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7400000023

第23章

经。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

解曰。明本末空此有两释。有说。无始十二缘生从无明行乃至最后一切智位无人相故名无自相。无法相故名无他相。人无我我所彼二空故无自他矣。有说。无始根本无明顺自违他故眠生死。觉迷反本。违自顺他成一切智。迷悟自他依对待立。照解绝待。彼皆无故。从此第二境性相空

经。于胜义谛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着若不修行亦不取着非行非不行亦不取着于一切法皆不取着

解曰。于胜义谛者标所诠也。见无所见者。无分别智照解理事悉皆平等。即见无所见也。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者。下别明也。明三贤位所有修行虽未亡相修无分别。于诸法中而不执取起染着也。下取着言准此应悉。如前义故云亦也。若不修行者。谓根本智正冥真理而无修相名不修行。非谓驰散不修行也。又设散位如不散时。于诸法中亦不取着。此依前解。非行非不行者。谓后得智由带相故。非亲证如名为非行。了幻利乐非不行也。于一切法皆不取著者。明于理事皆不着矣。从此第三明染净空。于中分三。一标染净位。二征其所以。三释染净空。且初第一标染净位

经。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

解曰。菩萨未成佛等者此有二义。有说。烦恼菩提互有胜劣。如于凡位烦恼现增菩提种劣。于诸圣位菩提现增烦恼种劣。于前位中说为烦恼。于后位中说为菩提于成未成说为二故。有说。烦恼菩提其性无二。于随染位性染菩提动为烦恼。于性净位烦恼妄灭即为菩提。染净虽殊性不异矣。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染净相违如何不异也。从此第三释染净空。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染净俱空

经。于第一义而无二故

解曰。于第一义等者。谓智证如烦恼菩提俱不可得无二体故。从此第二明相皆空

经。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解曰。由智证理。理无二故。由智达事。事相皆如故。说诸佛与一切法悉皆如矣。从此第二问答修证。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解曰。问文字也。同如来品观照下文。十方诸佛者明已修也。一切菩萨者明现修也。云何已下问所修法。不离文字者云何不离也。而行实相者如何修习而行实相。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二。初别答修行。后结护果等。初别答中分为三。一明文字相。二明修实相。三遣文字相。初文字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总标文字

经。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

解曰。佛言等者牒前问也。谓契经下列其名也。能说之人有五。如上所说教法数等尘沙。汇聚区分唯有此等十二分教。梵语列者。所谓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他.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敌对翻者如经所列。牒名辩相如上卷初。义理征求如别章矣。从此第二明皆实相

经。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

解曰。此出体也。所有宣说者标所说也。音声语言者。诸说佛教声为体者。色蕴所摄即此句也。文字章句者。诸说佛教名为体者。行蕴所摄即此句也。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者。谓契经等彼能所诠摄事归如。无非实相。又佛说法正为显如。离如之外更无一字。故声及字悉皆如矣。从此第三及结非如

经。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解曰。若取文字等者明取着也。谓无分别不著文相。是修实相取文字相即非实相。从此第二明修实相。于中分二。一依文字修二明佛智母。初文字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如文字修

经。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

解曰。修实相者牒能修人。如文字修示所修法。文字所说理事皆如。如文字修得实相故。从此第二明是智母

经。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

解曰。上两句明诸佛已修实相。下两句明有情现当修故。谓契经等文字实相所诠理事。事有断修。修有万行。万行虽别实相体同。故言实相为佛智母也。有情智母者。谓诸有情实相平等闻名信解。即本母也。又实相者即是本觉。由本觉故发生正智。至究竟觉。一切智圆。本觉即是诸佛智母。有情智母者。有情由斯为众行本。故以本觉为智母矣。从此第三结为智体

经。此即名为一切智体

解曰。即此实相为智体矣。从此第二明佛智母。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佛智母

经。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

解曰。诸佛未成佛者明在因也。与当佛为智母者。谓前实相即是本觉。因中本觉为无明覆。望后当果必正智圆。与自当佛为智因也。如如意宝垢秽暂时垢尽体圆。说初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者明果德圆。觉解圆极即为智也。未得为性已得为智者辩因果也。因中障覆即为佛性。果德显现名一切智。问为复实相为缘生智。为复实相即为智母。答有二义。有说。实相体常不变因声诠显名言故熏。熏发识中本无漏种。从种起现证实相理。因彼缘彼正智得生。故说实相名为智母。有说。实相即是本觉。因中本觉有胜堪能。合未无明渐次微劣初地分显名为始觉。果位顿圆名一切智。说因本觉即为智母。法相法性幸而参详。从此第二明三乘性

经。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

解曰。言三乘者三乘之人。言般若者实相等也。不生不灭者明体常也。自性常住者。谓彼实相体不生灭不变易也。虽三乘者证解不同。论其智体等无异矣。从此第三总明觉性

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

解曰。岂唯诸佛及三乘人。不以巨细一切有情实相平等为觉性故。从此第三违文字相。于中分三。且初第一遣文字相

经。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

解曰。若菩萨者明修行人。不著文字者遣如言执。不离文字者不应拨无。无文字相者不应住相。非无文字者。谓离分别如文字修。一一文字皆得实相解脱智也。初离执有。次离拨无。次不住相。后顺解脱。从此第二遣修行相

经。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

解曰。初之两句遣修行相。次之两句明顺文修。后之两句得般若性。从此第三结修般若

经。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能如上者智随文字而证实相。是即名为至彼岸矣。从此第二结护果等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解曰。此文结上果因两品。显别依总彰此胜德。无倒修习即护国也。从此第三问答理事。于中分五。一波斯匿王问。二世尊总答。三总征所以。四别释一多。五结非一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解曰。此下经文近明二谛。远结上也。如前长科。观如来品初九行经为总标问。从佛告下至此上结为问答也。此下至终即是第三总结上文。明前理事。文有远近义含通。为读者悉矣。真性是一者。标所证理。真如法性体是一也。言有情者。通诸圣凡一切有情也。言品类者。圣中三乘凡中六趣也。且如人中种类无数。况余界趣讵可测乎。言根行者根有三种。上中下根。行有顿渐利钝等异。言无量者通上四类。一者有情。二者品类。三根。四行。从宽向狭悉皆无量。标其多也。法门为一为无量者发二问也。如来所说般若之法。为如真性法门是一。为如有情法门无量耶。从此第二如来总答

经。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

解曰。法门非一者。佛对根宜当病设药。一音演说随类各解故非一也。亦非无量者。当病之教虽等尘沙。随所证理非无量也。又以所证就有情心。一一门中皆得解脱故非一也。有情毕竟行无不修。障无不尽。至无上觉佛果圆满。非无量矣。从此第三总征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非定一多也。从此第四别释一多。于中分二。一明法一多二明谛一二。初明一多中复分二。且初第一明法门多

经。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

解曰。明非一也。由诸有情者总标类也。言色法者有色界中色差别也。言心法者三界之中心差别也。五取蕴相者合明色心也。取谓烦恼。执取生死故名为取。言取蕴者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如草糠火。或蕴生取故名取蕴。从果为名。如花果树。或蕴属取故名取蕴。从属为名。如帝王臣。三界色心皆名取蕴。我人知见者明妄倒也。种种根行品类无边者如前悉也。法门随根亦有无量者。应病之药教等尘沙故。云随根亦无量矣。从此第二明非无量

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

解曰。明其一也。此诸法性者即实性也。言非相者非十相也。非无相者。智所证故非如兔角毕竟无也。而非无量者。随证虽多。解脱之理一相一味非无量矣。从此第二明谛一二。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见一二

经。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

解曰。若菩萨等者。谓若菩萨不能亡相。见无所见而起分别。见实相一见有情多。故云二也。是即不见一二之义者。即是取相妄见一二不能悟解。真不违俗。随修证多解脱门多。俗不违真。实相体一万行归一。此之真俗一二义矣。从此第二释胜义谛

经。乃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

解曰。了知一二者了上一二也。非一非二者。了真非定一。了俗非受二。如上悟解即无分别胜义谛也。从此第三释世俗谛

经。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

解曰。取着一二者。取相执着见一定一见二定二也。若有若无者。执俗定有胜义定无。此皆妄情世俗谛故。从此第五结非一二

经。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解曰。是故等者。可以虚心融其妙旨。是故法门非一非二。破情计也。自上三门境智文字及法门者。由依说听如文字修。悟解法门非一非二。从浅至深明二谛故。从此第二明佛同说。于中分三。一明佛同说。二明功德多。三明受持胜。初明同说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标佛同说

经。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

解曰。显同说也。从此第二明受持等

经。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解曰。一者受持二读三诵四如说行。四法行也。即是受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非唯世尊独说法也。从此第二明功德多。于中分三。一标功德多。二明多佛说。三明少况多。且初第一标功德多

经。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

解曰。此般若等者。摄此一部能诠所诠总名般若。人不唯尔。尘沙教法皆名般若。功德无量者。般若功德犹如虚空不可量矣。从此第二明多佛说。文须分二。且初第一明能说多

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亦皆成佛

解曰。若有恒沙等者明多佛也。是一一佛者化多成佛也。是诸佛等者复化多佛也。此上三重喻说。诸佛所有数量唯佛能知。显能说多。从此第二显所说多

经。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

解曰。是诸佛等者明各说般若也。有无量等者明所说多也。此上所明。于前般若所有功德有尔所佛。各各说有尔所偈。赞般若德说不可尽。从此第三明少况多

经。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十分而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句义所有功德

解曰。于诸等者。明取一偈分为千也。复于千等者。明说一分尚无穷尽。何况等者。况多佛说无量句义。所有功德而能测量。从此第三明受持胜。于中分二。初明受持胜。后当得菩提。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受持胜

经。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

解曰。明一念信超多劫苦。从此第二明等诸佛

经。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

解曰。何况等者彰持说胜。即与等者同诸佛说。诸佛所说文句甚深。显书写等皆佛所说。人虽胜劣教理无差。所有功德等无异矣。从此第二当得菩提

经。当知此人诸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曰。诸佛护念者显法胜也。当得菩提法力修行也。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无量菩萨得住十地

解曰。依本记者。一得三空。即三贤位三假空也。二得大空。即登地也。三得十地。随地增进皆蒙益也

同类推荐
  • 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选注

    文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Millionaire of Rough-and-Ready

    A Millionaire of Rough-and-Re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于阗国行程记

    于阗国行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镇魂街之守护灵

    镇魂街之守护灵

    镇魂街,此乃吸纳亡灵镇压恶灵之地。这是一个人灵共存的世界,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镇魂街,只有拥有守护灵的寄灵人才可进入。夏铃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学实习生,但一次偶然导致她的人生从此不再平凡。在这个充满恶灵的世界,你能与你的守护灵携手生存下去吗?普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夏铃连连遭遇怪事.不仅在白天通过电脑收到自称鬼符三通的神秘人的召唤信息,还因迷路误入罗刹街,险些被恶灵吃掉。直到她遇见曹焱兵和曹玄亮兄弟,才知道镇魂街的存在。这个人灵共存的奇异世界,只有拥有守护灵的寄灵人才可进入。虽然能接收到鬼符三通的信息说明自己也有守护灵,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召唤、沟通,而危险早已悄悄迫近……
  • 幕水清莲:墨香染花,剑纱犹怜

    幕水清莲:墨香染花,剑纱犹怜

    他,为寻舍妹,求武拜师,练成绝技。三尺青峰,衣袂偏偏,仗剑独傲,纵横江湖。她,富家子弟,却愿为他倾心。她曾说:“与佳山兮曾望,恐巍峨兮彷徨。遇芳草兮难忘,思君子兮诚惶。寻高阳兮乏身,觅木兰兮道长。修吾身兮浩然,长吾智兮广袤。得云亭兮申椒,风月同兮伴老。”她,一袭紫衣,面纱遮容,银铃催命,冷若冰霜。当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得知自己的身世,是选择报仇还是放过?江湖之上,瞬息万变,有不少组织在江湖上深不可测。玄霜宫,七星堂,墨家,武林之中,再起风云,步步惊心揭开惊天秘密。
  • 无限之死亡列车

    无限之死亡列车

    “轰隆隆!”一辆列车驰过!庞大无比的车身,冰冷而孤寂,行驶在极端的黑暗中!每一个站点,都是一个世界,一个电影世界!列车中的乘客,必须经历列车所停留的站点,经历恐慌、惊悚、魔幻、生死!这是一辆死亡列车,拉着乘客,驰向无边黑暗!
  • 青春逆道而行:无良学长

    青春逆道而行:无良学长

    她傲慢,她清高,赛车时,同为对手,她一脚将他连车踹飞,说他丢人现眼。他狂妄,他自大,一掷千金,他将她的名字锁在结婚证上的另一边,只婚不爱。一场强对强的较量,谁先深陷,谁先输……
  • 天才补全计划

    天才补全计划

    “回到明朝为什么要当王爷呢,和吴承恩一起写写西游记不好吗。穿越到异界为什么要修炼呢,拜一个斗帝为师,斗皇修为什么的不是一眨眼的事吗。女主角为什么要一个一个追呢,同时泡傲娇萝莉,黑长直,高冷,童颜巨省略什么的不可以吗。”“当然可以,”“因为我的队友都是天才嘛。”
  • 万妖简

    万妖简

    如果那个人本不曾来过,姐姐不会离开。她的世界,原该没有那夜以继日痛不欲生的仇恨,命运把她推向死亡的踵音。“我求你,杀了我。”如果那个人从不曾回来,爱恨不会重叠。当不共戴天的千年仇恨被称霸六界的阴谋燃烧成扭曲的爱,当佛观红尘的悲悯之心被她的惊世风华拉扯成入骨之毒。“和尚,我要你为了我,堕成魔。”倘若人妖之爱从开始就被这天道轮回打下了魂飞魄散的烙印,那么妖与佛呢?相爱相杀。
  • 黄门

    黄门

    江湖市井,一些流传下来的规矩和手艺几近失传。一个偶然的木牌,让尘封了十六年的往事重新提起。赵枫,易家黄门的后人,在追溯往事的真相中却发现自己卷进了存在了上千年的市井恩怨。到底他的命运会将如何?且看正文……(书友群:495566535)
  • 对彩虹许愿

    对彩虹许愿

    高中毕业那年,他深情款款地看着雅纯,向雅纯承诺他一定会回来找她,从此他带着不舍前往欧洲进行音乐修学,漫漫长的大学四年,不惜拒绝霸道校草的深情告白,霸道的他苦苦追求,一直保护她,一直陪着她苦等了四年,因为五年前的家族变故,迎面而来的一连串复杂的关系也一直纠缠着雅纯,听闻析一回国后,马上去找他,然而,大学毕业这年,他冷冰冰地看着她,丢下一句“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不要乱攀关系,给我滚。”她强忍泪水,只说了一句“对不起,李析一先生,我不会再乱攀关系了。“......
  • 那年,爱的那人

    那年,爱的那人

    相爱是两个人的事,而一个男人如果真的爱一个女人,他是该选择给这个女人想要的生活,还是放开手让她去找关于她和另一个男人的爱情。本书主要讲现代年轻人的情感生活和他们之间相爱的苦楚。
  • 中国基金投资必读全书

    中国基金投资必读全书

    本书从基金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市场规定讲起,介绍了基金的品种、现有基金的特点、投资基金所需知识,以及实用的买卖基金的理念和具体投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