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8100000012

第12章

1964年1月4日,警方发现了德萨尔沃第13个、也是最后一个受害者——19岁的玛丽·苏利文。她的尸体靠在床上,屁股下垫着一个枕头,背靠在床头板上,脑袋耷拉在右肩上,嘴里的精液流出来,滴到胸部。双腿张开,阴部插着扫帚柄,毯子上也有精液。脖子上缠着一条尼龙袜,围巾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她的左脚边上放着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新年快乐”。

“波士顿行凶客”到此结束,德萨尔沃开始有了一个新角色:“绿衣人”。他穿上绿色的工作服和衬衣,闯进女性的公寓,将她们绑住然后强奸。他经常是刚绑好受害者、刚碰到受害者的时候就射精了,因而并未性交,然后他就向受害者道歉,松开绑绳然后离开。

做“绿衣人”的11个月里,德萨尔沃没有杀一个人。1964年11月3日,一个警探发现“绿衣人”的描述和“量体师”很像,因而拿着他的照片去和受害者核实,很快就确认了他的身份。德萨尔沃随即被捕,被送往布里奇沃特精神医院。

这时警方还不知道他们抓住了波士顿行凶客,因为那些受害者年纪较大,所以警方认为凶手是“仇恨母亲的人”,是仍和专横的母亲住在一起的人,而德萨尔沃的精神分析证明他和母亲关系良好。到了1965年春天,德萨尔沃开始坦白罪行,警方终于明白波士顿行凶客已经被羁押了半年。

德萨尔沃和当局做了个交易:如果检方不以波士顿行凶客的身份起诉他谋杀,而只起诉他绿衣人的强奸罪,他将当庭认罪并接受终身监禁的刑期。所以,在官方记录中,没有人因为那13桩谋杀案被起诉或定罪。

很多司法界人士并不确信德萨尔沃是连环杀手,他们指出,德萨尔沃很擅长引诱和强奸女性,他不需要因为性而杀人。问题是,“强奸是为了性交”的观点已经过时,事实上,强奸和引诱、杀人一样,是德萨尔沃宣泄愤怒的行为。

问题仍然存在:德萨尔沃为何杀人?又为何停止杀人?案件发生时,精神医生詹姆斯·布鲁塞尔被波士顿警方从纽约请来,和其他几名精神医生一起会诊。布鲁塞尔在心理侧写领域声望卓著,他可以通过研究犯罪行为确定凶手的个性(详见第九章)。

布鲁塞尔说,精神医生们对凶手的个性判断有很大分歧。有一组人坚定地认为有两个凶手,很多人都认为凶手仇恨母亲、可能有阳痿的毛病。玛丽·苏利文案件之后,布鲁塞尔感到非常不舒服,那种感觉就像是灵感一闪而过却再也想不起来。布鲁塞尔听到一位精神医生说:“早期的受害者身上的精液多在大腿上,后来更多在嘴里,感觉不像是一个人干的。”这句话让他茅塞顿开,他明白,精液只是象征。布鲁塞尔得出结论,凶手是一个人,他的“精神性欲”逐渐成熟,只不过他以禽兽的行径实现了性成熟。

布鲁塞尔指出,凶手的前五个受害者年纪较大,她们都没有被强奸,而是被外物刺入、摆放成羞辱性的姿势。布鲁塞尔认为,这就像是一个小男孩觊觎母亲的爱,并对母亲的身体感到好奇,进而对所有女性的身体感兴趣。但由于缺乏所谓的“母爱”,凶手的渴望演变成愤怒,导致他对前五个受害者进行猥亵和谋杀。

然后,经过四个月的沉寂,他开始转向年轻的女人和女孩。布鲁塞尔认为,那时候的凶手进入了“性的青春期”,试图做爱,却只能半途而废。

最终,凶手成熟了,“治愈”了自己的谋杀冲动。布鲁塞尔写道:

最后的受害者玛丽·苏利文象征着侮辱的终结。精液在她的嘴里,象征着凶手想把自己的性欲扔在别人脸上。他对性的轻蔑态度定型了,他也找到了性交的正确位置,因而他把扫帚把插入了受害者的阴部……

我认为他会就此停止……他想寻求两样事物:实现性成熟,对造成自己性晚育的事物进行报复。我认为这件案子之后,他已经完成了这两个目标。

我说过:“通过玛丽·苏利文,他实现了最终的侮辱和报复。我认为玛丽·苏利文可能是他最后一个受害者。我认为他‘治愈’了自己的性问题,但他还有其他情绪问题。”

布鲁塞尔的理论很迷人,但仍存在问题。首先,布鲁塞尔认为凶手和母亲关系不佳,事实并非如此,德萨尔沃爱自己的母亲,他也是母亲最喜爱的孩子。如果母亲对他毫不关心,为什么会在他被卖掉之后连续寻找6个月呢?其次,布鲁塞尔的判断掺入了太多价值因素,比如他认为口交是某种侮辱,而阴道才是“性交的正确位置”。第三,德萨尔沃从青春期就开始有性行为,而且经常挑逗女性,为什么他还要通过谋杀来实现“替代性交”呢?当然,可能德萨尔沃是想看看在性方面有多大的潜力。或许,女人们没有用珠宝换取他的一夜欢爱,或许他也并不是自称的“种马”。关于德萨尔沃以往的性历史,都来自于他自己之口。如果伊姆加德是他第一个性伴侣呢?

加拿大人类学家、连环杀手专家艾略特·莱顿认为,不应该用心理学来分析阿尔伯特·德萨尔沃,而要用社会经济学的观点。莱顿指出,德萨尔沃多次自称是底层人民,和他的父亲一样,德萨尔沃通过婚姻“升级”了——伊姆加德和德萨尔沃的母亲一样来自受人尊敬的中产阶级家庭。而最终,伊姆加德抛弃了德萨尔沃。

由于“量体师”被捕时,德萨尔沃告诉警方:

我一生穷困,家庭破败,你们也知道的,我骗你们干啥?听着,我不懂模特、照相机……那些姑娘接受过大学教育,而我没有,明白了吗?我愚弄她们……让她们听我的话。

德萨尔沃在中低层民众、学生、低层公寓住户中寻找受害者,但他们都比德萨尔沃的社会地位高。他想去勒死一个名叫斯沃姆斯科特的有钱邻居,但没有自信:

斯沃姆斯科特那种人,住着豪宅,受过良好教育,小时候我曾经和他们一起玩闹,但他们长大后,结婚生子……我就不去找斯沃姆斯科特了,因为他们让我无地自容。

在审讯期间,德萨尔沃对一位州检察官说:

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明白我的意思,你的同学中肯定有发大财的,他们接大案子,但你裤子里也有那玩意儿——我觉得这是你的问题,先生,你这样的男人竟然还要自己解决。你见过那些发骚的女人,有些非常年轻,但你得不到。你不愿意承认,但你就是这样的社会地位,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这么说吧,坐在我对面一脸震惊的先生,我说……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我对你们的世界一点也不在乎。你们只要有钱就行……你想过如果没钱的话你们会变成什么样吗?我敢说你没想过。

德萨尔沃曾说过,他停止杀人是因为伊姆加德对他好了一些,但他还是用社会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我的妻子对我好了点,可能是因为我振作了,我变好了。其实我的工作干得不好,但他们喜欢我,给我升了两级。”

德萨尔沃说他曾想早点自首,但妻子说如果他承认是波士顿行凶客,她就杀了两个孩子并且自杀。有时候,德萨尔沃认为他的妻子并不爱他,最后几个月对他不错只是因为他的收入增加了。这让他愤怒,所以他坦白了。他告诉妻子:“我们最后的两个月,你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男人。你给了我不敢想象的爱。但是为什么?因为你有了自己渴望的一切……渴望的一切,房子修好了,钱也多了。”坦白罪行就是他的报复。

是布鲁塞尔的心理学观点,还是莱顿的社会经济学观点更准确,我们无法得知。1973年11月26日,他在囚室内被人刺中心脏,关于他的疑问再也无法得到解答。他的谋杀仍是疑案,就像他为何杀人、为何停止一样谜团重重。

伴随着波士顿行凶客案件,暴力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1966年发生了两起臭名昭著的连环谋杀:芝加哥的理查德·斯派克在宿舍里杀了8名护士,得克萨斯的查尔斯·惠特曼狙杀了16人。两起案件都轰动全国,影响极大。连环犯罪史学家米歇尔·牛顿写道:

记者查尔斯·库拉特曾将1966年称为“举世疯狂的年代”,仿佛为后来四分之一世纪的众多谋杀做了预言。那一年,《时代》杂志封面上的上帝死了,魔鬼的教堂则在旧金山敞开了大门。性解放和嬉皮士文化席卷全国,越南战争通过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街头上遍布流浪汉。

肯尼迪遇刺,街头骚乱不断,种族暴动,石油危机,水门事件……就像战后的德国和前苏联一样,美国文化开始瓦解。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美国的通胀比战后的德国和前苏联更严重,在社会层面上,则一样猛烈。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精神和价值观与50年代很不同,或许是这种激进的文化,也可能是价值观的紊乱,或许是对未来的迷茫,导致了连环谋杀增多。当时的一切看起来都向着杀戮狂奔而去。

如今我们正站在更糟糕的峭壁边缘。实现社会经济地位上升的途径几乎被堵死,相当多人口的社会地位还不如他们的父母,实际收入持续减少,中产阶级不再是穷人奋斗的幸福天堂,也不再是更进一步的跳板。更好的安全感,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收入,都没有了。对于有些人而言,唯一的梦只剩下不停杀人。

同类推荐
  • 抑郁的情绪认知:理论与实证

    抑郁的情绪认知:理论与实证

    本书围绕抑郁症认知理论、研究及治疗三条主线,对国内外有关抑郁症和认知方面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七章,包括概述、抑郁的认知理论述评、抑郁的认知易感性、抑郁症的情绪认知加工偏差、抑郁症的抑制损害和神经机制、复发性抑郁个体的认知损害及抑郁症的认知治疗。
  •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本书以轻松易懂的文笔,叙述了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基础知识入门,成功催眠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便于实践的催眠术以及如何实现自我催眠等常识性知识,这本书既能作为入门读物使用,也很适合有一定催眠知识的人进行深入学习。
  •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本书对很多人际交往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众多的心理策略,如赢在交际第一回合的心理策略、引发他人兴趣的心理策略、让他人赞同你的心理策略、说服他人的心理策略等。
  • 图解心理学

    图解心理学

    心理学是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不管是消除生活和工作压力,还是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是进行疾病的治疗,心理学都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益处。因此心理学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它产生兴趣,并积极地对它进行了解和学习。
  • 天才与疯子

    天才与疯子

    普通人离疯子较远,而天才往往离疯子较近,但两者间毕竟有一条较明显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界线,就像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笔者相信,天才的创作和疯子的精神错乱有着同样的大脑解剖学和脑化学根源。或者说,精神病患者的起点,往往是天才的终点。因此,笔者带领我们探访了爱因斯坦、毕达哥拉斯、安培、亚当·斯密、川端康成、玄奘、白居易等天才和希特勒等疯子的精神世界,企图在天才的创造力和疯子的神经错乱之间寻找到某种隐蔽的联系或关系。
热门推荐
  • 受五戒八戒文

    受五戒八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泥腿子天王

    泥腿子天王

    人生如戏,有时候,突然一个决定,就会改变自身一生的命运。人生如棋,步步为局,机遇转身即逝,不论你的学历有多高,无论你是泥腿子农民还是身家过亿,富可敌国的达官贵族,一个机遇可以让你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你跌落低谷。朋友们如果喜欢这本书,请点击收藏一下奥,O(∩_∩)O谢谢
  • 殇乐残雪行

    殇乐残雪行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在战乱之中失去了父亲,自己和妹妹母亲走散。我本不想闯荡江湖,无奈世道逼我,为了寻找妹妹与母亲,我结识了许多英雄豪杰也看透了世间冷暖,同时也结束了许多人的生命。最后我又失去了我刚得回的幸福,我坐在悬崖之上想着,我这么拼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过还好,我还有你小乐儿!
  • 商略

    商略

    经商要有所成就,必须既要稳健,又要敢冒大险:既要有洞察商机的火眼金睛,又要有快速出手的行动力;既要能够发挥自身的经营智慧,又要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经商是现代人追求成功人生的一条捷径,尽管荆棘密布,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通过最适合自己的经商策略到达终点。本书对经商的一般性策略在九个方面做了对比性的归纳。包括:虚实策略、进退策略、出入策略、冷热策略、大小策略、敌友策略、缓急策略、新旧策略、主从策略。
  • 纯情王妃

    纯情王妃

    她钟离景儿,没落王朝的小公主。为了国家,被迫和亲,成了南宫王妃。王爷心有所属,那正好,她也不乐意这婚事。一纸契约,你宠你的红颜知己,我过我的逍遥日子!阴谋,宅斗,宫斗是无限上演,这王妃忒不好当了!王爷,本宫决定休了你!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拯救边缘的爱

    拯救边缘的爱

    单亲家庭出身林紫,简单仗义;一心想成为优秀设计师的自己,毕业后加入了design公司成为一名设计师。无心却跟自己的总经理恋爱结婚,结婚当天却发现自己是被人设计,而自己已不小心爱上了他。林紫的老公陈浩轩是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但是他吸引林紫的原因却是他的才气跟他的成熟。他无心伤害林紫,却因为自己是11的关系,不得不出此下策跟林紫结婚。本以为三年的婚期很好过,但这个小女子却真的不是那么简单!陈浩轩封闭已久的心正被林紫慢慢开启。。。。。。爱情,友情,事业,梦想!太多的话题,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主人公的成长!也许在某一点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呢?在整个在我找寻自我拯救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丈夫惊天的秘密,办公室中的一切也让她认识到人性的残忍和复杂;慢慢的变强大,不再单纯,在频临边缘的地带,找回了自己的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
  • 花开与你的半夏

    花开与你的半夏

    希望从校服到婚纱希望从十六岁到六十岁希望从那一年到一辈子
  • 末日救世

    末日救世

    某一天,地球突然来了一群神秘访客,声称地球还有一个月即将毁灭。作为大众底层的唐雪源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搞清楚这次灾变的危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