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800000008

第8章 伏尔泰:与教会势不两立

法国文学朝圣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里,自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儿子将来能做个法官,但伏尔泰却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希望长大以后做一个诗人。16岁那年,他中学毕业,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这个愿望,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对他说:“你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毫无益处的家伙,生累父母,死于饥饿。”在父亲的坚持下,伏尔泰进了一个法科学校。

但伏尔泰主意已定,后来干脆不到法学校去读书了。他公开宣称:“有钱可以买到法官的职位,但买不到诗人,而我要做诗人。”

伏尔泰的确有诗人的天赋,但是他还未当成诗人,就因为写讽刺诗惹祸上身。他先是写诗讽刺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及其女儿而被逐出巴黎,而他住到郊区不久,又动手写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结果被送进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在狱中,他向典狱长要来一些信纸,坚持奋笔疾书,以“伏尔泰”为笔名创作出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1718年,《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连演45场,打破了18世纪法国的戏剧演出记录,使他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

伏尔泰成名后,开始结交“大人物”,其中就包括他当初写诗得罪过的奥尔良公爵。他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个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最后,伏尔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说:“陛下,您真是助人为乐,为我解决了这么长时间的食宿问题,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可今后,您就不必再为这件事替我操心啦。”726年,伏尔泰与贵族德·洛昂发生了冲突,被其仆人揍了一顿,他不堪羞辱,提出要与对方决斗。当时法国有法令禁止决斗,洛昂事先向警察告了密,结果伏尔泰再次被抓进巴士底狱,一年后被驱逐出境,被迫流亡英国。

在伦敦期间,伏尔泰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的物理学,同时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他的剧作翻译介绍到法国去。1743年,他发表了《哲学书简》,批判法国封建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宣称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严厉地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号召人民行动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这本书一出版,立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当众烧毁。

为了避祸,伏尔泰来到法国和荷兰边境上一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

1750年,十分仰慕伏尔泰才学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二世邀请他到王宫里来做官,而伏尔泰希望能够借助弗里德利希二世的权力,来推行他所主张的社会改革,于是他抱着美好的幻想欣然前往。弗里德利希二世对伏尔泰加礼遇有加,但他的荒唐和专横丝毫不亚于其他暴君。伏尔泰来到王宫中不久,就感到很失望。这时候,柏林科学院的院长莫蓓督依写了一本荒谬绝伦的书,建议建立一座这样的城市:城中的人只说拉丁语;在地面上挖窟窿,一直通到地球的核心;在病人身上涂抹树脂,以防止其丧失生命力。弗里德利希二世见了这本书,不但不觉得荒唐可笑,反倒大加赞赏。伏尔泰没有跟风跑,而是旗帜鲜明地写了一篇文章,将那位科学院的院长抨击得体无完肤,讥讽得淋漓尽致。这一下惹得弗里德利希二世龙颜大怒,一些帮闲文人趁机推波助澜,拥到伏尔泰住处门前,放火烧掉他的那篇文章,还对他进行口诛笔伐。毫不畏惧的伏尔泰把弗里德利希二世赏赐给自己的钥匙和勋章退了回去,扬长而去。

1760年,64岁的伏尔泰花重金买下了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在这里定居下来,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20余年。这时候的伏尔泰仍然思维敏捷,语言犀利。他喝咖啡上瘾,有个好心人曾告诫他说:

“别再喝这种饮料了,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你说得很对,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这位年迈的哲学家风趣地说,“要不然,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呢!”

伏尔泰虽然远离巴黎,但他对于法国的社会现实仍然十分关心。当时,天主教会的权力极大,天主教僧侣被列为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残酷地压榨和迫害普通百姓。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

1762年,住在法国图卢兹市的新教徒卡拉的儿子因欠债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为想改信天主教,结果被信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不分青红皂白,就逮捕了卡拉全家,进行严刑拷打,还将卡拉判处死刑。行刑那天,刽子手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他的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说这件事后,异常愤怒。他亲自调查事件真相,并把这起冤案的经过写成小册子,寄往欧洲的许多国家,造成舆论上的强大压力。1763年,伏尔泰亲自写了上诉书,枢密院下令重审此案,卡拉一家人的冤案终于得到昭雪。以后,伏尔泰又为新教徒西尔文、拉巴尔等人鸣冤,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使他们恢复名誉。作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伏尔泰的声望越来越高。费尔奈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自从伏尔泰住到这里后,一度成为欧洲舆论的中心,欧洲进步人士尊称他为“菲尔奈教长”。一时间,来访者川流不息,信件不计其数,德国的一个市长来信问他究竟有没有上帝,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声称,他为伏尔泰有时候也向北眺望而感到欣喜。

1778年2月,伏尔泰返回巴黎,出席他的诗体悲剧《伊雷娜》的首次公演。

消息一传开,全城立刻为之轰动。年轻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到他的下榻处,把周围的街道挤个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起来。

《伊雷娜》的剧本虽写得平平,但演出时还是获得了热烈的反响。王后光临剧院,已经尿毒症发作的伏尔泰也拖着病体来到现场,领略这最后的荣誉和幸福。

趁伏尔泰病笃之机,一个心怀鬼胎的神甫企图从中捞点儿油水,就鬼鬼祟祟地溜进伏尔泰的病房,要求伏尔泰做临终忏悔。一贯与教会势不两立的伏尔泰毫不客气地把他打发走了。没过几天,又有一位叫莫雷的修道院长重演故伎。伏尔泰一见他走进来,便发问道:“神甫,是谁叫你来的?”

“伏尔泰先生,我是受上帝的差遣,来为你祈祷忏悔的。”

“那好吧,你拿证件给我看看,验明正身,以防假冒。”

伏尔泰在弥留之际,又有三个神甫闯进来,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

伏尔泰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不禁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怒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文学家逸闻

区别

有一次,一个为人不齿的团伙举行狂欢,谁也没有料到,受人尊敬的伏尔泰竟去参加了。第二天晚上,那伙人又来邀请伏尔泰。伏尔泰故作神秘地说:“噢,去一次,不失为一个哲学家;去两次,就跟你们同流合污了。”

文学家逸闻

死而复生

一个住在边远省份的读者给伏尔泰写来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伏尔泰回信表示感谢。从那以后,每隔十几天,那个读者就给伏尔泰写来一封信。伏尔泰每信必回,但回信越写越短。终于有一天,伏尔泰忍受不住了,回了一封仅有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不料几天后,那个人的回信又来了,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文学家逸闻

错误的赞扬

有一次,伏尔泰将一位同辈作家大大地赞扬了一番。一个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那位先生,我真遗憾。要知道,就是他经常在背后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说道。

文学家逸闻

伏尔泰的谜语

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这是什么呢?人们猜来猜去,谁也没有猜中。最后,有一个名叫查第格的人猜到了谜底。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正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正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是刘春的“诗歌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沿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精辟地论述了近二十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孟浪、王寅、陈东东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的诗坛高人,有伊沙、蓝蓝、张执浩、杜涯等90年代引人注目的骁将,还有朵渔、江非、余地等新世纪异军突起的“70后”新秀。全书文风鲜活,见解新颖,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性和资料性。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热门推荐
  • 娱乐有圈

    娱乐有圈

    意外得到“龙骑士”的角色,商夏因此正式进入了娱乐圈,努力奋斗,从普通人变成大明星、大导演、混久了还能被称之为,大艺术家!大家说,要有女明星?这个当然,豪无争议,必须要有。什么?还要有男明星?这个不太好吧,同志们,都说友谊天长地久,搅基万劫不复,要“肾”重啊!至于,娱乐有圈,还是,娱乐没圈?这个,大家点开看看就知道了!求点。…………点点点…………PS:刚写书,不足之处,多多指教,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
  • 废柴你要作甚

    废柴你要作甚

    废柴逆袭,主角性格不定。男主宠女主,配觉较多,萌宠也有。
  • 镇灭诸天

    镇灭诸天

    对于要伤害他身边人的敌人,他带着淡淡地微笑:“划个道道说说吧,你今儿是想死了还是不想活了?”对于关心他和他关心的人,他永远都是微微一笑:“不必担心,人生自古谁无死?说句实话,自打出生以后,小爷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对于那些除了死亡才能让他们忏悔的恶人,他依旧带着淡淡地微笑:“别紧张,我又不是什么好人!”这,就是陆小天!这,就是血修罗!血,就是英雄泪!泪,就是不悔情!
  • 长漫漫长

    长漫漫长

    她,是一个在家暴下长大的孩子,有着两种极端的人格,坚强独立的外表下是一颗渴望死亡的心,她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刻遇见了一个受万人追捧、却失去自由的男生,他对万人皆冷漠,唯独在她面前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两个不完整的人带着满身的刺拥抱在一起会有多痛?...这个沾满了鲜血的爱情故事,你敢听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晚清幅匪当道

    晚清幅匪当道

    执戈横槊,山川城郭,听四郊野兽正横行,嗥声恶。卫家国,驱侵略,护儿女,扶老弱,急擂战鼓摇山岳,教兽兵流血灌吾田,尸满壑。穿越到晚清,面对湘淮楚军的三排线列步兵,孙化城与他的幅军反贼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迎面走去,排队枪毙才是男人的浪漫。
  • 葬花人:此生若见

    葬花人:此生若见

    他本是受宠皇子,无奈被人所害,只能装疯卖傻。长姐本和他有婚约,可长姐不愿嫁这痴傻之人,她便成了替代品嫁给他。第一次见他,她觉得,这人真是傻的让人心疼。为了他,她学会了杀人,做生意,最后从新帝那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皇位还给他。他告诉她,他并不傻,给了她皇后之位,可帝王的宠爱又能有多久?
  • 等你等了这么久

    等你等了这么久

    因为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双亲,从此不再敞开心扉与人为善。还好有他,一点一点融化她内心的冰山。每当他一次又一次想和她在一起,可她却频频逃走。在他快要心灰意冷的时候,她的一句话又让他重燃信心。(作者:最后有没有在一起呢?你猜!~≧▽≦)/~)
  • 破天证道

    破天证道

    亘古至今,有多少风华人物,翻云覆雨,但不成圣人终究不能超脱于世事之外,终将归于尘土。成圣之机,千古算计,以众生为棋,博弈天地。但圣人之机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重生:樱花时节遇见你

    重生:樱花时节遇见你

    和背叛自己的男友电话分手,挂了电话,她也挂了,一朝睁眼,重生于15岁。看她如何反转剧情,令渣男男友与无数渣渣毁于无影无形。当她遇见他,那颗已死的心又开始跳动,她该怎么办?片段一:水夜伊懊恼,自己竟没有发觉有人,忽然发现他走到了自己身边,当即出手。不料,出师不捷,被男孩捉住了。男孩一直毫无表情的脸稍稍露出些许笑意:“不听话的小猫咪。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