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1000000005

第5章 布衣才子 荐入仕途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从事政治活动的,此所谓“时事造英雄”。

朱元璋出身草莽,和西汉高祖刘邦有相似之处,但朱元璋的见识和雄才大略则又在刘邦之上,从起兵濠梁到定鼎南京,其间的运筹决策,虽不乏谋臣智囊为之效力,但往往有他自己的主见。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杀伐,终于剪灭群雄,扫清残余,开创了朱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1368—1644)一统天下的基业。

“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元璋深明此理。为巩固政权,打牢根基,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一、轻徭薄赋,扶持农业。实行轻徭薄赋等多种扶助农业生产的政策,使大乱之后的广大农民有一个休养生息、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如:洪武三年(1370)下令,凡是有力量开垦荒地的,“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在洪武数十年内,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为以后各代嗣君统治天下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分封皇子,屏藩京师。夺取了天下,便给自己的儿子们封王赐爵,这是历代帝王的老制。但朱元璋更具心机,他的分封,不只在于让皇子们享受荣华富贵,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分封到全国各战略要地,让他们作环卫京畿的屏藩。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除第九子、二十六子早死,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外,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分别在洪武三年、十一年、廿四年,封王就国。王府都有属官建制和军卫建制,有一至二个护卫甲士(一个护卫通常为甲士三千名)。至于西北、北部等边防重镇如秦王、晋王、代王和燕王等,则护卫更多,多的如燕王有一万九千人,在必要的时候还将给他们调遣中央军队的权力。这的确起到保卫边防、抵卸外寇侵扰的作用,但也使大明一统江山变成一个头轻重脚的虚架子,埋下了“建文削藩,诸王自危,燕王‘靖难’,建文逊位”这么一场同室操戈的祸根,造成数十万人死于非命,大批文武臣工惨遭灭门的惨剧。

三、软硬兼施,网罗人才。如果说,打天下时,武将重于文官,那么治天下则是文治重于武功。故当朱元璋还在号称吴王时,便采取了开科取士的方略,定鼎后,更以改良科举制度为急务。《明史·志第四十六·选举二》载:吴元年,设文武二科取士之令。洪武三年,又诏曰:“自今年八月始,将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但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种种原因拒绝做官,有的以前朝遗民不肯出山;有的视入仕为畏途而自甘淡泊,不愿应试从政。朱元璋是个权威欲异常强烈的人,不肯忍受这种不肯合作,“自外其教”的现象,于是又在科举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令地方官员把当地的著名文士,分别以“明经”、“史才”、“博学”、“文行”等列名举荐,由皇帝特诏征辟。另一方面采取威逼就范的手段,迫使他们出来为皇家效力,在其主持制订的《大明律》中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后其家,不为之过。”不为君用,不仅有杀身之祸,而且有灭门之患,多么骇人听闻,令人不寒而栗。朱元璋就这样一拉二逼,双管其下,最大限度地网罗一批鸿才硕儒,如方孝孺、解缙、周是修、胡俨、金幼孜、黄淮、蹇义、夏原吉、黄子澄、胡惟庸等人身列朝纲,成为他政治机构中的得力助手。

四、排除隐患,屠戮功臣。在中国历朝的开国史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臣与皇权之间的矛盾问题,所谓“功高震主”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俗谚,便是形容这一对矛盾的产生和解决的高度总结。朱明王朝也不例外,而株连之广,屠戮之惨,则是超历史的。据《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三载:“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伏诛,……即发羽林掩捕,考掠具状,磔于市,并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皆伏诛,僚属党与凡万五千人,株连甚众。群臣请诛李善长、陆仲亨等。”“十二月,致仕学士承旨宋濂以孙慎坐胡惟庸党被刑,籍其家,械濂至京。上怒,欲诛之……”“时四方怨仇相告讦,凡指为胡党,率相坐,收重狱。”“太师李善长自缢。”“命刑部以肃清逆党事播告天下,韩国公李善长,列侯胡美、唐胜宗、陆仲亨、费聚,已故侯顾时、陈德、华云龙、王志、杨景、朱亮祖、梅思祖、陆聚、金朝兴、黄彬、薛显,都督毛骧、陈万亮、耿忠、于琥,凡二十人。”这些都是为朱元璋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直到洪武二十五年,还有“靖宁侯叶升坐交通胡惟庸”而伏诛的事。一个胡惟庸案竟迁延十多年,不断勾致株连,屠戮几及二万,真是除“恶”务尽,斩尽杀绝而后己。又同书186页载:“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乙酉,凉国公蓝玉以谋不轨伏诛,磔于市,夷三族,诸侯、功臣、文武大吏,以至偏裨将卒,坐党论死者可二万人,蔓延过于胡惟庸。三月辛酉,会宁侯张温、都督萧用、沛阳侯蔡罕坐蓝玉党伏诛”。最后连傅友德、冯胜等仅存的元勋宿将都杀了。187 页有一段评论:“以一人跋扈,遂疑尾大之图,仓促起机,傅会难明之事,株连者四万,朱侯者二十,周纳深文,亦云惨矣!”在这四万无头鬼中,真有罪该杀的应该是极其少数,极大多数都是冤死之魂。结果导致中央政权人才锐减,力量空虚。

五、废中书省,实行极权统治。朱元璋是一个心机极深的人,也许早有所悟,也许由于胡惟庸案的警醒,他意识到宰相一职对皇权的威胁:中书省无异于朝廷与文武百官、天下万民之间的一道铜墙铁壁,中书省的行政长官宰相,无异于第二个皇帝。所以,当胡案发生后,立即:“诏罢中书省,废置宰相,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等。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明史·职官志》)“陛六部官秩,仿古六卿之制,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同上)这一招达到了皇室的高度集权。

尽管杨士奇谢绝了一次次县、府学官的任命,但他终究摆脱不了“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老路。建文元年(一三九九年)正月,朝廷的征召令改变了杨士奇的现实生活,并决定了他的后半生,这一机遇,使他的政治抱负有了得以施展的机会。据载:“是月,敕修《太祖实录》,以礼部侍郎董偏、王景为总裁官,太常少卿廖高逊副之,召国子博士王伸、汉中府教授胡子昭等,时杨士奇以布衣被荐,征为教授,方行,修撰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同召,俱授翰林编纂官;上复命侍讲学士方孝儒而总其事。”(《明通监·惠帝建文元年》)从此杨士奇便从民间步入仕途,一三九九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杨士奇并非科举出身,而是凭着自己的“德才”被逐渐发现走上政治舞台的。他一进翰林院,便以自己的博学多才,见解精深在这鸿儒云集的地方初露锋芒,于是方孝儒先生推荐士奇为撰修《太祖实录》的副总裁。不久,吏部奉命考核史馆诸儒,尚书张沈看完士奇的卷子后不禁赞叹道:“此非经生言也。”于是奏请第一,授士奇为吴王府审理副,仍在史馆供职。由此可见士奇并不是一个死读经书的迂腐书生,而是一个很有头脑、有经世之才的政治家。后来,他在辅导成祖的太子朱高炽时曾就“太子喜文辞,赞善王汝玉以诗法进,士奇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小技,不足为也。’”(《泰和县志·杨士奇传》)此言旨在勉励太子,但从中也可看出他的志向:他看不起诗辞歌赋这些文学小技,而是希望太子(当然也表明了自己)要当一个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他处事稳健,城府很深,史称他“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这固然反映了明王朝的高度专制,造就成了大臣们的谨慎风气,同时也说明了士奇处事的老练,他正是凭着这种特点,才在风云变幻的宦海里得心应手地保存了自己,为当时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谁的青春不逆流

    谁的青春不逆流

    故事围绕女主王筱彤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里长大,极度缺乏安全感与爱,滋生很强的叛逆天性,由于传统的家庭成长被打压成只会读书的乖乖女,在青春期却违背父母意愿中途辍学,一心追求心中的明星梦一意孤行,初出茅庐的她屡遭挫折,经历友情欺骗,人情冷落,感情破碎以及各种伤害让脆弱的心走向堕落,变得更加叛逆,因受骗失足步入风尘,练就一颗女王的心,冰若如霜,再遇到生命中的真爱,却因深感自己是个坏女孩,不值得去爱,看爱情的力量是否可以拯救一个堕落的天使?逆袭的爱恋坠入2.0后年代来袭。
  • 谢谢你们在我的世界里停留

    谢谢你们在我的世界里停留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朋友都是值得珍惜的,此书讲述了我与好朋友发生的故事
  • 遇见你不容易

    遇见你不容易

    “我给你十年的自由,十年后你爱我。”她没有错,只是爱上了他,便错得悲伤不止
  • 罗驸马罹难记

    罗驸马罹难记

    唐末五代,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少年军阀、后梁驸马罗周翰,厌倦战争,接受道家思想,向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太上老君、火烛神君等神仙的帮助下,一路斩妖除怪,历经千难万阻,终于胜利到达理想中的东南乐土,从此过上平静的田园生活。
  • 契娘系统

    契娘系统

    生前惨死,怨念重生,女帝独女,呼风唤雨。R型系统已启动,契约生效。任务清单:扮男装,逗御医,勾将军,调王爷...什么!任务失败当场抹杀!安啦~这种厚颜无耻秀下限,伤风败俗没节操的事情,她一定会干的。说白了:就是公主,将军,御医,花魁一路进阶升级的萌逗进化史。
  • 逖慕于心

    逖慕于心

    红尘中,总想获得宁静,却尘世了了,于爱情,于欲望,于情不得已
  • 始源之魂

    始源之魂

    当一个厌倦了世间挣分的世家公子穿越到始源大陆,他是否会挑起战火征战天下,是否能谱写一段传奇,这一切尽在本书中,欢迎欣赏。
  • 双魂缠身

    双魂缠身

    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女孩子吻了他的脸。第二天清晨,他醒了,可是脸上还感觉烫烫的,对着镜子一照,脸上却有一个殷红的唇印!一个已经死去的女孩,怎么可能七天之后在他的脸上留下朱红色的吻痕?
  • 命定轮回传

    命定轮回传

    童真无邪与世无争,大道之花成仙之路,历经万古人族无敌,万万年回首无人伴,闯过黄泉夺魂取魄,自创轮回铸就世界,再回首,这一生,这一世,原来一切因果皆是自己造成,
  • 妃来横祸:三嫁俏郎君

    妃来横祸:三嫁俏郎君

    一朝穿越,重生于棺中。那时,她见到令她魂牵梦绕,赔进一生的俏男儿。他救她于危难之中,带回府中,细心照料,疼爱有加,捧在手心,如珠如宝。她则是倾心相许,以为情深终成眷属,谁知……一嫁,她只见府门,不入其门,被一群“抢亲的”丢到荒郊野邻。“你们抓错人了,我是无辜的……”二嫁,入了大门,准夫君却被突然调派。“这战报来得太及时了,我还没有拜堂呢!”三嫁,夫妻交拜,送入洞房,她却扯开盖头逃婚而走。“因为我爱你,所以不能让你一错再错。”这一场情,你不负我,我不负你,但一路迈过来,祸事不断,终不如所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