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4500000008

第8章 我的“三农”情缘(2)

我国农民具有知足感恩的高尚品性。农民对待大事小情,对待邻里乡亲,对待国家社会,更多的是豁达大度。农民在忙碌中得到乐趣,在劳累中寄托希望,很少发牢骚,很少有怨言,给点肥水就长苗,给点阳光就灿烂。播种是为了收获,丰收了就心满意足,始终抱着一颗平常心,生活得平淡而踏实,没有不切实际的奢望。农民对关心、支持和帮助他们的人,总是想着回报。我曾多次到山区和偏远地区考察“三农”工作,那里农村发展缓慢,农民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更为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过着贫苦辛劳的日子。有时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我和同事们去看望慰问他们,他们从不叫苦和埋怨,只说“感谢”。当国家给他们一定的扶持时,他们的知恩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我内心里不仅是敬意和欣慰,还有伤感和愧疚。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粮价每提一分、补贴每增一点,他们都打心眼儿里知足和高兴。当他们乐道“种地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低保有补助、养老有保障”时,满面洋溢着幸福和感恩的笑容。人生之苦在于心之不足,人生之累在于心之不宽,知足心宽的人不苦不累啊!可以说,广大农民群众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都是党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我们讲爱民、亲民、利民、富民、安民、护民,万万不可忘记了农民;农民对社会的贡献,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推崇和尊敬。如果我们多想一想自己是谁、来自哪里、根在何方,或许就会大大增加对“三农”的认同和情感。其实,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农民并不陌生,或许我们自己,或许父辈乃至祖辈,都曾是农民;同农业并不生疏,或许我们自己,或许父辈乃至祖辈,都从事过农业;与农村并不遥远,或许我们自己,或许父辈乃至祖辈,都来自农村。追根溯源,我们与农民血脉相通,我们与农业血肉相连,我们与农村血缘相亲。农业是我们的生存基础,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村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农业艰苦劳累,但干农业充实快乐;农民憨厚率直,但交朋友实在真诚;农村条件艰苦,但田园生活回味无穷。支持“三农”事业,不正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吗?从事农业农村工作,不正是我们与“三农”的深深情缘吗?

○一米一粟寄深情,源头活水根在农○

在我的“三农”人生中,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度短缺的特殊灾难,目睹过“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被动局面,参与过推行大包干、粮食大丰收的激情岁月,面临过农产品“多了少、少了多”的尴尬状态,也见证过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的黄金时期。这些经历,丰富和加深了我对农业和农民的切身感知。我深知农业的重要和农民的情操,也深知农业的艰苦和农民的艰辛;我了解农民的希望和期盼,也了解农民的诉求和不易。我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的生产经营受到严格限制,规定只能种什么、只能养几只鸡,否则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有些地方甚至不许农民耕种自留地和养护自留山,对农家的婚丧嫁娶也有种种限制。实际上,农业的事情既繁多复杂,又简单明了;农民的诉求既多种多样,又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要求生产经营自主权和管理民主权。有些农业问题和农民诉求的解决,有时候说起来殊为不易,做起来又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要用政策和制度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农业政策、农村制度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罕见的连续十年增产,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连续十年以较快速度提高,连续四年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这样的佳绩来之不易,饱含着农民的奋力、政策的动力、科技的推力、部门的合力和老天的助力。正因为有了增产增收的丰硕成果,城乡居民的饭碗才端得更实更稳,扩大内需才有了扎实基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才更有底气,应对各种天灾人祸才更有力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农耕文化中,脍炙人口的“湖广熟,天下足”、“中原丰,粮仓盈”、“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东北大粮仓,囤满喜洋洋”,耳熟能详,世代相传,表达了人们对吃饱肚子和粮食安全的关切和关注,体现了中华民族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理性和理念,至今仍具深刻启迪。

2011年12月26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大会,授予产粮大县的奖杯,很好地表达了粮食和农业的重要意义和特殊地位。精心设计的奖杯以古代炊具“釜”为主体造型,以代表丰收的金黄色为主色调,表达粮食丰收托起国人饭碗的深刻意蕴;三根立柱代表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也象征着政策、科技、设施装备等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底座两层八个立面绘有从古代农耕到现代农作的标志性图案,标识着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演进趋势;整个底座以“四平八稳”寓意农业基础牢固,以“四面八方”昭示各方协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再次印证了政策是农业的生命线。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顺势而为推进政策创新,坚持不懈推进制度创新,扎实有力推进工作创新,确立了科学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构建了系统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形成了明晰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建立了高效的农业农村发展推进机制。我们全面取消“农业四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按地亩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行“农业四补贴”,开创了政府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彻底放开粮食购销,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措施,构建了农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取消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中西部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实行主产区财政奖补,建立了促进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激励机制;实施林业、草原等生态效益补偿,探索了生态建设保护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率先在农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城乡居民的平等权利进一步体现。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确立,归根结底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符合了农民的期盼,满足了农民的意愿。农民和基层的创造和需求,是我们制定农业农村政策的基础和智慧源泉。离开这些,农业农村政策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基层蕴藏着解决“三农”问题的真知灼见。在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折服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他们有着处理问题的丰富经验和办法,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传达上级繁复的精神和要求,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基层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能用最炽热的情感化解农村冰冷的隔阂和纠纷。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在长时期艰苦的磨砺中,对农村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切身的感受、思考和比较,所以才有结合实际的创新、创造和创举。有些在办公室里想不出、想不通的问题,有些在多次会议上难以解决、议而不决的问题,到基层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就豁然开朗了。有时我们苦思无策的事情,基层已有创新;有些我们困惑已久的问题,基层早有答案;而有时我们担心出现的情况,基层却并未发生。正因为如此,农业农村工作不少全国性会议选择在市县开,而且经常开现场会,就是为了汲取群众智慧、总结基层经验,藉以典型示范带动。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1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一号红头文件承载着让13亿多中国人吃饱穿暖的“一号”使命,蕴涵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三农”的“一号”深情,寄托着农民对幸福生活的“一号”向往。但一号文件之源在农民的创造,一号文件之根在基层的探索,一号文件之本在农民的福祉。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顶层设计,绝不是凭空臆想的。只有从时代深处体察农村的脉动,从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的态势,从神经末梢感知农民的希求,才能使我们的决策有大地的厚度、胸怀的广度、心灵的温度和普惠的力度。

基层萌动着推进农村改革的燎原之火。农民是农村改革的主力军,农村重大的改革举措往往来自农村基层的先创先试。发端于安徽的减免农业税费的探索,就为全国改革农村税费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创造大包干经验的安徽农民,又以“吃螃蟹”的精神闯出了一条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的路子。我在安徽、江苏农村调研,曾被农民对减免农业税的强烈渴望深深打动。许多农民说,以往我们依法缴纳农业税是应该做的,但现在社会进步了、国家实力增强了,我们要求减免农业税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为了让农业农村更好地发展。面对农民的呼声,省里几次开会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农村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不合时宜的、歧视农民的、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陈规。于是,继安徽省之后,江苏省做出了在全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决定,向全省农民发出公开信。应该说,我国农业税费改革的试点和探索在安徽,推进和推广在江苏。2006年1月1日,国家正式废除了征收农业税的法律规定,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河北灵寿县青廉村一位农民亲手铸造了一尊“告别田赋鼎”。这尊巨鼎刻着铭文:“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这些年来,我们尊重农民和地方的首创精神,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注重实施中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循序渐进。我们坚持稳定而不折腾,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完善而不跑偏,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创新而不停滞,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基本经营制度拓展到林地和草原。还是基于农民的呼声和探索,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建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实践一再证明,改革的真正动力,始终植根于基层和民众之中。

同类推荐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如果没有归途

    如果没有归途

    阿鹏叔将自己的生活、旅途、主张,通过梦境、恰好、素昧、如面着四个部分娓娓道来。他说,人生总有新的命题,出现在你顺流而下或逆风而行的时候,像是不可拒绝的任务,接受、执行、毫无余地,不等人回神。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外企到私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国企铁路工人到有声杂志创办者,他习惯于为自己贴上一个个标签,再逐一撕下;他自觉自己是个拧种,但从不后悔。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归途的旅程。如果没有归途,我们是否终将后会无期?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

    二十余篇来自农家书屋的优秀征文,体裁丰富多样,主题立意、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从各个侧面展示了杭州市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状态。杭州市的农民朋友在书中孜孜不卷地汲取营养,发掘致富途径。新一代农民正在用知识创建自己的美好温馨家园。
热门推荐
  • 蓦然回首之有爱难寻

    蓦然回首之有爱难寻

    这是一部无法在阳光下展现出来的爱情,得不到任何人的祝福,也得不到上天的认证,只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只是一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一种生活,低端,接近要被生活淘汰的边缘。。。
  • 血魂噬天

    血魂噬天

    血魂出,万物灭。陈言误得血魂箍,修炼血魂决。血魂箍,奴控天下。血魂决,炼血炼魂。
  • 最美的夏天——完美年华初相见

    最美的夏天——完美年华初相见

    穷苦女生夏天晴因给妈妈看病,耽误了入职考试,没能实现理想,成为模特。但在这时,一个大大的惊喜降临在了夏天晴身边——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公司,要面试招员工!夏天晴决定去试一试,如果成功了,就可以有钱供妹妹上学,给妈妈治病了!在新源大厦,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又会有怎样的虐恋呢?敬请期待吧!
  • 星座物语之爱之初

    星座物语之爱之初

    天上坠落了十二颗星星,蓝色的光芒闪过夜空,十二星座坠落到了地球,十二星座分为四大属性,要想回归圣宫,只有四大属性合为一体,才可以回归圣宫,四大属性一一决斗,十二星座各有自己的魔力,大家为了回到圣宫,强夺其他星座的星石。十二星座自相残杀。
  • 星际老爸养女记

    星际老爸养女记

    你初遇时,只是淡淡的一眼,便确定她是他的唯一。于是便不顾一切的去占有了她。虽然最后她离开了他,但是他觉得不后悔。第一次看到他,便觉得这个人很危险,于是便不顾一切的逃离他的身边,但最后却发现还是坠入了他的温柔乡。
  • 花韵——迷失的眼泪

    花韵——迷失的眼泪

    一个神秘的组织,一个神秘的宣言引出了一段神秘的故事,本书qq群419926977,我要挑战极限,欢迎读者说出你要谋害目标的名字,以及一样必须用到的道具或者必须在那个场景杀人,小编会随机抽取要求来实现的。我敢挑战你,你敢来吗?
  • 黑玫瑰色的彼岸

    黑玫瑰色的彼岸

    小篇我已经决定不写了,所以别进。。。。。刚刚才回国的苏水遇见了义新靳,义新靳讽刺的说:“你早该死了。”伸出手把苏水推下楼,苏水没有反抗,这是她欠他的,她宁愿被他亲手杀死,苏水从四楼掉了下来。而他唯独对她沒有丝毫连悯之心,只有另一个他,像天使一样守护着她。人各有心而他们的心在哪?
  • 夜未央昼未至

    夜未央昼未至

    两个逆改命运的人。一个微小事件。翻天覆地的变化。化腐朽为神奇,让过去死在来时的路上。一切安然有序,重新开始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只梦凡华

    只梦凡华

    “面痴宝宝,你必须和我干……”白一凡捂上许安辙的唇,邪魅一笑:“可是,我比较想干你。”白一凡的肩上挨了重重一锤。“你个流氓!你要和我干,我想干的事!”“比如,你?”白一凡又尝到了许氏白眼的滋味。“一起看夕阳日出,在夏季的海滩上奔跑……还有整夜的和我聊天。”每段青春都有终点,每寸温暖都有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