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2600000021

第21章

宿州儒学会讲亭记

成化戊戌吉水张君兼素以进士来守宿州其始下车即慨然有兴学之念会明年莲塘娄先生奉命提督南畿学政符移郡县修葺敝坏君曰是吾志也于是厯学宫至诸生退息之所曰号房者废靡不治庀材鸠工作室三十有二自室牖户乃俾诸生人处其一童冠则附昔也隘陋而今室完好真可以居学也又作亭数楹于诸号之中虚其四方以迎所受且命诸生皷箧之暇分则退息于号聚则讲学于此题曰会讲亭成致书于某道其所以且曰为我记之某定山鄙人闭门高坐不学不讲已十年矣乃欲记此不亦谬乎然书屡至有不可辞者而告之又不可不尽其愚也夫学不可不讲亦有不必讲讲虽至精已落有言之境而若朱子所谓第二义也然有言者夫岂无所言哉孔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曰黙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黙而识之亦无言也夫欲无言岂独孔子然哉尧舜之精一执中亦无言者也颜子之终日不违如愚孟子之求放心亦无言也以至周子明通公溥程朱二子又以读书不如静坐亦岂有所言哉数圣贤者岂不知学必讲而后明以为不得于心虽讲无益也故圣贤之学惟以存心为本心存故一一故能通通则莹然澄彻广大光明而羣妄自然退听视听言动一循乎礼好恶用舍各中乎节由是而叅天地者此赞化育者此为圣为贤者亦此茍心不存则身无綂主而徒欲置之颊舌之间而谓有得也譬之摘埴索涂舐天以舌而欲其至也不亦难哉中庸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朱子又曰读书不足以为学非读书无以知为学之方盖读书学问致知之事致知本于存心而存心又不可以不致知也夫人之言各有攸当以君之贤夫岂规规于讲说者哉教人者贵乎有言为学者欲其自得自得之者某愿学也学之不讲是吾忧者君之教宿人也万物并育而岂相害道并行而岂相悖哉君为吾友罗一峰之友以一峰知君也君可与言者遂书此以为会讲亭记

吉水张氏义田记

予读钱公辅所为范文正公义田记未尝不叹文正公之贤仁于其族而又不能不慨先王之道不能行于天下而使文正之得以私于一家也夫先王之道方里而井井九百亩中为公田八家各受私田百亩耕则同力公田然后敢治其私田卿以下又各有圭田五十亩而余夫亦二十五亩天下无无田之家而百姓亦无无田之人老者有养幼者有字鳏寡孤独者又各有所赈贷而无一人不得其所盖圣人以天下为公而人自不得以私其家也自秦用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阡陌而天下始有富贫之分富者田连郡邑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以文正知族人之不免寒饥乃以爵禄之入置为义田以周其乏其心可谓仁矣然古之人有赐之衣者曰愿赐一国人之衣有赐之食者曰愿赐一国人之食以文正之贤其在宋也与韩琦富弼司马光同称可谓得君以行道者使能告其君曰井田之法不可以不复其君未必不听听之未必不行行之则天下俱被其泽而三族之间亦无无田之人而文正义田之举亦有所不暇为矣茍使言之不听听之不行文正可以去也则将焉用彼相哉文正之为执政乃不知出此而顾汲汲于族人之寒饥者不知何也盖井田之法奋为是论者千数百年之间惟孟子横渠二人而已而文正之学识其小者而于此有所未讲耶抑或知时君世主之不能行故有所不言耶是皆可以发一叹也吉水处士某积德行义隐而不售慕文正之义割田百亩收其毎岁之入以公于祠堂号曰义田命其子兼美择族一人长而贤者为主其计凶年则散于族人之饥者而丰则偿之其不能者置之茕独无告者周之处士盖尝斟酌于吾友罗一峰以为储粟为义而盈虚不继惟田为久故其法为最善也处士之心不下于文正矣然文正仕也处士隐也隐者欲为而不得为仕者得为而不能为不能为者不可以小不得为者不可以大故仕者常任其责而隐者常任其义是以处士有文正之义而无文正之责嗟乎君子之道穷则志之达则行之达之所行即穷之所志也处士果无责乎虽然处士老矣不可仕矣处士之子兼素仕于宿天下谓之贤守将用于朝位通显有文正之寄也他日茍有若予之有喙三尺于仕进间者兼素其何以哉处士又当斟酌讲明其大者以授兼素兼素之行处士之行也兼素之弟兼岳过予求记予迂阔之人知井田之法不特可行于古而不知不可以行于今故与之极论如此处士其将以予为迂阔否哉

六合县科第题名碑记

应天府之属邑七其五邑皆江南而吾江浦暨六合者则独于江之北也人才之多徃徃称五邑而吾江浦自有国迄于今登进士者才七人乡贡士亦不过三四十人六合亦然抑何少也世常以扶舆清淑之气锺而为人故灵而吾两邑者山穷而地僻故其人多卤裂而不知学科第则视他邑为独后嗟乎此果谓之何哉国家三年一大比一省则合诸郡之人才其多不下数千人而得与其名者百人而已礼部合天下之人才其多不下数千人而得与其选者不过二三百人而已斵石以求玉而疵瑕莫掩而必尽其良士之得由是而出者亦难矣又吾两邑之大小其视江南之五邑曽不二十之一二夫科目之严又如此而吾之两邑者又如此故虽家置一庠序而人人为儒服亦不能以相及矣以吾两邑之人之少为不知学而以其地者或非也虽然人亦何病于少哉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珪璋特琥璜爵者此以少为贵也是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五人十人少矣天下后世凡称尧舜文武之治则莫有能及之者不贵于多也鲁哀公以儒号于国中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无敢儒服独一丈夫立于公门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是鲁一儒耳世称鲁为礼义之国一儒何少于鲁哉由是观之人才不惟其多惟其人而天下无不治已不如是虽多亦何以哉是则凡为吾两邑之人者其少也不足忧惟其不能如所谓十人五人如所谓鲁一儒者斯可忧也六合科第题名碑阙侍御陈公士贤来督南畿学政乃命县尹张公恒次第其名氏于碑而求予记予未有以应明年阳信唐君诏者继厥尹事而复以是请予江浦进士七人之一者遂书吾两邑之人所以少者如此且以励吾同志毋使天下后世之人得以少吾两邑之人

一乐堂记

巡抚南畿都宪何公作堂于新昌里第题曰一乐孟子所谓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意也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家乐耳公以天子耳目朝廷风宪上有是君下有是民四方万国之所观瞻天下后世之所仪则公不乐以天下而乃为一家之乐何哉公之意曰人情莫不欲其亲之寿也莫不欲其兄弟之无故也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岂易得哉父母存矣而兄弟不能无故兄弟或无故矣而父母不能俱存然父母兄弟俱得以遂其所愿欲而无一之不足焉此岂细事也哉书曰祇载见瞽瞍夔夔齐栗舜未尝无父母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牛未尝无兄弟也然舜虽有父母也而瞽瞍未尝一日安其父母之道牛虽有兄弟也而桓魋未尝一日安其兄弟之道瞽瞍桓魋如此舜与牛之心果何心哉忧惶悚惧日且不暇又安敢望其为可乐也今吾老父母俱以八十之年垂白在堂荷蒙明天子之恩龙章紫诰霞帔乌纱照耀天地而吾之弟某又能躬耕自给用力于养以奉二亲于天姥云水之间而吾之得以尽心国家扬厯中外以効尺寸于朝廷之上者未必非吾父母兄弟之力也茍或不然又岂无所累于吾之心哉吾以一乐名吾堂者亦不为过也定山庄某曰孟子谓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乐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余尝熟公之名而不公识今年公枉顾定山始得拜公于天峰草阁观公之渊深和睟言动盎然自非不愧不怍者何以至此是以知一乐者未必非公所致也然一家四海一世万世以一家之乐而为天下之乐以一世之乐而为万世之乐明良相逢都俞吁咈于一堂之上蔚然为一代名臣以熈无穷之乐而天下后世称之曰此皋夔也此稷契也此周召也岂非公哉公命作记予乃道其实以复于公如此公其以为何如

婺源三贤祠堂记

婺源有三贤者有朱子也有朱子何以有三贤之祠哉朱子之学出于三贤也天下之论皆曰朱子集诸儒之大成犹孔子集羣圣之大成谓之诸儒则濓溪二程皆在其所集矣朱子之学何以出于三贤哉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伊尹圣之任柳下惠圣之和孔子圣之时是孔子之所集者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大成非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大成也朱子之集大成何以异于是哉彼当孔子絶学不传之后屈原长于骚董贾长于策扬雄韩愈长于文李挺之穆伯长邵尧夫长于数司马迁班固欧阳修司马君实长于史皆诸儒也朱子以圣贤之学有功于性命道德至凡四书五经纲目通鉴以及天文地志律吕厯数之学又皆与张敬夫吕东莱蔡季通者讲明订正无一不至其所集者夫岂濓溪二程子之大成哉濓溪接孟子千载不传之绪其太极图说发千古前圣所未发之言二程受学濓溪毎令其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其后竟得其传吟风弄月以归而朱子亦曰濓溪性诸天诚诸已合前圣授受之綂又得河南二程子传之而其流遂及于天下是濓溪二程之与朱子初不可以优劣论也譬之四德周程之谓元亨而朱子之谓利贞譬之四时周程之谓春夏而朱子之谓秋冬元亨之德未必过于利贞而收藏之功要不可以为优于春夏也予毎与吾友莲塘娄先生论及于此先生未尝不首肻予言而某亦未尝不服莲塘之为确论也天下之论岂大朱子而小三贤哉虽朱子复起未必以为是予二人之论岂小朱子而大三贤哉虽朱子闻之未必以为非圣贤之人大公至正理而已矣谀之者不足荣而正言者无所忌也故有见于此者谓婺源为朱子父祖之乡乡之人有为圣为贤磊磊轩天地如朱子者其可不问其学之所自乎问其学之所自则朱子可祀也三贤亦可祀也祀三贤则朱子之学之有源委从可知故三贤之有祠者朱子之学出于三贤也或曰朱子学出于豫章延平而豫章延平果谁出乎自夫吾道一南惊汗浃背而豫章出矣罗学再传果自得师而延平出矣考其源流程门一脉其可诬哉宋之大儒曰周曰程曰朱而已数子之外不多得也祀三贤则豫章延平在其中矣三贤宋旧有祠立于婺源大夫周侯玉清而记于朱子废祀久矣成化戊戌莲塘娄先生以御史奉命提学南畿至则披图志谓是祠不可以不复乃命邑侯某掌教陈君某作堂若干楹于大成殿之右序濓溪坐南向明道伊川东西向以侑食焉仍旧制也陈君遣诸生某诣定山求予记嗟乎是祠旧记于朱子予何人斯可以继是作于数百年之后哉婺源千数百里而陈君之请不以屡至为倦而莲塘复为之恳予惧婺源之学者无以知三贤之道而曰是祠之作为无谓也遂为之记

寿州修学记

孔子之道至大如天至厚如地至明如日月人孰有如天地日月而不知所以尊者哉尊之何如如孟子而已矣如周程张朱数子而已矣孟子之学非孔子不学周程张朱数子之道非孔子不行孔子事君尽礼孟子之与数子事君亦尽其礼孔子为学不厌孟子之与数子学亦不厌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孟子之与数子亦进以礼退以义孔子辟异端孟子之与数子亦辟杨墨而排佛老孔子之歩亦歩孔子之言亦言孔子之趋亦趋其尊孔子也至矣若尊孔子者不此是求而徒隆之以位号丰之以祀典而侈之以宫室岂尊孔子者哉夫孔子之道以内而不以外以实而不以名彼其付其子以家而其父贤也其子之于父也但温之以轻暖而已饫之以甘旨而已而于父之善则置而不问而惟非僻之千父之心其可得而悦乎而子可得以为孝乎孟子之与数子者如此谓非孔子之孝子不可其尊孔子也孰有过于此哉成化已亥莲塘娄先生以御史奉命提学南畿先生端已率人立法以严行法以寛严则易行寛则易从不三年而学政大成寿州儒学故不治知州陈君时良乃克修葺爬污剔秽易腐为新居数月而孔子有殿生徒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无不完好是虽先生之教故如是哉先生之来南畿也行视郡邑不以予为不肖毎至江浦未尝不过予卧林草亭毎与予言未尝不称孔孟之道周程张朱之学其歩趋起坐未始不鸢鱼于容与而光风霁月之天豁如也予虽至愚不能引领先生之万一然所谓程邵月坡朱陆鹅湖而于吾二人者则不知其瞠乎其后与否矣至所谓丰以宫室侈乎外观以尊孔氏者先生无一言也先生岂无一言于是哉以为尊孔氏者亦有真在也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陈君以是为先生之教夫岂知先生不以舐笔和墨为画者哉以舐笔和墨为先生画则解衣盘礴羸为真画者君不知也呜呼今之世岂惟君不知哉记曰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又曰大学之教人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茍于庖廪不继而居学无所则先生之教陋矣而人之学孔子皆将以树居而裸走也陈君之政夫岂无所见哉学既成学正陈君淑瑞辈以为无一言以书君之勤不可乃命诸生胡琏严轸诣予求记予鄙人不能学孔氏而能言孔氏之道乃不辞而书之使刻于石以告夫寿之学孔氏者固亦有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古剑奇谭最终命运

    古剑奇谭最终命运

    三年之约,故人归来新的旅程,新的困难最终一战,拼尽全力在爱情面前,不重权势在金钱面前,翻脸不认人在战争面前,剩下的,只有自私最终之战,我们,拭目以待
  • 爱你,是我最幸福的事

    爱你,是我最幸福的事

    说好的高冷男神,为何秒变无赖,对此云惜楠只能扶额。我不高冷,我只对你无赖,帝柏烨告白到。这辈子遇见你是我最幸运的事,我只想让你只属于我
  • 武斗天神子

    武斗天神子

    五位少年冥冥之中走着一条以前走过的路,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神与魔的战争,一场社会上的生存。“让我送你上路吧!”创世天尊身边的光盾瞬间放大把暗羽神魔弹飞到数米之外“灭!世!星!辰!!舞!!!”瞬间,各个星球都聚集起来一起旋转形成了一个漩涡并的散发出无数光凝聚到创世天尊的战刀上“哼,呢便看看谁最厉害吧!暗狱破空刺!”两种武器宇宙中碰撞一团耀眼的白光笼罩住了他俩……就在胜负未分之时。。。
  • 极上剑神

    极上剑神

    在下有四剑,一曰阴阳剑,二曰乾坤剑,三曰日月剑,四曰逆天剑阴阳剑,五尺凌利,百步之内,一斩可逆阴阳。乾坤剑,帝者浩气,三千繁华,一念可逆日月。日月剑,日精月华,千年吐纳,一刃可逆乾坤。逆天剑,红尘反复,龙蛇起陆,日收其精,月收其华,斗转星移,万物乾坤问,道友愿试哪一剑?
  • 桃花剑至尊

    桃花剑至尊

    习剑之人拥有了《桃花剑谱》就拥有了绝世奇功,因此,一些武林败类不择手段夺取《桃花剑谱》,制造了一桩桩血腥惨案!陶氏家族因为拥有剑谱遭受了血腥磨难,桃花三剑客遇难,几乎惨遭灭门,少年英雄陶云贵跌落悬崖,急死一生,遭遇奇遇,终于学得了绝世奇功,打败了浮山二妖,清扫了观音神风教,灭绝了巫山魔鬼,成为了真正仙剑至尊……
  • 退思集类方歌注

    退思集类方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雅南

    雅南

    毕业当日,李林被神秘女子绑架到雅南,作为允许犯罪的城市,普通人的他只好左右逢源,一步步了解真相。
  • 苍穹破空

    苍穹破空

    这个是界已然面临着被毁灭的危险,戮兽的入侵,异种的形成,让脆弱的人类不得不反抗,至此,人类在短短数年间已经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七,仅剩不到十万人能否拯救世界,圣石器和魔具的出现又能否帮助人类扭转局面?
  • 逍遥仙府

    逍遥仙府

    翠竹林内得奇缘,万水千山只等闲。水月宗门风云起,大道无形问苍天?青光似剑花如影,侠踪缥缈乾坤玄。灵台一座神仙府,任我逍遥天地间!
  • 曹操最实用

    曹操最实用

    本书以曹操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全景式地再现这位枭雄令人惊叹的奋斗历程,向读者展示了曹操的文韬武略和胆识智慧,为我们打开曹操的谋略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