之,故交利而俱贍。聖人不貴難得之貨,不貴異物,賤用物,欲人之安其分而無所奪也。貴難得之貨,則至於决性命之情,而饕貴富,何行之能守?故令人行妨。仲虺之稱湯曰:不殖貨利,孔子之謂子貢曰: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貨之妨行如此。

臣義曰:知義命之所在者,明富貴之有分。知分而安之,豈復有攘奪健羨之患。貨之難得,世之所貴,非適於用,而妄以為美者,難得故也。貴其難得,至於決性命之情,而期於必得,則行之毀也。孰顧,故曰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御注曰:八卦坤為腹,以厚載而容也。離為目,以外視而明也。厚載而容,則無所不受。外視而明,則有所不及。聖人以天下為度,故取此能容之腹,非事事而治之,物物而察之也。故去彼外視之目。《莊子》曰: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故聖人去之。

臣義曰:無所擇而無不容者,腹也。有所視而有所別者,目也。故坤以厚載,有容為腹,離以外視,而明為目。容則無所不受,契道之體,明則見有所不及,立我為用,故聖人去彼取此。聲音、嗜好、利欲,均失性也。感移於物,情累之役人也。目為多,故先言乎目。目不盲,耳不聾,口不爽,心不狂,行不妨,則情忘氣完而腹實矣,故終之以為腹不為目。

同类推荐
  • 三命指迷赋

    三命指迷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张祥之房陵

    送张祥之房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刑幕要略

    刑幕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略

    战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苍穹界皇

    苍穹界皇

    神洲大陆,万族林立,群雄四起,唯武独尊!在这乱世之中,强者,矗立整个大陆的金字塔顶端,他们拥有吞天吐日,逆天改命的能力!蛮荒之地,有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一个命运多舛的天才少年,自幼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但一把天来之火将他丹田焚毁,此生与修炼一途都将无缘。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奇遇之后,他涅槃重生,重归修途,自此,他踏上一条被后世传唱万年的传奇之路!
  • 格斗男孩

    格斗男孩

    方特里少年丧母,18岁之后的方特里为完成母亲最后的心愿找寻下落不明的警察卧底父亲,与李安狄,郭东组队参加全球格斗之王大赛,偶遇同是参赛者的日本美女林舞汐,却发现林舞汐爱的是西蒙的心腹比利,而全球的11组织中,以比格、克鲁斯和西蒙各自领导的三支势力最为壮大,其中西蒙的势力最大,是另二支的总和……比格想要颠覆11的领导地位……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阴间鬼道

    阴间鬼道

    接受阎罗的命令,龙涛携阎罗图开始寻鬼之旅!这里有会鬼话连篇的小鬼,有执念做出最美食物的灵魂!原来这世间还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隐藏在世界的另一面……阴间的破碎,鬼道的觉醒!这是一个鬼道的世界……
  • 神医嫡妃

    神医嫡妃

    一朝穿越,两世为人,来自现代古中医世家的大小姐,慕容久久,待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古代版受气包时,姐妹算计她,继母陷害她,便宜亲爹视她为不祥,高深祖母利用她……没法子,家人靠不住只好靠自己。自此之后,她巧施毒计,扶摇而上。莲花小妹喜嘚瑟,姐边让你知道,残花败柳怎么写。伪善继母毒计多,让你偷鸡不成蚀把米。狠心老爹,无情无义,那就别怪女儿断你香火,从此两清……可没了家人怎么办?于是姐步步登高,今日你们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让你们高攀不起,却不想误惹妖孽男,意外打开了一场,天下大局。他说:“我许你生生世世的情缘荣华,你可愿与我并肩闯上一闯?”某女磨牙,“我还有第二条路可选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现实梦患者

    现实梦患者

    凶恶丑陋怪物发出意思类似威吓的奇怪吼叫,由于声音太过奇怪所以反而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喜感。
  • 星途闪耀:冷情boss狂追妻

    星途闪耀:冷情boss狂追妻

    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景诺是他的女人。“洛天,这到底是什么回事!!!”某女指着天上的贴着‘景诺是洛天女人’标志的直升飞机怒哄到。某男无辜的眨了眨眼睛,“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我的女人。”某女的嘴角抽了抽“你为什么不叫几辆三轮车,上面按一个喇叭,从早到晚都在叫‘景诺是洛天的女人’。”某男点点头。第二天,某女看着街上的三轮车抽了抽嘴角。宠文哦~
  • 最后还是爱上你

    最后还是爱上你

    他冷漠如冰,对谁都毫不理会。却在遇到她之后忍不住的注视着她,想着她念着她。他不喜欢这样的的自己,也不允许自己这样。他抗拒,那些片段一直印在自己的心上,他不相信任何人。他变得更加冷漠,孤独。可她却一次又一次的触碰自己的内心。他像被揭开伤口的狮子,他掩饰﹑躲避,她却终是能走近自己的心里。想起那些片段,他开始拼命的掩饰,却看到她和别人眉来眼去,他愤怒。也是从这开始他对她的折磨才真正开始!.............爱变成了折磨,也折磨着他的心。********
  • 明士风流

    明士风流

    明初,靖难之后,永乐皇帝重启锦衣,架设东厂,都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可他却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活得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段属于他的历史,红袖添香、治国安邦,他用他一生的时间,为大明添砖加瓦,为大明的盛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天更新
  • 重生之宦妃卿天下

    重生之宦妃卿天下

    因爱成痴,却为爱成殇。悲切惨死,却意外重生。安卿热看着镜中那张略显稚嫩的八岁面容,眸中的噬骨之情初现。她发誓,堕儿之痛,诛族之仇,凌辱之恨,今生今世,她要让那对贱男狗女一一尝遍,不死不休!她纨绔刁蛮,心思毒辣,是个血洗双手的毒妇恶女,众人皆避而远之。不曾想,万丈红尘,锦绣烟华之间,却依然有人为执她素手,杀兄弑父,血染江山。终而,万人口中的鬼女,暴帝,谋了他们的锦绣江山,夺了这广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