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5900000045

第45章 中草药的禁忌与用法

一、用药禁忌

1.中草药配伍“十八反”:贝母、半夏、白芨、白蔹、瓜篓反乌头;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党参、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反藜芦。

2.中草药配伍“十九畏(反)”: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狠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3.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等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惧用两类。禁用药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斑蝥、雄黄、砒霜等。慎用药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滑利的药物,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4.服药饮食禁忌: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及有刺激性的食物、清凉饮料等;如热性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肝阳上亢的患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患者,应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黄疸胁痛,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肾病水肿,应忌食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性食品;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此外,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丹参、茯苓、茯神忌醋;鳖甲忌觅菜;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土茯苓、使君子忌茶,以及蜜反生葱,柿反蟹等等。

二、中药的用法

本节所述之中药用法,主要是汤剂的煎煮法及不同剂型中药的服用方法。

(一)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延用至今。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也可暂用铝锅、搪瓷罐,但忌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降低药效。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泉水、井华水、米泔水、雨水等煎药。目前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纯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火候有文火、武火的区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一般煎药是先用武火后用文火。

4.煎煮方法:先将药物浸泡30~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煎煮2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分服。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须加以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溶化(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介壳类和矿物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煎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如龙骨、牡蛎、生石决、生石膏、龙齿、代赭石、寒水石、磁石、紫石英、海蛤壳、紫贝齿、生铁落等。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宜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以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沉香、砂仁、白豆蔻等。

(3)包煎:粉末状、黏性及伴有绒毛的药物宜包煎,即先入纱布包好,再放入药中同煎,以防止混浊的药汁刺激咽喉引起呛咳。如旋复花、车前子、北秫米、灶心土、滑石等。

(4)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还应另炖或另煎2~3小时,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犀角、羚羊角、鹿茸、虎骨等。

(5)溶化(烊化):某些胶质、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煮焦,或粘附他药影响煎煮,应先溶化(烊化)后,用煎好的其他药液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虎骨胶、鸡血藤胶、饴糖等。

(6)泡服:有些用量较少,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其药物的煎液趁热浸泡(加盖焖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后即可服用。如藏红花、肉桂、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某些药物需要研成细粉,制成散剂冲服。如珍珠、牛黄、朱砂、琥珀、硼砂、玄明粉、三七、猴枣等,犀角、羚羊角最好用水磨研细。此外,一些液体类药物(如竹沥汁、姜汁、鲜地黄汁、生藕汁、荸荠汁)及一些成药(如紫雪散、蛇胆陈皮末等)也需冲服。

(8)煎汤代水:如灶心土、玉米须等,可以先煎去渣,再以此煎液煎煮他药,称煎汤代水。

(二)服药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 1剂,煎 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4~6小时。临床根据病情适量增减,如热性病、急性病可1日2剂,每2小时服一次。是饭前还是饭后服,多决定于病变部位。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即病在胸膈以上如头痛、眩晕、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宜饭前服。此外,有些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宜饭后服。而补益强壮、滋腻养胃的药物应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小儿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药。

2.服药方法:

(1)汤剂:一般均以温服为宜。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复盖好衣被,或进热稀粥一碗,以助汗出;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出现真热假寒,可以寒药温服,真寒假热,热药凉服。这就是《素问·五常考大论》所说“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水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呛咽作咳。

(3)膏剂:即蜜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作吐。

(4)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开水送服;大粒蜜丸,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吞服。

(5)冲服剂、糖浆剂:冲服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危重病人宜少量多次频服;神志不清,昏迷病人,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多次频服。

§§第十章 胃肠病常用方

1.一贯煎

组方:沙参 9G,麦冬 9G,当归 9G,生地 15G,枸杞9G,炒川楝子3G。

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而致胁肋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等。

2.二冬汤

组方:麦冬9G,天冬9G。

主治:胃阴不足,口干胀满。

3.十全大补汤

组方:当归 10G,川芎 3G,白芍 5G,熟地黄 10G,人参9G,白术 6G,茯苓 10G,甘草 3G,黄芪 12G,肉桂3G。

主治:气血两虚,体倦少食。

4.丁香柿蒂汤

组方:丁香3G,柿蒂6G,党参10G,生姜3G。

主治:久病体虚,胃中虚寒所致的呃逆,呕吐,口淡,食少等证。

5.白术散

组方:人参9G,白茯苓6G,白术6G,木香3G,藿香叶6G,甘草3G。

主治:脾胃虚弱,发热,口渴,纳减,腹泻等。

6.大建中汤

组方:川椒6G,干姜3G,党参10G。

主治:中阳虚衰,阴寒内盛,脘腹剧痛,呕逆,不能食者。

7.大黄牡丹皮汤

组方:大黄3G,牡丹皮 9G,桃仁 6G,冬瓜仁 6G,芒硝2G(冲)。

主治: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

8.大承气汤

组方:大黄3G,厚朴6G,枳实5G,芒硝2G(冲)。

主治:热盛便秘,腹胀满,烦躁谵语,口干,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症。

9.大七香加减汤

组方:香附9G,麦芽9G,砂仁6G,藿香6G,甘草3G,肉桂3G,陈皮6G,丁香3G,乌药3G。

主治:脾胃虚寒,心腹冷痛。

10.小柴胡汤

组方:柴胡 12G,黄芩 6G,半夏 3G,人参 6G,甘草3G,生姜3G,大枣3G。

主治:寒热往来,头昏目眩,胁痛,口苦。

11.木香槟榔加减汤

组方:木香6G,槟榔3G,青皮3G,陈皮6G,莪术2G,黄连3G,黄柏6G,大黄3G,香附6G,甘草3G。

主治:腹胀便秘,赤白下痢等证。

12.木香调气散

组方:木香6G,砂仁9G,藿香6G,檀香6G,丁香3G,甘草3G。

主治:气滞不舒,胸腹胀痛,呕逆泛哕等证。

13.五仁加减汤

组方:郁李仁 6G,柏子仁 6G,桃仁 3G,杏仁 3G,松子仁3G,紫苏6G,甘草3G。

主治:津枯便秘。

14.丹参饮

组方:丹参9G,砂仁6G,檀香6G。

主治:血瘀气滞,胃脘疼痛。

15.车前子散

组方:车前子 9G(包煎),白茯苓 9G,猪苓 6G,香薷6G,人参6G,灯芯3G。

主治:暑热吐泻,烦闷口渴,小便不利。

16.内消汤

组方:白芨9G,贝母6G,知母6G,金银花9G,甘草3G。

主治:痈肿溃疡。

17.加减玉泉汤

组方:乌梅9G,葛根6G,党参6G,麦冬9G,黄芪9G,甘草3G,生地6G。

主治:虚热性烦渴。

18.玉竹麦冬汤

组方:玉竹6G,麦冬9G,沙参9G,生甘草3G。

主治:秋燥伤阴,舌干少津。

19.甘菊汤

组方:菊花9G,甘草6G。

主治:疔疮肿毒,胃溃疡。

20.左金丸

组方:黄连3G,吴茱萸3G。

主治:肝经火旺,胁肋胀痛,呕吐吞酸。

21.平胃散

组方:苍术9G,厚朴6G,陈皮6G,甘草3G,生姜2G,大枣3G。

主治:脾胃湿滞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证。

22.归脾汤

组方:白术 9G,茯神 9G,黄芪 12G,龙眼肉 6G,酸枣仁 6G,人参 6G,木香 3G,甘草 3G,当归 6G,远志3G。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神疲食少,心悸失眠等症。

23.四君子汤

组方:人参9G,甘草3G,茯苓9G,白术6G。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语言轻微,四肢无力,脉细软或沉缓。

24.四逆汤

组方:熟附子6G,干姜3G,炙甘草3G。

主治: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四肢厥逆,下痢清谷,腹中冷痛等。

25.加减四神汤

组方:补骨脂6G,五味子9G,肉豆蔻6G,吴茱萸3G,生姜2G,大枣3G,炙黄芪12G。

主治:脾胃虚寒,五更泄泻。

26.白头翁汤

组方:白头翁6G,黄连3G,黄柏3G,秦皮3G。

主治:热痢下重,大便脓血。

27.白虎汤

组方:石膏12G,知母6G,甘草3G,粳米10G。

主治:阳明病发热、烦渴、脉洪大。

28.瓜篓牛蒡汤

组方:瓜篓6G,牛蒡子6G,连翘3G,栀子6G,黄芩6G,金银花6G,陈皮3G,生甘草3G。

主治:三焦湿热,胃阴虚。

29.半夏泻心汤

组方:半夏3G,黄芩6G,干姜2G,人参6G,甘草3G,黄连3G,大枣3G。

主治:胃气不和,干呕,肠鸣下痢。

30.地榆槐角汤

组方:地榆炭6G,槐角6G,黄芩6G,当归5G,生地黄6G,熟大黄2G。

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肠风便血,痔疮,滞热便秘,肛门痛痒。

31.三黄芍药汤

组方:炒大黄 2G,炒黄连 5G,黄芩 5G,白芍 5G,当归3G,木香3G,肉桂3G,炙甘草3G。

主治:痢疾属于实症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

32.加减竹皮汤

组方:生竹茹6G,石膏6G,桂枝3G,甘草2G,陈皮6G。

主治:烦热呕逆。

33.导气汤

组方:川楝子 6G,木香 6G,小茴香 6G,吴茱萸3G。

主治:寒疝腹痛。

34.红藤消痈汤

组方:红藤 20G,连翘 6G,大黄 2G,丹皮 6G,甘草3G,金银花6G,桃仁3G。

主治:肠痈。

35.苏合丸

组方:苏合香3G,檀香6G,青木香6G。

功效: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适应症:胃脘痛。

36.吴茱萸汤

组方:吴茱萸6G,党参10G,大枣3G,生姜2G。

主治:胃寒或肝胃不和的呕吐,或兼有胃痛、胁痛之证。

37.香橼汤

组方:香橼9G,木香6G,黄连3G,甘草3G。

主治:久泻久痢偏寒者,并治久泻脱肛。

38.补中益气汤

组方:黄芪 12G,人参 6G,白术 6G,炙甘草 3G,当归6G,陈皮6G,升麻9G,柴胡6G。

主治:气虚下陷,脱肛。

39.良附丸

组方:高良姜6G,制香附6G。

主治:肝郁气滞,胃寒疼痛,胸闷不舒等症。

40.附子理中汤

组方:熟附子3G,干姜6G,党参9G,白术6G,炙甘草3G。

主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清稀,呕吐等症。

41.赤豆薏苡汤

组方:赤小豆6G,薏苡仁6G,防已6G,甘草3G。

主治:肠痈。

42.沉香汤

组方:沉香9G,木香6G,乌药3G,槟榔2G。

主治:胸膈痞闷。

43.青皮汤

组方:青皮6G,山楂6G,麦芽9G,六曲6G。

主治:消化不良,胃脘痞闷胀痛。

44.枇杷饮

组方:生杷叶9G,半夏3G,茯苓6G,党参6G,槟榔2G,白茅根6G,生姜2G。

主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哕。

45.苓桂术甘汤

组方:茯苓9G,桂枝6G,白术6G,炙甘草3G。

主治:痰饮证,胸胁胀满。

46.固肠汤

组方:乌梅6G,党参6G,苍术9G,茯苓6G,木香3G,肉豆蔻6G。

主治:久痢滑泻。

47.参芩白术散

组方:人参9G,白术6G,茯苓6G,甘草3G,山药6G,桔梗6G,扁豆6G,薏苡仁6G。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吐或泻,形体虚羸。

48.枳术汤

组方:枳实6G,白术9G。

主治:脾胃运化不及,饮食停滞,腹胀痞满者。

49.枳实导滞汤

组方:枳实6G,白术6G,黄芩6G,黄连3G,泽泻6G,茯苓6G,大黄2G,六曲6G。

主治:治脾胃湿热,胸闷腹痛,积滞泄泻。

50.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方:枳实 6G,薤白 3G,桂枝 6G,瓜篓 6G,厚朴6G。

主治:胸痹,气结在胸,痞满气逆。

51.香砂枳术汤

组方:砂仁6G,木香6G,枳实3G,白术6G。

主治:能破气滞,消宿食,开胃进食。

52.香砂六君子汤

组方:木香6G,砂仁6G,陈皮6G,法半夏3G,党参9G,白术6G,茯苓6G,甘草3G。

主治:脘腹胀痛,嗳气或吐泻,舌苔白腻等证。

53.香薷饮

组方:香薷6G,扁豆6G,厚朴6G。

主治:暑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腹痛,吐泻等。

54.养脏汤

组方:白芍6G,党参9G,当归6G,白术6G,肉豆蔻6G,肉桂3G,炙甘草3G,木香3G。

55.桂附理中汤

组方:熟附子 3G,肉桂花 3G,党参 9G,白术 6G,干姜3G,炙甘草5G。

主治:脾肾虚寒证,面色白,手足不温等症。

56.柴胡疏肝散

组方:柴胡9G,芍药6G,枳壳6G,炙甘草3G,川芎3G,香附6G。

主治:肝郁气滞,胁肋疼痛,往来寒热。

57.逍遥汤

组方:柴胡 12G,当归 6G,白芍 6G,白术 6G,茯苓6G,甘草3G。

主治:肝郁血虚,两胁作痛,胃胀满。

58.润肠汤

组方:肉苁蓉9G,火麻仁6G,沉香6G。

主治:肠燥、津枯、便秘。

59.加味润肠汤

组方:杏仁6G,桃仁6G,火麻仁6G,当归3G,生地6G,枳壳6G。

60.益胃汤

组方:沙参9G,麦冬9G,生地9G,玉竹6G。

主治:口干,咽燥,胃燥热。

61.莪术汤

组方:莪术3G,香附6G,青皮3G,三棱3G,谷芽6G,丁香3G。

主治:理气消食,两胁胀痛。

62.理中汤

组方:党参9G,干姜3G,炙甘草3G,白术6G。

主治:中焦虚寒,呕吐腹痛。

63.黄土汤

组方:灶心土10G,熟附子5G,白术6G,甘草3G,黄芩6G,生地6G。

主治:脾气虚寒,便血。

64.黄芩汤

组方:黄芩9G,白芍6G,甘草3G,大枣3G。

主治:湿热、泄泻、痢疾。

65.黄连汤

组方:黄连3G,黄柏3G,石榴皮3G,当归3G,阿胶3G,甘草3G。

主治:泄泻、痢疾、便血。

66.黄连竹茹汤

组方:黄连3G,橘皮3G,竹茹3G,半夏3G。

主治:热证呕吐。

67.安蛔汤

组方:川椒 5G,乌梅 6G,黄连 3G,黄柏 3G,枳实3G。

主治:胃热吐蛔。

68.清胃散

组方:当归 6G,黄连 3G,生地 12G,牡丹皮 6G,升麻3G。

主治: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69.清肠饮

组方:金银花9G,麦冬9G,地榆6G,黄芩6G,甘草3G,玄参6G,苡仁6G,当归6G。

主治:肠痈。

70.温脾汤

组方:大黄3G,熟附子3G,干姜3G,党参9G,炙甘草3G。

主治:冷积便秘,腹满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等。

71.痛泻方

组方:白术9G,白芍6G,防风6G,陈皮9G。

主治:肝旺脾虚所致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

72.葛花汤

组方:木香6G,人参3G,白茯芩6G,白术6G,干生姜3G,神曲6G,白豆蔻仁6G,葛花9G。

主治:嗜酒中虚,湿伤脾胃,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

73.蒿芩汤

组方:青蒿 6G,竹茹 9G,黄芩 6G,枳壳 6G,陈皮6G。

主治:口苦膈闷,干呕呃逆,胸胁胀痛等。

74.增液汤

组方:玄参9G,麦冬9G,生地12G。

主治: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结。

75.橘皮竹茹汤

组方:橘皮9G,竹茹6G,大枣3G,生姜2G,党参9G,甘草3G。

主治:久病体弱或胃虚有热所致的呃逆或呕逆证。

76.黄芪建中汤

组方:黄芪15G,党参10G,白芍6G,乌药6G,鸡内金6G,茯苓10G,焦三仙各9G。

主治:温中补气,散寒止痛。

77.消食化积汤

组方:枳壳 10G,槟榔 5G,神曲 9G,麦芽 9G,山楂9G,炙甘草5G。

主治:消食健脾,化积通里。

78.真武汤

组方:茯苓9G,白芍6G,白术6G,生姜3G,熟附子3G,五味子3G。

主治:脾肾阳虚,行水利湿,腹痛胀满。

79.养胃汤

组方:党参 15G,黄芪 15G,香附 10G,茯苓 12G,元参15G,石斛6G,苍术9G,神曲9G,麦芽9G,山楂9G,炒陈皮6G,厚朴6G,炙甘草6G。

主治:脾胃虚弱,健脾养胃。

同类推荐
  •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以现实意义为出发点,从衣、食、住、行多个角度给男性朋友提供了相关的保健知识和有益的建议,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有的人忽视健康,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不会有问题;或者觉得工作忙,没有精力去关注他。这都走入了对健康的认识误区,正是在身体尚未出问题的时候,才应该去保护它,等到它发现问题时,它就不会再是容易解决的小毛病了。而关注自身健康也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重要的是培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因,在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已分别达到85.3%和79.5%。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亿人超重、肥胖,不乏30多岁就出现“啤酒肚”等。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都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此外,我国亚健康人数也约占到全国人口70名。到老年时再来补“锻炼课”,倒不如趁年轻时多运动。“运动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病才会使人死亡。”
  • 预防老年人跌倒知识读本

    预防老年人跌倒知识读本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既包括生理、病理、药物、等内在因素,也包括灯光、路面、台阶等环境因素,以及卫生保健水平、是否独居等社会因素。
  •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作者选择了大量资料,编纂成我的健康我做主一书。分为两本。本书是上篇,即“会吃会喝促健康篇”是科学饮食部分,包含吃与喝两大内容;另一篇是“运动·睡眠·性爱篇”。全书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四大内容贴近生活,符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因此非常适合读者的阅读参考。
  •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本书从前列腺的位置、作用讲起,阐释了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饮食及生活调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在科学治疗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战胜前列腺疾病。可供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修真之无奸不商

    修真之无奸不商

    他,是一个被人拐骗进入修真界的可怜人他,是修真界最富有的商人;是商人中最厉害的修真者他,被誉为修真界的耻辱和败类他,是修真界的异类,因为正道和魔道都在追杀他他,不学无术、不思修炼却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他,就是苏洛,一个牛逼一生无须解释的男人(苏洛:作者大大你是夸我还是损我呢?玛德,智障!苏洛………卒!)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重生之素手遮天

    重生之素手遮天

    她,洛龙无忧,乃是仙界无忧宫宫主,实力才仅仅修炼到大罗天仙巅峰之时,就能够灭杀大罗金仙巅峰强者的存在!所以只要给洛龙无忧时间,她成为仙界第一强者是指日可待,然而,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身为仙界主宰的仙帝冥海释罗怕洛龙无忧威胁他的地位,竟然暗中集结上百名大罗金仙强者对洛龙无忧大打出手!于是,没有意外,洛龙无忧陨落了!重生了,重生到了她万年前曾经纵横过的凡界——修真界,以夺舍重生的方式,成为修真界南域烈火公国一名连灵气都无法修炼的废柴郡主上官无忧!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且看洛龙无忧如何以一个废柴郡主的身份逆袭世人,重回巅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涅磐玉凤

    涅磐玉凤

    出生是偶然,但命运却是必然,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她遇上他的时候,一切都在改变。
  • 混沌三步曲

    混沌三步曲

    别人高考我穿越……穿越以后是否能搞清楚这些事情呢?大自然是否充满仇恨,万物为何自相残杀,为何会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天地又为何会混沌……等级划分:荣卫血气:一到六阶,中华大陆上每个人只要刻苦修炼,都能到达六阶;六阶以上还有坤阶、黄阶、乾阶灵魂修炼:灵者、灵士、灵师,大灵师、灵王、灵尊,灵圣、灵帝、灵神
  • 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

    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场独播的微小说

    全场独播的微小说

    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就是那样的微小说。开放式结局。
  • 招阴人

    招阴人

    本想上山捉点野蝎子卖钱,谁知道却误踩了别人的坟头......
  • 我和咱和妾身

    我和咱和妾身

    本文的主角,林夕,一个患有重度洁癖的准高中生,在自家打扫卫生时因为一系列的意外召唤出了两个处于平行世界中的自己,可是,这是什么情况,一个是刁蛮任性战斗力爆表的习惯把妾身用老子的语气读出来的黑长直小萝莉?另一个是胆小畏缩弱气值超标的一口一个咱的卡哇伊伪娘小正太?对不起,我们表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一场为了回家在各个位面寻找失落之物的故事开始了……
  • 腹黑宝宝:爹地别嚣张

    腹黑宝宝:爹地别嚣张

    伊夏薇头很大,相亲遇上个倒霉的歪脸男,歪脸男每晚到她家楼下唱:“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沙发上坐着的男人生生有种被掘了祖坟的滔天怒火,他大步跨到窗边暴吼道:“劳资要打歪你另一边脸!滚!”歪脸男被吓跑,伊下薇终于松了口气,她没料到下一刻威武霸气的男人就把她抵在墙上:“说!什么时候和我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