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1500000001

第1章 童年经验与文化记忆

——张伟教授《姥姥的遗产》序

孟繁华

张伟教授是一位著名学者。她的《“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曾受到季羡林先生的夸赞。季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像‘多余人’这样中外文学创作中都有的典型人物,过去研究的人并不多。专就中国来说,张伟女士可以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德国人民有一句俗话Aller Anfang ist schwer(‘一切开始都是困难的’),张伟女士知难而进,谁还能对这样的精神不表示赞佩呢?”季先生作为一个大学者,他的话显然不是随便说的。当然,这里不是讨论张伟老师研究成就的场合。这里要说的是张伟老师的这本书——《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不是学术著作。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它应该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作品讲述的是作者从两岁开始与姥姥生活的经历。或者说,从两岁开始,姥姥不仅是作者的养育者,同时也是她的守护者。两岁时作者的腿出了毛病,而此时连续得了七个女孩的父母终于生出了儿子,父母视儿子为掌上明珠,无暇顾及这第七个女孩。是姥姥寻遍当地医生保住了作者的一双腿。其间的艰难和姥姥的锲而不舍感人至深;童年时代作者是姥姥的“跟腚虫”,她与姥姥相依为命的依赖关系可想而知;日子艰苦,但只要有姥姥在,童年时期的作者快乐而无忧,无论是“猫冬”还是“拾柴”,其乐融融的童年是作者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姥姥“目不识丁”,但“格外敬慕念书之人”,于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在姥姥的呵护关注下,作者终于成了“读书人”并成长为一个著名学者。

东北文学,从“东北作家群”开始,冷漠与荒寒是最重要的特征。这不仅与东北雪域王国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的生存状况有关。因此,人与人之间少有暖意。但在张伟教授的讲述中,我们读到更多的是姥姥大爱无疆的无私的爱和关怀。当作者到外地读中学时,姥姥坐一夜火车来看她,然后当天再坐火车回去,为的就是看一眼她这个外孙女。“姐姐”带子则往返跑三十里路给她送饺子,看着她吃完再回家。同为姥姥带大的“姐姐”带子,与姥姥结下的同样是超越了母女的感情。她到了嫁人年龄时的誓言是:“要嫁人,但不是出嫁。若扔下你一个人,就宁可这辈子不嫁人。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相依相守,今后我们也不离不弃。只是从前,我依你,今后我养着你。”姥姥对外孙们的情感,在外孙的回报中可见一斑。姥姥为了带子的生活,挖空心思地为她“招婿”,虽然一波三折,但终于如愿以偿。姥姥虽然是个普通乡村妇女,但她对大时代风云际会的敏感,绝不逊于那些读万卷书的书生们。当“文革”来临的时候,镇上“也起了红卫兵”,目不识丁的姥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老师是“文革”中最先被批斗的群体之一,于是她想的是“咱家有当老师的。”“明摆着,能逃过这劫吗!她那儿也不是天外天。”说的正是已当了老师的作者。应该说姥姥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她的这个外孙女,直到去世。

对姥姥哺育之恩的感念,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张伟老师给我的信中说:“写姥姥,是我多年夙愿。因琐事和授课缠身,拖到去年初才匆匆动笔,好在要写的内容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就一气呵成了。写作中重温外婆爱的阳光雨露,是一次精神朝圣和良知洗涤。”我们知道,任何写作,哪怕是非虚构作品的写作,都是一种“虚构”,甚至历史著作也同样如此。历史上发生了那样多的人与事,史家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他要写的人与事?这种选择本身就是虚构的一种方式。汤因比对此曾有详尽论述。因此,历史就是史家的历史。同样的道理,张伟教授与姥姥的生活,一定也充满了艰辛和苦难,她童年、少年经历的那个时代必定如此。但是,张伟教授专挑姥姥的温暖来写,她不仅以同样的暖意还原了姥姥的无疆大爱,同时改写了东北文学“冷漠与荒寒”的基本特征。这就是童年经验与文化记忆的关系。

如前所述,张伟教授是研究“多余的人”的专家。多余的人基本是小人物。但是,作为小人物的姥姥与圣彼得堡作家群笔下的小人物大不相同。在同一封信中,张伟老师说:“姥姥一生蜗居在茅草屋,是地道底层‘小人物’。比普希金《驿站长》中十四品文官还‘小’得多,但她的人格光辉在‘正剧’中得到了充分发扬,她是有着大胸怀大梦想的‘小人物’,是‘驿站长’这悲剧小人物可望不可及的。”作为研究“小人物”的著名学者,张伟教授在写《姥姥的遗产》时,显然有意无意地参照了她曾经研究的对象。不同的是,张伟教授在姥姥的身上发现了她所研究的“小人物”不具备的思想和品格。特别是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姥姥的遗产”将会成为今天世道人心的重要参照,她的爱和无私将会让一切丑陋和贪欲一览无余无地自容。我想,这也应该是张伟教授书写姥姥的诉求之一吧。

空旷寂寥的东北大平原,因“姥姥的遗产”而更加辽远阔大,姥姥那卑微的人生放射出的人性光华,如丽日经天,惊雷滚地。她的善和爱将永驻人间。

张伟教授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她曾为我们东北师大中文系七八级同学讲授外国文学。她深厚的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的修养,使她的课成为最受我们欢迎的课程之一。以至于毕业30多年后与张伟老师相聚,还有许多同学能够记起张伟老师讲课的诸多细节。后来有人夸留校的同学课讲得好,也以“小张伟”来命名,足见张伟老师的讲课风采在同学中的影响之深远。作为张伟老师的学生,本无资格为她的大作作序。但师命难违,却之不恭,我只好勉为其难地说了这些读后的体会,狗尾续貂,权当序言。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和张伟老师批评。

2014年8月10日于北京寓所

同类推荐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大圣纪

    大圣纪

    “哼哼,妖怪吃俺老孙一棒!”“猴哥,你打错人了…”“呔,妖怪再吃俺老孙一棒!”“猴哥,你又打错人了,他只是个打酱油的…啊,快跑快跑,打酱油的发怒了……”“俺老孙岂会怕他…啊,我的猴屁股…”末日之灾?当冭子与大圣相处会发生什么?神话世界?当玉帝是个看门卫兵时,当猪八戒是天庭之主时会发生什么?动漫世界?当鲁夫遇到鸣人会发生什么?当香吉士来到全是男性的奥特曼岛会发生什么?世界层次,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看不到!
  • 拯救男配任务

    拯救男配任务

    凭什么男女主逍遥浪漫,男配就只能独自默默忍受情伤?顾潇潇的存在,就是为了拯救那些完美而悲剧的男配。可是男配你别一股脑地往女主身上扑啊,传说中的剧情菌快拦住他啊,苍天啊,我该如何拯救你,我的男配?
  • 江氏伤科学

    江氏伤科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何开店赚钱

    如何开店赚钱

    本书在理财、法律、茶道、花草、象棋围棋、开店收藏、饮食保健等方面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个高品位而又幽雅情调的生活图画,全书衔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点出发,由线到面逐渐深入,引导读者在现代化的气息下,走进一个既温馨、舒适而又新潮的生活氛围。
  • 老子衍

    老子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薄荷少年

    tfboys之薄荷少年

    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这简单的话语需要巨大的勇气
  • 凯千,不离不弃

    凯千,不离不弃

    王俊凯:我喜欢二源!王源:我喜欢小凯!千玺:我只是想要远远的看着就好了。王俊凯:什么时候我开始注意千玺的认真,在意千玺不愿意喊自己小凯的呢?王源:和千千在一起总可以让我觉得安心,喜欢他认真的样子!千玺:我只要看见你们幸福就好!哪怕只是远远的看着你们幸福。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霸道总裁之狂追今生挚爱

    霸道总裁之狂追今生挚爱

    沫沫新书《婚然天成:总裁,我们不约》已开坑,欢迎各位宝贝们,入坑!一纸婚约,她成了“妹夫”的新娘。婚后却被“妹夫”宠之入骨。“季总,夫人被顶新食品扣押”“明天顶新食品可以消失了!”“季总,夫人在调查以诚集团”“把调查资料发给她!”“季总,夫人在调查……咱们公司”“给她资料!”“可是咱们公司没有违规操作……”季蓝臣震怒“废物,现在马上开一个违规生产线!”“……”知道真相后的傅韵雅愧疚的坦白“季蓝臣,我不是傅韵琦我是傅韵雅……”他将她桎梏在怀中掷地有声“不管你是傅韵琦还是傅韵雅,我娶的是你,也只……要你!”
  • 穿越之紫灵玉

    穿越之紫灵玉

    我始终相信,在这世上仍有这种不变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