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55

第55章

答。长行中就说门次第前明行处之深次辨近处之浅。今依修行次第前明近处之浅。后明行处之深也。长行具明十缘。偈文不可分别。但略无第十生自染爱缘。所言三藏者凡有三种。一者小乘三藏。二者大乘自有三藏。如摄大乘论说。三者大小合论三藏。谓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有人言华严等为大乘慧藏。决定毗尼经为大乘毗尼藏。地持论等为大乘阿毗昙藏。今谓大乘经中自有三藏。不应引论也。今言小乘三藏者。欲简余二种三藏也。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者。深着五欲谓起爱人。求现灭度谓起见人。见有身心劳累故求速灭。是则名为行处。近处者第二总结。有人言。应结近处。复言及行处者。此是行家亲近。所以言及行处。以此二处者。有人言。唯应言以此一处。而言二处者。行处是第一。亲近处是第二。故言二处耳。今谓不尔。离上十缘通得是行近二处方便。是故名为二处也。又复不行下第二合颂行近二门空义也。就文亦有二。初二行半前颂空行处。次五行半颂空亲近处。初一行颂上不行之言。即辨法空义。上中下法者。有人言。善恶无记三性为三品也。今谓即以三乘为三品也。又人天为下。二乘为中。大乘为上也。有为无为者。为无为两舍也。实不实法者。上来泯昔教。此句泯今教。以三乘为权。一乘为实。今皆不行也。亦不分别是男是女者。半行颂上亦不分别上偈辨法空故今明生空也。不得诸法不知不见者。不得诸法泯境。不知不见泯观。二空义圆境智俱绝明理既周故。后半偈结为行处。一切诸法下第二颂空亲近处。就文为三。初一行半明空亲近处体。颠倒分别下二行明空亲近处前方便观也。观一切法下二偈明从方便观入于正观。三门次第者。前示观体。次令修习。修习既成后明得观也。又初辨得。次明失。后重明得。若有比丘下第二四行半颂安乐。即行果也。就文为三。初一行半标安乐。二行半释安乐。半行结安乐。两行半为二。初一行入定。谓圣默然。次一行半起定明圣说法也。又文殊下第三结初安乐行。又文殊下次明第二安乐行。有人言。第二行以说法为体。即名说法安乐行。然说法是音声性。法入所摄。今不论此正取动口言说之心。是第二行体。有人言。第二行口无四过为体。今明以无憍慢为体。良由内怀憍慢自举陵他。是故说人好恶长短等。欲弘大道宜应离之。又憍慢是痴使。菩萨不应起也。又众生皆有一乘。同有佛性。并当作佛。不应慢之。如戒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亦如常不轻菩萨不轻一切。作此不轻即是弘一乘也。就文为三。一劝住安乐行。二明行体。三辨行果。若口宣说下明行体也。行体为二。初长行次偈。长行为二。前明离过为行体。次明集德为行体。不乐说人及经典过者。若说人过人闻起嗔不受大道。又说人过必是轻慢之心。则自生烦恼。不说经典过者。如来说法浅深随机终归一道。不得执大呵小执小呵大。如百喻经说。有二弟子。互打师两脚即其事也。亦不轻慢诸余法师者。弘小乘者名为余师。当起愍恻不应轻之。又劣于己者名为余师。当恕之不逮亦不应轻也。于声闻人亦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者。别称名说过则生其嗔心。若称叹之则增其执见。但得用大通呵于小耳。善修如是下第二明集德行体。但以大乘而为解说者。设答小乘义者方便诱引终令入大。故药草品云。恒为大乘而作因缘。偈颂上二章。即为二别。但转势说法。又遂近颂之。前六行半颂于集德。次有五行颂于离过。初又三别。二行半明净于内外为说法方便。次有两行正示说法之方。次有二偈示答难之能。弘法之人唯此三事。故具陈之也。除懒惰意者。第二颂上离过。五偈二双。初一行诫令勿懈怠。次一行半劝使勤精进都。不肯说为懒惰。数数停息为懈怠。又不勤于事为懒惰。不坚于理为懈怠也。次一偈诫说法之人勿悕外财。次一偈半劝内心念法。我灭度后下第三明安乐果。就文为三。初一偈牒前行体。次两偈明离苦果。次两偈明得乐果也。又文殊下第三行。有人言。第三名离过行。取决定息恶之心为行体。有人言。以意除三毒为行体。今以离嫉妒为行体也。初长行次偈。长行为二初明行体后辨行果。行体为二。初诫次劝。诫中又二。初诫令于人不应起过。次诫令于法不应起过也。嫉其资财为嫉。妒其正报为妒。覆藏自性典情顺时宜名之为谄。为欺彼故现承事相称诳也。又亦不应戏论诸法下第二诫令于法离过。无记心中往复言论名为戏论。中论云。戏论有二种。一者爱论二者见论。今离此二也。有所诤竞者诫令不应偏有所执。求那跋摩遗文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也。当于一切众生下第二劝令集善也。不多不少者多说则起轻厌。少说则文理未足生彼迷心也。文殊下第二明行果。初明离恶果。得好同学下次明得善果也。偈文为二。五行颂行体一行颂行果。五行之中初二行颂上诫令离恶。三行颂上劝令集善。又文殊下第四慈悲行。前长行次偈。长行为二。初明行体次辨行果。行体为二。前明于学大乘人中起慈心。令其速悟得佛乐。次明于学小乘人起大悲心。欲拔其执小之迷令速离苦也。应作是念下出可悲事。不闻不知不觉者执小为究竟。初不曾闻小是方便。非但不闻。意亦不知小是权说。非但不知亦都不觉。又言不闻。谓无大乘闻慧。不知明无思慧。不觉明无修慧。不问不信不解者。非但执小不闻于大。住增上慢亦不访问学大乘人求其权实。学大乘人设为人说亦不信受。非但不受小执既深在根又钝。故不能解悟也。文殊下次明行果。亦开为二。次明离恶果常为比丘下次明得善果。对上慈悲两行故有得离二果。得果之中前明人爱。虚空诸天下次明天护

问。天上自有经卷。何故来人间听法耶

答。智度论云。佛不说天上有经卷。设令有者。忉利兜率二处有之。诸天来者。人有三事胜天。一能断欲。二强识。三精进。天有二事劣人。一欲天着五欲。二色无色天着禅味故不及人所以来人间听法。又菩萨天欲弘法利人。故来人间听法。又欲逐诸恶鬼及增益法师身心二力。是故来也。所以者何下第二大段次明叹教。所以叹教者凡有三义。一者四行由经而成故须叹经。二者上明弘经之行。今叹所弘之经。但如来在世善识物机默说有时。弘经之人亦须知时而动。不得闻经福重遇人便说。三者近为释成上人爱天护文生。此经既为三世佛所守护爱念。人天护念何足称哉。就文为三。一者双标二说。二者双举两譬。三者双结。双标者初明三世佛所护。文殊下叹教妙理深。无量国中名字不可得闻者。一者小乘国中所不闻也。二无缘国中不得闻也。三者不作闻相不作句相无闻者相。如此之闻无量国中甚难得也。譬如强力下第二双譬。为二别。初譬昔未得说法华。次譬明今始得说。皆前譬后合。转轮圣王譬佛。小王喻四魔。起种种兵明随机设教使物修行降伏四魔。战有功者明佛见众生。修行灭惑称为有功。称根授法各也。随功赏赐随所修行断惑多少得诸功德也。智断为田禅定为宅。有余涅槃为聚落。无余涅槃为城邑。惭愧为衣服。道品为珍宝。象马奴婢喻以神通。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一乘妙法也。王眷属者谓十方佛及大菩萨。惊怪释迦以一乘大海。澍二乘牛迹。以未有大机而授大法理所不应。故称惊怪。合譬如文。文殊师利如转轮王下第二为今教作譬。大功者谓大障将倾大机欲动则为说一乘。法华论云。实有功德人闻说大乘而取非大乘。如是倒取为对治故说王顶解珠与之。十种无上中云。欲示现说无上故明解髻中明珠譬。文殊下第三双结为二。初结教妙理深。次文殊下结诸佛守护。次偈为二。初四行颂行体。次十行半颂叹教。不颂行果摄入后大段颂之。颂叹教中九行颂譬。一行半颂双结。略不颂双叹。上双譬双合。今总为一譬一合。三行颂初譬。一行颂后譬。三行半颂合初譬。一行半颂合后譬。此经为尊下一行半颂上双结。半行颂结叹教妙理深。一行颂结诸佛守护。我灭度后下第三大段。一行半劝修四行。而言亲近四法者若未能履行四法则应亲而近之。读是经者下第四大段。广释安乐近接劝修文生。就文为三。第一明觉中得益。第二明梦中得益。第三总结称叹

问。现见读法华人忧恼疾病。云何言读是经者常无忧恼耶

答。众生有二种。一定报业。二不定报业。不定可转定不可转二者转重为轻。故读经之人横罗殃咎。三者不如说行故病不除。如不依方服药。四者众生有无量劫罪渐得微薄

问。何故云读是经者常无忧恼

答。此经开二权二实。畅于佛心故能化之佛及三根领解并皆欢喜。即是欢喜经。是故读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者前叹能除心病。此叹能除身病。药王品云。此经是阎浮提人病之良药。所以然者此经始末破三种病。一凡夫二小乘三菩萨。是故读者得无病痛。颜色鲜白者上叹离益。今叹得益。不生贫穷者上叹得现报益。此叹得生报益。以一乘备万德故读者不生贫穷。以一乘尊极故读者不生卑贱。一乘理正故读者形无丑陋。众生乐见者上明离果。今明得果。刀杖不加者前离内恶今离外恶游行无畏上离内恶中有得有离。今外益中亦有得离。前明离果今明得果。若于梦中第二明梦中得益。望前则是后报益也。凡有五梦。初一行半梦见佛为众说法。次一行半见己身为众说法。次六行半梦闻法得授记。次一行半梦见修菩萨道。次五行梦见成佛。前梦得因中益以四言偈颂之。后梦成佛得果事大。以五言偈颂之。此五梦从浅至深以为次第。初明行浅故但见佛说法。次解渐深见为他说法。次见得记。次见修行。次成佛果。智度论有五梦。一热气多故梦。二冷气多故。三风气多故。四见闻多故。五天神与梦。今是第五。僧祇律明五梦。一实梦。二不实梦。三不明了梦。四梦中梦五前想后梦。今是实梦也。最后一偈第三总结如文也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所以此品来者从见塔至安乐行。四品证前开后。此下三品正明开于后。谓辨身权身实。此品与见塔品同从地涌出俱显如来法身。但见塔品以能化显能化。涌出品以所化显能化。能化显能化者明多宝实不灭方便示灭。以显释迦法身无生灭应身有生灭普集分身明净土佛是应非真。以显释迦是迹而非本故名能化以显能化。今举所化显能化者涌出菩萨既多即显释迦成佛来久。故名所化显能化也

问。何故显成佛久耶

答。真应二身要具二义。一者法身无生灭。应身有生灭。二者法身唯一。应身即多。上品已显此二义。但未知释迦为近证法身为当久证。犹未明此一义。故举涌出众多显释迦证法身已久。具此三门义乃圆足。二者世间众生凡有二种。一身二命。身则生灭。命有始终。凡夫既尔。二乘亦尔。至人超四句之外出百非之表。但无名相中为众生故假名相说亦辨身之与命。上品明本一迹多真常应无常谓辨法身。今品以去明佛寿命。身则不生灭随缘生灭。寿则无始无终方便始终。辨此二门则果德究竟。故肇师涅槃论云。六趣无以摄其生。力负无以化其体。此明身无生灭也。随之不见其踪。迎之罔眺其首。谓寿无始终也。斥凡夫身命既尔。破二乘执义亦然。又有此品来者上品明多宝分身。各有三义故来如前所说。今千世界尘数菩萨从地涌出为欲流通此经。何以知然。塔品明佛命持经。今下方菩萨应命而出欲弘经。故弥勒偈明涌出菩萨云。为供养于佛及护持是经。乃至神力品初涌出菩萨发誓弘经即其证也。又有此品来者将说寿量。恐物不信受故前明大众云集。证后说不虚。又时会见多菩萨从地涌出。生希有心增长福慧。故有此品来也。又有此品来者显法华经有十不思议。即是十种妙义。上已明化主国土不思议竟。今次明徒众不思议也。所言涌出品者凡有三义。一者从事立名。千世界尘数菩萨从地涌出故目品。二者以昔教为地。谓昔说王宫实生双林实灭。则以始终教地覆佛无始终。今废始终之教显佛寿无始终。如烈地涌出。三者如来远寿昔为众生烦恼心地之所覆。故不得说。今烦恼心地将倾得说如来远寿。因名表义。故以目品也

问。有人言。初开三显一以明因此事已竟。今明开近显远以辨果是事云何

答。上已论之今当略说。开三显一者开二种三显二种一也。开二种三者明昔三因三果皆是方便也。显两种一者显今一因一果并为真实。若尔者不得言开三显一以明因也。又前正斥二乘果非究竟。叹佛果为究竟。则是正明果义。不应谓辨因也。又夫欲释经宜观其题题称妙法则以果为妙。因行未极则非妙也。故应正辨于果。不得言明因也

问。上既明佛果为妙。以何为因耶

同类推荐
  • 佛说乐想经

    佛说乐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周书

    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佛法根本碑

    明佛法根本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案精华

    医案精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ERRAGUS

    FERRAG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我们都在,怀念过去

    易烊千玺:我们都在,怀念过去

    那些年,最好的我们,最好的易烊千玺遇到了最好的路朵朵,最完美的初遇,最完美的爱恋,最完美的你却配上了不完美的我。那一年,火车上,“你好,我是易烊千玺。”——易烊千玺“你好,我是路朵朵。”——路朵朵。【最平凡最贴近生活的爱恋,最能实现你想当千夫人的愿望,但是,只是小说,请勿上身真人。】
  • 恶魔竹马太腹黑:青梅,你好甜!

    恶魔竹马太腹黑:青梅,你好甜!

    五岁时,沈夏曦刚转学,发现一位可爱并且容易害羞的小哥哥,厚脸皮地跟着他,他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令沈夏曦不服起了,不就是学习好吗?不就是智商高吗?看自己虐死他,"哥哥,什么是姨妈巾啊?""哥哥,接吻是什么啊?""哥哥,啪啪啪是什么啊?"夜逸寒忍无可忍,把沈夏曦扑倒在床上……(男女主身心干净,甜宠无虐)
  • 一生的血樱

    一生的血樱

    艰辛的寻梦与情感之路,一场与命运的诅咒,轮回相较量的抗争。生命中隐约的谶语,唯有信任,才可以打破命运的诅咒与轮回。信,立世之本;信,扼命之咽。
  • 我真是大反派

    我真是大反派

    李耀懵逼了,他穿越了。穿越没关系,但是他居然没有穿越成主角,而是大反派。一个注定成为反派的男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危机四伏的天武大陆成功吊打主角,抢主角的妹子,泡主角的妞。是反派的职责。这下好了,一个大坏蛋诞生了。从此,李耀吊打主角,走到哪死到哪。他的目标是:抢钱抢粮抢妹子!
  • 重生之待到玫瑰花开时

    重生之待到玫瑰花开时

    重生前,她是个受尽欺负的人重生后,她逆袭成了班花,那些曾经欺负过她的人?全部ko.屌丝逆袭之路.“橙子,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傻瓜,当然可以。”期待小仙女的小说吗?
  • 圣手邪医

    圣手邪医

    惨遭前女友和主任医师羞辱的林锋,偶然获得医武传承,从此肆意花丛。纯情护士、妩媚御姐、绝品少妇、童颜萝莉、娇艳女网红、傲娇萝莉、清纯校花、美艳明星、热辣老师、冰山总裁、火辣警花纷纷而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遍地鬼子

    遍地鬼子

    读者朋友,这部作品是我继“红色三部曲”之后,奉献给您的又一部关于诠释英雄主题的作品。如果您喜欢石光荣、高大山、柳秋莎这些红色英雄的话,那么,我相信,偶然性也会同样喜欢这些胸怀激情的平凡英雄,他们平淡地生、平淡地活、也会平淡地死。但当遍地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有了血性,有了侠骨柔肠,有了英雄豪气。我喜欢活得有血性的平凡人,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亲爱的朋友,您呢?
  • 呆萌少女

    呆萌少女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什么吃葡萄吐葡萄的,我吃葡萄从来都吐皮,不吃葡萄吐什么皮,吐西瓜皮啊。”“哈哈哈哈哈。。。”“少女,我建议你好吃药了”。。。。
  • 鸿蒙天途

    鸿蒙天途

    传说,这世间有仙,破天地牢笼,创世间道法,踏虚空而去,留下了一行淡淡的脚印。传说,这世间有神,掌诸天万界,明万灵桎梏,追仙之路而去,留下了一道破裂的掌印。传说,这世间有妖,一切,都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