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600000026

第26章 王冕

王冕(1287—1359),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贫好学,为人放牛,自学成才,工诗善画。举进士不第,隐居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工墨梅,又能刻印,兼工诗,部分作品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有《竹斋集》。

王冕出生在乡村里,父母都以农耕纺织为业,王冕七岁时,父亲病世,他家里变得更穷了,他读不起书,母亲就让他去给别家放牛。

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读书声,心中十分羡慕。他站在外面,也跟着默默地记诵,不觉出了神。结果他的牛跑到别人田里践踏了庄稼,田主找上门来跟他母亲评理。母亲一气之下打了他。但王冕很倔强,仍旧趁放牛的机会,在学堂外听老师讲课。

有一天,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烦躁闷热,水牛热得在水里泡着不敢上岸,王冕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突然,浓云密布,大风骤起,接着暴雨如瓢泼般地倾倒下来。一会儿功夫,王冕和小伙伴们都成了落汤鸡。暴风雨如急驰的千军万马,眨眼间就过去了。太阳钻出天边的乌云,天地间焕然一新,天空和大地被洗得一尘不染。那碧绿的湖里被夕阳映得通红。湖边的小山,照得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碧树绿草,格外好看。湖里的荷花正含苞待放,经风雨一冲洗,荷叶上银珠滚滚,荷花摇枝点头,那景色迷人极了。看着美景,王冕心想,若能将此景画下来,该有多好啊!

第二天,王冕便托人进城买了笔墨纸砚,决心学画荷花。起初,为了不浪费笔墨,他就折根树枝,在地上画荷花、画山水、画树鸟……他看到什么画什么,直到画得有模有样之后,才在纸上画。人们见他画在纸上的花卉,如真的一般,那颜色、姿态、神采,惟妙惟肖,人见人赞,人见人爱。不久,王冕的画名便传遍了诸暨城内外,很多人慕名到乡下购买王冕的画,以能悬挂其花卉图而感荣耀。王冕自学非常用心,经常忘了回家吃饭。每次日落西山,牵牛回家都要同伴提醒,否则,就会摸黑。

不到二十岁,王冕就能懂天文、地理、四书、五经,他熟读诗文,研习绘画。为了节约灯油,他晚上常常带着书本到佛寺里去读书。佛寺大殿里整夜亮着长明灯,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因为他年少、聪明、精力充沛。江州郡有个叫韩性的读书人,是个名士,他与这座佛寺的长老关系密切。长老便将王冕在佛寺刻苦读书的情况告诉韩性。韩性听了,极为高兴,就把王冕收为弟子,并资助他读书、学画。

王冕在韩性的教育下,终于成了一代通儒。韩性去世后,王冕受到同门的尊重,他们都以师礼事王冕,对他就像对韩性一样地尊敬,实际上他成为同门的老师了。

王冕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研究过兵法,练习过击剑,常常自比诸葛亮,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有一次,一位朋友推荐他到府衙门去当文书,王冕说: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还用到府衙门去听从使唤吗?”他平时也不愿意和当官的打交道,总想避开他们。王冕最初也曾应过举,但名落孙山。他慨叹道:

“我真糊涂,这是连一个懂事的孩子都不屑去做的事,我怎么去应考呢?”从此,他绝了功名利禄的念头,把自己做的应举文章都烧掉了,他的性格也变得放荡不羁了。有一次,他送母亲回老家去,学着屈原,自己做了一顶很高的帽子,买了一件很阔绰的衣服,把它穿戴好,坐上牛车,载着母亲,执着鞭子,挂着木剑,唱着山歌,去到村里。沿路人看得直发笑,王冕可不在乎。有时,他骑在牛背上,聚精会神地读着《汉书》,人们看见也觉得好笑。王冕为什么有这些奇特表现呢?这正反映了在当时腐败的统治下,知识分子忧郁和忿忿不平的心情。

自此之后,王冕一心一意在家作画,画山竹,画红梅,画古寺,画碧荷……集聚多了,就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此度生。

有一天,诸暨知县派人要王冕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给元末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危素。王冕应许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在家里精心描绘,直画得那花卉如从花园里摘下来贴在纸上一般,既高雅、又美艳。春牡丹六幅,夏荷花六幅,秋菊六幅,冬雪梅、墨竹六幅,二十四幅花卉把四季的花魁都搬上了画页,一幅比一幅精彩,一幅比一幅逗人留连忘返。凡看到那画页的人,无不啧啧赞叹。

当诸暨知县时仁带着王冕的二十四幅花卉作问候之礼送给危素时,危素把那画页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专门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赴宴。危素问时知县道:“这二十四幅册页花卉,是古人画的还是现代人画的?”

时知县答道:“这是诸暨县一个乡下农人画的,他叫王冕,年纪不大。作画时间不长,倘有不妥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危素笑着说:“时知县误会了,误会了!此兄弟不但才高,而且知识渊博,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可否约他来此会一会?也好向他求教求教。如他愿意,我想跟他结个忘年交,相互切磋切磋,不知此兄肯赏脸否?此事时知县切切替我玉成。”知县一口应允下来,第二天就派人去请王冕,哪知王冕得知消息出去躲起来了,知县只好作罢。

王冕有位同乡朋友名叫王艮(ɡèn)。王艮读书后考中了举人,担任了行中书省职掌文书的官员。这年春天,王艮因公路过诸暨,特抽出时间去王冕家看望,并给其母带了不少礼品。第二天,王冕到客店去回拜了这位同窗好友。那天,王冕仍穿着布衣布鞋,也没有修饰装扮,只拿着自己的几幅上乘字画。王冕同王艮互敬问候后,便把字画送给了王艮。王艮展开画卷,只见画上的墨竹、雪梅栩栩如生,十分欢喜:“先生如此好学问,应为官从政,报效国家才是。”停了一下,继又说道,“先生若能从政,便可吃薪俸,养老母,光宗耀祖。怎会像如今穷困潦倒?”王冕听了王艮的话,笑道:“王兄有所不知,起先我也曾去考过几次,耳闻目睹考场上弊窦丛生。

文章作得好的不—定能取,文章差的不一定不中我屡考不中,如何为官?即是考中了,做了官,也无能经邦济世。如今朝廷如此腐败,官场如此黑暗,我一介书生,如何能够适应?官场中人为了功名富贵,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即使有几个正直的人,也是常常受到排挤打击。在这样的官场,你心里能踏实吗?!”

这时,随从进来告知酒菜已经备好,请大人去用膳。王艮挽着王冕入了席。席间,王艮频频劝酒,王冕只象征性地喝了几口。少年时期天真可爱、善良纯洁的王艮不见了。如今的王艮显得是何等的粗俗,何等的世故!王冕想了很多很多。

临分手时,王冕将王艮所赠衣物原物奉还,使王艮十分尴尬。

不久王冕又到了绍兴城,仍以卖画为生,住在一座小楼上,靠教书过日子。为了使自己安心读书,他对一个书童作了条规定。如果有客来访,先让书童通报,只要是他愿意接待的客人,才允许上楼来。否则,一概不见。

当时京城里来了一位特派官员,听到王冕的名声,便骑了马来访他,书童通报后,王冕拒不接见。

等到这位官员离开不到百步远,王冕却倚楼长啸,故意让那官员听见。后来,他母亲在城里住不惯,娘儿俩又回到乡下。王冕亲自为母亲烧茶煮饭,过着清贫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王冕积攒了一些钱,雇了船,备了粮食,到江南一带作了一次旅行,历览名山大川。有时遇到奇人侠士,便纵谈古今,一面狂呼饮酒,一面慷慨悲吟,被人视为狂奴。当游到杭州时,他欣赏了西湖的山光水色,也目睹了人民忍饥挨饿的惨状,尤其是看到了南宋皇帝的坟墓和北宋诗人林和靖的坟墓被盗的情景,心情很不平静,增加了他对元朝黑暗统治的不满,于是写下了《江南民》、《江南妇》、《伤亭户》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诗篇。如《伤亭户》:

清晨度东关,薄暮曹娥宿。

草床未成眠,忽起西邻哭。

敲门问野老,谓是盐亭族。

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

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箓。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

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

田关供给尽,鹾数屡不足。

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督。

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惨毒。

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

旦夕不可度,久世益何福。

夜永声语冷,幽咽向古木。

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

通过一家盐民的悲惨遭遇,揭露盐政官吏勒索民财、令人发指的罪行。

后又渡长江,过淮河,到达大都。途中又写了《猛虎行》、《冀州道中》等诗篇。如《猛虎行》:

去年江北多飞蟊,今年江南多猛虎。

白日咆哮作队行,人家不敢开门户。

长林大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

残膏乘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

老乌衔肠上枯树,仰天乌乌为谁诉!

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

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

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折髀败肘无全民,我欲具陈难具陈。

给使移家向廛市,破獍猰喧成群。

此篇写元政府的暴政,使农村残破荒芜,人烟稀少,虎狼横行,到处被凄凉、恐怖、萧索的气氛所笼罩。逃亡归来的百姓,衣食俱无,还要受苛政的搔扰。茫茫尘世,已无百姓立足之地。

还有《冀州道中》,王冕也是途中所见,写成此诗。他通过一个书香世家的子孙变得目不识丁的典型事例,反映出元政府蔑视教化,重视骑射,使百姓堕入愚鲁、蒙昧状态的社会现实。历史上入主中国的异族君主,凡能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同化融合的,都能不同程度地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前进。元蒙统治者反其道而行之,因而得到相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来说,王冕的诗在更深层次上挖出了元朝历史不久的一个重要根因。原文是: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廓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著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酒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叮咛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切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问苍天,何时更能醒?

饮泣不忍言,指袖西南隅。

王冕到了大都北京,礼部尚书泰不花非常喜欢他画的梅竹,就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居住,并推荐他入馆阁供职,王冕对泰不花说:“你真是愚人啊!

不出十年,这里会变成狐兔出没的地方,我还做什么官?”

接着是翰林学士危素来访王冕,王冕知道危素住在钟楼街,只问了一句:“你不是住在钟楼街的那个人吗?”就再不同他讲话了。待危素走后,王冕就离开大都南归了。

王冕回到家乡九里山,以种田卖画为生。他在园子里种上了千株梅树,把他的画室命名为梅花屋,自称为梅花仙。还写了一首《梅花屋》诗:

荒苔丛莜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世材。

昨夜月明天似洗,啸歌行上读书台。

他住梅园,仔细观察梅花的生长过程,从发芽吐叶、含苞待放到万蕊千花,他都十分清楚,因而他作画,总是一挥而就。他画的梅以密取胜,但密而不乱,多而不繁。他首创的“以胭脂作没骨体”的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自己也颇为得意。他有一首《墨梅》写道: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当然也反映了王冕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他对人生的态度。最后一句“只留清气满乾坤”,既是咏梅,也是说他自己。

王冕卖画,但画上的题诗往往语含讥刺。有一次,在他画的一幅梅花图上题了这样的诗句:“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意思说自己如冰雪中的梅花,决不为元朝的功名利禄所诱。官府认为王冕毁谤朝廷,准备逮捕他,他于是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他听说一位姓卢的朋友死在滦阳,只留下两个孤女。卢是杭州人,他便亲自到滦阳搬取卢的遗体,并携带两个女孩儿回到杭州。这时元末农民大起义还没有爆发,而王冕对他的同乡友人张辰说:

“黄河北流,天下要大乱了!”于是偕妻子入九里山隐居。

他的画很俏,据明初的人宋濂撰写的《王冕传》说,买他画的人特别多,是“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即按画幅的尺寸长短计酬。王冕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以其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典型。

对于王冕的画,大都推崇备至。但对于他的诗,却很少有人赞美。其实王冕的艺术成就最大的是他的诗作。

王冕的绘画在元代的确是别具一格。不过,他的画比起同时代的赵孟、柯九思等,还是略逊一筹。他的诗,有人说应推为元诗之冠。元代诗人不少,成就却不很高。元诗格局狭小,题材单调,诗人气质和才华,都没有超过唐宋。而王冕的诗虽然未脱摹拟痕迹,但它题材广泛,才华横溢,不为唐、宋门户所囿,诗中集中保存了很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的佳作,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元王朝所实行的愚民政策和高压手段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这在元代诗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我们今天评价王冕,首先应推许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其次才是他的绘画艺术。至正年间,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一时间,天下大乱。方国珍占据了浙江,张士诚占据了苏州,陈友谅占据了湖广。朱元璋起兵滁阳,占据了金陵。不久,朱元璋又领兵破了方国珍,占据了浙江,自称吴王。朱元璋治军严谨,从不骚扰乡村市镇民众。王冕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有这样的人领导的起义军,必可成大事。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领的义军进入浙东,义军所到之处,人们夹道相迎。王冕决心出山,投奔义军。不久他就来到婺州(今浙江金华),投奔了朱元璋。

朱元璋久闻王冕大名,只恨不能相见。如今王冕主动投军,他怎不高兴?他和王冕携手进屋,分宾主施礼而坐。朱元璋笑着说:“我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相见,无比荣幸,望先生多指教。”

王冕谦恭地说:“我一介书生,学浅才疏,王爷领兵百万,战功显赫,如此平易近人,至感亲切。若能为王爷夺天下出谋划策,是王冕的幸事,死而不悔!”

朱元璋忙派人置酒,为王冕洗尘。酒席上,王冕说道:“大王远见卓识,治军奖罚分明,以仁义服人,谁敢不服?”

朱元璋听了王冕的谈话,不住地微笑点头。真是酒逢知己干杯少,二人直饮到日落西山。几天之后,朱元璋授予王冕谘议参军,常随朱元璋东征西战。因征战过于疲乏,王冕终于卧病不起。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因医治无效而去世。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不堪的友谊

    查理九世之不堪的友谊

    友谊,终归有破碎的那一天,可是,我承受的已经够多,又为何,一定要这样,恨,滔天的恨,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不明白,我做错了什么?
  • 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校草:狐仙男友,劫个吻

    恶魔校草:狐仙男友,劫个吻

    【校园+穿越】“六六,若有来世,你不做花仙,我不做狐妖,我们做一对平凡夫妻,可好?”“澈,你太贪心了,镯子还你,从今往后,我们再无瓜葛。”……“苏六六,你当真要用魂飞魄散,来换这狐妖的性命?”……“苏六六,你真是狠心,留我一人度过这千载光阴。”……“六六,本王等了你好久。”“哈,你谁?”……“澈,我今天我生日你送我什么。”他想了想,弯唇一笑——“我把自己送给你,这个礼物喜欢吗?”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男神在手:萌妻莫慌

    男神在手:萌妻莫慌

    暮城有两大奇葩,一是温家小儿温亦晟,同性克妻还有病;二是陆家小女陆萌萌,性淡克夫还很二。暮城人都说温亦晟和陆萌萌是天生一对,天赐良缘。初见时,她一盆冷水从天而落,灌浇了他一身,他沉着脸,抑郁难平,轻吐两字:“何意?”“天下大雨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哎呀妈啊!我跑了!”相亲宴,萌宝上来就喊妈,择偶标准是这样的:‘肤白貌美体棒棒,三年抱两顶呱呱,横批:活要好’陆萌萌咬唇咬唇,敲桌定案:“就你们家了!”后来后来……果然儿女成双。(我用一生情,编织成网,密密麻麻只为引你入局。—温亦晟)欢脱宠文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从王府到皇宫,从侧室到太后,重生后的元春走了一条不那么寻常的晋升之路……因为新君不是她亲生。
  • 首长大人宠娇妻

    首长大人宠娇妻

    他,是神秘的特种部队首长,领导着一支精英部队。她,是一届刚出道的三线明星。那一夜,她把浑身是血的他托上床,就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安语诺:“老公,人家不是都说,结婚之前男生要追女生的吗,为什么你没有追我呢?”墨亦枫:“那诺诺你现在就跑吧,我去追你。”…………
  • 星星娃

    星星娃

    你听说过妞妞和旦旦这两位可爱的小朋友吗?他(她)们就生活在美丽的星星河边。勤劳的眼镜妈妈、大门口爷爷、漂亮的彩云姑姑、精明的小四哥哥、还有英武的大鼻子爸爸……
  • 传说三十三重天

    传说三十三重天

    恒古以来无数人妖魔鬼怪仙神都想永生。可是通向永生的道路千万万,一切道路都逃不出以下四种。修阳魄成仙修阴魂成神修心灵成圣修物质成主佛道儒兵鬼毒法神怪仙妖魔邪恶等三千先天大道入住三十三重天。随之修行战斗合作阴谋背叛爱情亲情英雄枭雄乱世降临谁主宰三十三重天。
  • 残梦霸世

    残梦霸世

    人生一世,心练一生,或成漂孚摇曳弄灰,或成顽石铺路化身成传,唯大厉害者方可普救众生。超脱于浮尘,首当融于浮世,感悟酸甜苦辣,才有醍醐灌顶之悟。两世磨炼心路,成就泽正救世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