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4300000049

第49章

赞曰。上明供养请转。下第二段明许可为转。有四。一标许可为转。二明余所不能。三彰所转之法。四显生闻获益。此初也。三转有二。一自二他。今为他转非佛自转。此苦圣谛名示相转。此应遍知是劝修转。此已遍知是作证转。此行法轮以移动运是转义故。是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如前第四卷疏中解

经。若沙门(至)所不能转

赞曰。二明余所不能。未正证故。唯佛可为一切师故。知一切故

经。谓是苦(至)是苦灭道

赞曰。下彰所转轮之境。于此生智名行法轮。法轮境有二。一四谛二十二缘。此初也。且举示相余例可知。四谛略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四释妨.五诸门

出体者。对法等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诸有漏法性逼迫故皆是苦谛。集有二义。一招感异熟无记果义。对法等说。谓诸烦恼及所起业名为集谛。唯识等说十二支中。五亦集谛摄。业烦恼性故。余无记法皆非集谛。然唯说爱为集谛者。由最胜故。二为因能得有漏果义。即诸有漏在内身中。三性诸法能为依因。有异熟者皆是集谛。瑜伽等说十二支中。逆观老死有二种因。一者粗生谓即生支。二者细生谓爱.取.有。乃至观前齐识退还。此等皆名老死之集。故知依因无记等法亦名为集。不说非支亦名为集。真如.择灭.不动.想受灭诸无为名为灭谛。对法论说真如.圣道.烦恼不生名为灭谛。此说灭依.能灭.灭性。正智所证真如境上。有漏法灭。假实合是灭谛之相。无漏五蕴名为道谛。对法等说。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皆名道谛。依道自性.及道眷属以显道谛。由此四谛摄诸法尽。故涅槃经迦叶问言。如佛一时入申首林。取小树叶告诸比丘。我已所说如手中叶所未说法如林中叶。而言四谛摄诸法尽。若摄尽者。则是已说一切法尽。云何言未说如林中叶。若不摄尽者。应有五谛。世尊告言。四谛摄尽。然总说言此是苦谛。二乘不能知分别诸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至道谛亦复如是。此中意说。然虽四谛摄诸法尽。巨细分别二乘等不知故言未说。非有五谛。依诠显实真如亦是灭谛所摄。故对法言灭性正是灭谛所摄。涅槃亦说四谛所摄。故言二乘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余三亦然废诠谈旨即非灭谛。故瑜伽中。四谛之外说非安立谛。上依种类总说四谛。若依法体有粗有妙。能知之。智有上有下胜鬘依此说有八谛。谓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如是八圣谛非二乘所知。即新翻经云安立谛.非安立谛。有作四圣谛者。分段生死十二因缘名苦。烦恼及业名集择灭名灭。生空智品名道。无作四圣谛者变易生死五蕴名苦。所知障名集。无住涅槃名灭。法空智品名道。如前已说。今依总相或依分段。转四谛轮。为二乘故

释名者。四者是数。谛者实义。唯圣知实故名四圣谛。苦真是苦更无异苦等。五十五云。谛义云何。如所说相不舍离义。由观此故到清净究竟义是谛义。带数释也。苦者逼迫。烦恼所生义。集者招感能生苦谛义。灭者寂静义彼俱寂静。义道者通因能成三义。三义者此中苦事.苦理苦如。乃至道谛有三亦尔。苦事名谛持业释。余二名谛依主释。理.如二种与其苦事。虽非一异然此皆非逼迫等故

废立者九十五云。苦谛如诸病体。集谛如诸病因。灭谛如病生已而得除愈。道谛如病除已令后不生。诸有病者诣良医所。但应寻求尔所正法。诸有良医亦但应授尔所正法。是故更无第五圣谛诸佛如来拔大毒箭无上良医。亦但宣说尔所正法。又如疗病者知病.病因.病除之法观生死苦.苦因.苦灭.灭法。亦尔故复说言趣苦灭行

释妨难者五十五说。何因故。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差别耶。答由彼苦谛是四颠倒所依处故。为除颠倒故。应遍知苦。既遍知已即遍知集。由彼集谛苦谛摄故。虽遍知苦仍为集谛之所随逐。故须更说永断集谛言触证者是现见义。由于灭谛现前见故。不生怖畏。爱乐摄受。是故须说触证灭谛。若勤修道乃能成办所说三义。是故次说修习道谛。何故四谛如是次第。由此故苦为初。如此故苦为次。此二摄黑品究竟。由此故乐为第三。如此故乐为第四。此二摄白品究竟。譬如重病.病因.病愈.良药。又如遭苦次第建立圣谛。如诸世间曾所遭苦。即于此处先发作意。次于遭苦因。次于苦解脱。后于解脱方便。发起作意

诸门分别者。以十门分别。一几蕴所摄。三谛五蕴更互相摄。灭谛不尔彼寂静故。二谁各几行。答各四如次。谓无常.苦.空.无我。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如.行.出三何故苦谛为四行观为除四倒。无常除常到。苦除二倒谓乐.净倒。空无我除我倒。集谛四。观除四爱故。由依常倒起后有爱。次依乐.净二倒起贪喜俱行爱。及彼彼希乐爱。次依我倒起独爱灭为四观四种爱灭之所显故。道为四观由能证彼四爱灭故。四谁解脱门摄几行。五入谛现观有几种。六三乘观谛有何差别。七此四谛为世俗为胜义。五十五涅槃唯胜义。六十四对非安立唯世俗摄。实通二种。八诸谛相摄。九苦有几种。余三亦尔。十虚空.非择灭。何谛所摄。并如瑜伽.对法.唯识.显扬等抄说。恐繁故止

经。及广说(至)忧悲苦恼

赞曰。下明十二缘起此有杂染.清净杂染.清净皆有顺.逆观。此中有二。举杂染顺观及清净顺观例杂染逆观。及例清净逆观。此即染顺观也。生死相生故例染逆观

经。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

赞曰。此清净顺观。初断生死故例逆观也。十二缘起以六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缘相.四依世.五诸缘生摄.六染净顺逆

出体者。无明支体烦恼障中正取分别。及兼任运愚痴为体。成唯识云。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又云。正发业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能发行者方是此支。通相应.不共.缠及随眠。行支体通善.及不善身.语.意业。唯感总报。及通感总.别。二业为性。唯别报业则非行支。故唯识云。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亦。通现.种色.思为体。识支唯取第八异熟识种为体。故唯识云。此中识种谓本识因。唯取行支所集异熟第八识种。初结生故。总异熟故。唯在种位不取现行。有处说通前六识身。泛明一切识身。为论。及依当来现起分位说有现行。乃至受支亦复如是。名色支体。成唯识云。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此说五支不相杂乱。于一刹那为行所集缘起支说。谓异熟六根种名六处支。异熟触.受种名触.受支除本识种及此三种。余诸异熟蕴种皆名色支。契经又说。名谓非色四蕴。色谓羯剌蓝等者。依当起时分位前后。于因中说杂缘起支不尔如何得通五蕴。或泛通说一切名色。唯识又依杂体说云。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六处与识总别亦然。爱支唯是中下品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爱增上果生。取支通用一切烦恼以为自体。全界烦恼皆结生故。若能取.若所取.若所为取。所为取。中随顺烦恼。不取余法。有处唯说爱增名取。谁识会云。虽取支中摄余烦恼。而爱闰胜。说是爱增。且依初后分爱取二。实摄余惑。爱.取二支通现及种。俱能闰故。有支体即行等六支为爱.取闰。转名为有。有说唯业。唯识会云。此能正感异熟果故。有说唯五。唯识复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识等五故。此唯种子。能有果故。生支体者。成唯识云。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此三支体皆通五蕴。唯是现行异熟果摄有处亦说通种子者如缘起经。能所引生一时而有。次第宣说义类无别。非是二支亦通种子。忧悲苦恼因老死起非是支摄。十地经云。死别离时意根相对名忧。五根相对名苦。出声啼哭名悲。愚人心热名恼。在下二界具色等支。无色不然。随所应有

释名者。瑜伽有五释。一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依缘字起字释名。二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名。简大众部等十二缘起是无为法。亦简正量部一期四相。三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今依此义以释缘起。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非余者。唯由有缘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亦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四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五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说。我已觉悟等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又云离有情义无自然我故。乃至自业所作义是缘起义。于余相续不受果故。又对法及缘起经各十一释。对法又云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初二如前。无明缘行等者显势用缘生。虽复诸法无作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诸法功能各差别故

缘相者。无明有二。一真实义愚通下中品。二异熟愚唯是上品。此之二愚皆缘内身异熟果起。行有二种。一善。二不善。或分为三。一不动.二福.三非福。此为有分熏习所摄。识等五种名言熏习。此五无记势力羸劣。不能自生处所未定。要待有分熏习方起。由下品愚发不动业。由中品愚发于福业。由上品愚发非福业。随发业已遂集识等五支种子。摄属于行有当生处。即是当来生老死种种位定。无五体前后差别之相。依当起位说因为五。故唯识云。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次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闰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自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生支体起。衰变命终老死支现。忧悲苦恼种种随生。此说由迷内身无明。缘异熟受能发诸业。遂集当来生老死位五支种子。有当生处。复由迷外境界无明。缘境界受起爱及取。闰前行等六支种子。近有后果转立有名。自后五支现行遂起名生老死。是名缘起为缘之相。瑜伽复有三释。相生次第如瑜伽说

依世者。成唯识云。十因二果定不同世。要生后报方名为支。现报非故。谓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生报定同。后报便异。谓过去七.现在三.未来二故。若二三七各定同世者。生.老死二支。爱.取有三。及前七支各定同世。势相生故力相似故

同类推荐
  • 订讹杂录

    订讹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广宁县志

    广宁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鹿门子

    鹿门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晋政辑要

    晋政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最适合的人

    最适合的人

    米兰高校是一个贵族的学校,有着无数的有钱人,有钱就有闲,无数的无聊少年寻找着消遣的方式。有这么的一群少年,致力于派遣女生们的寂寞,打发他们的时间。这里也是女生的天堂,在这里,可以要求自己喜欢的类型的男生为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一下午悠闲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可以看一看自己心中的男神。
  • 六界长歌

    六界长歌

    长歌当哭当出世,少年仗剑归天涯。一柄剑,一身蓝衣,一支竹笛,一列脚印。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很想你。地球少年陈某某高考后意外穿越,成为异世界的少年修炼者陈长歌。但是这个穿越并不像普通的穿越那么简单,随着陈长歌在异世界的探索,越来越接近谜底。
  • 这女孩是个传说

    这女孩是个传说

    这是一个充满着快乐,同时又充满着悲伤。这是一个承载着友情,同时又满载着爱情。这是一个人性的显现,同时是社会的黑暗。老天就是这样,愚弄人是它的兴趣,煽你一巴掌,给你一块糖,你觉得不公平,怎么才给一块糖。接着在煽你两巴掌,给你一块糖。你想着,给一块糖已经不错了。接着再删你三巴掌,给不给糖就不一定了,你也没有想法了。因为你已经习惯了......
  • 穿越之大秦王妃

    穿越之大秦王妃

    秦诺梅二十一世纪的小女生,无意间穿越到了秦王朝,附身在一位公主身上,同时也是秦始皇的妃子! 天啊!谁来救救她啊!她竟然穿越到了这历史上最残酷的暴君!秦始皇!!
  • 暗黑破坏神之轮回

    暗黑破坏神之轮回

    轮回之日已经到来,暗黑大陆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与此同时,我们的猪脚小罗童鞋响应时代号召,成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但他却意外获得了史上最怪异职业,从此踏上了离奇的“不归路”...下面截取某傻罗与魂淡上帝的QQ聊天记录:什么,没有技能?抢怪物的用啊!纳尼,装备不好?来,这有强力的地狱装备借你一用!我去,还想玩CS?好吧,AK给你接好了!喵了个咪的,还嫌自己太弱了?!没办法了,给我变身吧少年!!!咳咳,好吧,让我们追寻着猪脚的鬼畜的足迹,看那迷雾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最后这句好苍白的说..ps:向七娘致敬!
  • 舆地传说

    舆地传说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主人公像往常一样去往博物馆上班,可是就在上班的过程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他面前的文物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当他接近时,被一种力量吸了进去,等他醒来已经到了远古时代……
  • 因为没有翅膀:所以需要努力奔跑

    因为没有翅膀:所以需要努力奔跑

    我们没有翅膀,但我们可以奔跑,安筱羽是一个平凡家的孩子,她和我们一样,没有翅膀,因为她懂得努力奔跑,所以她从不失败,她的身世神秘,但可以去寻找……--------作者:伊甜梦(伊落秋霜)。
  • 更年期女人美丽健康书

    更年期女人美丽健康书

    女人如花。其实,女人的一生就是缤纷多彩的花,只不过到了更年期,她从玫瑰的艳丽争宠演变到百合的清香和淡雅。艳丽是一种诱惑,它实实在在地存在,而淡雅和清香是一种享受,它让人品味到独有的成熟典雅。所以,更年女人不用担心,你虽不是那朵最艳丽的花,却是人世间开得最从容、最淡定的花。
  • 武侠镖局

    武侠镖局

    小厮:”少镖头,刚刚霸刀门门主来托镖,让我们把他们的镇派绝学‘天刀八斩’给送到徐州去。“陈昊:”知道了,让追命走一趟吧!“小厮:”少镖头,刚刚朝廷派人来,让我们把五十万赈灾银给送到沧州,用来赈济遭受洪灾的灾民。“陈昊:”嗯,这个比较重要,让聂风和步惊云这哥俩走一趟吧!告诉步惊云,谁敢来抢,就灭了他们满门。“小厮:”少镖头,亳州第一美人李妙音,想让我们派人保护她游历九州,哎……少镖头,你去哪?“陈昊:”收拾行李,这个镖本少亲自送。“小厮:”“少镖头,我们的镖被魔门第一大宗七杀宗给劫了。”陈昊:“什么?好大的胆子,雄霸、天山童姥、西门吹雪、石之轩……给老子抄家伙,砍光他们。”
  • 极品皇上

    极品皇上

    康熙年间,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执政,铲除了鳌拜,满朝皆大欢喜,太后一时兴起,举办选秀大赛,为其挑选秀,为他选了皇后。可是康熙喜欢的事孝庄太后身边的苏嘛喇姑,因为康熙皇上身份不能苏嘛喇姑在一起,苏嘛喇姑为了大清拒绝了康熙。在加上孝惠太后的管束让康熙有些厌倦了皇上身份在御厨刘东官的帮助下离家了皇宫,途中遇到了骗子张八角,和刺杀他的女刺客叶婉莹。江湖上海出现了宝物据说奏起宝物能实现人愿望,寻宝的途中康熙遇到各种案件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利用刘东官张八角叶婉莹等的能力破案。寻宝途中还遇到自己父皇顺治。几番经历终成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