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1000000014

第14章 茶荈

苏州产采茶历史悠久,皮日休《茶中杂咏·茶坞》曰:“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陆龟蒙《奉和茶具十咏·茶坞》曰:“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所咏都是吴中茶园,惜不能考其所在。

苏州最早的名茶是水月茶,又称小青茶,出洞庭西山缥缈峰西北水月寺东小青坞。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说:“洞庭山出美茶,旧入为贡。《茶经》云:‘长洲县生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也说:“洞庭小青山坞出茶,唐宋入贡,下有水月寺,即贡茶院也。”可见洞庭西山水月茶,唐宋就是贡品。那山坞里又有泉水一泓,绍兴初无碍居士李弥大题名无碍泉,李弥大《无碍泉诗并序》曰:“水月寺东,入小青坞,至缥缈峰下,有泉泓澄莹澈,冬夏不涸,酌之甘冷,异于他泉而未名。绍兴二年七月九日,无碍居士李似矩、静养居士胡茂老饮而乐之。静养以无碍名泉,主泉僧愿年为煮泉烹水月芽,为赋诗云:‘瓯研水月先春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因此,水月寺品茶成为茶人的向往。潘之恒《三吴杂志》记了万历间流传的一句俗谚:“墨君坛畔水,吃摘小青茶。”墨君坛在水月寺边上,王维德《林屋民风》卷五说:“汉延平元年,墨佐君于此置坛求仙。上有池可半亩,前有石高丈馀,其下水分南北,百步许有地名吃摘,出茶最佳。”

水月茶后,苏州名茶有虎丘茶和天池茶。

虎丘茶,陈鉴《虎丘茶经注补》说是唐宋就有,因点之色白,也称白云茶或白雪茶,相传苏轼品啜后,题为精品。至明代,虎丘茶深受士大夫推崇,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自引《竹懒茶衡》说:“虎丘气芳而味薄,乍入盎,菁英浮动,鼻端拂拂,如兰初坼,经喉吻亦快然,然必惠麓水,甘醇足佐其寡薄。”谈迁《枣林杂俎中集·荣植》也说:“自贡茶外,产茶之地,各处不一,颇多名品,如吴县之虎丘、钱塘之龙井最著。”许次纾《茶疏·产茶》则说:“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与岕雁行。”虎丘茶树在虎丘寺金粟山房附近,僧人在谷雨前采摘,撷取细嫩之芽,虽说叶色微黑,不甚青翠,但焙而烹之,其色如月下之白,其味如豆花之香,氤氲清神,涓滴润喉,令人怡情悦性。前人对虎丘茶颇多咏唱,将它作为苏州名茶的代表,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绿雪虎丘茶。豕腹旧藏梅里水,官窑新泡雨前芽。香味色俱佳。”

天池茶,产于天池山。乾隆《吴县志》卷二十三记道:“惟天池、龙井二种为最,本山茶雨前者亦贵。”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佛地爱华山。半亩清池新茗嫩,满山空翠老僧闲。梵呗响林间。”自注:

“华山一名天池,产茶最多。”清徐元灏辑《吴门杂咏》卷十一《天池采茶歌》咏道:“南山北山雨初歇,乱莺啼树看三月。山村处处采新茶,妇女携筐满阡陌。山南气早采独先,山北土寒末全发。居人种植代耕桑,一春雨露邀天泽。可怜采摘独艰难,卖向侯门半狼藉。痛饮羊羔醉花底,清香谁识龙团美。争似卢仝茶灶间,瀹泉松火山窗里。”有人认为天池茶乃普通之茶,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说:“天池,通俗之材,无远韵,亦不致呕哕。寒月诸茶黣黯无色,则彼独翠绿媚人,可念也。”

有人则认为天池茶更下一等,如许次纾《茶疏·产茶》就说:“士人皆贵天池,天池产者,饮之略多,令人胀满,自余始下其品,向多非之。”

然而仍有不少人将虎丘、天池相提并比,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推坐享清供的第一茶品,即“吴门之虎丘、天池”。王士性《广志绎》卷二说:“虎丘、天池茶今为海内第一,余观茶品固佳,然以人事胜。”文震亨《长物志》卷十二说:“虎丘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又为官司所据,寂寞山家得一壶两壶,便为奇品,然其味实亚于岕。天池,出龙池一带者佳,出南山一带者最早,微带草气。”由于虎丘山上也间种天池茶,有人认为天池茶就是虎丘茶。冯梦祯予以辨正,《快雪堂漫录》说:“本山茶叶微带黑,不甚清翠,点之色白如玉,而作寒豆香,宋人呼为白雪茶,稍绿便为天池物。天池茶中,杂数茎虎丘,则香味迥别,虎丘其茶中王种耶。”又《虎阜志》卷十引《狯园》说:“虎丘山前周韬者,卖天池茶为生。”在虎丘卖天池茶,另有标别,可见两茶并非一物。

尽管虎丘茶名擅天下,却未成为贡品,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赝种极多,寺僧于虎丘茶树中杂种其他,非品茶专家往往难辨真假。《快雪堂漫录》记了一位鉴赏名家徐茂吴,“茂吴品茶以虎丘为第一,常用银一两馀购其斤许,寺僧以茂吴精鉴,不敢相欺,他人所得,虽厚价亦赝物”。

二是不易贮存,得现采现焙,即时烹之,才得佳味。卜万祺《松寮茗政》说:“虎丘茶,色味香韵,无可比拟。必亲诣茶所,手摘监制,乃得真产。且难久贮,即百端珍护,稍过时,即全失其初矣。殆如彩云易散,故不入供御耶。”为贮存虎丘茶,苏州人想尽办法,当时茶叶包装大都用纸,然而纸收茶气,就改用瓷罐或锡罐,以保持它原本的色香味。

虎丘茶名声虽响,因隙地极小,产量很少,真正的虎丘茶,一年不过数十斤,故十分名贵。至万历间,苏州地方官吏都以虎丘茶来奉承上司。每到春时,茗花将放,吴县、长洲县的县令就封闭茶园,当抽芽之时,狡黠的吏胥便逾墙而入,抢先采得茶叶,后来者不能得,便怪罪僧人,常常将他们痛笞一通,还要予以赔偿。僧人不堪其苦,只能攒眉蹙额,闭门而泣。这种状况持续了三十多年,僧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将茶树尽数拔去。事见文震孟《薙茶说》。想不到清康熙时,茶树又长了出来,官吏们又重蹈覆辙,巧取豪夺,时汤斌任江苏巡抚,严禁属员馈送,令行禁止,但寺僧看到茶树已经怕了,也懒于艺植,这些茶树便渐渐衰萎了。

虎丘茶的关键,在于采焙。冯时可《茶录》说:“苏州茶饮遍天下,专以采造胜耳。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松郡佘山亦有茶,与天池无异,顾采造不如。近有比丘来,以虎丘法制之,味与松萝等。”这段话说得明白,虎丘茶的采焙技术应用于其他地方,也能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茶叶。

清初以后,就以碧螺春著名了。相传它本是野茶,圣祖玄烨南巡才题名碧螺春,这个说法传播很广,至今商家仍以此作号召。王应奎在《柳南续笔》卷二中说:“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吓煞人’者,吴中方言也,因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正元,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己卯岁,车驾幸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圣祖玄烨南巡时,言行详记于《南巡盛典》、《苏州府志》卷首《巡幸》等,均未见有题名碧螺春的事。其实,迟在清初,就已经有这个名字了,吴伟业《如梦令》词曰:“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陈廷灿《续茶经》卷下之四引屈擢才《随见录》曰:“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杀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吴、屈两位都是明末清初人,可见碧螺春的得名,与圣祖仁皇帝无关。康雍时,这一野茶又称为洞庭春。缪谟《雪庄词》有《忆故人》一阕,题曰:“东山茶之最上者,名洞庭春,又名吓杀人。”词曰:“骑火惊雷,埭芽岕片俱奴隶。碧螺山下故人居,远信斜封寄。瓢饮难知此味。洞天春,深深底。去年尝后,舌本馀香,而今还记。”不管如何,碧螺春这个名字起得风雅而贴切,它条索纤细,卷曲似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正蕴含着无尽春色。

洞庭东西两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云雾多,湿度大,适宜茶树生长。山上有柑橘、枇杷、杨梅、石榴等二十多种果木,茶树与果木间植,枝桠相接,根脉相通,故相传碧螺春兼具花香、果味、茶韵。碧螺春采早摘嫩,每年春分前后开始采撷,至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品质为最佳。一芽一叶初展,芽叶甚小,叶形卷如雀舌,嫩叶背面密生茸毛,也称做白毫,白毫越多,品质越好。炒制半斤好茶,约需七八万个芽叶,可见它的精细。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卷二说:“茶有明前、雨前之名,因摘叶之迟早而分粗细也。采茶以黎明,用指爪掐嫩芽,不以手揉,置筐中覆以湿巾,防其枯焦。回家拣去枝梗,又分嫩尖一叶二叶,或嫩尖连一叶,为一旗一枪,随拣随做。做法用净锅,入叶约四五两,先用文火,次微旺,两手入锅急急抄转,以半熟为度,过熟则焦而香散,不足则香气未透。抄起入瓷盆中,从旁以扇搧之,否则色黄香减矣。”

至于洞庭两山女子采焙碧螺春的故事,向为旧时文人津津乐道,徐珂《可言》卷十三引郭麐《灵芬馆诗话》说:“洞庭产茶名碧萝春,色香味不减龙井,而鲜嫩过之。相传不用火焙,采后以薄纸裹之,著女郎胸前,俟干取出,故虽纤芽细粒,而无焦卷之患。”据说,民国年间每年清明前十天至五天,有富绅以重金招请当地少女上山采茶,采得茶后放入怀中或含在口里,以为是绝妙之品。

苏轼诗曰:“对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自古以来,人们多以女子喻茶,碧螺春似乎更有一种清丽可人的风姿。它碧色悦目,娇嫩易折,正如怀春少女含情脉脉。它最美好的时候,绚烂而短促,正仿佛一个女子的青春,稍纵即逝。再说,采茶者大都为少女少妇,纤手轻摘,纳于怀中,未免让人想起这片片茶叶里满含的柔情。梁同书《谢人惠碧萝春》诗曰:“此茶自昔知者希,精气不关火焙足。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纤袿不惜春雨干,满栈真成乳花馥。”虽说得有几分轻薄,但实在也写出了碧螺春那如同少女一样的神韵了。

碧螺春的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爽口而又有回甜的感觉。李慈铭有《水调歌头·伯寅侍郎馈洞庭碧螺春新茗赋谢》,词曰:“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采筠笼去,还道黛螺奁。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说尽了碧螺春的佳妙。

洞庭西山除碧螺春外,还有一种白茶。李鹤林《集异新钞》卷八记道:“包山寺有白茶树,花叶皆白,烹注瓯中,色同与泉,其香味类虎丘。一寺止一林,不知种自何来,植数十年矣。山有素封,欲媚献者,厚价买于寺僧,移栽以献茶,竟萎绝种。”这是否是虎丘茶的变种,已不得稽考了。

自古至今,苏州采茶以节气论,清明前采的称“明前”,谷雨前采的称“雨前”,以后再采的,就较逊色了。正德《姑苏志》卷十四说:“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

还有一种十月间采焙的“小春茶”,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一说:“吴人于十月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从此蹉过,霜凄雁冻,不复可堪。”自此以后,就要等到来年春雨潇潇,再有一番热闹的茶事。

自北宋起,苏州茶就有相当产量,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一记道:“宋南渡以前,苏州买茶定额六千五百斤。元则无额。国朝茶课,验科征纳,计钱三百一十九万有奇,惟吴县、长洲有之。”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卷首的物产输出表记载,东山一地输出碧螺春,光绪三十四年即一九·

八年为三千二百五十斤;宣统二年即一九一·年为四千一百二十五斤;民国元年即一九一二年为四千三百六十斤。

另外,花茶也是苏州的特产。花茶以特制绿茶和天然香花拌和窨制而成,北方人称为“香片”。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上》说:“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蘂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拌。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假如木樨花,须去其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磁罐,一层花,一层茶,相间填满,纸箬封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诸花仿此。”

花茶的叶色柔嫩,茶汤清澈,清洌爽口,茶味花香相得益彰,郁而不俗。

苏州花茶始于南宋,盛于明清。顾禄《清嘉录》卷六记道:“珠兰、茉莉花来自他省,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珠兰辄取其子,号为‘撇梗’;茉莉花则去蒂论值,号‘打爪花’。”苏州花茶,闻名遐迩,远销北方,在东北、西北等地尤得佳誉。

苏州茶业向奉陆羽为神,洞庭诸山栽种采焙的茶农,则所祀之神不详。惟明太仓人朱蒙被浙江长兴罗岕山茶农奉为神明,宣统《太仓州志》卷二十二记道:“朱蒙,字昧之,别姓桂,精茶理。先是岕山茶叶用柴焙之,蒙易以炭,益香洌,又创诸制法,茶品遂推岕山第一。今山中肖像祀之。”

同类推荐
  •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跟自身相近的朋友。可是,这些神秘的“邻居”却似乎和人类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虽然时常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光临”地球的报道,甚至还有报告称外星人绑架了地球人,但是至今人类仍然孤独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除此之外,神秘的法老诅咒、奇异的“狼孩”、恐怖的吸血鬼,以及隐隐现现的深海人鱼,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认知空间。就连人类自身也是谜团重重,如有的人的身体会散发香味,有的人具有神奇的第六感……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约至夏日

    约至夏日

    各位大人们,小女子,喵咪。人有点儿2,文有点儿烂。小女生的文章。还很稚气,下笔可能也不太准确。请大家多多包涵~a~去抱走,会暖床!~
  • 闺蜜时代之我的未来不是梦

    闺蜜时代之我的未来不是梦

    本文是青春叛逆成长言情城市萝莉帅哥贵族巴拉拉能量稀里哗啦的小说.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网游之尘心

    网游之尘心

    主角萧天琪是现实中一个普通的打工着,因酷爱游戏从而抛弃工作转入当红网游游戏《天下》成为一个一游戏为生的职业玩家在游戏中起名尘心,从此开始了一段爱恨情仇,谁与争锋的网游生涯
  • 鹿晗之我们的约定

    鹿晗之我们的约定

    鹿晗,我等了你三年,可是你好像已经把我从心底抹去了,是我爱错了人吗?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去看你,去关心你,去爱你,我难道真的还在爱着你吗?你伤害了我那么多,为什么我还会这样对你呢?
  • 《迷城—创世》

    《迷城—创世》

    探天地之秘,寻虚世之衰,阴阳无常,天象变化,迷城之谜,渐渐拉开序幕
  • 猎爱,霸道总裁

    猎爱,霸道总裁

    关河洲:“爱上你是命中注定,离开你是不作不死,再次相遇我怎么能这么轻易的放手。”宁修哲:“爱上你已深入骨髓,离开你已感觉灵魂不在,再次相遇我怎么能轻易的再交出我的心。”
  •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早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千万年来,人类就在大自然的“拥抱下”一路走来。大自然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神秘和奇闻,虽然从诞生伊始,人类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且在很早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试图了解大自然的种种奥妙之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大自然,大自然依旧以它的神秘傲立于世。
  • Hunter猎杀未来

    Hunter猎杀未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改写,纷纷建立军事集权政体。少女夕河正准备过了二十岁生日进入军事研究所安享余生,却与当晚被召参加神秘搏杀比赛Hunter!神秘联络官寒声缘何舍命相护?同为盟友的明柯又为何布局欲置她于死地?朋友、父母、爱人随之全部卷入巨大的漩涡,面对风起云涌的乱世,亦正亦邪的爱人,真假莫辨的诡话,被抹掉的记忆,被篡改的思维,被改写的命运,夕河又该何去何从?她是猎物,亦是猎人;他给世界未来,亦毁了自己未来。他为她一人而相信全世界,而她究竟是他的尘世幸福,还是他的万劫不复?
  • 冥帝的霸道妻

    冥帝的霸道妻

    离婚律师遇上身份诡异的总裁,从此律师的人生变得很衰,一次滚床单,带了个球跑,还不断被诡异总裁追杀,天涯海角,莫非就真的没她容身之所?逼急了的兔子也咬人,反击战打响,她拼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