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400000016

第16章 德意法西斯的兴起(3)

在政府向协约国求和的时候,坚持战争政策的海军司令部于1918年10月下令远洋舰队出海与英国海军决战,如果不能取胜就“光荣地沉没”。这种让8万水兵送死的冒险行径引起水兵的极大愤慨。威廉港水兵拒绝起锚出海,军舰上出现了反战传单。海军司令部下令逮捕闹事的水兵,并把第三分舰队从威廉港调往基尔港。11月1日夜,到达基尔的水兵举行集会,讨论如何阻止舰队再次出海,并要求释放被抓的同伴。11月3日下午,5000多名水兵在练兵场集合,要求结束战争,要求和平、自由和面包。会后,水兵举行游行,基尔港的工人也加入了示威行列。当游行队伍到达卡尔大街时遭到政府军警开枪镇压,死伤30余人。示威者也开枪回击,打响了反对帝国政权的第一枪。

11月4日,起义的水兵和工人解除了反动军官的武装,占领了火车站等重要据点。奉命前来镇压的士兵也转到起义者一边。到4日晚,整个基尔已经掌握在新成立的苏维埃手中。

基尔起义震动了统治当局。马克斯、谢德曼等人签署呼吁书,要求水兵不要开始内战。同时,派遣国会议员、社会民主党人诺斯克去基尔恢复秩序。诺斯克后来承认,他去基尔是想利用他同海军的关系平息事件。但是,他“遇到的已不是罢工者,而是3万名叛乱者”。诺斯克见阻止起义已不可能,就转而答应水兵提出的一部分要求,许诺改善供应,从而取得水兵信任,被选为基尔水兵苏维埃主席。

基尔起义成为德国革命的开始。起义浪潮从北向南迅速扩展。汉堡、莱比锡、慕尼黑等城市相继取得革命胜利。各个邦的君主诸侯都被赶下宝座。到11月8日,大城市中只剩下柏林仍在反动政府手中。

1918年11月9日,参加游行示威的社会党人挤满了德国大街。水兵哗变,陆军占领了指挥部。革命热情支配着德国人民,德皇威廉二世已被迫退位,踪影皆无。在德国各地,皇室垮台。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三世逃之夭夭,布伦瑞克公爵和其他5位国王、王子和大公们均被赶出了城堡。上午11点30分,德军司令给总理官邸打电报通知说,威廉将立即退位。中午,德国总理、巴登亲王马克斯宣布皇帝正式退位。12点30分,柏林报纸号外大肆报道德皇退位的消息。12点30分,总理在办公室接见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并把权力移交给社会民主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下午2点,社会民主党菲利普·谢德曼站在总理官邸的窗前,向人群宣布成立德国共和国。下午3点,军事司令部给总理官邸打来一封电报说:“为避免流血,威廉二世陛下愿意放弃德国皇位,但决不放弃普鲁士国王头衔。”

希特勒的纳粹冲锋队威风凛凛地接受检阅。下午3点30分,总理官邸拍给军事司令部的电报说:“没有必要再注意威廉二世的行踪,因为他退位的消息已于午间宣布。”下午4点,斯巴达克斯党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宣布:“自由的社会主义德意志共和国诞生了。”

这时,德国反动分子也在积极地活动着,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头子艾伯特勾结资产阶级,从皇室巴登亲王的手里接过权力,宣布成立“自由德意志共和国”,并组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左派斯巴达克团,成立了德国共产党。他们二人担任了党的领导工作,并创办了《红旗报》,同艾伯特为首的反动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德国共产党向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口号:“全世界政权归苏维埃!”

1919年1月,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了柏林工人武装起义。艾伯特政府调集来大批军队冲向柏林,进行血腥镇压。由于起义准备不够充分,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反动军队攻进了柏林,工人武装英勇奋战,血洒街头,起义最后失败了。反动政府开始了大屠杀。特务机关悬赏10万马克,高价索购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首级。白匪军警在全城展开搜捕。由于叛徒告密,1月15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在避居的地下室里被捕。

艾伯特不敢公开杀害两位革命领袖,于是便策划了一场卑鄙的谋杀事件。当晚,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李卜克内西被押赴监狱。半路上,白匪军官将他推下车,从背后向他开了枪,之后造谣说他是在逃跑中被打死的。不久,反动分子又杀害了卢森堡,并将他的尸体投入了兰维尔运河。直到5月31日,才被人们找到。

德国工人将卢森埋葬在李卜克内西和另外32名被害工人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艾伯特临时政府的血腥屠杀,更激起了全国工人的反抗。3月间,柏林工人再次举行总罢工。英勇的工人群众丝毫不屈服于敌人的血腥屠杀。

镇压了革命的艾伯特政府宣布德国为联邦共和国,艾伯特出任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德国的战败,容克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建立起魏玛共和国。但是,魏玛共和国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存在着十分尖锐和复杂的经济、政治和民族矛盾,社会危机四伏,政局动荡不安。容克贵族的势力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保守的政府执行机构与司法机构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它们作为德国政治生活中的右翼保守势力,不断威胁着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对德国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作为战败国,德国接受了《凡尔赛和约》对它的制裁。这在德国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因民族压迫而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心理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二是德国各阶层人民由于对现状不满而出现的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心理。战争使德国经济受到巨大破坏,背上了战争赔款的沉重包袱,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失业者成千上万,他们对现实强烈不满,渴望改变现状。正是在这种条件下,纳粹运动在德国勃然兴起。

1919年1月,慕尼黑机车厂机士安东·德雷克斯勒联合报社记者卡尔·哈勒创建了德国工人党,即德国纳粹党的前身。同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工人党党员,并成为该党主席团第七位委员。1920年2月他与德雷克斯勒合作起草了《二十五条纲领》,2月24日,德国工人党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二十五条纲领》成为该党正式的党纲。

《二十五点纲领》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情绪,“要求一切德意志人在民族自决权的基础上联合成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废除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和约”。纳粹党的极端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十五点纲领》公然宣传泛日耳曼主义和反犹太主义,主张只有日耳曼血统的人才能成为德国公民,而非日耳曼血统的德国人不仅不能“享有决定国家领导和法律的权利”,而且无权住在德国,要在未来大一统的日耳曼国家里清除所有的犹太人,以此煽动民族复仇主义。

希特勒为了吸收工人和下层群众,发展纳粹力量和开展纳粹运动,在纲领中猛烈攻击资本主义、托拉斯、大工业家和大地主,宣称:“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取缔和没收一切靠战争发财的非法所得”,分享大工业利润,将大百货公司收归国有,租给小商人。纳粹党的小资产阶级社会改革要求,对中下层群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一批退伍军人、破产的中间阶层、失意的知识分子和无业的流氓无产者,加入了纳粹党。

1920年3月12日在柏林,德国国防军和志愿军对共和国发动进攻。晚上,他们在瓦尔特·弗莱赫尔·芳·吕特维茨将军和海军少校赫尔曼·艾尔哈特·芳·多不里茨的率领下朝柏林进发。次日早晨,他们举着黑、白、红三色旗进入首都,占领了政府办公区。东普鲁士邦政府机关高级官员、地方总督沃夫冈·卡普是政变的领袖,他自封为德国首相。在政变分子到达之前,政府官员逃到了德累斯顿,后来又转往斯图加特。

政变的原因是数月以来极右运动和民族主义分子与军人势力中一直有潜在的诉诸武力的情绪。另一方面,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使国防军和民团陷入一种不稳定的状况之中,这种不稳定的状况也是导致政变的因素之一。军队必须从40万人裁减为10万人,2万名高级军官和40万名士兵面临被解雇的命运。

政府的解散令很自然地引起了军队的反抗。艾尔哈特的海军旅奉命在柏林附近的多不里茨集合,执行解散军队的任务,但他拒绝执行命令。这个做法得到柏林卫戍区司令吕特维茨的支持。3月10日,吕特维茨向总统提出最后通牒性的政治要求。第二天,国防部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解除了吕特维茨的职务,并下令逮捕卡普和其他政变参与者。这个行动迫使国防军提前行动,然而卡普和吕特维茨的政变准备工作并未就绪。当政变分子开始进军时,国防部部长诺斯克请求国防军军官们保护共和国,但为汉斯·芳·赛克特将军所拒;他不答应对政变分子采取任何行动,他说:“军人不能向军人开枪。”

为了维持政府运作的能力,政府离开了柏林。在此之前,政府曾要求居民举行大罢工。政变分子成立的反对派政府最后不免失败。官员们的观望态度和全国性的大罢工,使卡普的反对派政府处于瘫痪状态。3月17日,政变彻底失败。政变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卡普与吕特维茨逃出柏林,前往瑞典,艾尔哈特旅逐渐结束行动。在20日,政府从斯图加特重返柏林。国防军这次政变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921年10月5月,希特勒在党内建立军事组织——冲锋队。冲锋队是纳粹党的武装恐怖组织。最初主要从事破坏革命运动冲击其他党派群众集会等活动。1923年1月27日至29日,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劳工党(简称纳粹)在慕尼黑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之前,该党只举行领导成员大会,并且是以秘密方式集会。28日突击队在马尔斯费尔德集合,阿道夫·希特勒为突击队举行首次授旗仪式。在党代表会上,希特勒要求废除凡尔赛和平条约,并在会上高喊“打倒11月的罪犯们”。

1923年4月,法国占领鲁尔区之后,德国政府几乎无能为力,只能做消极反抗。这时,国防军却为发生武装冲突做好了准备。它悄悄地招募临时志愿军,以扩大军力。另外,国防军还非法打开武器库,这些武器库是他们违反凡尔赛条约私下偷建的。临时志愿军伪装成工人队伍,一时达到相当可观的数目。仅设在柏林的第三军区就有1.8万人,编成27个分队。整个部队自称“黑色国防军”,实际上是在替秘密动员作准备。

1923年5月1日,为了破坏社会民主党的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希特勒与他组织的“祖国武装团体工作协会”发动了一场武装游行,2万名希特勒党员列队进入奥伯维森费尔德地区。希特勒声称左派即将发动政变。希特勒的党徒被值勤的巴伐利亚邦警察和国防军解除武装,于是希特勒的操练行动只好变成一场游行和集会。希特勒或许想发动政变,但这种近乎叛国的罪行并没有受到追究。此后几个星期内他暂时隐遁起来,继续筹划这类行动。

随着纳粹党羽翼渐丰,纳粹党开始密谋夺权。1923年2月,纳粹党与几个极右团体组成了以希特勒为“政治领导”的祖国战斗工作联盟。9月,又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德国人战斗联盟”。其任务是推翻魏玛共和国,并摧毁凡尔赛和约。11月初,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领导层与前德国陆军参谋长鲁登道夫串通一气,密谋策划在巴伐利亚建立法西斯政权,然后组织向柏林进军,夺取全国政权。

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军国主义分子鲁登道夫的支持下,率领法西斯武装的冲锋队员包围了在慕尼黑东南郊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并强行冲进正在举行集会的会场。当时巴伐利亚州长官冯·卡尔正在向3000多名听众发表讲话,这一行动使会场一片骚乱。希特勒在戈林、赫斯等人的簇拥有下走向讲台,叫喊“国民革命已经开始了”。

希特勒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发动政变,但不久这次政变便流产了。随后,希特勒扣留了州长卡尔、驻军司令洛索和警察局长泽塞尔上校,向他们宣布巴伐利亚州政府已被推翻,他自己将出任德国政府总理,鲁登道夫担任全国军队的领导者,威逼他们3个人担任巴伐利亚的摄政者、陆军部长和公安部长,甚至拔出手枪相威胁。之后跳上讲台欺骗群众,说这3个人已同意和他一起组织新政府,并将组织对柏林的进军,以“拯救德国人民”。

与此同时,一个亲希特勒的武装团体与正规军发生冲突,希特勒离开啤酒馆前去处理,卡尔等人趁机溜走,并改变了“同意”希特勒暴动的态度。为挽救局势,11月9日下午12时15分,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率领大约3000名冲锋队员,从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向慕尼黑市中心进发。

之后,暴乱者遭到警察部队的阻击,16名纳粹分子被打死,游行队伍一片混乱。希特勒不顾死伤者,自己登上汽车逃向一个朋友的别墅。11月11日警察在那里逮捕了希特勒,并把他关进兰茨贝格炮台监狱。鲁登道夫在奥茅昂广场被捕,受伤的戈林和赫斯逃到奥地利。这样,希特勒的“向柏林进军”以失败而告终。

巴伐利亚人民法院1924年4月1日对犯有谋反罪的希特勒、埃里希·鲁登道夫以及其他参与政变未遂案的被告人进行宣判。该法院提请将他们从轻判刑,因此虽然鲁登道夫的罪行证据很多,但仍被宣判释放。至于希特勒和其他几名被告则判处每人5年的监禁,这是最轻的惩罚,每人还被判罚款200金马克。不过,希特勒可以有法定的6个月缓刑的权利。这个审判法案从2月26日开庭之后,便引起德国国内外舆论界的极大关注。

在24天的审理期间,德国各大报纸均以头条大标题的篇幅报导发生在法庭上的一切事情,各家报纸都刻意着重报道希特勒在法庭上所发表的极具煽动性及蛊惑性演说以及对德国共和国的攻击,而且他滔滔不绝的讲话并没有被巴伐利亚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打断。因此,希特勒之名首次越过巴伐利亚邦的范围,而成为全国性的知名人物。

希特勒很成功地将这次对他叛逆谋反罪的审理变成一次政治上的免费宣传,使自己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此次审理仅在巴伐利亚人民法院进行,并未提交更高级的国家法院,原因是总统艾伯特对中央地方均权所做的让步。在这次审判中,希特勒被判在距慕尼黑60公里外的列锡附近的兰茨堡监狱服刑。

同类推荐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唐朝大才子

    唐朝大才子

    王旭穿入唐朝,发现这里没有大李杜也没有小李杜,没有刘禹锡也没有王维。大街小巷只传唱着他的诗,只记得他的名字。他还创作词曲,戏剧,小说,都风靡一时,令人津津乐道。
  • 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韩炯、姜静所著的英国皇室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
  • 夜湘汐

    夜湘汐

    远嫁匈奴的公主,临行前竟生下了一个女婴夜湘汐。人人都以为她是瑜嫔之女,不料她的身世特殊。成年之后,亭亭玉立,倾慕者无数。“湘汐,对不起"”嫁给我“一朝成为王后,母仪天下,不料她的身世又令她陷入风波。”如果有来生,我只愿与你做一对平凡夫妻“纵观全书,一位传奇女子的一生。读者交流群:308333995
  • 群雄逐鹿之大明王朝

    群雄逐鹿之大明王朝

    历史教授李行意外身死,投胎和朱重八成了发小,从此追谁朱元璋转战南北,纵横沙场......王朝初建,天下已定,还让历史重蹈覆辙吗?一丝怀疑,一场矛盾,几许恩怨,一场强权之争已在所难免.......
热门推荐
  •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以及当今潮汕商人和商业文化的介绍,剖析“潮商”这个中国商业史上一个独特群体的经商赚钱绝招,提炼其延续百年的商业理念及商业文化。
  • 天机神行

    天机神行

    天道无边藏玄机,神将乾坤颠倒行;中土大家族的三公子,落魄于边荒之地,混迹于小宗派内做杂役,一步步修炼成为至尊的故事。一本好书犹如一杯茗茶,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甘醇。
  • 蓝色黎明

    蓝色黎明

    星空永远都是那么璀璨夺目,浩瀚无垠,神秘令人向往。渺小的人类在自己自大贪婪下,终于爆发了人类与机器人间的战争。在与人类自己创造的机械生命体大战后,人类死伤殆尽,伤亡惨重,人口锐减。大战十年,机器人主动停止攻击,在南极建立钢铁城市:泰坦。战后第九年,外星生命体出现在地球,是友是敌?走向灭族之路还是能侥幸生存下去?
  • 雷霆战机之地球崛起

    雷霆战机之地球崛起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类心灵,一样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样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浩瀚深邃的无垠星域,光怪陆离的宇宙奇观,让我们的祖先心灵震撼神往凝视,诞生出了无限的狂想和灵感,启迪和激发了现代社会文明的科学技术。人类不断地磨砺科技这把快刀,准备踏入宇宙这片黑暗的丛林。当人类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简陋的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时,就开始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向刘慈欣先生致敬。
  • 凹凸世界之赤炼妖瞳

    凹凸世界之赤炼妖瞳

    你们都说我是神,是凌驾于万人之上的不死之神,却从不会知道不会死亡其实是一条禁锢着我的锁链,一次次的死亡,一次次的忘记,一次次的复活,体验到的是记忆被剥夺的空虚以及重复死亡的痛苦。可是似乎唯有你们,即使这样也从不会放弃我,哪怕恨得也好,爱的也好,至少让我记得刻骨铭心,记忆会消失,但爱的感觉不会变,忘记没有关系,但是记得再次爱上。
  • 祀风师乐舞(九功舞系列)

    祀风师乐舞(九功舞系列)

    [花雨授权]他代表不祥的婆罗门花,冷漠、残忍,但是比谁都寂寞。她却像春天开的樱花一样,虽然死了依然以守着他而感到快乐。因为一个被天诅咒的血缘,他们曾经失去了彼此。不甘心啊,他决定要让她重生,不能为人,也要为妖……
  • 天使和exotfboys的奇缘

    天使和exotfboys的奇缘

    这本书讲了exo,tfboys遇见了一位长相甜美可爱的天使。有三个人写,作者:颜辰曦,冒泡:作者男票苏默晨,副作者:作者闺蜜艾语晨。
  • 逆世转命

    逆世转命

    一片充满魔幻的神奇大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至尊,这里是人、魔、妖共尊的舞台,且看楚天的爱、恨、情、仇,如何从下层贱民逆袭至尊之路,成就夸古伟业,一统奇幻大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不要让花儿在沉默中谢去

    不要让花儿在沉默中谢去

    一群青春激情心态未必成熟的青年们,在亲情、友情、爱情的磨砺下,演绎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茫茫人海中,青年律师杨阳和善良执着的丁宁邂逅于美丽的雨巷,朦胧之中擦出爱的火花。初入社会的薛菲菲,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最终却因为一个意外一步登天,在生活充裕的同时,感情却又陷入空虚。一场从天而降的车祸改变了陈子健的人生轨迹,一个偶然的机会,杨阳成了他的律师,在职责、道义、爱情面前,做着两难的抉择。出身富贵的光子,在经历了家庭矛盾激化、感情出轨、事业不顺的重重打击后,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整日蒙头大睡,难以面对现实。自幼缺失父爱的刘梓琳,在收到父亲留下的点滴呵护时,泪流满面,抱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