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200000014

第14章

言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說者。一云餘菩薩說。表因分可說。對彼因分。果分名不可說。今佛自說。却表因分不可說。前對因分可說。果分名不可說。今表因分不可說。已無可說之跡。果分寧有不可說之跡。故鈔云爾。二云餘品菩薩因人說。如來果人不說。表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若不重遣。還成滯跡。今如來果人說。菩薩因人不說。表果分可說(但可總標令人知有)因分不可說。(拂跡入玄冥同性海)無前因定可說果定不可說之蹤跡也。故賢首義分齊云。一性海果分定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即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是也。二緣起因分即普賢境是也。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又下疏云。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為一分故。然因果二分。古有多釋。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論。有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論意。即指義大。為果分故不可說。(遠公云。三是所顯證道之行。四是證道所表地法。此二合為義大。以證依法成。法由證顯。故合為義賢首云。一所依果海。如太虗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如空中所盡之處。三根本地智。能證法界。如前依盡相。此三合為義大)說大為因分。是則可說。(遠公云。一是言教。二是所說教道之行。此二合為說大。以行依言成。言依行發故。合為說。賢首云。四諸地後得隨事起行。悲智不住。五諸地加行。所起解行。為趣地方便。六寄法顯成。諸地差別。此三合為說大)更以義取。略有二種。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證智為果分。方便寄法等並因分。此復二義。一以修證相對。則方便造修為因分。息修契實為果分。二以詮表相對。則以寄法顯地差別為因分。真實證智為果分。如初三地寄同世間次三寄二乘及禪支道品等。令眾因此表解地義為因。所表證智。是此因之果。斯皆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說。如彼鳥跡同於虗空。方便寄法可以言顯。故云可說。如空中鳥跡約鳥說異。是以一跡。通有二分。即可說不可說也。二約究竟佛果對普賢因說。義通一部。謂即此證智冥同究竟果海為果分。如鳥處之空不異大空。地相之因。同普賢因。以廣說則有無量著別事。殊勝願力。復過於此故。是則跡處之空隨於空處之跡。亦有說義。地智亦可寄言標舉故。問上論云。是地所攝有二。如何說為究竟果耶。答豈不向言冥同果海。故上論云。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議佛法。又地影像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山得名。菩薩十地亦爾。同在一切智因得名。彼因果相順故。是知論主亦用究竟之果為十地攝。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陳等。云不可說及與可說。若有因緣故。果可寄言。即事入玄。因亦叵說故。云說少分也。不可局執。上言因緣者。即四悉檀也。故下鈔(十九上半十紙內)云。果海離言。唯證相應。皆不可說。有因緣故者。即四悉檀因緣。即得無說之說耳。因果二分別教要義事希覽者審細詳悉。

鈔但有作用發起等者。故下疏(第九上半三十一紙)云。第三入此三昧時下。明發起分。光明動地警群根故。後顯出聲令聞法故。前皆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起。而無加分者。前表解可從他。故有他加。此表行因己立故自力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不加攝解成行亦須入定。聖旨多端。不可一準。

言冥常不捨又有意加故者。釋冥加有二義也。前約自他俱不知故。後據唯他不知故藏攝。

鈔以契對經即名依主者。所契名契。若望能契。可作持業。或揀席經。揀別依主。

鈔如質多名心者。具云質多耶。即業起心也。汎言其心。通有四種。梵語名別。所目亦殊。一訖利他耶。此云肉團心。此是身中五藏也。(具如黃庭經五藏論〔訖〕也)二訖[口*栗]乃耶。此云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謂色是眼識境乃至根身種子器界。是阿梨耶識之境〔名〕緣一分故云自分也)三戰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是真心也。通上質多耶集起之心。故有四種焉。

言今謂若十二部修多羅至思之者。清涼出古意也。謂修多羅分通三藏。修多羅藏通十二分。分藏互通。理趣既齊。無勞顯示。但修多羅分。通餘十一分。修多羅藏不通餘二藏。此義不齊。故須解釋。一云十二部帙不別故。修多羅分通餘十一。三藏部帙別故。修多羅藏不通餘二藏。二云。十二分三學無別許通。三藏三學隔別不通。今詳不爾。但以餘十一分有契合義。無修多羅名。乃用第一修多羅分名貫通。餘之二藏雖有契合之義。然無修多羅藏名。仍具修多羅分名。不用修多羅藏名貫通。如京南二十里。有百姓。是京官所管。彼處自無官長故。京北二十里。雖有百姓。然非京官所管。自有押洲官長故。以喻對法。學者應悉。故鈔自通釋云。二藏之中有契合者。細思。由此得知修多羅藏名是別非總。古無總別不分失。又解修多羅分。約名通於三藏。當分之中。具三藏故。約名不通餘十一分。別得總名故。餘有別名故。約義通十一。略相修多羅。義該十一故。所以者何。以彼十一分。但重廣釋前略相故。修多羅藏約名。通於十二分。當藏之中。具十二故。約名所不通餘二藏。別得總名故。餘有別名故。約義不通餘二藏。俱具總相。不具略相故。何以故。餘之二藏。亦非重廣釋此故。細思細思。慎勿輕浮。故下鈔云。其後一總別彼為挺拔。今正破之。彼意云。既契理合根。名修多羅。則律與論。皆有契合。豈得不名修多羅耶。故今示云。二藏有契合者。即十二部中修多羅爾。此約義該。何須更立兩重總別。則三藏中修多羅。唯局總相。十二分中。却具三相。故從總相立於經藏。揀異二藏也。若兼順義經非敵對。古無敵對翻名失。揀異席經。借義助名。古無以義為名失。古既無失。過歸刊定。故前鈔中云。非是重古輕今不欲欺誣亡沒。是也。科云。伸全縱彰半奪者。一云。亦名四皆敵對。名全約義。唯聖教一名敵對餘三名非敵稱半。二云。但約名為難。刊定全是古人全非名全。更約義奪。古人半是半非名半。何者約名。古人言線是敵對一半是也。經非敵對一半非也。約義。古人言經非敵對一半是。線是敵對一半非。故云半奪。三云經線俱敵對名全。唯經從義名非敵對稱半。是知古人亦知經線約名俱是敵對。經線亦義。俱非敵對。言線是敵對約名也。影取經亦敵對為線。明知言契經半從義耳。即其義也。

鈔儒則儒教夫子為主者。正理云。儒也在乎家治。長幼順序。不嬌不亂。盡忠盡孝。大則配天地。小則正身節用。施政閨門之內。流恩僕隷之下。

言墨翟為主者。破邪論云。竊聞八十老父繫壞而歌。十五少童鼓腹為樂。耕能讓畔。路不捨遺。孝子家承。忠臣滿國。然君王有難則殉命以報讐。父母有痾則終身以待側。豈非曾參閔子之友。庠序成林。墨翟耿恭之儔。相承羽翊。

言五經者。謂周易毛詩尚書春秋禮記。九經者。春秋中開三。(謂左氏公羊穀梁)禮記開三。(謂周禮儀禮曲禮)并周易毛詩尚書。故成九也。

鈔蘊即五蘊等者。(色受想行識也)十八界者。(六根六境六識)十二處。(六根六境)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四諦。(苦集滅道)四食。(〔臨〕觸意思識)四靜慮。(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捨念清淨)四無量。(慈悲喜捨)四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處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八解脫者。(先釋名次出體)初釋名者。一有色觀諸色解脫。(未得無色定。未離色界染。觀內外色。作光明想)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已得空處。內離色染。而觀外色。作少多等)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已得捨念。圓滿清白。以此為依修習清淨勝行。圓滿名淨。解脫身者。意身作證者。由於智斷得作證故。前二意解疎遠名觀。今此除障最勝。聖意親取。名作證。由此聖者。多住於此及於第八。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又四根本圓八九次備故)四空無邊處解脫。(境空無色故。是境界是能緣空無邊之處也。下皆倣此)五識無邊處解脫。(謂緣無邊虗空之識而為境界)六無所有處解脫。(境空無色故上界推求之時無少所得故)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非想者。謂超無處有麤想故。非非想者。非全無細想故)八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由想受二種強勝於餘。是心行故。厭患勞慮。暫未止息。止息此時。要斷障得名為解脫。為滅受想之解脫障。依主釋也。上七持業。解脫障故。或以別揀通即為依主)已知名義。次顯體性者。俱舍論說。前三無貪性眷屬五蘊性。次以無色定善為性。大乘則世間出世間正智為體。有漏者。以分別中世間正智為體。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唯慧為性。緣色非色及真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德。非餘能故。若相應體。初七以四蘊為性眷屬。五蘊性體故。對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無色界中。許有定道無表色故。第八解脫。以二十二法厭心種子為體。即不相應行蘊所攝。八勝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十遍處。(前八勝處上。加於空識)三十七品。謂四念處。(身受心法)四正勤。(已惡令止。未惡令不生。已善令增。未善令生也)四神足。(欲勤心觀)五根。(信進念定慧也)五力。(即前五根魔不能伏)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定行捨輕安也)八聖道。(語業命念定見思惟精進皆正貫也)四無礙。(法義詞樂說也)四意趣。一平等。(法身平等)二別時。(戲塔成佛等也)三別義。(法無生滅)四眾生意樂。(毀讚令進等也)四隨者。一隨樂。(將護彼意稱悅其心)二隨宜。(隨宿習化)三隨治。(應病投藥)四隨義。(導根熟時聞即悟故)亦名四悉檀。初則世界悉檀。二則為人悉檀。三則對治悉檀。四即第一義悉檀。梵云悉檀。此云義宗。

同类推荐
  • 笑林

    笑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般若心经略疏

    般若心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贺邢州卢员外

    贺邢州卢员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ook of Snobs

    The Book of Snob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老鬼门

    老鬼门

    _____封鬼降临人间,残躯暴躁不已。_____幕后推手无处不在,意欲何为。_____水从天降,能否化解镜中危机。少年林峰,自小体弱多病,踏上天府寻求续命,重重劫难却降临其身。天府老鬼为何偏偏相中这名病弱少年,纳入鬼门,是与鬼有缘,还是宿命所致?为人,为鬼,镜中柔水能否融化封鬼之心?诛天仙,驭鬼神,老鬼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____每日早九,晚九更新!
  • 百合公主爱的神秘王子

    百合公主爱的神秘王子

    她,从小失去亲生父母的关怀,六岁遭遇火灾,幼小的心灵承载了许多同龄孩子没有的悲哀,她十八岁时受了一个神秘人的恩惠,上高二时意外的认识了私小的建校企业之子女,与影天奇之间发生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感情纠葛。她欠缺的亲情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段特殊的身份,以至于她不经意间暴露的身份标记竟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罪魁祸首就是自己的姐姐,她要怎么做......
  • 包川作品选1:昨日旧事

    包川作品选1:昨日旧事

    包川编著的本书内容共包括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主要针对包川的的作品全方位叙述,包括谈《办婚事的年轻人》,她在大海边拾贝——关于 包川的小说,读了包川的《唱》《门》后的随记,昨夜风雨——读包川《外省人物风情》等。
  • 我们的未来世界

    我们的未来世界

    未来世界其他星球上的故事,还不错的.
  • 李仲传

    李仲传

    他,幼年泪斩父亲头颅,忍痛烧毁父亲基业,却引万民叫好。他,十五岁浪迹天涯,独闯南诏国,四进四出,只为寻一物。他,二十三岁大战武林各派高手,屠杀百人,从此名慑江湖。他,三十岁埋刀退隐,赴龙门,卖艺为生,却忽然消失匿迹。他,三十五岁满蓝纹青,重现江湖时,再掀起武林轩然大波。“遥听埙乐沐西湖,不见佛刀红湘竹。”他便是大历年间,江湖人称“佛刀”的李仲。
  • 绝世虫帝

    绝世虫帝

    一只绿虫食得无名果,蜕虫身,成人体,一段艰难的追妻之旅。一代虫帝可控所有虫族,可是咱的目标是:只要母虫,不要公虫。绝对单女主,非后宫。请注意非后宫。虽然只是只虫子可是很萌很可爱,并非重口,收藏、推荐、点评、打赏走起!!!!
  • 棺椁道

    棺椁道

    一个女尸所生的孩子,被盗墓门派的最后一人收留,将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呢?
  • 夙念

    夙念

    命运被上天注定,她永远不会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一步一步,穿过阴谋诡计,穿过背叛别离,已然鲜血淋漓,可怨,可叹,却唯不放弃。这是家族的夙愿,她的使命。“如果可以,我愿意放弃一切,与你为伍,看遍世间繁华景。““许我能够思念你,留下我存在过的痕迹。”
  • 幽冥掌印使

    幽冥掌印使

    千年前,大帝凌端独创幽冥,此后掌管冥狱者贵为掌印使,每代掌印使出山天下必定大乱,新一代掌印使奉命出山,为救心爱之人,颠覆众生,杀戮人间。
  • 战役城市

    战役城市

    未来的某年的某月的某天,世界爆发了灾难性的病毒,人类无法找其根源,等待着的,只是一点一点地看着自己死亡。恐惧?迷茫?暴动?然而,某位科学家在某颗陨石中发现,某种粒子能让人类进化,从而抵抗世界爆发的病毒。进化后的人类,拥有以前所没有的异能。于是,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