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8400000019

第19章 记(2)

中国文人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爱国主义一向是被当代以及后代人民所传诵的高尚情操。再过一些日子,香港就要回归袓国了。在这样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林则徐的那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超之。他是一个政治家,却也留下了一些爱国主义的名篇。中国的文人,无论是居庙堂之上或处江朔之远,是否热爱国家并且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一己的私利、都是衡量其人品和文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个爱国主义的传统,我觉得应该很好地继承。报告文学作品,因为是直接面对现实井且作用于现实的,在当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在一个全面振兴的关键时刻,尤其应该提倡爱国主义,提倡多写一些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和事以鼓舞和推动现实生活继续向前发展,这是时代陚予当代中国作家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的神圣职责,我们应该有这祌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挞界上什么事最开心》这部作品里,你生动地介绍了大连这座城市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告诉读者这些变化是如何得来的;你通过薄熙来这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成功地写出了大连市的干部和人民群众那种水乳交敝的关系。美籍华人陈香海女士在大连国际服装节的开幕式上,说她在大连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工怍,看到大连一直往前走的进步,看到国家的希望。她由此得出结论:明天属于中国,世纪和中国在一起。她的话,说出了所有去过大连和虽然没去过大连却读:你这部作品的人的共同感受。

对于大连,我只留下过一点模糊的记忆。20多年前,我和几个朋友一道去大连石油七厂采访,住在靠近海边的厂招待所里。刚刚住下,就发现同行的一位明友得了癌症。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陪着他在高低不平的街道上四处求医求药,心情郁闷极。连海水是什么颜色都没有看清楚,就又匆匆赶回了北京。在那之后,虽然也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和大连有关的信息,比如,关于作家高玉宝,关于作家邓刚,还有作家陈渝庆等人的情况等等,但却再也没有去过大连。这些年,大连逐渐引人注目,声誉鹊起。我先是注意到大连有个万达足球队,接着又知道名震世界的王军霞是从大连出来的,然后又听说大连的绿化和市政建设也搞得很不错。有一次,开全国作协工作会议,大连市的文联主席在会上提比要求,希望我们去金石滩搞个创作之家。他带来了一大批材料,还向我们起劲地说了一堆大连能搞创作之家的有利条件,其中一条居然是大连有个好市长,名叫薄熙来。我听了大吃一惊。因为许久以来,我们巳经听惯了骂市长、发市长牢騷的,却很少听到有人在公众场合用这祌口气赞扬市长的。其后,又不断有关于大连和薄熙来的消息传来4也都说的是好话。直到新近读了你这部长达八九万字的报告文学,我才对大连的变化以及薄熙来其人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说实在的,我在初读这部作品时,曾经为你担心过。我伯你把大连的成绩说得太满了,把薄熙来说得太神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凡是说得太满、太神的人和事,都会有负面的作用。读着读着,我渐渐放下心来。因为你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道来,却留下很大的空间让读者去加以评判。薄熙来这个人的好处是很本色,他热情直率,机智幽默,从不拿腔作势,极少讲空话套活。他说的话做的事,还有他那种勇往直前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等等,如果用我们常用的那些标准来衡量,如果要故意去挑他的毛病,几乎俯拾俱是,也可以说是辫子一抓一大把。但他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可信、可爱也可敬的人,是我们同时代的一大枇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年轻干部的一个典型。

普迅先主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鄣是水:薄熙来和我们新中囯同年,也164和新中国一道成长,他的父辈在战火纷飞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他年纪轻轻,却已经坐过五年监牢,当过五年工人,也当过农民,又上了大学,还做过几年硏究生,好不容易才盼到袓国走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斯,他觉得心里有股热血要往外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要往外使,他的基本点是对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的强烈的爱,是实现我们多少代人要使伟大祖国迅速富强起来的迫切愿望,是希望我们的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希望他所在的城市大连变得更漂亮、更美好。这不仅是薄熙来个人的愿弩,也是我们绝大多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基本愿望和基本特征。你把握住这个最基本的特征,也就从裉本上取得了读者的信任,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从而把这个人物写活了。在这黾,我还想多说几句。请我们的读者相信: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干部,绝不是像某些持有偏见的人所说的那样,几乎全部是贪官污吏。如果真是那样,中国共产党早就垮了,我们的国家早就垮了。贪官污吏当然有,而且不箅少,有的还十分恶劣,十分严重,必须彻底揭露。但这些现象绝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还有很多好的干部、好的党员。薄熙来只是其中的一个。

袓芬同志!你的这部报告文学,引起我想发的议论还有很多。比如,有关大连的绿草、海滩、公园,还有大连的地下引碧工程,大连的服装节大连的女骑警,以及薄熙来的个人经历、个人持点等等,我都有不少想说的话。但真正使我感动、让我产生极大兴趣的还是大连的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你在卷首引用了薄熙来的一句话:老百姓的高兴是我们政府追求的最高境界这话就说得很精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由人民来检验、人民来枇准。这本来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必须懂得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理,可惜却被许多手里掌握着权力的人忘记了。人民心里有杆秤,谁好谁坏,谁的心里把老百姓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他们都清清楚楚。干部心里有人民,人民的心里矛会有政府口你的作品里写了这么一件事——有位贵宾来大连,接待方面阴差阳错地没有接到他。他自己叫了辆出租车,话里话外带着火。司机对他说:您别上火只当我是政府搲来接您的。司机一路给他介绍大连。他看着到处铺展的绿草坪,心也展开了。下车时要交钱,司机一分不收,说政府的事就是我的事,怎么能收费。政府知澧后全城寻找这位司机,好像王子拿着水晶鞋满城寻找灰姑婊。可机找到了,薄熙来用毛笔给司机写了三页纸的信,奖了他一台彩电,司机又随叩把彩电送给了敬老院。我读到这里时,忍不住把杂志暂时放下,闭上眼睛让泪水尽情地流淌。我茌想:这是多么好的人民!有了这样的人民,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我还在想:一个地方政府的当局,要做多少事才能换回一个普通出租汽车司机对政府的这种感情?我更在想:建国以来,我们固然做了许多好事、聪明事,羸得了人民群众的爰戴;却也做了许多傻事、糊涂事,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直到如今,仍然有一些地方一些干部在继续做着伤害人民感情的事。真是到了要把主人翁地位彻底还给人民的时候了!大连市在这方面做得好薄熙来在这方面做得好这就应该表扬,应该大书特书。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去杷这样的好事写出来,用这样的好事来教育我们的干部和人民,也应该表扬,应该为他门记下一笔。

和你的其他一些作品一样,你的这部作品里也有着许多诗一样的语言,全篇洋溢着诗人般的激情。我由此也想到了报告文学和诗軟的关系。我觉得,报吿文学不能没有诗。好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要有诗的激倩,也要有诗的意境,吸收诗的韵律、诗的语言节奏的美感。使我高兴的是:当代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都是从写诗开始的。刚刚去世的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海伦斯诺女士,生平所获的第一个文学奖,就是诗歌奖。我们大家都很敬爱的徐迟先生,同时也是个诗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你不仅过去写诗,现在实际上也还在写着。在这部作品的《挂在墙上的草坪》那一章里,你有一段关于诗的精彩论述,你说:诗是属于热血青年的。热血减少了,或者心灵先老了,就没有了诗。世上不少事情都是用技巧可以做到的,譬如升官,譬如成名,臂如黄金屋,譬如颜如玉。用技巧做不到的,是诗。不是那种辞藻堆砌的诗,是从心里喷薄而出的诗,是把生命融在其中的诗。这样的诗,萌生在心里就是火焰,书写在大地上就是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薄熙来也是诗人,把大连的公共草坪在短时间内就增长到人均7平方米的那些建设者们,都是诗人。一个能够长时间的、不疲倦的、到处发现美的人,首先就得是个心灵永不衰老的诗人。只有用自己的心灵的火花,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我认识你20多年了,虽然接触的不箅很多,但我常常觉得你像楚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姑娘,你永远用一双透明的眼睛观察世界。所以,你才能不断地发现美的人和美的事,这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极可宝贵的品格。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有的叫作报告文学的报告文学,连自己都没有被打动,怎么能去打动别人?有的甚至连文字都还没有理通顺,就为了金钱或者其他目的,像跑码头的商人一洋行色匆匆地去和购置货物者掂斤论两地洽谈价码。这不仅会使他们自已炮制的产品成为假冒伪劣的冒牌货,也必然会败坏整个报告文学界的声誉。因此,也难怪你曾一度表示要放弃报告文学的写作了!

好了,现在我终于又看到了你拿起了笔,写出了煌煌大作,还在做新的一轮冲剌。为此,我向你祝贺!并且为报告文学界又绽出一朵艳丽的新花,感到由衷的喜悦:

大连人爱做梦。薄熙来也爱做梦。他的梦是圆的。他这个人,通过你的叙述,在我这里已经变成了立体的、可以触摸的了。尽管我们还互不相识。他说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中国,在中国最爱的是大连。第一点我们是相同的,第二点我现在还不能这样说。我爱袓国的每一寸土地,当然也包括大连但是,此刻,大连对于我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它像一块磁铁一样强烈地吸引着我。在全国政协会上,我们曾相约:今年秋夭能够同去一次大连。你是说了这话就可以作数说走就走得了的人、但愿我也和你有一样的幸运!

祝保重!希望再读到你的新作

张锲

17年4月于北京安定桥畔

同类推荐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酒像红脸绿林好汉,浅斟低饮时,逢人便称“哥俩好”。狂饮滥喝后,口里叫着“五魁首”,伸出的巴掌又捏成老拳,说不定,酒醉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茶像青衣白面书生,越是好茶,越是淡雅,如同你的良师益友好医生,能为你消除心火,缓冲紧张。感情再浓烈,味道再苦涩,仍旧是透明的茶色,回味还是香甜的。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这些口头创作的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茅山之道术天师

    茅山之道术天师

    从一个调皮的毛头小道士,到一代捉鬼宗师。看主角乔天宇出山如何虐杀鬼怪,赢取众美女的芳心,最后达到法术巅峰,,,,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外域风暴

    外域风暴

    地球上有天堂的传说,但方天离开地球之后才发现,地球才是天堂。如果个人的力量可以无限大,真的好吗?
  • 绝不认输

    绝不认输

    曾经的天才,如今的废人,在众叛亲离中崛起,我不能输!
  • 夜魅亡灵

    夜魅亡灵

    乱世时期,朝廷风雨莫测,一时间面对朝廷的明争暗斗,生活在暗处的一批妖魔瞅到了好时机,撕毁了与人类百年来的协议大肆掠夺,烧杀人类,一时建遍地血流,儿童,青年,老人的哭喊声,哀嚎声,惊恐的尖叫声充斥的朝廷中那群攀比富贵不理事物的大臣们,为了保命这时候谁会去管朝政呢?就是一个这样的乱世动荡的年代妖魔肆意民不聊生,一夜间突然出现了身怀绝技的驱灵人。他们斩妖除魔在如此混乱的时候拼尽全力将妖魔平息,但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喋血沙场,尸横遍野
  • 元气女神有点萌

    元气女神有点萌

    晚晚因家中停电被人陷害,还好有神级任务在手,曾经的暗恋对象居然是帮助自己的大神?曾经的误会与隔膜能否解开?他说,我想,生命是一扇门,曾经推过,不曾悔过。她说,我不知道曾经错过的可不可以挽回,但如果你觉得是对的,就请一定要去做。
  • 醉光阴

    醉光阴

    被自己最爱的人背叛,一心求死,却怎么也想不到遇见了他!在两个世界来回徘徊,面对爱的人,恨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 木絮淮城

    木絮淮城

    唐城为了让自己的妹妹免遭他人毒手,让自己的亲友一路将其护直至九晔城,一方面让她避难,另一方面让李尘木暗中调查那个神秘的图案,本以为会平安度过,却未曾料到,盘旋在暗中的爪牙,已经盯上他们。
  • 两人

    两人

    遇到了太多的人,难忘的还是那么两人,爱我的我不喜欢,而我爱的不喜欢我。一个劲地认死理,究竟在追寻着什么?
  •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