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56

第56章

答。显佛乘究竟为果。即显二乘非究竟故属于因。二乘既其是因。人天亦远属因摄。故五乘言之上辨佛乘为果。摄余四乘皆悉是因。以此详文理应然也。就此三品亦开四章。一明序说。二略开身权身实动执生疑。三执动疑生申疑致请。四广开身权身实断疑生信也。初分经去大序近故无小序。去大流通远故有小流通。后分经去大序远故有小序。去大流通近故无小流通。就序分中又开三别。一开发序。二疑问序。三诫许序。开发序者因涌出菩萨数多。开发释迦成佛已久也。疑问序者未了菩萨涌出之意。是故问佛也。寿量既大事。恐物生疑前须诫听许说也。就初又二。第一明远缘由。二明近缘由。远缘由者因他方菩萨发誓弘经得显涌出菩萨。因涌出菩萨得开释迦远寿。故以他方菩萨为远缘由。正明涌出为近缘由。初远缘由中为二。一他方菩萨请。二佛止请。初明他方菩萨请欲通经者从上见塔品命持经人。故诸菩萨应命欲持。而至此品方复发言者欲明三圣共开寿量。一者因释迦命持经人。二者诸菩萨待至今品方奉命请持。三者释迦止请。故仍有涌出菩萨开显寿量。故初分经有释迦现瑞。弥勒生疑。文殊答问。三圣共开乘权乘实。今亦三圣共开发身权身实也。尔时佛告下第二止请。上命持经。今言不须持者两言似反而实以符会。以佛命持诸菩萨请持故得止请。便得显涌出菩萨开佛寿量。此乃是前后相成非相乖也。是以前文命持故得弘经。后文止持故开远寿。则是弘经也。就佛止中凡有二句。一者止他方请。二所以者何下举此土自有菩萨以释止。以他方非释迦所化故不得显释迦寿量。是故止之。此土菩萨是释迦所化得显释迦寿量故举以释止也。前文标于他方菩萨意在于此也。而言六万者明所化菩萨自超六趣之中。得显释迦成道久也。菩萨眷属亦六万者明所化眷属亦超六趣之中今皆成就。弥得显如来成佛久也

问。菩萨涌出为开寿量。云何言护持读诵广说此经耶

答。开显寿量即是广说此经。又诸菩萨来有始终二事。一者初开寿量。二终弘宣此经。故涌出标其初开。神力序其终护也。佛说是时下第二明近缘由。就文亦二。一者通明诸菩萨涌出。第二别明四大士问讯。所以有此二章者初明涌出开能化寿量。即是教门。四大士问讯明众生易度。谓所化信受。即久已成佛众生久已信受。此二是缘教感应。宜分二章也。初有十章同显成道已久。第一明涌出时节。即辨昔非说寿量之时今正是其时也。娑婆世界者第二明涌出处。昔以近教覆远如地覆菩萨。今废近显远譬地烈而现。但娑婆地烈不辨余土烈者有二种义。一者欲明昔娑婆教门以近覆远。今废昔娑婆教故从地涌出。二者欲以释迦所化得显寿量。故还明释迦之土也。而于其中下第三明涌出之人。正以所化得开显能化故明涌出人也

问。塔品何故能化显能化。今以所化显能化

答。塔品明过去佛既方便示灭而实不灭。当知释迦亦然。现在分身佛非实佛。则知释迦亦尔。故能化显能化也。今以菩萨数多及并已成就。则知释迦成佛已久也。是诸菩萨下第四叹菩萨德。明所化德高。显能化成佛必久也。先尽在此下第五明菩萨来处。昔以生灭之教覆佛无生灭虚空法身。故言在此世界之下虚空中住。若不作此释文诸大士等分形六趣弘道利人。何由乃居世界之下虚空中住。故知必有所表也。是诸菩萨下第六明菩萨来意。闻塔品命持经之人是故发来。欲开显寿量及流通此经也。一一菩萨下第七列诸菩萨数。所以列数多者良由所化数多显成佛已久。如见学士积德数多。则知法师敷讲义来久。此中列数皆从少至多。但初导主少而眷属多。后明导主多眷属少。譬如领六万人来者唯有一师。领五万弟子来者则有二师。如是转倍也。是诸菩萨下第八明涌出仪则。至释迦多宝佛所者欲显释迦久证法身无生灭。应身有生灭也。至分身佛所者欲显释迦久得本一迹多也。塔品明诸佛来以显法身。今辨菩萨出欲显寿量故至二佛所。是诸菩萨下第九明问讯时节。所以明时节久者欲显菩萨数多。由菩萨数多故得显佛成道已久也。尔时四众下第十明大众睹见。任大众力不能尽见。今假佛威神故能见。明大众得见表假佛说身权实方得领悟也。是菩萨众中下第二段别明四菩萨问讯。开为四别。一诸菩萨问讯。二佛答。三随喜。四称叹。初又四别。一列名。在空有之表故云上行。踰断常之际名无边行。出垢累之外名净行。道足故称安。智圆故云立。谓安立行也。是四菩萨下第二句叹德。涌出菩萨凡有三品。上品有四人。中品有六万。故初止请。中云师及弟子皆有六万。下品无量千万亿数。在大众前下第三句问讯仪则。而问讯言下第四句正问讯。初长行次偈。长行二。初问讯能化。所应度者下问讯所化。少病少恼者凡有三。一者无病无恼。二者多病多恼。三少病少恼。三句之中但得一句。所以不得无病无恼者众生未得免疾。佛何由得无病无恼耶。不得多病多恼者众生若都不从一乘之化可言病恼多耳。复有受化故不得称多。但得问少病少恼也

问。少病少恼有何差别

答。智度论云。随世俗法有二种问讯。一问讯心为少恼。二问讯身为少病。若就所化释者众生无结使之垢故如来少病。众生脱厄苦之患则如来安乐也。尔时世尊下第二次答两问。前答初能化问。是诸众生下答所化问。就文为两。初明直往菩萨易可化度。始见我身闻我所说者即华严之会诸菩萨等闻说华严即入佛慧。除前修习学小乘者明回小入大之人大机未熟从华严之会竟灵山之前未得显教大乘故简除之也。如是之人下第二明回小入大菩萨大机已熟今化得之故名易度。亦称入于佛慧故知法华即是华严。不应谓华严理深法华义浅。然直往之人初见佛身即得领悟故佛无疲劳。回小之流经四十余年方得入道应有疲劳。但今取始终皆得悟入道总名易化无劳疲也。又言始见我身则见释迦过去久成佛之始。则涌出菩萨是也。此举过去之始明回小入大之人亦入佛慧。辨今世之终。始终之缘并皆得悟故众生易度耳。尔时诸大士下第三明随喜。以能化二权二实既显所化直往回小二人皆悟。此则称大士之怀故随而欢喜。于时世尊下第四称叹。欲显无嫉妒人为佛所叹。尔时弥勒下第二大段疑问序。开为两别。一弥勒问释迦。二分身侍者问诸佛。初又二。一怀疑。二发问。怀疑如文。时弥勒下第二发问。长行叙欲问意。偈文正问。正问为三。初一行标请。次十三行正问。后五行半结请。正问中凡有五问。开为二别。前两偈有二问。是从何所来者第二正问有二。一问来处。二问师资。初有二。前问所从来处。以何因缘集者第二问来意。巨身大神通者叹菩萨德。成上二问也。一一诸菩萨下有三问问于师资。就文为二。初九行序其数多。次二行正问师资。前二行先问后叹其德积。今三问初叙其数多。若德积而数少若德少而数多并不得显成佛久。要具此二义方得开于寿量。故弥勒问中具足序也。是诸大威德下第二问师资。一行问终成就之行。从谁初发心第二问其始行。称扬何佛法三句问中间之行。此三问中具问师与资。欲开寿命意在问师。故一一问初皆标谁。以正显师寿故问师也。如是诸菩萨下第三五行半结请。就文为二。三行半明弥勒未解故请。言乃不识一人者菩萨涌出为开法身之相。法身非十地所了故言不识一人。次两偈腾众请。尔时释迦下第二诸佛侍者发问。开为两别。初问。次答。如文。尔时释迦牟尼下第三段诫许序。又开二别。初叹问。次诫许。言大事者因此问得显寿量佛果大事。又因此问时众得十二种大益。又因此问广说寿量利益未来无边众生。故名大事。大品云。波若为大事故起者谓救济一切众生也。汝等当共下第二诫许。前长行。次偈。长行前诫次许。被精进铠者为说大法当精进求取之也。发坚固意者今闻说大法勿退没也。如来今欲下第二许说。文有四句。一宣示诸佛智慧力者开身权身实。理无不鉴谓智慧力也。故下文云或为此众故说佛寿无量。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故知明佛慧长短。即是明佛智也。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者然诸佛法身非长非短而能长短适化故名自在神通力也。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者师子本伏今起名为奋迅。所以奋迅凡有三义。一欲袪尘。二欲申舒。三显无畏。今说法身无生灭始终破凡夫二乘始终生灭之执喻同袪尘。昔以权教覆实实则不显。今开身权身实则真应义显。如师子舒申义也。昔为缘不堪故不说法身真实。故名有畏。今大机已熟堪闻说之。故喜无畏。如师子不惧也。诸佛威猛大势之力者既显法身常住双树无常。莫能摧伏故名威猛大势力。又今说法身必能灭惑生解。故称大势力也。偈文重明诫劝。佛智叵思议者非长非短能示长短。虽示长短未曾长短。故名不思议。若昔短今长何名不思议也。甚深叵分别者此明法身绝四句。超百非故下文云。非实非虚非如非异。岂可以常无常等而分别也。尔时世尊下第二大段略开身权身实动执生疑。初长行。次偈。长行又开二别。第一牒问。我于是下第二前答其师资之问。所以前答师资问者将欲开佛寿量故也。此诸菩萨下次答第一所从来处问也。阿逸多下此非答问。但释上在下方住意耳。所以下方空中住者虚空即是实相法身。菩萨心常游实相而勋习之故常在下方住也。不作此释则文无可消。偈文为三。初一行三句颂答第一师资问。次两行三句颂第二答来处问。志念力坚固下四偈重答第一师资问。又开三别。初一偈牒所化明弟子义。次两偈正明能化辨于师义。后一偈双结能化所化师资之义

问。偈前文云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尔乃教化之。后文云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初文明近。后文明远。二语相违。云何会之

答。今以二义解释。一者有不二二义。二者有二不二义。不二二义者初言伽耶者盖是昔伽耶耳。以昔日亦在伽耶城成道化此等众即是久远已来。故与后文不相违也

问。昔云何亦有伽耶

答。寿量品云。自从是来常在娑婆说法教化。故知昔有娑婆及伽耶。又下文云常在灵鹫山。灵鹫即是净土。遂不毁灭。伽耶还同此义。前文直唱伽耶成道犹未明其过去之与现在。后偈云我从久远来则释上是过去伽耶也。次云二不二者即指伽耶之近以之为远。亦指过去之远为伽耶之近。欲显近远不二令众生悬悟正道也

问。何以知然

答。前明五十小劫即是半日。既是近远无二。今类此可知。竺道生云。言彼长者即伽耶是也。伽耶是者即非复伽耶。伽耶既非彼长者何独是乎。然则长短斯忘长短存焉。盖是古旧之说。勿得疑之。尔时弥勒下第三大段执动疑生申疑致请。弥勒所以疑者不知是昔日伽耶故生疑也。初长行。次偈。长行有二。初疑问次请答。就初又二。前怀疑。即白佛言下第二正问。又开为三。谓法譬合。法说又二。初明佛成道近云何于此少时顿能化尔许。斯等久远第二明菩萨修行来久不应始就佛受学。譬如下第二譬说。又两父少譬佛成道近。子老譬菩萨修行久。合譬为三。初明成道近合父少譬。如此大众下合子老譬。今日世尊下合父子老少互相指譬也。我等虽复下第二请答。又开为二。初明请意。唯然下正明请说也。偈文为二。第一十一行颂疑问。次三行颂请说。就疑问又三。即颂前法譬合。颂法说有三。初一行颂佛成道近。次二行半颂诸菩萨修行久。次一行半明久近相违请佛为说。次二行颂譬说。亦三。半行颂父少喻上成道近。一行颂子老譬上修行久。半行颂父子相违喻上第三近远相违。合譬中初半行合父少。次三行半合子老。请说三偈中二行颂请意。一行颂正请

寿量品第十六

四门释之。一来意门。二得失门。三释名门。四开合。所以有此品来者明身权身实有四章。今是第四广开身权身实断疑生信也。然此品大明觉理囊括古今。文约义丰意深致远。虽是一章之经乃通会释迦始终一化意也。若能解其义趣生无尽之慧长无边之福。亦灭无量重罪。昔有数人共乘船遭风余伴并溺死。唯一人凭物浊济。夜梦云。汝所以偏得脱者昔曾听法华寿量品故也。又下分别功德品云。说此寿量品时十二种利益八种瑞相。余经明得道未有如斯之盛。讲者宣留意寻其旨归也

问。何故顿有功用耶

答。三世佛正果及三世佛依果皆为开寿量而兴。如多宝涌现即过去佛为开寿量故兴。分身佛即现在十方佛为开寿量而集。涌出菩萨即皆是一生补处。谓当来佛为开寿量而现。故十方三世佛皆为开寿量。即知寿量事大故有如上功力

问。三世佛云何为开寿量

同类推荐
  • 台湾私法商事编

    台湾私法商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碥

    医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燕对录

    燕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心论疏

    观心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午夜控妖师

    午夜控妖师

    被遗弃的天才报名参加妖灵高校,因为没有人发现他的天资,所以在高校饱受非人般的折磨,在这段期间里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兄弟,你们应该听说过道士、高僧、阴阳人、灵探、风水师、算命先生、招魂师、相师、赶尸人、守陵人等职业,可我哪个都不是,我是一个控妖师!
  • 重生穿越之轰炸首尔

    重生穿越之轰炸首尔

    未婚妻因长期被韩剧洗脑,遂成了个哈韩的脑残,为满足自己虚荣的白日梦,以自杀相逼,强迫他到韩国整容。他无奈之下只得赴韩整容,不想竟遇黑医,整容不成反害了自己的性命。死后的他一点灵犀不灭,重生来到大明王朝,偶遇神秘术士,得获聚宝盆。之后又被术士改造,成为一个身怀异技的超级帅哥,却又在一个雨电交加的夜晚,被闪电击中,携着聚宝盆穿越来到了韩国首尔。为报前世之仇,他以聚宝盆生出的巨财为本,开始了制霸韩国娱乐界的伟大征程。正是:天朝英豪出我辈,一入寒国棒妹堆。
  •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

    做人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更是他们得以走稳人生每一步的坚实根基。本书精心选取了百余个睿智简洁的成长故事,内容不但涉及感恩、诚信、正直等品格方面的培养策略问题,而且也深入阐述了自信自立自强、心态调节、与人相处等青少年成功做人的必备技能。它像一盏明灯,照亮青少年前行的道路,使青少年在快乐阅读的同时,体悟到深刻的人生智慧,让人生的旅途一路壮美、辽阔。
  • 恶魔校草不能惹

    恶魔校草不能惹

    “秋安好!你在干嘛!”被他吵了一脸,秋安好缓缓睁开眼睛。“啊----!”他怎么会躺在他的胸前睡得那么香!这下完了,她看向凌空净,默默说了句“对不起。”面前,某人一脸黑线。
  • 血樱家族

    血樱家族

    在黑界的血樱家族三年了,没有什么好说的,血樱很暖真的很暖。这里的故事都我是本人自己想的,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撒旦方法

    撒旦方法

    撒旦方法与魔王降临的故事,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 幻世奇神

    幻世奇神

    大千世界,为我独尊顺着荣华,逆着流沙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梅妆暮

    梅妆暮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是南城古都权势毁灭的开始,也是江尚麟未知人生的起点。自此,一切都似乎循序渐进的发生着不可思议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犀利如明镜般的双眸看向她平静淡漠的脸,一字一句道:“我曾对你说过不要随意给未知的事情下定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在下一刻到来之前你仍然有机会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既然你要逃,那么就由我来做,看看究竟谁能如愿!”那声音冷如冰,坚如铁,充斥着睥睨天下、傲视万物的气势。她依旧平淡如水,清澈的眸子始终不变半分,谁能知彻骨的寒意早已侵蚀冻透她的身心,一步都迈不得······
  • 魅诱

    魅诱

    一个又一个男人出现在她面前:心机深沉的太子冷然,玩世不恭的慕容长风,桀骜不驯的独孤骜,神秘莫测的南宫三少为了得到她,都说这些爱恨纠缠是因为她的媚惑红颜,她却知道,这一切的背后还有更大的秘密。千回百转,天机渐现,她到底是要良人相伴,还是要这万里江山?
  • 除灵少女之傀儡娃娃

    除灵少女之傀儡娃娃

    冥王有令,枉死之人再不得入轮回,从此,百鬼夜行,人间大乱。后有荼家除灵师用毕生心血创十二个傀儡娃娃封印恶灵,才又复人间安宁。百年之后,封印松动,恶灵再生祸端。荼柒是荼家最后一任除灵师,存在于这世间的唯一意义,就是将恶灵和那十二个傀儡娃娃一起,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