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65

第65章

辩贤圣品

已说学位预流果等有多差别。为阿罗汉亦有多种差别相耶。亦有云何。颂曰。

阿罗汉有六  谓退至不动

前五信解生  总名时解脱

后不时解脱  从前见至生

论曰。于契经中说阿罗汉。由种性异故有住种。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然余经说无学有九。谓初退法。后俱解脱。彼不退法此不动摄。彼二解脱通此六摄。故阿毗达磨唯说有六种。言退法者。谓彼获得如是类根。安住此根。与退缘会。便退所得。无退缘者。便般涅槃。或有精勤进得胜性。遇缘多退故名退法。言思法者。谓有获得。如是类根。安住此根。念力坚固。多住厌观。恐失胜德。为自励心。多思害己。故名思法。言护法者。谓有一类。恒于时爱心解脱中系念现前。专精防护不放逸住。故名护法。安住法者。谓离胜退缘。虽不自防。而亦能不退。离胜加行。亦不练根。多住处中。故名安住。堪达法者。谓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能亲证利。故名堪达。不动法者。谓有一类。根性殊胜志不怯弱。所获功德遇胜退缘亦必不退。故名不动。有余复释此六异相。谓六种性先学位中。初二阙恒时及尊重加行。然至无学。思法小勤。护法唯有恒时加行。安住唯有尊重加行。堪达具二而是钝根。不动具二而是利根。有作是言。退法必退。乃至堪达必达不动。若不尔者立名唐损。彼执欲界具足有六。色无色界中唯安住不动。彼无退失。自害自防及修练根。故唯有二。理实无定。然退应果。唯从先来退种性退。乃至得不动唯堪达。所能立退等名。约容有说故。六阿罗汉通三界皆有。六中前五从信解生。即此总名时爱心解脱。以一切时爱心解脱故。亦说名为时解脱者。谓待时处补特伽罗。资具等合时方得解脱故。以所依止功能薄劣。要待胜时。方解脱故。或复一切胜定现前。要待胜时。是此时义。离系缚故名为解脱。此即待时及解脱义。略初言故。如言酥瓶。不动法性。说名为后。即此名为不动心解脱。彼心解脱非惑所动故。亦说名为不时解脱。以不待时得解脱故。或复胜定随处随时随所遇缘随欲便起离系缚故名为解脱。即不待时及解脱义。有余释此二差别言。以于暂时得解脱故。名时解脱。后容退故。以能毕竟得解脱故。名不时解脱。后无容退故。此从前位见至性生。如是所明六阿罗汉所有种性。为是先有。为后方得。不定云何。颂曰。

有是先种性  有后练根得

论曰。退法种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后得。谓有先来是思法性。乃至不动有先退法。练根成思至不动等。多种差别如理应思。如是六种阿罗汉中。唯前五种容有退义。谁从何退为性为果。颂曰。

四从种性退  五从果非先

论曰。不动种性必无退理。故唯前五容有退义。于中后四有退种性。退法一种无退性理。由此种性最居下故。五种皆有从果退理。虽俱有退然并非先。谓无学位中从退法种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此四皆有退性果义。退法种性。虽必先得而是退法。故容退果。诸学位中从退法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及得学果皆容退失。诸无学者。先学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必无退理。学无学道所成坚故。诸有学者。先凡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亦无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坚故。二先位中住思等性必无有退。此所得果。此性二道所成坚故。彼从思等。修练根行转得护等。虽可退性转所得性。进得学果亦有退义。由此种性。非二道成。不坚牢故。若就四果辩退果义。虽五种性皆可退果。而先所得必无有退。谓四果中。先所得者。即预流等。前三随一。从此先果必无退义。是断见惑所得果故。圣断见惑必无退故。何缘见惑圣断无退。以彼不缘所执事故。谓见所断烦恼现行。无不皆由我见势力。以彼烦恼起我见为根故。由此见惑不缘所执。以所执事都无体故。然有所缘谛为境故。彼所执事都无种子。于所缘境极乖违故。圣者相续。真无我解恒所随故。虽暂失念而必无容重执有我。以见所断依我事生。故圣断已必无退义。修所断惑虽颠倒转。而非无种有所执事。谓于色等染著憎背。高举不了行相转时。于色等中非无少分。净妙怨害高下甚深。故非境中极乖违转。由此圣者有时失念。执净妙等相退起修断惑。又见断惑迷于谛理。执我等相。谛理中无。理定可依。圣见无退。修所断惑迷粗事生。事变难依。有失念退。又见断惑要审虑生。圣审虑时必不起惑。修所断惑非审虑生。圣失念时容有退义。由此无退。先所得果。此中无学退法有三。一增进根。二退住学。三住自位而般涅槃。思法有四。三如前说。更加一种退住退性。余三如次有五六七。应知后后一一增故。何缘练根成思等者。退彼应果住学位时。住先退性非所退者。得思等道今已舍故。岂不学位转成思等。得应果时。虽舍所得。学思等道。而住应果。思等种性。此亦应然。此例不齐。以彼学道摄彼无学道为等流果故。非无学位所舍思等。与此学道为同类因。可能引学思等种性。故应退住先所舍者。有余于此别立证因。谓若退住。所退种性。得胜种性。故应是进非退此非证因。若无二义可有是进。非退过故。然得胜性虽可名进而起惑故亦名为退。由此彼难于理无失。又彼退起障涅槃法。圣欣涅槃过于圣道。设得胜性退涅槃故。但应名退不应名进。复以何缘诸阿罗汉等。离有顶染同不受后生。然于其中有于烦恼。证不生法而非一切。有说由根有差别故。此释非理。以契经说。退不退法根品同故。如说五根增上猛利。极圆满故名俱解脱。然有俱解脱是退种性故。非根胜故。证惑不生。若尔由何种性别故。六种种性。唯应果有余亦有耶。修习练根唯无学位。余位亦有。颂曰。

学异生亦六  练根非见道

论曰。有学异生种性亦六。六种应果彼为先故。由所安住种性差别。故有断惑。后生不生。定于何时于所断惑证不生法。谓得能止此类烦恼殊胜道时。若尔此不生应是择灭非非择灭。若是非择灭则非择灭应是道果。如是便与圣教相违。如说云何非果法。谓非择灭及虚空无。此不生成择灭失。以胜道转非为此故。既非所为故非道果。今详由道所证不生。定不由根。皆应得故。但由殊胜种性力得。故不动者。惑必不生。非唯无学有增进根。有学异生亦有此义。唯非见道能修练根。此位无容起加行故。谓见道位速疾运转。无暇于中更修余事。唯于信解异生位中。能修练根如无学位。如说不动退现法乐。如何不动法。亦许有退义。无相违过。所以者何。颂曰。

应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后  利中后钝三

论曰。应知诸退总有三种。一已得退。谓退已得殊胜功德。二未得退。谓未能得应得功德。三受用退。谓诸已得殊胜功德不现在前。三中前二非得为体。第三唯彼不现在前。此三退中世尊唯有一受用退。以有决定所作事业牵引其心。虽有所余无量希有不共佛法。无暇起故。除佛世尊余不动法。具有未得及受用退。谓于殊胜无诤定等应得功德。未能得故有未得退。有余事业牵引其心。已得功德无暇起故。有受用退。余五种性容具有三。亦容退失已得德故。约受用退说不动法。退现法乐无相违过。诸阿罗汉既许退果。为更生不。彼于退位带惑命终应更受生。诸住果时所不作事。退时作不。彼既起惑。应有更为果相违事。无如是过。所以者何。颂曰。

一切从果退  必得不命终

住果所不为  惭增故不作

论曰。无从果退中间命终。退已须臾必还得故。若有寿量将临尽者。必无退理。无失念故。要有余寿方有退理。退已不久必还证得。如契经说。苾刍当知。如是多闻诸圣弟子。迟失正念。速复还能令所退起。尽没灭离。若谓不然。修梵行果。应非安隐。可委信处。又住果位所不应为。违果事业由惭增故。虽暂失念烦恼现行。如住果时必无作理。如高族者暂失位时。不等凡庸造鄙下业。又谁有退谁无退耶。修不净观入圣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圣道者。必无退失。尊重止观无贪痴增。如次应知有退无退。何界何趣容有退耶。唯欲界人。三洲有退。六欲天处得圣果者。有说利根故无有退。以有胜智能制伏心。令背妙境入圣道故。有说退者由阙资缘。或所依身不平等故。六欲天处二事并无。虽有钝根随信行性。生彼得圣亦无退理。诸有退者。为起惑退。为先退已惑方现前。或有欲令由起惑退。品类足论当云何通。如彼论说。欲贪随眠由三处起。一欲贪随眠未断遍知故。二顺彼缠法正现在前故。三于彼正起非理作意故。乃至广说无相违失。所以者何。烦恼现前略有二种。已断未断有差别故。此中偏说未断起者。又烦恼起略有二门。染不染心无间起故。此中偏说染无间者。或烦恼起总有三缘。然烦恼生所藉不定。或有唯藉境界力生或藉境因。或兼加行。此约具者。故说由三。或起惑时三缘必具。非理作意正起现前。所断随眠必还成故。何心无间起惑退耶。且从无学起惑退者。若起色缠无色缠退。唯从自地顺退分定。相应善心无间而起。非住欲界有上地摄。无覆无记心现在前。唯除通果心。然无从彼退。岂不顺退分。各于自地离染时舍。如何无学者未退起惑。彼心现前理实如是。然顺住分品类有三。一少顺退。二少顺进。三守自位。前言自地顺退分定。即顺住分中少分顺退者。少顺退故得顺退名。然此定心与守自位多相涉故。顺住分摄。诸有未失顺退分者。彼心无间烦恼现前。若舍彼心从顺住摄。少顺退者起烦恼退。故于文义无所相违。若起欲缠而退失者。从自地善无覆无记。二心无间皆容现前。诸从学位起惑退者。起色无色烦恼退时。若先全离此地染者。唯从此地顺退分定相应善心无间而起。若未全离此地染者。从此地摄善及染污二心无间皆容现前。起欲界缠而退失者。若先全离欲界系染。从自地善无覆无记二心无间皆容现前。若未全离欲界染者。从欲善染无覆无记三心无间皆容现前。若未现前获得清净。静虑无色必无能起。色无色缠退失所得。彼惑从彼无间起故。但起欲缠退失所得。若现前得清净静虑。犹未现前得净无色。必无能起无色缠退。起欲色缠退失所得。若已现前获得清净静虑无色。通起欲色无色界缠退失所得。诸有退失先所得时。若起上缠。现在前退。不失下善。不成下惑。若起下缠现在前退。定失上善。定成上惑。复有欲令要先退已。后时对境惑方现前。施设足论当云何释。如彼论说。无色三缠。一一现起退无色尽住色尽中。识身足论复云何释。如彼论说。无色界系染心现前。舍无学善续有学善。退无学心住有学心。此俱不相违。依觉时说故。谓先虽退而未觉知。后起惑时方自觉退。如有先诵四阿笈摩。中废多时虽忘不觉。后诵不得。方自知忘。此亦应然。故无违失。住何心退后起惑耶。住欲界中。无覆无记。威仪工巧。异熟生心。退已后时方能起惑。然此欲界系无覆无记心。或有总违三界烦恼。此心正起无有退得三界惑义。或有但违欲色烦恼。此心正起容有退得无色惑义。或有但违欲界烦恼。此心正起容有退得三界惑义。或有不违三界烦恼。此心正起容有退得三界惑义。一切退已。随其所应起惑前心。皆如上说。于此二说。前说为善。如上所言。有练根得今应思择。诸圣练根有几无间几解脱道。用有漏道为无漏耶。依何身依何地。颂曰。

同类推荐
  • Heart of the West

    Heart of the W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山集

    遗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和白乐天

    和白乐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急救广生集

    急救广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仙舟

    仙舟

    山村小子扶苏,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获得太古传承。踏上修行之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仙途。拥有最强悍的功法,成就最逆天的修仙者,铸造最完美的修仙神话。且看扶苏如何,手拿日月摘星辰,登上传说中的彼岸。
  • 九聆

    九聆

    ——你说这世上,可有长生?——你心中若有,便是有了。世事窈窕,有梦万千;登临万山,无一幸免。【——你是谁?——那,你又是谁?】丁零——呵……
  • 妃常彪悍:娘亲不是人

    妃常彪悍:娘亲不是人

    你不是看不起我么,没关系,终有一天,我会让你匍匐在我脚下——俯首称臣!我是倪婉兮,昔日的昔。我是倪婉兮,熟悉的悉。我是倪婉兮,珍惜的惜。我是倪婉兮,夕阳的夕。我是倪婉兮,希望的希。我是倪婉兮,晨曦的曦。我是倪婉兮,人生如戏的戏。我是倪婉兮,不过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兮。
  • 暗黑的吸血鬼之史

    暗黑的吸血鬼之史

    六只吸血鬼的爱恋。可男一和男二却喜欢上了女二。直到女一、二走了后才发现她们在自己心里有多重要,一定要把她们找回来。可找到后,却发现她们变得难追多了。因此,开始了追女之旅。
  • 花心公主寻爱记

    花心公主寻爱记

    花心公主的心,没有任何人能进入,直到遇见冷漠的他,她向他付出真心,最后,换来的是背叛!友情的背叛!爱情的背叛!世间,失去了颜色……一年后,回来的她,带着她的未婚夫,回归中国,回归阔别已久的,那些人……
  • 红楼水黛梦

    红楼水黛梦

    她是孤女,一身傲骨,满腹才华。他是王爷,位尊权重,清冷如月。本以为今生无情,却不想偶然的一次患难与共,让他记住了那个柔弱而又坚强的女子,从此后,大海捞针我也要将你找到。王府、皇宫、皇子、公主杀父之仇,诸子夺嫡、嫁祸于人、移花接木谁也阻止不了我的决心你注定是我的王妃。
  • 吴明真新韵诗词集

    吴明真新韵诗词集

    《吴明真新韵诗词集》是吴明真在新韵文坛创作的作品,吴明真工诗善词,笔锋豪放磅礴,婉约秀气,被许多人赞赏喜爱。吴明真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吴明真创作诗词有三不写,无物境不写无情境不写无意境不写。文学佳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吴明真,字光正,号观微子,祖籍河南商城,现籍为江西鄱阳人,出身于江西鄱阳,是河南商城吴氏分支之一,延陵世家。吴明真是新韵诗词派的写作人物之一。
  • 轻一点的告白

    轻一点的告白

    花与叶,风伴雨,青春不过是思想的迷茫,肉体的摩擦,再痛再伤皆是成长
  • 彗星撞击地球

    彗星撞击地球

    在岗瓦纳大陆上,热爱和平的巩古尔恐龙王国与侵略成性的马尔斯恐龙王国为争夺统治这块大陆的权力,展开了生死搏斗。在和平与暴力的较量中,小王子雷诞生了,小王子长大后战胜了马尔斯王国的侵略者,成长为巩古尔王国新的恐龙王。
  • 风长风

    风长风

    天地色变。狂风怒卷。风长风立在高崖之上,抬首望天。“轰隆!”一道惊天裂地的闪电。风长风头发如怒焰般飞舞,忽的狂笑起来。只听其狂喝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修仙界的噩梦,终于由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