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60

第60章

答。依什师意及法华论是异质同处。所言异质者土净秽两质也。同处者净质在秽处。秽质在净处粗妙既殊不相障碍。故今文云常在灵鹫山。即知净土在秽处也。次明一质异见者。所言一质者此有多门。若望正道为论未曾净秽。随净秽二缘见净秽二土。以对净秽二见故言非净非秽名为一质。故言一质二见。若就二缘自论一质异见者。自有是一净质薄福之人自见其秽。自有是一秽质于福德之人自见其净。总论质见各有四句。质四句者自有一质异处。异质一处。一质一处。异质异处。一质异处者一非净秽质在净秽异处也。异质一处者净秽异质在非净秽一处也。所以有此二句者诸法本性寂灭故名一质。此本性寂灭不离净秽故在净秽二处。虽有净秽二质常本性寂灭。故是二质一处。一质二处者即是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二质一处谓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一质一处者直就实相而论实相。异质异处者土有净秽在彼此不同也。见四句者。一质一见一中道质菩萨之人因中道得正观故见中道土。异质异见者净秽异质随净秽二缘见。一质异见者一非净秽质于净秽缘见有净秽。异质一见者净秽二质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次约用论四句一质异处如一净质通在净秽二处。如释论云。昙无竭香城之质即在香城处。而香城在阎浮提秽中也。二者净秽二质同在一处。以粗妙不相碍故。三者二质二处净秽二质在彼此二处。四者一质一处如净质自在净处。秽质亦然。约见论四句者自有一质一见。于一净质还起净见。秽土亦尔。二者二质二见于净秽二质各起净秽二见。三者一质二见但是净质于二缘所见不同。四者二质一见虽有净秽二质于福德人但见其净。无福者但睹其秽也。常在灵鹫山下四偈半文开为四句。初半偈标常在灵鹫山。明佛之与土二俱不灭。第二半偈腾众伏疑疑云。现见劫火所烧人土俱无。何得常在。第三两偈半正明净土不毁。第四一行结净土不毁众生见烧也。是诸罪众生下第三四偈明感见不同双结人土。初二偈明于罪福二人感见净秽不同结成土义。第二两偈明为二缘说佛寿长短成上佛灭不灭义也。此二偈有三意。初偈正明随缘说短长。次半偈叹佛智。后半行偈举远因以释长果。汝等有智者下第三次颂长行不虚长行有三。法譬合。今具颂之。初偈颂法说。次偈颂譬说。四偈颂合譬。四偈为四。初偈正合譬明不灭示灭。第二偈释不灭示灭意。第三偈通叙佛随缘说一切教。第四偈明教所表理宗归作佛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是广开身权身实中第三明禀教得益。言分别功德者有二种义。一闻说寿量得益。佛对弥勒分别得悟之人功德浅深有十二位。从品初立名。二者此品末有大段流通。广分别持经人所得功德。从后段受称。合而言之俱从二处立名。故以目品。然功德之名有通有别。所言别者对智慧以辨功德。如五度有行为功德。波若照空为智慧。自有深悟为智慧。浅达为功德。如涅槃师子吼品说。地前为功德。登地为智慧。所言通者修功所得悉名为功德。若尔功德智慧并是修功所得悉名功德。今此品称功德者即是通名功德也。就文为二。初明得益。次辨感瑞。得益为二。第一经家总叙得益。于时世尊下别叙得益。所以别明得益者此诸功德非佛无分别。即大众不知。故须分别。就文为二。第一明登地以上大乘圣得益。第二明地前发菩提心益。法华论云。发菩提心益是十信位。得益虽多斯二摄尽。就圣得益中有十一位。有人言。初六位即是断界内分段生死六地菩萨。第二五位七地以上同断界外反易生死。界内去佛远未论生数。界外去佛近故论生数。今明此事难知。但依文为二。初六位明增道益。次五位辨损生益。虽有增道损生不同并是从劣至胜以为次第也。第一得无生法忍益。以闻佛寿量初证无生。无生是圣位根本故前明之。依法华论以初地为无生法忍也。第二得闻持益。此是得无生法忍更闻胜法持而不失。无生即是方便实慧闻持谓实方便慧。实方便慧既是巧用即胜于无生。故在第二。第三得乐说无碍辨才。闻持是自解。乐说谓化他。其义转胜。故在第三。第四得无量旋陀罗尼。于法门中圆满具足出没无碍胜前乐说。故在第四。第五转不退法轮。前虽得旋持未得不退。今登不退故胜前。第六能转清净法轮。前虽不退犹未清净。今证清净故胜前也

问。前一佛世界后言三千大千世界。此有何异

答。大智度论云。十方各如恒沙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世界。是故三千与一佛世界异也。次明八生当得菩提者第二辨损生益。有人言。从七地至金刚心成损生之义。无明住地烦恼分为九品。一品为一生缘。谓随断一品即损一生。今七地下忍闻经为缘登七地上忍。断一品惑损于一生故言八生当得菩提。七地上忍闻经为缘。登八地下忍。断一品惑损一生。余七生在八地下忍闻经为缘进登八地上忍。复断一品惑损于一生。余六生在八地上忍闻经为缘登九地下忍。进断一品复损一生。余五生在九地下忍闻经为缘登九地上忍。复断一品损于一生。余四生在而文中。从八生乃至四生者经文存略故尔当知。四生即是九地上忍也。从九地上忍闻经为缘登十地下忍。断一品复损一生。余三生在。从十地下忍闻经为缘登十地上忍。断一品复损一生。余二生在。从十地上忍闻经为缘登金刚心。断一品复损一生。所余一生佛果断之乃尽也。今谓此释于义难明不能具叙其得失。今明经论之中有二种生。一者应生。二者实生。如智度论释往生品。明一生菩萨及三生菩萨并是应生何以知然者。住十地菩萨不应受人天生。而今受人天生者此是应生。今言八生乃至一生者。八过受人天生故得菩提乃至受兜率天一生当得菩提。故是应生也。然应生有多少者随缘故尔。亦得由悟理深浅断惑轻重。是故应生有多少也。次言实生者如仁王经叹菩萨三十生功德。一地有三生。谓入分为初生。住分为中生。满分为终生。摄大乘论地论悉有三位。若依此义明八生者。本是七地终生之人闻经力故登八地始生。故余八生在。本是八地始生之人闻经力故得入八地住分余七生在。本是八地住分人闻经得满分犹六生在。本是八地满分闻经得入九地初分余五生在。本是九地初分闻经得入住分余四生在。本是住分闻经得入满分余三生在。本是九地满分闻经得入十地初分余二生在。本是十地初分闻经得入住分余一生在。本是住分闻经力故得入十地满分便坐道场得成佛。盖是一方次第悟。作此论之。若超悟者其间无定。权实二生。正就实生。以闻经得实益故。依法华论云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此以初地离三界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究竟无上菩提也。此意明本是地前之人闻经力故随分浅深。经八过受分段生乃至一过受分段生便证初地菩提也

问。闻经说寿量云何得无生忍乃至发菩提心

答。若依旧明此经辨无常佛者不应得无生忍。何以然者说无常云何令人悟实相耶。又佛既无常终归磨灭何足可乐而发心求之。若言此经是覆相常者既是覆相便非了义。云何得了义益耶。若言此经明佛决定常者即是常见。云何令人得无生忍耶。今明此品说佛法身绝四句超百非。故前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乃至非实非虚非如非异。即知非常非无常不长不短。而长短适缘常无常善巧。时众闻此故得无生及发菩提心也

问。佛寿无量而众生寿自然有量。此乃众生佛二见。诸有二者无道无果。云何得益

答。若作二见即不得益。今既悟佛寿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绝四句超百非。即了己身亦尔。此即悟众生佛不二。是故得益

问。此经但明佛寿无生灭始终。何处辨众生寿亦无生灭始终

答。作此问者不读法华寿量品。寿量品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无有生灭。乃至非实非虚。故知三界即是法身。亦令众生作如此悟也

问。余经悟道者少此教何故得益多耶

答。此经结会始终开二权二实。即教无不周。理无不备。所应得道者尽在此经。是故悟道者多。二者如来一化凡有三门。一摄邪归正门。二摄异归同门。三摄因归果门。法华之前唯有一门。此经初分谓摄异归同门。后分之经摄因归果门。又此经结会始终则具足三门。三门摄理教既周闻之并皆悟道。三者释迦所化凡有二子。一者失心。二者不失心子。不失心子始从华严终竟法华闻教皆悟。余失心者待佛唱灭至说涅槃方得解了。今辨不失心子所应悟者并皆得悟。是故入道者多。不失心子凡有二种一直往菩萨二回少入大。此二种人闻法华经皆得悟道所以多也。复有八世界微尘下第二明地前得发菩提心益也。佛说是法下第二明瑞相。显理既彰悟道非一。是故感于嘉瑞。凡有八瑞。如文所列也

问。前开三显一何故无瑞耶

答。初明一权一实义未究竟。及三根声闻生信犹浅故未现瑞。今具开二种权实悟道人多。故现瑞也。尔时弥勒下第四明弥勒疑除领解说偈称叹。十九行偈分为四别。初一行颂所说教。次十行颂得益之人。次六行颂瑞相。后两行称叹佛。第二段中又开三别。初一行总明得益。次八偈别颂得益。后一偈总结称叹也。八偈又二。初七行颂得圣益。后一行颂凡发心益。七偈之中三行颂增道。三行颂损生。一行总结颂斯二也。尔时佛告弥勒下第五格量称叹。就文为二。一长行。二偈颂。长行有三。第一正述功德。第二正格量。第三结叹也。若有善男子下第二格量。但举五度不举波若者信解寿长。此心即是般若。不可还以波若格量般若也。又般若即是佛寿照境之义。名平等大慧。用大慧为命故名为慧命。即此大慧用法为身。故名法身。故知波若即是佛寿。不可以寿格量寿也。胜鬘经具举六度格量者此是无方便波若耳。若善男子下第三结叹。偈文但颂后二章。十四偈颂格量。五偈半颂结叹功德。初又二。十二偈别颂五度。两偈颂格量。初又二。初一偈明时长行广总明五度。次别颂五度也。又阿逸多下大段第三次辨流通。凡十一品半经。开为二别。初四品半明赞叹流通。从嘱累品竟经七品明付嘱流通。要须叹法美人福慧深重方得凭累使受化弘通。故分此二也。就初文又二。一从此文至不轻品三品半经正明叹法美人。第二神力一品佛见二世众生闻经得益心生欢喜现大神力。初章又二。第一从此尽品略赞叹流通。第二三品广赞叹流通。初又二。第一叹佛在世时人弘经功德。第二叹佛灭后时人弘经功德。就初有三。第一明闻慧功德。何况广闻下第二明思慧功德。阿逸多下第三明修慧功德。又复如来灭后下第二明佛灭后持经人功德。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明四品人。一下品谓闻慧人。二中品思慧人。三上品修慧人。四上上品修慧之中更开此一品也。何况读诵下第二人也。凡有二句。一叹持经人顶戴如来。阿逸多下第二叹持经人摄诸功德。文有四句。第一总明叹持经之人摄起塔造寺功德。即为以佛舍利下第二别明持经人得起塔功德。阿逸多下第三别明持经人摄得造寺功德。是故我说下第四总结持经人具得塔寺二种功德。况复有人下第三明上品修慧人。若人读诵下第四上上品人。偈文但颂三品人不颂第一闻慧人。十一行半颂第二思慧人。次三句颂修慧上品人。不嗔不恶口下颂修慧上上品人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语用学教程

    语用学教程

    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由西方学者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本书是在1996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研究生开设“语用学”课讲稿的基础上修订、整理而成的。本书除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之外,还可以作为外国语言文学、哲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等系研究生的教材,以及所有对提高自身言语交际能力感兴趣的人们的有益的参考书。
  • 道士的都市日常

    道士的都市日常

    白开心,19岁,性格沉稳,有点死心眼儿,轻微的道德洁癖,自小随师父在深山长大,练得一身花拳绣腿,命犯一世桃花,见到美女本能的不自在,此乃命中之克。师父让他下山入世,因为身上没钱又小家子气,所以徒步穿越了大半个华国才来到城市里,因为是个文盲又没学历,所以只能苦逼的当个体育老师。他是道士,是神棍,更是个妖孽,妖是异,异端的异,孽是逆,逆流的逆——简单来说,就是个缺心眼中的死心眼,傻逼中的战斗逼。小道士告诉自己,你呀要照顾好你在乎的人,做好你该做的事,如果尚有余力,记得保护美好的东西,不畏不怖不怂不退不磨叽。嬉笑不怒骂,是士而不隐,大抵是一个小道士在红尘凡间修心的故事。
  • 快穿之反派女主就是我

    快穿之反派女主就是我

    颜沫,一个游荡于世间的灵魂,一次偶然,被一个叫做鬼灵的系统抓住,被强行植入一大串指令,完成鬼灵系统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颜沫将会被抹杀,如果完成系统的任务,她才能一只活下去。在任务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男主角,并对他们进行强势的攻略。众男主:“可恶,撩了我们还想跑,没门儿!”“我也是被逼的,毕竟我才是女主啊!”颜沫扶额无奈。
  • 绝对惩罚:惹上不良女王

    绝对惩罚:惹上不良女王

    女王社团,是一个以维护女性尊严,创造女性平等的社团,而社团的女王就是我们调皮捣蛋却又富有正义感的玖野芊。当女王玖野芊遇上了柔弱美少男蓝昭成时,却因为他的羞涩和她的保护欲,让他们两燃起了恋火————“谁说他没有女朋友的,我就是他的女朋友!”玖野芊直接送上自己的香吻,一吻定情,他……就是她的人了。“你走,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否则……我不会再手下留情了。”当有一天,柔弱美少男不再柔弱时,当这一切爱情的背后是一个赌注时,这一场纠结的爱恋该会变成怎么样呢?女王能够接受一个骗局般的爱情吗?而柔弱美少男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惹上女王到底会得到什么惩罚,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每天都在纠结男朋友不喜欢我

    每天都在纠结男朋友不喜欢我

    安笙喜欢平淡生活,有喜欢捉弄的哥哥—安意陪着她就很好了。一朝穿越,到了一个她既熟悉又陌生的动漫世界,这一切究竟是阴谋还是巧合?究竟来这里是做什么?她,也不太清楚啊!
  • 重生悠着点

    重生悠着点

    女主因得乳腺癌,遭遇人生突变,离心的老公,幼小的一双儿女。因缘际会,女主重生回到高中时代,空间,修仙怎一个爽字了得。再遇前生老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
  • 志戏三国

    志戏三国

    一个弱不禁风的现代青年学生,为了筹钱救人,兼职众多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之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那是赤裸裸的靠实力说话!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活着才是硬道理。然而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亲人,还没有武功的现代青年,到底是怎样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他会不会改写历史?能不能回到现代,总总疑问,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细细看来!
  • 爆宠小萌妃:王爷,约吗

    爆宠小萌妃:王爷,约吗

    出身医药世家的小秘书一直以扑倒男神为己任,眼看着男神要到手,却无良的穿越了。神马情况,做了嫡女也不消停,姨娘庶姐各种阴招不断,还有各种伪白莲花,狐狸不发飙,还真以为她是软萌小猫了,某女虐渣可是毫不含糊。明明只是个跑腿外加操碎心的小红娘,却不小心把某位高冷王爷给招惹了。“月儿,既然你如此爱慕本王,那么不如留下来给本王暖床。”某女大惊,“我只是跑腿的。”这一激动却是不小心把王爷扑倒了,某女彻底囧了。“别心急,这等力气活还是交给本王来做。”“……”
  • 画成

    画成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神,众以为神,是名为神。诸神之心,证诸心之神道。少年一生为宿命所累,幸之不幸,成神之路别无选折。
  • 不被神眷恋之地

    不被神眷恋之地

    我们被困住了……我不知道要怎么离开这里,我不知道要怎么联系到外界,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能活下去,我只知道,从那一天起,我们陷入到了一个迷局之中,谁可以救我?人们变得越来越奇怪了,暴躁,疯狂,我们被困得太久了,人性的本质原来就是这样恐怖子吗……我……想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