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1000000007

第7章 出口成章(6)

这几个富绅寺僧惊得目瞪口呆,气得七窃生烟,像一摊泥瘫坐到了地上。没想到这位当年挡道难太师的孩子,这么不留情面,于是他们只好自认倒霉。

写这副对联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争相传诵,一时传为佳话。这副对联在后来的反封建斗争中,屡被人们引用,徐渭也因之颇受人们敬仰。

徐渭不满当时社会和封建礼教,是晚明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蒙者,反复古主义文学派别的先驱。他还通晓兵书,曾追随江南七省总督胡宗宪抗击倭寇,立下汗马功劳。

在今绍兴市徐渭故居“青藤书屋”,悬挂着他手书“一尘不到”、“砥柱中流”等匾额和多副寓意深刻的楹联,其中有一联这样写道:

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

蹶方长知,然屡蹶,讵云能知

上联说的是:光埋头读书而不实践,是不行的,但如果废止了读书,又怎么能指导实践呢?

下联说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但如果总是失败,又怎么能说增长了智慧呢?

这是一副内蕴深刻的劝学联,成为许多有志青年的座右铭。

杨用修九岁联圣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始康(今四川新都县)人,是我国明代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和学者。

杨慎自幼机敏聪慧,勤奋好学,11岁能写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被乡亲们誉为“神童”。

杨慎天资聪颖,工于书法,文字功底深厚,尤其擅长对对联,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佳话。

相传杨慎五六岁时,在家乡的一个堰内游泳,那天风和日丽,波光粼粼,孩子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正好县官的船从这里经过,其他孩子都惊慌地游到了岸边,给县官让道。可是,小杨慎游兴正浓,加之本来就没有让道的意思,因此视而不见,毫不回避。县官看到他如此不恭敬,非常生气,让手下的人把他的衣服挂到了堰边的一棵大树上,然后用手指着小杨慎的头,严厉地对他说:“我出一联,你要是能对上,就把衣服取下来给你,否则……”于是,即兴出了一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应声对道:

万里长江作浴盆

对答敏捷,出语惊人。杨慎的下联气势磅礴,表现了小杨慎的壮宽胸怀和鸿远抱负。县官见如此激壮沉雄的语言出自五六岁的孩子之口,佩服得连连称赞:“真是个神童!”

这件事像一阵风马上传遍杨慎的家乡,人们议论、称赞,为家乡出了这样睿智的神童而自豪和欢欣鼓舞。后来,乡亲们把杨慎游泳的这个堰,取名“娃娃堰”。

杨慎9岁那年春天,其父大学士杨廷和一位同缭来家做客,很想见见这位远近闻名的神童。这一天,晴空万里,春风拂面,暖日融融。在厅前闲叙时,只见杨花飞舞,扑面而来,客人触景生情,想当场考考杨慎,便即兴出了一联:

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杨慎看了一下院里随风摇曳的绿竹,启口答道: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客人一听,笑逐颜开,连声称赞他聪明可爱,夸他前途无量,还说要把杨慎推荐给皇帝。

客人夸赞杨慎,实在是发自心底。他的上联,表达因错觉而感受到的美妙景致,用“错认”;杨慎的下联对上因错误感应而获得的朦胧之美,用“误疑”。对仗考究工整,意境和谐,透出杨慎对联才华的非凡。

经客人推荐,弘治皇帝非常感兴趣,想亲眼见见这位“神童”。有一天,弘治皇帝在御花园宴请群臣,便传旨杨廷和偕子杨慎同来赴宴。

时值隆冬,烧起了火盆,黑色的木炭熊熊燃烧,红光闪烁,弘治皇帝触景生情,出联求对:

炭黑火红灰似雪

吟毕,笑望群臣,等候答对。大臣们一听,此联用字虽简,但关联紧密,深奥难对,只好低头沉思,谁也不敢冒然应对。顿时,整个御花园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我来对!”一声稚嫩的童声响起,打破了御花园的沉寂。大家一看,是座中年纪最小的杨慎,只见他走上前来,施罢礼,从容答道:

谷黄米白饭如霜

弘治皇帝听了,拍手叫绝。大臣们也发出一阵惊叹赞赏之声。弘治皇帝的上联中,炭、火、灰原是一物,演化而为三,并且颜色不同,“碳黑火红”。杨慎的下联中,谷、米、饭原来也是一物,同样演化为三,颜色也依次对上“谷黄米白”,自然而贴切,精巧而工整,人们不得不佩服。

杨慎的聪明才智不仅仅靠先天的禀赋,而且离不开后天的发愤努力,勤奋好学。由于他渴求知识,孜孜不倦,日积月累,他的才智得到发挥,知识也日益丰富。他能巧妙地对上弘治皇帝的深奥对联,还得追溯一件往事。

一天中午,杨慎外出回来,途中看到一私塾先生用戒尺责打学生,看样子非常生气。杨慎好奇地走上前去,想弄清楚究竟是为什么。私塾先生告诉他说:“今天早晨,我出一下联,要他对出上联,可到中午他还对不上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说该不该打?”杨慎随即请教这下联的内容,原来是:

谷黄米白饭如霜

杨慎沉思良久,深感艰涩深奥,一时对答不上来,看私塾先生那恨铁不成钢的神态,他仿佛感到戒尺敲打在自己身上,便惭愧地离开了。他没有请教私塾先生,但把私塾先生出的下联牢记心中,随时寻思,期望有一天能找到妙对佳句。

今天,听皇帝出此上联,仔细一琢磨,心里不免一阵惊喜,私塾先生出的下联,此时不是找到了美妙的上联了吗?于是,他当着皇帝和大臣们的面,沉着勇敢地应对,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杨慎虽然聪明过人,才华出众,但他从来不以“神童”自居,而是不断地刻苦自石厉,发愤苦读,博览群书,精益求精。终于在24岁那年,取得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名(即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参与修撰《武宗时录》。

杨慎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明世宗时,因秉公直言进谏无隐,被贬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在滇西度过了他的晚年,结束了他的一生。

杨慎才高学富,精通诗、词、文、赋和散曲,著作甚丰,多达100余种,后人辑其重要者,编为《升庵集》。

杨慎的一生,对西南文化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在今天云南的许多风景佳绝揽胜处,都留有他撰写的楹联和题记,其中象昆明西山华亭寺的一联,至今仍为文人墨客和广大游人争相传诵和赞赏。联文是:

一水抱城面,烟霭有无,拄仗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寥寥30多言,简洁、凝炼、生动、形象,把昆明美丽的湖光山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婉如一幅隽永的青绿山水面,仿佛一首清丽婉转的抒情诗,把登临游人置于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表现他们陶醉神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的情景,自然而贴切,真是“联中有诗,联中有画”。充分体现了杨慎不愧是一代颇负盛名的对联高手。

在杨慎的故乡,乡亲们为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常常用各种方式来缅怀这位杰出人物,以他做楷模来鞭策自己和教育后人。在今四川省新都县桂湖杨慎故居,后人曾经修建升庵殿来祭奠他,作联赋诗来纪念他,其中有一挽联为:

烟波送客,风月含情,沧桑变,屡易规模,故址遗基,尚存太史千秋迹

桂枝留人,荷华招我,鞍马闲,流连光景,先忧后乐,惭愧希文一片心

人们写景抒情,盛赞杨慎风流永存,同时,寄托对先人杨慎的无限敬爱之情。

叶子鸾苦学成才女

叶子鸾,字琼章,又字瑶期,江苏省吴江县人。

由于她自幼好学,到十岁的时候,就能诗会文,成为远近有名的小才女了。

叶子鸾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家庭也可说是一个荟萃了诗人的家庭。她的父亲叶绍袁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尤通文章诗词,一生崇拜唐朝的“李杜”和宋朝的“三苏”;她的母亲沈宜修,当时已为诗人,著有《鹂吹集》和《梅花绝句》百首,闻名遐迩;她的大姐叶纨纨,有著作《芳室轩遗稿》;二姐叶小纨不但诗文出众,还通戏曲,诗集有《存余草》传世,戏曲《鸳鸯楼》至今受到推崇。至于她的五个哥哥,也是各有文采,诗词俱佳。

在这个诗人荟萃之家,对叶子鸾影响最大、花费心血最多的,就是她的母亲沈宜修。她出生不久,父亲、姐姐和哥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都想给叶子鸾找个奶妈,但母亲坚持不肯,因为她感到请奶妈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不利。她曾笑着对家人说:“八个孩子,我已带出了七个小才子、小才女,难道剩这一个就不带了?将来孩子大了,文才如赶不上你们,她一定会埋怨我的!”

因此,从叶子鸾刚刚会说话的时候,沈宜修就教她识字前诗;三岁的时候,教她读《诗经》。现在的孩子,三岁的时候刚刚开始上幼儿园,然而当时的叶子鸾,却已在父母和哥哥姐姐学习空气的包围中,模仿着读诗书了,而且读得十分认真。

有一次,父亲和哥哥姐姐们都去吃饭了,家人见她还在一个人捧着书看,便对她说:“小鸾,吃饭了,别再用功了!”

叶子鸾一听,瞪着眼睛,带着一副很认真的神态回答说:“噢,原来你们早就想着吃饭了!那叫废寝忘食么?所谓废寝忘食,就得像我这样,到了睡觉的时候不睡,到了吃饭的时候不吃才行呢!”

众人都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叶子鸾不知道众人是在笑她那副认真的神态,遂又问道:“你们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这时,母亲走出来,笑着对她说:“对,还是我们小鸾说得对,你们的学习都不如我们小鸾认真,照这样用功下去,将来准能超过你们!”

叶子鸾受到母亲的表扬,十分得意,特别是母亲那句“照这样用功下去,将来准能超过你们”的话,使她那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叶子鸾学习得更认真了。

叶子鸾资质过人,才思敏捷,又能如此刻苦读书,所以史书说她“四岁能诵楚辞”,也就不为虚夸了。

此外,叶子鸾年纪虽小,学习却很虚心。她知道自己的学问不如哥哥和姐姐,所以,当哥哥和姐姐们一块切磋诗词和学问的时候,她都要参加,静静地听,细细地琢磨,遇有听不明白的,都要及时提出疑问,非弄清楚不可。

就这样,叶子鸾到了十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诗,提笔成文了。

有一天,父亲叶绍袁来了诗兴,把全家人叫在一起,联诗作对,讨论诗词,气氛十分热烈。叶子鸾年龄最小,总感到学问还没有赶上哥哥和姐姐,便一直坐在旁边专心致志地静听,当听到好句好词的时候,不禁高兴得拍手叫好。

她这一叫好不要紧,却引起了父亲的注意,便笑着向她说:“听你母亲讲,你的诗词最近有了很大进步,也来个联对怎样?”

叶子鸾说:“和哥哥姐姐相比,还差得远呢!不过,父亲要想考考我,那就先出上联吧!”

叶绍袁见她答应得痛快,很是高兴,于是信口来了句上联:

桂寒轻露湿

叶子鸾未加思索,便对了个下联:

枫冷乱红凋

她的话音一落,众人便齐口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

父亲感叹道:“你们称赞得一点也不过分,看起来小鸾的诗是成熟了;她这么小的年龄,能对出这样好的句子来,是我没有想到的!”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小才女只活到17岁便去世了,留有著作《疏香阁遗集》传世。

王尔烈巧对诗联

王尔烈,辽宁辽阳(今辽阳市)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太子太傅(即后来的嘉庆皇帝的老师)。

他小的时候,就以才思敏捷,能诗善文而被誉为“奇才童子”,有着许多勤学苦读、显露才华的故事。

野外对诗

王尔烈出生在读书人家,小的时候十分聪明,自幼识字背诗,一学就会,六岁上学前,已经把《毛诗》、《左传》两部书读完,并且已经会联诗作对。在学校中,他读书注重背记,更注意动脑思考,常常能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他每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很喜欢他。

这年秋季的一天,私塾老师带着王尔烈和其他学生去郊外游览。

东北辽阳的秋天,是一个金色的秋天。那玉米,像牛角般矗立在发了黄的玉米秆上,突破了外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发出了金灿灿的光;那沙果,黄澄澄地坠弯了树枝,金汁欲滴;那豆子已干了棵,落了叶,豆荚层叠,被烈日一晒,噼叭作响,里边的金娃娃,从裂缝中露出了金色的笑脸。

但是,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山坡下的黄花菜。在关内,那是种在沟边路沿,被视为稀有植物;然而在关外,却是铺天盖地,满山遍野,因此,才被称为特产。此时正是收割季节,那成千上万的花蕾,在那直挺挺的枝条上竞相开放,露出了金色的花片、金色的花蕊,飘出了金色的花粉,把那采食蜜蜂的身上、翅膀上、头上和脚上,都裹上了一层金装,古书中“金蜂”一词,也许由此而得。

师生们被这金色的秋天陶醉了,一个个血液沸腾,心潮澎湃。私塾先生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无限感慨,顺手折了一支黄花,朗声念出了一句上联:

野外黄花似金钉钉地

他念完之后,希望他的学生们接个下联。可接什么合适呢?因为黄花是此时此地金秋的代表,也必须以有代表性的实物相对才行。

众学童举目四处观望,没有找到可对的目标;冥思苦想,没有想出合适的词语,只好互相对视,无可奈何地低下头来。

老师望望他的得意弟子王尔烈说:“怎么,今日你也对不出了么?”

王尔烈笑道:“我已想好了一个下联,只不过想先听听大家的,看有没有更好的下联;既然大家一时想不出,那我也只好献丑了!”

随后,他往城内一望,顺口念道:

城内白塔如玉钻钻天

同学们一听,都称赞说:“对得好!城内野外,白塔黄花,钻天钉地,实在是对得太妙了。”

同类推荐
  • 你就是船长

    你就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你就是这艘船的主人,公司的兴亡和发展就与你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世界500强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无论你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都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
  • 青春惯性力:培养美好人生的十大习惯

    青春惯性力:培养美好人生的十大习惯

    本书从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好习惯、思维好习惯、生活好习惯、理财好习惯等方面入手,阐释了良好习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本书内容详尽,它能使你循序渐进地获得极致的演讲效果。书里的方法源自对现代社会1000位顶尖演讲者的悉心研究,并且得到了数百位职业演讲家的亲身验证。你会了解到如何做才能持续地抓住听者的心。作者选用了许多真实的演讲案例,不仅浅显易懂,而且饶有兴味。它将使你的每一次登台都大放异彩。
  •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

    《一本书读懂情商》会对你大有裨益。通过了解情商的本质,破解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窍门及从内到外的开发自己的情商,我们即可在多年积累的智力、教育、经历这三者间获取平衡。
  • 疯狂的用人术

    疯狂的用人术

    本书主要从十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领导用人的疯狂而高明的策略。包括慧眼读心术:识人知人懂人心、礼贤下士术:用感召力让人追随、铁腕立威术:做个有权威的领导、平衡掌控术:综合制衡掌控全局、赏罚分明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等人事管理技术。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甜蜜陷阱:男神追到手

    甜蜜陷阱:男神追到手

    【此书有后续!此书有后续!此书有后续!】她紧紧抓着他的袖子,他一脸黑线,“喂,我数三秒,再不放开……”,他突然抱住眼前的小东西,“再不放开,我就要沦陷了……”(这是一个甜蜜宠文,略微有一些虐,欢迎跳坑!!)
  • 帝少绝宠:鬼眼魔医

    帝少绝宠:鬼眼魔医

    她本是豪门千金,奈何被人抹去了记忆,送入杀手组织,十年的杀手生涯,最终却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一朝重生,她染血归来。昔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她杀人无数,从不之何为手下留情。只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她杀人,他递刀。没杀死,他补刀。究竟是从开始哪里错了?
  • 辗转的爱

    辗转的爱

    梦儿,炫烟(即瑶儿)小时候在仁慈孤儿院长大,四岁那年,被著名舞蹈家迦倾和歌唱家李旋收养.生性活泼的迦梦儿,虽然在舞蹈方面大有深造,但她选择了唱歌,只想陪伴在姐姐身边。十岁那年迦倾带着迦梦儿去法国深造,20岁时回国邂逅了她这辈子的良人,与炫烟擦肩而过;她游历了儿时呆过的地方,见到儿时的玩伴,后来在婚后几经辗转选择当教师。月炫烟选择舞蹈与唱歌,与迦梦儿比试时,不分上下。因养母的原因留在中国,上初中时,舞艺在学校大受老师与同学的称赞,一次意外,失去再登舞台的梦,失落过,迷茫过,最后她放弃娱乐圈,选择开小店经营自己喜欢的小事业,当爱情来敲门,当信任与背叛水火相交,她又该如何。
  • 月河所闻集

    月河所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演绎推导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推导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坏丫头不许逃

    坏丫头不许逃

    我们的大小姐不止一次的怀疑麻麻谎报了年龄她今年是犯太岁了对吧!不然怎么会被那个小子给缠住呢?啊喂说的就是你啊!不许动!当傲娇小姐遇见腹黑公子,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左菀:为什么我和男神衣角擦破了都没有火花!郁凌泽:宝贝你不知道你男神衣服是防火的么?左菀:啊咧?防火?郁凌泽:吧唧。是啊宝贝左菀:那好吧QAQ【雨天:啊喂!左菀你这样蠢真的好么!】轻轻松松的搞笑校园文。简简单单的爱恋希望大家喜欢吧唧么么哒
  • 格列弗游记

    格列弗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 余生,我想爱着你

    余生,我想爱着你

    她被人打包送来照顾他三个月,刚见面,他就说:“瞎子配哑巴,天造地设。”后来,他又说:“顾情深,我要你万念俱灰,生无可恋。”她笑笑,转身就走,再往后,他说:“情深,我想爱着你。”
  • 走火

    走火

    枪走火,弟弟打死亲哥哥,弟弟发誓照顾嫂子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怀着愧疚、赎罪的心情娶了大自己七岁的嫂子。然而,叔嫂的这段婚姻却遭到世人的猜疑和不接受。嫂子突然得重病,他动用单位公款被判三年徒刑。大墙外的嫂子遇到老同学,读书时这位同学追求过她,于是热心帮助她,两人走得很近。出狱后,物是人非,嫂子与他分手,他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他,鼎力支持他创办企业,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荡气回肠,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