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6900000012

第12章 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有效

◎潜意识里,你是否觉得和你关系好的朋友无可挑剔,而别人都是高攀?

◎真正有好人缘的,是那些喜欢走动的人,比如到朋友家中多走动走动,哪怕只是露个脸,小坐一会儿,也有助于提高人际关系。

◎让你评价一个和你关系非常好的人的外形如何,可能你会不知道说他好看还是难看。因为你们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后,形象这个问题,逐渐觉得顺眼了,已经无法去判断是丑是美了。

◎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往往容易取得领导的信任,被委以重任。

妻子有个非常好的单身姐妹,经常到家里来做客。

这天,妻子要求我给她的朋友物色一个对象,说家里最近催得比较急。我随口说出了我的一个朋友。妻子简直要跳起来:“啊?他哪里配得上我这个姐妹?绝对不行!”

其实,她的姐妹并不见得有多美,不过,在她眼里,她的姐妹美若天仙。

事情似乎到此告一段落。

过了两天,妻子又催我,“你赶紧给我姐妹物色一个对象,她今天说了。”我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将先前说的那个再次报了上去。

妻子还是那句话,“不行,他配不上我姐妹。”

当我要求妻子具体描述她的姐妹有多漂亮时,她变得哑口无言。当我要求她描述我的朋友哪里配不上她的姐妹时,她只是找了几个不疼不痒的理由,什么站到一起就感觉不般配之类的不着边的理由。

可能是妻子告诉了她的姐妹我提过的这个人,过几天,她的姐妹提出在我们家见一见。

妻子说:“什么世道,牛粪不急鲜花都急了。”

令我意外的是,两个人很快对上了眼,妻子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事情过后,认真地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这种倾向——潜意识里,你是否觉得和你关系好的朋友无可挑剔,而别人都是高攀?

这是一种多看心理产生的效应。

让你看一组照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甚至更多,有的只出现几次,之后让你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你是喜欢只看了几次的照片还是看了二十几次的照片?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曾进行过上面这一实验,结果发现,看到某张照片次数越多的人,就越喜欢这张照片。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实验者则表示几乎没有印象。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或许可以解答上文中,我问妻子她的朋友哪里好看时,她回答不出来的原因了。

让你评价一个和你关系非常好的人的外形如何,可能你会不知道说他好看还是难看。因为你们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后,形象这个问题,逐渐觉得顺眼了,已经无法去判断是丑是美了。

职场中,一个人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很容易与自己周边的人熟悉,原因便是见面次数多。人的心理,都有一种有排外情绪,对新鲜面孔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因此,见面时间长,往往不如见面次数多给人留下的印象深,见面次数多更容易产生亲近的感觉;相反,见面次数少,哪怕每次见面的时间较长,也难以消除因为间隔时间太长而产生的隔阂,甚至可能因为相处的时间过长而产生摩擦。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原来亲密的恋人,如果一年半载见不到面,再次见面的时候,尽管彼此之间很熟悉,却依旧在最初的感觉中会很陌生。这也是异地恋很难维持的一个原因。

社交场合中,有这样一种人:非常健谈,人缘非常好,性格活泼开朗,善于制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尽管他每次与别人接触的时间较短,但是彼此间却非常熟悉;而有的人,同样的时间,只与一个人交谈,却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真正有好人缘的,是那些喜欢走动的人,比如到朋友家中多走动走动,哪怕只是露个脸,小坐一会儿,也会有助于提高人际关系。

社交中,人脉的作用非常重要,自我封闭,埋头苦干,想依靠一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非明智之举。不妨多与同事搞好关系,多与领导交流沟通,这些往往能够帮你赢得群众基础,受到领导的器重。

在与领导、同事的交往中,运用“多看效应”可以培养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亲密感情。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往往容易取得领导的信任,被委以重任的原因了。

然而,在职场中,很多人却总是对领导充满畏惧,害怕见到领导。如果某天在大街上与领导见面,甚至会刻意避开,这是非常愚蠢和幼稚的行为。很多领导通常都十分忙碌,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留给某个下属。只有经常出现在领导的视野里,进行频繁而短暂的交流,才能加深领导对你的印象。当领导对你有需要或服务的时候,自然会首先想到你。

在职场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运用“多看效应”,无疑会提高时间的效率,缩短见面时间,增加见面次数,更容易增进彼此的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第一印象要好,即便是不好,也不能差。若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差,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反而起了副作用。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本书对很多人际交往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众多的心理策略,如赢在交际第一回合的心理策略、引发他人兴趣的心理策略、让他人赞同你的心理策略、说服他人的心理策略等。
  • 别说你懂心理学

    别说你懂心理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一样。
  • 瘦身进行时

    瘦身进行时

    在本书中,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例证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轻松地、逐渐地减肥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是现今社会中受肥胖困扰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 跟专家学心理分析

    跟专家学心理分析

    本书中,心理专家将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心理分析,让你也成为“心理专家”,更好地认识自己,读懂他人,消除困惑,打理生活。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热门推荐
  •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未来探险家

    未来探险家

    故事发生在五十年后,他叫欧阳轩,家族世代探险,为华夏立下种种功劳,为了地球的能源危机,背负国家使命,他将航游星河宇宙,随知有一天,遇到巨大黑洞,为了躲避黑洞,他耗光了所有的化能源,遇难的他是怎么躲过种种危险。神秘的宇宙,未知的事物,欧阳轩该如何探索宇宙奥秘?寻找,探索,遇难,能源,未来探险家,一本神书,在造奇幻巅峰!!!
  • 乔乔的篮球冒险

    乔乔的篮球冒险

    作为一个要成为人生赢家的篮球运动员最关键的是什么?有系统。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妹子。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什么?有系统,有妹子。什么我的系统好像有点问题?没事先搞定妹子在再说。本书重新装修中。。。
  • 火影之暴走

    火影之暴走

    看少年叶冥玉在火影世界中演绎精彩的人生,一步步成长
  • 梦中仙语

    梦中仙语

    她是一个中学少女,白天受到同学欺负,压抑的小宇宙终于在梦中爆发。大喊一声:我的梦,我做主。化成女鬼,遇到俊俏书生,先强吻了沾沾便宜再说,临走还要抱抱。不料一嘴亲了个未婚夫,可是无所谓了,反正是梦。可是梦要不是梦呢?她该怎么办?
  • 极品伪美萌物殿

    极品伪美萌物殿

    “我怎么可能会喜欢你。”御木源一脸的淡漠,沧琉音垂下眼帘呢喃:“对啊怎么可能呢,你又不是他。”嘴角那抹惨淡的微笑却刺痛了他的心。胸口被一股没来由的愤怒塞满:“你,说的是谁?”“你不是他。”沧琉音的背影渐渐淡出他的视线,可是,为什么心,却这么疼……当属于堕天使的记忆苏醒,当你陷入沉睡,当一切的一切都不再如初,我们,该去往哪里?
  • 玉石人生

    玉石人生

    陈远,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挖宝人,王浩,跟着王浩,遇见了百年难得的一个宝石之地,对着灵山兽王发誓,再不入山,却违背了誓言,祸事接踵而至,是命运,还是人为?要报仇还是苟且?
  • 神剑不败

    神剑不败

    接二连三的死亡,让卓杰陷入了困境,他能否逃出命运的魔掌,解开谜底呢......
  •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