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0200000002

第2章 “三过家门”——我的国图缘

每当从北海西侧的文津街北京图书馆门前经过,我都会注目而望。因为那是一座壮丽雄伟的中国式建筑,与北海的景观十分协调,对于一个建筑学子来说,更具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后来我知道,这座建筑建成于一九三一年,是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采用了当时相当流行的“民族形式”建筑手法(墨菲的作品还有现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但当时我却没有进去过。

这里说的已经是上世纪五〇年代的事了,那时,我还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名学生。当时清华被归于“工科”,连理科都没有,建筑系被称为“建筑师的摇篮”,摆明了就是要培养建筑师,强调真刀真枪的实干能力,并不重视人文方面的思考。我们除了埋头于建筑设计课外,还得花不少时间应付以后感觉并不太需要这么强化的土木系课程,如三大力学、三大结构、暖气通风、给水排水、强电弱电之类。尽管梁思成先生一向强烈主张建筑学生必须加强人文基础教育,许多课程如建筑理论及与其相关者如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其实都没有学过,就连建筑史也学得很不完整,加上每月除免费吃饭以外的两块五毛钱助学金也不容许穷学生过多进城,我甚至连北图的借书证也没有办过。

一九六一年夏的某一天,我觉得必须探访一下这座宝库了,哪怕只是在门口窥探一下也是应该的。当宣布我与其他七位同学一道被分配到新疆工作后,我们对新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一位同学甚至想到要带上一包盐上路,担心新疆没有盐吃;另外一位同学打保票说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证据便是火车票上印的终点站是“盐湖”(当时兰新铁路只修到盐湖,离乌鲁木齐还有一百多公里)。我们还请了一位从新疆返京公干的校友座谈,提了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我只问了一句“新疆有没有古旧书店”,答说是不太清楚。离出发还有一星期,我决定进城,在一位同乡家住了五天,花了一整天仔细参观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所有展品;两天泡在故宫,抄录了书画馆每幅古画的说明词;还有两天全都待在北图的目录厅,拼命抄录图书卡片。我忽然发现当初选择“工科”对我来说其实并不恰当,六年本科的时光这么快就过去了,从此我将远离北京这座文化古都,而我的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种倾心于文史的天性却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北图对我来说突然显得是那么重要。但我并不知道自己确实需要什么,只是凭书名揣测,至少,知道一些书名也是好的,也许新疆会有古旧书店呢!

这一段情缘,可称之为“一过家门”。

到了边疆伊犁自治州首府伊宁市,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市图书馆。那只是一间大房子,坐落在斯大林大街,满壁书架上大都是俄文书和新书,几乎没有我想要读的。再打听古旧书店,回答是“没有”。

两年多后,在梁先生的提携下,我有幸调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此后一待就是十五年),成天与敦煌石窟为伴,心花怒放。但不久听说这些都是“封资修”,当然大家都不敢读书了。我被“革委会”派到三十里以外放羊,一个月回所领取粮菜一次。这倒是一个美差,可以远离“早请示”、“晚汇报”和无休止的“批斗会”,还可以央求资料室的史苇湘老师和朋友,偷偷借几本书出来,有机会在四望无人的野山沟里漫无边际地自由读书。就是在这时,我仔细重读了梁先生的石印本《中国建筑史》讲义、罗尔纲的全套一千二百万字的“大毒草”《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甚至还有佛经。妻子带着孩子在兰州,当然顾不上了。

托改革开放的福,一九七八年当我四十岁时,得到机会重返北京,在母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但这时的我已经在体味“人到中年”是一种什么滋味了:除了必须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在记忆力开始衰退的年龄为混到学位而猛背英语单词外,还得维持家计,托人找工作,使尽各种“阴谋诡计”,使子女得以在北京借读,再后就是费尽心机,窥测方向,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当我们全家四口终于在北京团聚时,女儿已经十七岁了。这就是说,我们已拥有了堪与王宝钏和薛平贵媲美的分居十八载的骄人纪录),我已经精疲力竭了。其间,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改名国家图书馆,我去过两次,为的是给《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一书补拍照片。对着宽阔的大厅和一排排目录柜,只能是望洋兴叹。说来惭愧,也没有办过借书证。当然,我还是读书的,只不过大多与工作直接有关。

这一段,可以概括为“二过家门”。的确,国图是我的精神家园,作为知识、智慧和人类所有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象征,它都是我永远的心灵归宿。

好不容易盼到退休,免除了硬任务,算是得到了自由,我却又罹疾在身了。二〇〇四年,国图文津讲坛要我去讲讲,题目记得确定为“紫禁城建筑艺术”。事先我作了准备,临到要讲的时候却忽然住院了,只得临时请了假。幸而大难不死,才得以向讲坛补还欠债,二〇〇六年起在文津讲坛作了两次讲演,本着讲坛“保国粹而惠士林”的精神,我的题目是“从中西比较见中国建筑的艺术性格”和“建筑艺术与建筑文化”。第二次讲演当中短暂休息时,意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任继愈馆长,才知道任老也来听讲了。我说,在敦煌时就拜读了您老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但没有读得很懂。他只是笑笑,没时间多谈。过了几天,收到了任老寄来的新著《老子译读》。我知道年届九旬的任老视力已严重衰退,书上却有老人家的亲笔题赠,连包装上的地址也是他老亲笔写的,体现了任老那种亲和而认真的学人风度。

我与国图的缘分,还有一件事值得提到。二〇〇五年,我在美国出版了一本记录一场长达四年之久有关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思想大辩论全过程的书,送给国图两册,讲明是作为资料希望为后人留下的。国图给我颁发了收藏纪念状,心才放了下来。

主持文津讲坛的蔡萍女士问过我需不需要她为我办理借书证,我只能惭愧地回答说,不必了。一则我已届“不逾矩”之年,却并不能“从心所欲”,身体状况已不再能容我像当年那样,在书海中漫游了;我得抓紧在剩下的岁月里,先读完一生想读而竟未读的几种书。再说,借重电脑时代的方便,在我的主机里已存储了两千多册电子图书,加上自藏的,大概有五千册,怕是两辈子都读不过来了。

这一段经历,可以算作是“三过家门”。

就这样,青年、中年和老年,我曾经“三过家门”,却是一个从来没有在“家里”读过一本书而一生把国图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当作心灵归宿的不肖“家人”。

不久前,收到文津的征文函,说是内容、体裁不限,题目自定,就以这一篇为答罢!

人不会两次渡过同一条河流,寄语现在的年轻人,好好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吧!只有当你将要失去它的时候,你才会深切体味到它的可贵。

同类推荐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狐狸·情人

    狐狸·情人

    红书-只是想写一段过往的情怀,喜欢那个狐一样的女子,或是她的狐媚的眼神飘忽过来,或是她的衣袂飘飘如千年前的回首……终是有过,也是生命中无法的忘却。
  • 美女老板的贴身男秘

    美女老板的贴身男秘

    特种兵秦玉关,因不满婚事离家出走,为了生计,进入一家公司打工,而公司的老板竟是他的未婚妻。书中有着美女与娇娃同在,英雄和杀手共存,浪子和流氓齐飞的精彩情节。到底秦玉关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秘书?敬请关注美女老板的贴身男秘的表演……
  • 汉末国士

    汉末国士

    东汉末年。有清贫胖子青灯夜读书,自命无双。有吕姓女子赤马扛画戟,孤独求败。有病弱书生白裘咳红血,眉眼含笑。有少女孔明青酒洗赤足,卧山而睡。……春秋意气未尽,大汉养士八百年,养出国士千般风流。尚有白衣黔首博得富贵,乡野壮士为知己死那一年的李家少年,手捻黑白做死活。袖间藏刀三四寸,裁胭脂眉头,割英雄血肉。步步生红莲,行于汉末大雪中。
  • 盗墓实录

    盗墓实录

    三十年前,爷爷在一座古墓里丢了一只手!三十年后,我和九叔再次走进了这座古墓。就是这一次好奇之旅,确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墓里的活人,会发光的女人,神秘的悬棺,所有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踵而来,最终我发现,我身边竟然都不是“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放开那师太

    放开那师太

    莫道剑斩三千桃花落地,只管苟屎敷你满脸懵逼。任凭尔等玄功叱咤练气,手中板砖教你再无声息。剑尾红穗诉说行侠仗义,入得耳中全然都是狗屁。你言我毫无武德之道理,却不晓我之输出靠偷袭。
  • 武问星空

    武问星空

    飘雪城北,冰冬之始。陨帝大陆,陨落谁人?
  • 综漫之十四番队

    综漫之十四番队

    死神中的神秘第十四番队,但是不仅仅是死神还有其他,我是小白所以更新很慢,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 神剑尘缘

    神剑尘缘

    一个探索者,一支队伍,探索出现意外落下悬崖。一个自称奴仆的男人,给了一把剑和一篇功法。这两样却成为他纵横异世的财富。一个女子,一段恋情,会引起神秘雪月风花。
  • 一别锦年

    一别锦年

    慕容恪,自四岁起便做着同一个梦,梦中深陷大火,却有一女子救下自己。他自始至终难辨其眉目,只记得她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再无其他国家破败,她宇文樱被迫嫁他,只因嫁他能保住娘亲和幼弟。洞房花烛夜,那人客气而疏离,她却毫不在意,只记得守住自己的心即可。只是那心却终归守不住了。她敬他为英雄,仰慕他济世之才,他却只对着别的女子展露欢颜,只因女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锦漓。她终归成了自己眼中最愚蠢至极的女子,明明爱而不得,却甘愿动情。次年,慕容部出兵攻宇文部,攻下宇文部都城紫蒙川,宇文部散亡。慕容恪你认定她就是救你的那条锦鲤?前世今生,两世强求缘分而不得,若有来生愿你我相知于心,不负斯土。
  • 星际夺宝

    星际夺宝

    茫茫星际之中,人类踏上了新的星系,这里被分为十二个街区。秦泽自幼生长在在遗弃星球,在一次不成功的打劫经历之后,遇到了逃难而来的魔法家族后裔,拥有东方血脉的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本功诀,从此之后,一个广袤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沙漠中的魔法遗址,大海内的神奇岛屿,冰原上的古老洞府……一场奇异的星际探宝之旅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