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64

第64章

不动尽智后  必起无生智

余尽或正见  此应果皆有

论曰。先不动法诸阿罗汉。尽智无间无生智起。此智是彼本所求故。必与尽智俱时而得。谓彼求得顺记所解。若无便有入涅槃障。诸阿罗汉共得智时。即亦志求得无生智。然其尽智理应先起。是因位中先所求故。先不动法金刚定后得无生智而未现前尽智无间方得现起。除先不动余阿罗汉。尽智无间有尽智生。或即引生无学正见。非无生智。后容退故。谓若先是时解脱性。虽于因位双求二种。而至极果容有退故。金刚喻定正灭位中。不得无生唯得尽智。故尽智后尽智现前。或即引生无学正见。先不动法无生智后。有无生智起。或无学正见。此无学见一切应果之所共有。犹如尽智。故金刚定正灭位中。一切皆得无学正见。然此正见非正所求。故尽无生二智无间。或有即起。或未现前。于此位中总略义者。若先不动。初起尽智。唯一刹那。次无生智。亦一刹那。或有相续。若时解脱。初起尽智或一刹那。或有相续。此二所起无学正见。皆无决定刹那相续。如前说彼。非正求故。如说沙门及沙门果。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

净道沙门性  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脱道及灭

论曰。言沙门者。能永息除诸界。趣生生死魑魅或能勤励息诸过失令永寂静。故名沙门。如薄伽梵自作是释。以能勤劳息除种种。恶不善法离染过失。广说乃至。故名沙门。沙门所有名沙门性。此即沙门所修熏法。熏是排遣生臭惑义。即以无漏圣道为体。非世俗道。以能无余究竟静息诸过失故。由此异生。虽能已断无所有处染而非真沙门。以诸过失尚有余故。暂时静息。非究竟故。既无漏道。是沙门性。通以有为无为为果。故沙门果体通有为无为。此果佛说总有四种。谓初预流后阿罗汉。道类智品。是谓有为。预流果体。见断法断。是谓无为预流果体。道类智品。或离欲界。第六无漏解脱道品。是谓有为。一来果体。见断法断。及欲界系修所断中。前六品断是谓无为。一来果体。道类智品。或离欲界第九无漏解脱道品。是谓有为。不还果体。见断法断。欲修断断。是谓无为。不还果体。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品。是谓有为。阿罗汉果体。三界见修所断法断。是谓无为。阿罗汉果体。然薄伽梵。于契经中。但说无为沙门体。果如说云何名预流果。谓断三结。乃至云何阿罗汉果。谓已永断贪嗔痴等。应知断言兼前断说。何缘于彼但说无为。以此无为唯是果故。谓诸择灭唯沙门果。道通沙门。故略不说。或以无为法是果非有果。道通二种。故略不说。或无为法离有为过。为令欣乐。是故偏说。或此唯说无为果经。是有余言。不应封执谓此唯说三结断等。不遍说余烦恼断故。如契经说。心速回转精进能证无上菩提。超段食想越诸色想。没有对想。非余不然。应知此经亦复如是。如由别意唯说无为为沙门果。亦由别意说沙门果。唯有四种。若废别意直论法相。即沙门果有八十九。皆解脱道。择灭为性。谓为永断三界烦恼。有八十九。无间道起。见道所摄。其数有八。法类智忍。各有四故。修道所摄有八十一。九地各九无间道故。此八十九唯沙门性。此沙门性无间所生。八十九解脱道。亦有为沙门果。是彼等流士用果故。即诸无间所断惑断。八十九诸择灭唯无为沙门果。是彼离系士用果故。彼能断此得障得故。岂不沙门性亦摄解脱道诸无间道。亦彼等流士用果故。应无间道亦是有为沙门果摄。不尔且非诸无间道一切皆是解脱道果。虽有是者而但可言。无间道力解脱道起。彼力能断此起障故。彼道无间此必生故。非解脱道力引无间道起。此不能断彼障故。非此无间彼必生故。谓虽亦有无间而生。而不皆然。及非此力。谓有余时。余加行力所引起故。或有毕竟不复生故。无相类失。何故契经说沙门果非八十九唯说四耶。岂不已言。经有别意。有何别意。且有释言。唯四位中诸观行者。分明欢悦觉慧生故。谓唯四位极可信非余设有退失未死还得故。有余复言。唯此四位如次能越恶趣。彼因人天趣生所显示故。唯上中品贪等势力。往恶趣生。非下品故。或有本有二。谓欲界有顶。二越有顶。二越欲界。故唯立四为沙门果。或诸烦恼总有二类。一者无记。二者不善。初越二种。后越无记。一来不还唯越不善。以恶难越。故唯立四。有余师言。非薄伽梵于八十九不现证知。然唯说四沙门果者。颂曰。

五因立四果  舍曾得胜道

集断得八智  顿修十六行

论曰。若断道位具足五因。佛于经中建立彼断。及与断得俱时而生。净解脱道为沙门果。言五因者。一舍曾道。谓舍先得果向道故。二得胜道。谓得果摄殊胜道故。三总集断。谓一果得总得先来所得断故。四得八智。谓一时中总得四法四类智故。五能顿修十六行相。谓能顿修非常等故。住四果位皆具五因。余位不然。故唯说四。若唯净道是沙门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门果摄。颂曰。

世道所得断  圣所得杂故

无漏得持故  亦名沙门果

论曰。且无漏道。所得择灭。沙门果摄。其理极成。得二果时。诸世俗道所得择灭。体数甚少。与多圣道所得择灭。总一得得共成一果。是故于此以少从多。俱说名为沙门果体。谓世俗道得二果时。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择灭为断果性。兼以见道所得择灭。于中相杂总成一果。同一果道得所得故。由此契经言。云何一来果。谓断三结薄贪嗔痴。云何不还果。谓断五下结故。世俗道所得择灭。与无漏道所得杂故。以少从多名沙门果。又世俗道所得择灭。无漏断得所任持故。由此力所持退不命终故。无漏断得印所印故。亦得名为沙门果体。如故人物王印所印。不复名为能集者物。此亦应尔。故亦名沙门果。有余师说。此灭当为金刚喻定。真沙门果。故亦得立沙门果名。此灭虽非彼离系果。是彼士用果名彼果无失。有余复说。由此无为因沙门性增上力得。是故亦应名沙门果。以世俗道断烦恼时。亦修治彼沙门性故。如是已说。依世俗道断修所断得二果时。所得择灭名沙门果。然沙门果酬沙门性。此沙门性如前已说。即此复有差别名耶。亦有云何。颂曰。

所说沙门性  亦名婆罗门

亦名为梵轮  真梵所转故

于中唯见道  说名为法轮

由速等似轮  或具辐等故

论曰。依世俗理。则诸沙门异婆罗门。如契经说。应施沙门婆罗门等。依胜义理。则诸沙门即婆罗门。如契经说。此初沙门乃至第四。在正法外无真沙门及婆罗门。乃至广说。以能遣除恶不善法。与勤止息相极相似。故沙门体即婆罗门。如说能遣除恶不善法。广说乃至。故名婆罗门。即婆罗门性亦名为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寂默冲虚萧然名梵。佛具此德。故立梵名。既自觉悟为令他觉。转此授彼故名梵轮。即梵轮中唯依见道。世尊有处说名法轮。以阿若多憍陈那等五苾刍众见道生时。地空天神即传宣告。世尊已转正法轮故。如何见道说名为轮。以速行等似世轮故。如圣王轮旋环不息。速行舍取能伏未伏。镇压已伏上下回转。见道亦尔。故名法轮。谓圣王轮旋环不息。见道亦尔。无中歇故。如圣王轮行用速疾。见道亦尔。各一念故。如圣王轮取前舍后。见道亦尔。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则显示见四圣谛必不俱时。如圣王轮降伏未伏镇压已伏。见道亦尔。能见未见能断未断。已见断者无速退故。如圣王轮上下回转。见道亦尔。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由此见道独名法轮。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如世间轮有辐毂辋。八支圣道似彼名轮。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轮辐。正语正业正命似毂。正定似辋。故名法轮。毗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转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然唯见道是法轮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诸天神类。即就最初。言转法轮。不依二道。然诸师多说见道名法轮。以地空天神唯依此说故。曾无说三道皆名法轮故。唯见道具前所说轮义故。虽诸见道皆名法轮。而憍陈那身中先转故。经说彼见道生时名转法轮。非余不转。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世尊转法轮者。意显彼等得转法轮本由世尊。故推在佛。令所化者生尊重故。如是即说如来法轮。转至他身故名为转。若异此者。天神应说菩提树下佛转法轮。不应唱言。世尊今在婆罗痆斯国转无上法轮。故转授他。此中名转。有说此教名为法轮。转至他身令解义故。此但方便非真法轮。如余杂染无胜能故。此中思释四沙门果。何沙门果依何界得。颂曰。

三依欲后三  由上无见道

无闻无缘下  无厌及经故

论曰。前三果但依欲界身。得后阿罗汉果依三界身。前之二果未离欲故。非依上得。理且可然。第三云何非依上得。已离欲者。亦可得故。由理教故。且理云何。依上界身。无见道故。非离见道。已离欲者。可有超证。不还果义。何缘上界身必不起见道。且依无色无容听闻无我教故。离闻此教。必定无容入见道故。又彼界生不缘下故。见道先缘欲界苦故。由此无色非见道依。依色界身无胜厌故。非离胜厌能入见道。谓欲界中有诸苦受。为生少乐多藉劬劳。人天中生寿量短促。乏财多病。亲友乖离。违境既多。厌心增胜。若生色界。与此相违。谓彼异生耽胜定乐。长寿无病无贫无离。违境既无。厌心微劣。非厌微劣。能入见道。能引见道。胜厌无故。依色界身不起见道。不应言彼都无有厌。以生彼者。现有厌故。如契经说。勿怖大仙。彼焰必无来近此理。烧梵宫已于彼当灭。此中怖声唯目厌体。又于余处有伽他曰。

闻诸长寿天  具妙色令誉

而心怀怖厌  如鹿对师子

此怖厌言。显怖即厌。实怖与厌。相差别者。谓瞩彼相恐为衰损。心生惊怯故名为怖。若观彼相心不欣欲。情乐弃舍故名为厌。欲界具二。上界唯一。又此二体差别云何。不审察为先心惊掉名怖。若审察为先心不乐名厌。或引愚痴心怯名怖。若引弃舍心背名厌。有余师说。恐为衰损心欲损舍是名为怖。欲损舍故于彼境中心不生欣。是名为厌。此经怖言。是恐坏义。如说掷来勿怖其破。由此理证上界无见道教复云何。由契经说故。经言有五补特伽罗。此处通达。彼处究竟。所谓中般乃至上流。此通达言。唯目见道是证圆寂。初加行故。经既不言彼处通达。故知见道上界定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爱个球

    爱个球

    在泥沙俱下的当今社会,人性、爱情观和世界观的混杂
  • 绝世天府:空间穿梭者

    绝世天府:空间穿梭者

    她本是仙界之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朝灵力散尽,各路牛鬼蛇神迎风找来。无奈之下带着从秘境获得的一枚空间戒指来了一个偷天换日,获得重生,还阴阳差错获得传说之中的天府,可以自由穿越时空,而且遇到了他。现在的她杀人如麻,却对她付出真心之人会以死相报。她虽灵气深厚,是注定要孤苦一生,可他愿为她放弃一切,让她那颗原本不会再跳动的心再次跳跃。“小丫头,来来来~夫君在这里~”某君笑得十分灿烂“……”某丫头满脸黑线。
  • 易烊千玺之街角的邂逅

    易烊千玺之街角的邂逅

    她,在一次街角的邂逅,在开学路上幸运的遇见了此生最心爱的人,直到两人再次相遇,而又一次的相遇使两人成为了朋友。最后得知他原来早已有喜欢的人,甘愿等他一生。直到有一天他向她表白心意,她才彻底明白,原来她就是他喜欢的人。几日之后,她默不作声的留下一张纸,走了......恍惚,七年之际,她回来了,可他却被一张从天而降的婚约“控制”她们是否能走在一起?结局究竟会怎样?(前面文笔有点渣,后面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大家全都看完再给星,不喜欢的请绕道。)
  • 汉末奋斗记

    汉末奋斗记

    主人公黄粱一梦,穿越成汉末小地主,历经坎坷,终于能够与曹孙刘三家争霸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玄灵九州

    玄灵九州

    经历了三生三世的秦鸿,为了复活自己所爱的女子,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天道的任务,与天道交易,踏上了一条补天之路。诡异的身世是否意味着不凡的一生,倾国倾城的母亲,闭月羞花的同胞妹妹,到底,自己该如何选择?这玄灵之局上,一场风云正在酝酿。命魂之玉,可召唤梦幻西游之中的十五大角色,然而……“为什么所有的男角色都变成女的?不过……”秦鸿仰天怒吼道,然后,瞬间双眼变作心形,“我喜欢!”
  • 山中寄诗友

    山中寄诗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牛逼农民

    牛逼农民

    被深爱四年的女友抛弃,他选择了放手。。。看一个落魄青年如何利用神器逆天牛逼农民嚣张回归,看不起他的都会注定失败。。。。四世沉沦首次尝试都市小说
  • 权少追妻,盛婚秘爱

    权少追妻,盛婚秘爱

    白领丽人苏小姐活得很滋润,因为命中有贵人,每每危险之时,贵人总会出手搭救。S市权贵沈公子活得很郁闷,他唯一想做的只是扑倒那个头脑愚蠢,反应迟顿,没心没肺的女人,为什么就这么难?
  • 零幻

    零幻

    灵异者频繁出现,究竟是和缘故?凡神作为灵异高手,为何流落人间。各个国家的灵异调查局,本来明争暗斗怎么突然组成了联盟。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夜之间,似乎太过突然。对此叶空凌展开了一场密查,这一场活动就称作——零幻。
  •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别人家的孩子不见得比自家的孩子多花多少时间、多付出多少努力去学习,然而却学得既轻松,又快乐,成绩又好;可是自家的孩子,从早学到晚,每天在不停地看书,可是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这到底是为什么?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会科学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内容是大量的,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让他们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他们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发挥他们的最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