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1000000006

第6章 出口成章(5)

想到这里,他心情激动地对黄庭坚说:“好孩子,你诗作得好,意境更好,该不是专为安慰舅舅而作的吧?要这样,那就应该是:知我者,是鲁直了。”

舅舅说完,高兴地笑了。

黄庭坚也笑了。

《牧童诗》,是黄庭坚童年时候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又因为他的家住在修水,当地人都以他的才华引以为豪,所以,有的称他为“修水神童”,也有的称他为“修水才子”。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此时也感到儿子已基本成熟,便有意识地让他走上社会,游览胜地,交结名流,以丰富他的创作资源,开拓思路。

在父亲的赞同下,黄庭坚于公元1059年的五月,离开老家修水,来到了繁华的江州。

“修水才子”来到江州,消息不胫而走,不少文人前来拜访,但是心态各异。有的见他年仅十四五岁,就谈吐不凡,成绩卓著,从内心感到佩服;有的觉得他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名声,恐怕是一些人吹出来的,未必有真才实学,准备寻机考一考他;但也有少数文人,自己没什么才学,又不想让别人出名,怀有妒忌,企图伺机对其羞辱,使黄庭坚赶快离开江州。

这一天,他们陪黄庭坚游览名胜古迹,来到烟水台。恰在这时,有一游客正抽水烟,陪同黄庭坚游览的一位文人看见后,触景有思,便脱口来了句上联: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众人称赞说:“好一个烟从水起!好,实在是好!”

可是,众人光说好,并无一人接对下联。黄庭坚一见阵势,心中就明白了,这是等着他续下联。于是,他联想到刚才游览过的汉代灌婴所开掘的一口“浪井”,心有所动,遂也脱口吟道:

风浪井,博浪风,风自浪兴

众听了,齐声称好,而那位出上联的文人,则更加兴奋地说:“黄公子不说浪随风起,反说风自浪兴,正是浪井之奇。可见公子之才,非常人所比,在下实在佩服!”

几句话,说得黄庭坚兴致勃勃,觉得这些文人对自己非常友好,因而戒备全消。当他和众人来到思贤桥的时候,不由得脑中一闪,于是对众人说:“承蒙诸位错爱照顾,在下不胜感激,现我也偶有一联,想以谢大家,不知诸位能否赐教?”

一位文人抢先答道:“黄公子光临江州,实为江州之幸,公子能一展风采,实在是我等求之不得的啊!”

黄庭坚于是念道: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流世

众人听后,无不感到这上联用的典故生疏,深感孤陋寡闻之苦,不由得你望我,我望你,难以接对。为了扭转这难堪的局面,黄庭坚笑道:“我想这下联,诸位早已胸有成竹,不过,我也自思了下联,想先说说,请诸位指点,不知是否妥当?”

众人急忙答道:“就请公子先讲,公子先讲!”

于是,黄庭坚又念道:

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马泪沾襟

话音一落,众人便抢先称妙;但也有几个人,以为黄庭坚盛气凌人,心下气愤,便悄悄议论,定要设法将他羞辱一顿。

当他们一行来到小桥梳妆楼下时,一位文人对黄庭坚说:“几年前,这里有一位书生结婚,在洞房花烛夜,新娘出了一个上联,要新郎对,对得上,新郎方能入洞房。结果,那位新郎没能对出,最后羞愧自杀而死。此后多年,这个下联无人能对得出来,不知黄公子能否应对?”

随后,只听那文人念道: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黄庭坚一听,心中明白,知道此人把自己当成痴女献媚,有羞辱之意,遂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反击道:

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众人一听,齐称佩服,只有那位出上联的文人,见黄庭坚把自己比做春风,把他比做残花落叶,不由得羞得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欧阳玄日成百首诗

欧阳玄是元代很有名气的文学家。他十岁那年,有一天,朝廷一位分管教育的官吏来县视察。县令为了显示开办教育的政绩,特意挑选了包括欧阳玄在内的十余名高材生去见那位官吏。那官吏当场以盛开的梅花为题,让学生们每人作一首诗,以检验他们学业如何。当其他学生还在审题思考的时候,欧阳玄已经提笔疾书,一挥而就,交了首卷。

那官吏接过细细一读,情不自禁地称赞说:“好诗,好诗,字字珠玑,句句生辉!”

然而,欧阳玄回到家中,仍觉诗兴未已,继续伏案而书,一写就是九十首,第二天一早,便去交给了那位官吏。那官吏读后,大为震惊,随后令人将其母亲李氏召来询问。当他听了李氏的介绍后,不由得感叹道:“有志继承祖业,真乃世间奇童!”

故事中的欧阳玄,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子孙,字原功,号圭斋,出生于公元1273年,原籍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后迁至浏阳(今湖南浏阳县),故一般史载欧阳玄是浏阳人。

欧阳玄自幼丧父,由母亲李氏抚养成人。李氏不仅通经书,且善诗词,从欧阳玄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就教他读书识字。李氏见欧阳玄聪慧颖悟,对所学知识记得快,领会透,故从他四岁始,便教他读《孝经》、《论语》等书,他也是过目成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阳玄产生了自满情绪。往日,欧阳玄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谁来找他玩他都不去。然而这一日,母亲因走亲戚外出,恰在此时,一些小伙伴又来找他去玩。他觉得母亲布置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可写完,况且母亲又不在家,玩就玩一会儿去吧。

谁料他出去一玩,就没完没了,直到傍晚尽兴,才想起母亲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做,这才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他一进门,只见母亲坐在床上,面部表情冷若冰霜,吓得他扑通跪在地上,等待母亲的责罚。然而,母亲李氏既没打他,也没骂他,而是流着泪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就是欧阳玄的先祖、大文学家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母亲郑氏见儿子有才,不忍离去,亲自教他读书,以地为纸,以荻草秆为笔,教欧阳修写字的故事。特别是当李氏讲到欧阳修做官后,仍然发奋读书,决心要赶上韩愈的宏大志向后,欧阳玄已经泣不成声,遂对母亲发誓说:“母亲,孩儿知道错了。请母亲放心,我一定要像先祖那样,勤学苦读,决不会给欧阳氏门庭抹黑的!”

从此,欧阳玄像变了个人似的,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几个月后,他不仅又将先前学过的几本经书,专心致志地重读了一遍,还系统地学习了唐宋时期一些名手大家的文章和诗词。

公元1281年秋,母亲李氏见儿子已张口能吟诗,提笔会作文,心中十分高兴。但高兴之余,又觉得自己已经满足不了儿子的求知欲望了,便将他送到一所乡办学校就读。因为这所学校里有位老师名叫张贯之,学识渊博,通晓经史,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并且和欧阳氏家族关系密切。当李氏向张贯之介绍了欧阳玄的情况后,又经过当面测试,张贯之便痛快地收他为徒,并且对其要求相当严格。

在张贯之的教导下,欧阳玄每日读书能记数千言,写诗作文数十篇。两年后,欧阳玄不论在诗词还是在写文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有一位叫黄冠师的学者,和张贯之是莫逆之交,当他见到欧阳玄,又读了欧阳玄的作品后,深有所思地对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射人,不久的将来,就可文章冠世,定是个治国的人才啊!”

随后不久,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欧阳玄一日赋诗近百篇的消息传出后,赢来了一片赞扬声,可他牢记母亲的教诲,并不因此自满自足,而是在张贯之的推荐下,又去拜一位姓宇的学者为师。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欧阳玄闭门谢客,博览群书,经史百家,无不研读;习诗著文,更加勤奋。故史书称赞说:“一连数年,人们都见不到他。”

公元1314年,欧阳玄考中进士,先后任岳州路平江州同知、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参与修撰《经世大典》,编修四朝实录和宋、辽、金三史;当时朝廷的一些主要文件多出其手。就连一些名山大川、佛寺道观的题名、著文,以及王公贵人墓隧之碑,都以得到欧阳玄的文辞为荣;哪怕是他的只言片语,只要有人得到,也都视为稀世之宝。

公元1357年,欧阳玄病逝,时年八十四岁,被朝廷追封为楚国公。

徐渭挡道难太师

经忏可超生,岂有阎罗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讽刺地方官吏勾结寺僧,巧立名目搜括民脂民膏的名联,辛辣深刻,痛快淋漓,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诵。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资质超人,聪明机灵,4岁识字,6岁便能流利诵读几百字的长文章。他勤勉刻苦,博通专精,十几岁便才华横溢,远近闻名。他擅长诗文,精于书画,通晓军事谋略,对戏曲也造诣颇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有关他的趣闻轶事。

徐渭自幼便傲骨铮铮,不畏权贵,对趾高气扬的达官贵人非常轻蔑,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总想设法捉弄和讥讽他们。

相传有一年秋试,皇帝派老太师窦光鼎到山阴当主考官。窦太师出门总是带上众多随从,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尤其耀人眼目的是扛在队伍前头的那块御赐金牌,上书“天下无书不读”6个大字。

一天,小徐渭听说窦太师马上要到,便想去见见这位“天下无书不读”的显赫人物,决计跟老太师逗逗乐。于是,他朝东郭门内的官道走去,来到太师一行人的必经之路。待鸣锣开道的声音渐渐听清,小徐渭就将小褂一脱,铺在路中心,然后躺了下去,袒胸露腹,大模大样,假装睡得很熟的样子。

一会儿,窦太师的大队人马开过来了,开路先锋见一小孩挡在路中,忙禀告太师。窦太师听了非常惊异,便吩咐停轿,下来看个究竟。他让随从把睡在路上的小孩叫醒,小徐渭像是非常不情愿地醒来,睡眼惺忪,迷迷糊糊,揉着眼,一脸的不高兴,慢慢才抬起头看着老太师和身边的人。太师觉得这孩子顽皮可爱。他问他:“你睡在这么热的石板上,又不盖衣服,难道不怕把皮肤晒伤?”小徐渭两眼紧盯太师,非常认真的回答:“我在晒肚皮里的万卷书呢!”随从们听了都感到好笑,只有老太师觉得这孩子出语不凡,聪明可爱,便进一步说:“听你这么说,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对对联没问题吧!我现在给你出一上联,要是对不上来,你马上给我让道好吗?”小徐渭马上反问太师:“要是我马上对出来了,你又怎么办呢?”老太师不假思索地说:“只要你对得漂亮,我从你旁边绕道步行进学宫。”说完,顿了顿,随及吟道:

南街三学士

小徐渭启口便对上:

东郭两军门

太师一听,当场点头连连称赞“了不起!了不起!”此联对得确实机敏、熟巧。“东郭”对“南街”,武将对文官,非常和谐,再说联中的5个台门都是绍兴城里有名的。老太师没有依权仗势,也没食言,便守约步行进了学宫。

这件事很快在山阴传开来了,人们以惊叹和赞赏的口气讲述着小徐渭挡道难太师的故事。

后来,徐渭到了杭州,游览风光,描摹景致,整日浪漫逍遥,其乐无穷。一天,杭州知府想亲眼见见这位敢于挡道难太师的少年才子,便派人把徐渭领到了府里,想出几道题考考他,看他到底有多高的本领。于是跟徐渭约定好了,由知府出联给徐渭来对,要是对不上,徐渭就马上离开杭州。小徐渭成竹在胸,毫不畏惧,含笑看着知府。

知府领徐渭到了西湖岸边,指着六和塔,一字一顿,拉长声音出了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渭闭口不答,只是扬了扬手。知府见他默不作声,以为对不上来,心里一阵窃喜。接着,又指着卓立山巅的保塔,抑扬顿挫地吟出了新的一联。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吟毕,他得意地盯着徐渭,心想这一下他更对不上来了,越想心里越美滋滋的。徐渭还是一言不发,只见他用手指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将两手摊平,向上一举。

一连串的动作,搞得知府莫名其妙,不知徐渭是何意思,知府正在那里纳闷,突然,徐渭忍不住笑了起来,对知府说:“我早已对出,你怎么就没看出来呢?”知府闻声发怒,喝斥道:“你指指划划,一言不发,怎么对出来了,说给我听听!”徐渭看到知府勃然大怒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慢条斯理地说:“既然大人你尚不明白,只好让我细细给你解说了。”说完,就依将把刚才的动作重新做了一遍,边做边说:“这是第一联,意思是: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可否与大人的‘六塔重重’相对?这是第二联,意思是: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知府顿时恍然大悟,变得哑口无言。知道徐渭才华非凡,傲然独立,知府又佩服又难堪,从此再也不敢去惹他了。

徐渭十多岁时,正值明代嘉靖年间,他家乡的富豪乡绅勾结寺僧,以替老百姓“消灾祈福”为名作水陆道场,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徐渭早就痛恨在心,直想找机会讽刺揭露。正好,他们慕徐渭的才子之名,邀请他写一副劝人“行善”的对联,来宣扬他们的功德。徐渭暗喜,但不露声色,挥笔写道:

经忏可超生

纸钱能赎命

富绅和寺僧读过后,不禁喜形于色,这两句话非常符合他们招财进宝的愿望,便忙不迭地致谢。

岂料,徐渭却说:“先不要着急,我还有几字相送。”

这些人看到徐渭非常诚恳的样子,又拼命地称谢。

徐渭鄙夷地看着这几个人,接着在刚才写好的上下联后各添了7个字,于是就变成了本文本头的那副对联。

写罢,撂下笔,扬长而去。

同类推荐
  •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本书内容包括:“创业的秘密:让自己拥有老板的雄心和雇员的姿态”、“成功本质的秘密:要读懂成功的内涵”、“成就未来的秘密: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等10个部分。
  •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本书阐述了工作与幸福的理论关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受,找到工作和幸福的交集,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径。
  •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本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你一一展示了职场新人在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职场上能够一路走好的策略与技巧。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最为推崇的励志奇书;《纽约时报》世界百年十大财富经典之一;改变了世界千百万贫苦人民命运的成功绝学。成功可以借鉴,传奇可以复制。只要决心成功,失败就不会让我们永远贫穷。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
热门推荐
  • 武畏灵动

    武畏灵动

    带着满心的期盼,少年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看少年是如何破九城,闯禁地,九死一生,创造非凡一世。
  • 异世作死

    异世作死

    小谁:你咋就这么能作死呢翎佐:我开心就好,你管我小谁∶到时候大祸临头别找我。翎佐∶切,没有什么是孔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让老子解决。小谁∶看把你能耐的。翎佐∶春风吹,战鼓擂,春药在手谁怕谁。敢惹我,老子用炼丹炉一炮轰死他。小谁∶你这么货祸真的好吗。翎佐∶谁知道了(???_??)。小谁∶…
  • 玉影迷踪

    玉影迷踪

    1960年,中国西北荒漠中出现一个古城遗址,一队青年前往寻宝。一周后,挖出一件稀世古物,然而当天夜晚,整支队伍除了队长以外的人全部疯了,如行尸走肉一般在荒漠里游荡至死。古城也消失在荒漠之中。1980年,古城遗址再次出现,一只群英汇聚的考察队前往调查,然而故事又一次重演,连队长都神秘失踪。35年后,又一只队伍蓄势待发,准备完结这一切......
  • 少女日记

    少女日记

    我们沉浸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也不拒绝风雨交加的不测磨难,当我们经历了只影孤灯、阶前秋雨到天明的孜孜以求的境界,日子就在我们青春节奏中滑落,生命邀约我们迎了又送,送了又迎……
  • 奇迹:初夏微暖

    奇迹:初夏微暖

    缘分来之不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遇,而上天却让我遇见了你……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奇迹吗?那天,他把围巾围在了她的脖子上,深蓝色的围巾……13路桦瑛道14号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我见证了我的奇迹……只属于我的奇迹……
  • 混血种们

    混血种们

    从废材学生到废柴学生,路小白似乎从没有改变。从差生到差生,其实改变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所谓命运,生来就是被打破与重建的!所谓强者,就是一次次的自我超越!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只是如果你不踩在命运的头上,命运就会加倍蹂躏你!这是一个抗争的故事。
  • 空月苍穹

    空月苍穹

    楔子四国鼎力,东为沧澜,北则朔方,西有瀚海,南唯月穹。以武为尊的世界,剑士的地位高于魔法师,只因剑术比魔法更加难以修练,所以大多数人都主修魔法,剑术为辅。剑术以剑士、大剑士、剑圣为阶,每阶九级;魔法以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为阶,每阶三级。只可惜这世上已经上千年没有出现白阶的魔法师了。。。一位冰山少女,一位毒舌萝莉,一位逗比少爷,一位温柔姐姐和一位身份成迷的正太又会在这片大陆之上掀起怎样的波澜?作者几乎写的每一句话都在为后面做铺垫,更多小剧场为大家奉上。各位看官们好,在下烟雨未迟,新人小白一枚,请多指教。这是我和席杉第一次合作,希望大家喜欢。
  • 红尘解脱

    红尘解脱

    红尘藏寂寞,世俗孤单多。片心孜孜求,何日得解脱?是谁掀起祸乱?又是谁还原太平?谁是对?谁又是错?百年后,那一段段风起云涌的时代也不过只留下几个英雄的名字和几段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我们又何须执着
  • 王子们的皇室公主

    王子们的皇室公主

    她们,17岁,拥有多重身份,让人难以猜测。她们为隐藏身份,来到亚立斯顿高二A班读书。却在开学第一天,惹上了学校的王子们,她们将会怎样?在一场“意外”中,她们失去双亲,去向英国,又将会怎样?
  • 王的仆人

    王的仆人

    双王戏红尘,一位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皇子,英俊的外表霸气的风度不知迷倒多少女孩!一位是久居魔界的女王,拥有绝世无双的美貌,生活潇洒无拘无束。两人在一个梦境中邂逅碰出了爱的火花,到底谁是谁的仆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