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5400000008

第8章 班昭 中华第一女历史学家

一 出身显贵,诗书世家

班昭,又名班姬,字惠班。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女儿,班固与班超之妹。少年时即博学,有才女之名。父兄编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继承父兄遗志,继续《汉书》的整理编著工作,并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而且班昭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是参与“二十四史”编撰的唯一女史学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的远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班氏家族居住在长江流域。根据历史记载,班氏先祖叫班壹,原本是楚国人,秦统一六国时,班氏家族从南方迁到陕西扶风(今扶风县)。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为躲避战乱,班壹迁居楼烦(今山西宁武),以畜牧起家,有牛马羊数千群。到西汉时,班氏家族财力雄厚,“出入弋猎,旌旗鼓吹,俨然帝王景象”。

班壹之子班儒,曾任侠州郡官吏。班儒之子班长,官至上谷太守。班长之子班回,官至长子县令。班回之子班况,官至左曹越骑校卫。汉成帝初年,班况之女被封婕妤,即历史上著名的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因“班婕妤”之故,班况迁居长安。班况生有三个儿子,均大有作为,其中第三子班稚,即班彪之父,为汉成帝时朝臣,被封为广平相。

班昭的父亲班彪,青年时代适逢王莽之乱,作《王命论》劝说占据天水称霸一方的隗嚣支持光武帝刘秀统一中国。隗嚣不听,班彪遂离开隗嚣,投奔割据势力窦融。窦融崇拜班彪美德,非常器重班彪。班彪为窦融出谋划策,并劝窦融归顺刘秀政权。窦融追随刘秀,东征西讨,成为东汉开国大将军,班彪也为东汉统一立下大功。光武帝刘秀为此召见班彪,准备重用,但班彪因为身体不好,不愿意做官。班彪虽然因病未能担任高官,但时有奏言,如《复护羌校尉疏》《上言选置东宫及诸王国官属》《奏议答北匈奴》等,对时政多有建言。而光武帝刘秀和大将军窦融非常器重班彪,对班彪的奏议多有采纳。

班氏家族家谱清晰,绵延不绝,历代长子或为地方大员,或为朝廷重臣,其他子弟也显贵无比。由此可知,从远祖到班彪,班氏家族既是有着几百年辉煌的巨富贵族,同时也是积淀几百年的诗书世家。史载班彪“家有赐书,内足于财”。也就是说,光是存书,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班彪育有二子一女。二子分别为长子班固,次子班超,一女即班昭。班固撰写《汉书》,班超出使西域,都是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中的大事件,为中华民族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这样的贵族家庭和诗书世家,为班昭成为一代才女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历史学家,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 继承父兄遗志,完成《汉书》巨著

班彪因为身体不好不愿意做官,但他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历史典籍,加之家中藏书甚富,于是专心于史学,准备像汉武帝时的司马迁那样,撰著出千古不朽的历史巨著。

汉武帝时司马迁撰著的《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代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后来,著名学者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都曾缀集时事,或补之或续之。其中,褚少孙(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先人)对《史记》最为痴迷。司马迁死后,所著《史记》有十篇散失,有目录无书稿,褚少孙按照目录补写了出来。虽然褚少孙呕心沥血,但仍被人贬之为“言辞鄙陋,非迁本意”。其他人,如刘向刘歆父子、冯商、扬雄等,或自撰或奉诏,都对《史记》做了补写和续写工作,力图把汉武帝之后的汉代史事,按照司马迁的笔意续写出来,但续写之作都与司马迁原著相差太远。

博学多才的班彪,也非常钟爱《史记》,并对《史记》及续写《史记》的情况作了细心的考察。对于司马迁的《史记》,班彪一方面赞扬司马迁“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另一方面又批评司马迁不与孔子同是非,背离了“五经之法言”,“大敝伤道”。对于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人的续作,班彪也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司马迁之书”。

于是,班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又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但“不为世家,唯纪、传而已”。实际上,这也是续《史记》之作。公元54年,班彪去世,享年52岁。

班彪去世后,22岁的班固自太学返乡服丧。班固自小博览群书,九岁能写文章,16岁入太学,史载他“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回乡服丧的班固搜集父亲的遗稿,继承父业,继续撰写《汉书》。公元58年,有人告发班固“私改国史”,班固因而被捕入狱。弟弟班超向皇帝说明班固修《汉书》是为了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并无毁谤朝廷之意。汉明帝令班固将所撰《汉书》呈上,阅毕,赞许有加。汉明帝看到班固有修史之才,遂允许班固进入东观藏书阁(东汉皇家储藏档案、典籍及编校图书之地),任典校秘书,主持校勘典籍,并敕令班固可参阅东观藏书阁的皇家典藏,完成其父所著的《汉书》。同时,汉明帝下旨由国库支银,资助班固编撰《汉书》工作。由此,班固编著《汉书》由私人修史变成奉诏修史。

公元79年,汉章帝召集当代名儒在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此即历史上大大有名的白虎观会议。会议持续开了一个多月,遇有争论,辩难之后,汉章帝亲自裁决。在这次会议上,47岁的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旨把讨论结果整理总结成历史上有名的《白虎通义》一书。

公元82年,经过25年不懈努力,班固基本完成了《汉书》的写作。《汉书》上起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迄王莽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计一百卷(今本依唐人颜师古注本为一百二十卷),八十多万言。它的内容丰富,包括“纪”、“表”、“志”和“传”等四大类,真实生动地记述了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间的史实,还详细追溯了上古以来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无论在反映的内容上还是在编纂的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中国史学史上又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成就。

汉和帝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母亲病故,57岁的班固辞官守孝在家。这时,大将军窦宪率兵北伐匈奴,班固跟从窦宪出征。窦宪率军深入沙漠,大破北匈奴。大军凯旋,在燕然山刻石记功,铭文出自班固之手。班固另撰有《窦将军北征颂》,对窦宪北征匈奴大加歌颂。公元92年,窦宪因跋扈恣肆,被汉和帝逼迫自杀。身为窦宪幕僚的班固也被逮捕,日加笞辱,禁锢而死,年61岁。此时所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遗稿散乱。

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汉和帝下旨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汉书》。这一年,班昭43岁。

由于自幼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和不凡的家庭教育,加之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班昭很早就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和写作功底。汉代风俗崇尚早婚,班昭14岁嫁予同郡曹世叔为妻,曹世叔不幸因病早死,对班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班昭以坚强的意志对待生活,含辛茹苦养育儿子曹成成才。

班昭受命续撰《汉书》后,长期居于东观皇家藏书阁,手不释卷,广积史料,勤奋笔耕,盛暑挥汗,篝灯呵冻,孤灯寒月,长夜不眠,经过数十载艰辛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汉书》的著述。

三 史学著述的开拓创新

班固在世时,班昭就协助他,参与了《汉书》的纂写工作。班固去世后,汉和帝下旨让班昭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续撰《汉书》。对班昭来说,那是继续以前的编撰工作,所以续撰《汉书》得心应手。班昭续撰《汉书》,主要是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班固《汉书》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一志,即《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和《天文志》。至此,历经40年的编撰工作,整部《汉书》终告彻底完成。《汉书》问世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和《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除整理、续写《汉书》外,班昭在传播和普及《汉书》方面,也颇有贡献。当时,许多人对《汉书》不是很了解,班昭就开课讲解。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也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并诵读《汉书》。

班昭八表中的前六表主要是谱列西汉王侯世系。《百官公卿表》是记秦、西汉官制沿革以及西汉公卿大臣在宦海中的浮沉。《古今人表》从上古的太昊毖羲氏起,到秦末的陈胜、吴广止,把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知名度高的人物,分为三品九等排列。

班昭的八表系借鉴司马迁的《史记》而设。《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汉书》沿袭《史记》体例,略作调整,“书”改称“志”,去掉“世家”,以其内容入于“传”。在八表中,前六表与《史记》之表相比,除起讫各异外,基本相同,后二表则为《史记》所没有的。上述各部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相辅相成。《汉书》中的各种表,删繁就简,将本纪、传、志等简单化、提要化,勾勒历史事件的主要线索和历史人物的轮廓,概括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从而弥补了其他部分的不足,也保留了不少重要的资料。所以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幾指出,“表”有一目了然的效果。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万斯同也对表给予了肯定,他说:“表立,然后纪传之文可省。读史不读表,非深于史者也。”

史学著述贵在开拓创新。《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就是这样。前者开了正史中专门介绍职官制度的先河,后代史家的《百官志》《宰辅表》《职官志》《官氏志》等,追本溯源,无不发端于此。

班昭的“表”和“志”反映了我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沿革和发展规律,为今天我们研究历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古今人表》虽有内容不完备和评论失当的毛病,但它不以地位定高下,而以人品分等级,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进步倾向。此外,该表把孔子列为上圣,把孔门弟子三十多人列为上等,对研究东汉的思想倾向有益。总之,《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在史学研究中开辟了新的探索领域,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史学宝库,使我国古代的职官制度、思想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四 一代才女,文采斐然

班昭的德才深得汉和帝的器重。班昭年轻的时候,汉和帝就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诸嫔妃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天文、数学。班昭学识渊博,教授得当,深受汉和帝及后妃们的尊重,从而声名大振。班昭丈夫姓曹,人们便尊称她为“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尊称为“大家”。丈夫死后,汉和帝赏识班昭的才华,让她供职宫中,教皇后和嫔妃们读书。

班昭一生勤奋笔耕,著述等身。据史籍记载,她的儿媳丁氏曾将她所著赋、颂、铭、谏、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编撰成集,名之曰《大家赞》。《隋书·经籍志》载有《曹大家集》三卷,以及她为《汉书·列女传》和班固的《幽通赋》所作的注文等。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大多数著述都失传了。除《汉书)八表外,流传至今的仅有《上邓太后疏》(载《后汉书·列女传》)、《东征赋》(见《艺文类聚》二十七)、《针缕赋》(见《艺文类聚》六十五)、《大雀赋》(见《艺文类聚》九十二)和《蝉赋》(见《艺文类聚》九十七)。其中多数已是残篇。

班昭的赋,多是奉命应时之作。每当外国向汉朝进贡珍禽奇兽、珠宝异物,朝廷就令班昭即席歌颂一番,然后歌舞赏酒。因此,这些赋不免有夸张的歌功颂德之辞。例如,《大雀赋》通过对大雀自西域飞翔万里而来的描述,歌颂大汉威德使天下归心。但也不乏精彩的力作,如《东征赋》感情真挚,一气呵成,质朴自然,没有斧凿痕迹,它被完整地保留至今,绝不是偶然的。又如《针缕赋》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把针的形制、性能、功用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

班昭的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如《上邓太后疏》一文语言委婉,以情动人,行文酣畅,如行云流水,广征博引,说理透辟,读来饶有趣味,引人入胜。

班昭续撰《汉书》期间,哥哥班超出使西域并任西域都护已经三十年之久。公元100年,即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儿子班勇随西域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

文章表达出一种浓浓的叶落归根的意愿,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朝廷不加理会。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和怜悯,于是她给皇帝上书,恳求汉和帝允准班超叶落归根。

班昭的上书,充分发挥了她的文学才能和说理技巧,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汉和帝览奏,为之戚然动容,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班昭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五 影响深远的“女圣人”

班昭还著有《女诫》七篇,即“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约一千八百多字。该文告诫妇女遵守“三从之道”和“四德之意”,班昭因此被封建正统学者尊为“女圣人”。

虽然《女诫》中存在不合理的内容和消极的一面,但也蕴含着某些合理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有价值的一面。例如,在“夫妇”篇中,她对社会上一般人“但教男而不教女”,即不让女子读书的做法深为不满,认为在学习和读书上,女性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八岁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这较之封建社会后期流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教当然是进步的。又如,在“敬慎”篇中,她指出夫妇双方有“恩义”的一面,这是封建社会中被压抑、被扭曲的夫妇恩爱关系的流露与反映。她以抒情的笔调写道:“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夫妇要互敬互爱,不要打骂和争吵,否则,“何义之存“?”何恩之有”?必导致“恩义俱废,夫妇离矣”的悲剧。再如,在“妇行”篇中,她强调“择辞而说,不道恶语,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这对于维护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以及保持身体健康,都是有利的。

班昭的《女诫》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女诫》的写作形式,也成为后人的模板。如唐代女子郑氏,以接近《女诫》的形式,编写《女孝经》十八章,另一唐代女子宋若华在《女论语·序》中开门见山地说,她的书是仿《女诫》而作。明人徐氏在《内训》中说:“世惟取……曹大家《女诫》为训。”清人陆析在《新妇潜》中也沿袭《女诫》的思想。

《女诫》传播到近邻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成为这些国家封建伦理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日本德川时代,著名儒学家贝原益轩所撰《女大学》的许多内容,追溯其源,均存在于《女诫》中。又如,公元7世纪后半叶,《女诫》全文和《后汉书》被正式列为高丽太学和民间各种教育中的必读教材。而在越南黎氏王朝,《女诫》在社会各阶层中亦有颇为广泛的影响。

在史学和文学园地上长期辛勤耕耘的班昭积劳成疾,大约在汉永宁元年,一代才女和史学家班昭,留下丰硕的著述,告别人间,永远地走了,享年七十二岁。她的丧事很隆重,皇太后也素服举哀,表示悼念。

班昭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她既有女儿的深情、妻子的温存和母亲的慈祥,又有史家的勇气、诗人的激情和作家的才华。在妇女没有任何权利的封建社会,她以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对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同类推荐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夙愿卿安

    夙愿卿安

    血海相见,他白衣,她褴褛。仙山琼阁,朝乾夕惕。十年期满,风云起。寒玉泪,长生笔,缚骨毒。鳳泣血涕,彼岸长生。这手中利刃剧毒,可行侠亦可作恶。原来所谓尘缘恩怨,不过一念执着。有人立誓一诺,百年苦守;有人惊鸿一瞥,半生萧索;有人回眸一笑,生死相随......是对是错,是明知故犯,是爱恨两难。动情的人最脆弱,无情的人才最强大有些人,就算粉身碎骨也不放手。有些路,终究,是不能回头的......
  • 时间和距离真的可以冲淡感情

    时间和距离真的可以冲淡感情

    初中三年,我们之间有着不同的变化,初一,我们打打闹闹,初二,我们似乎有点成熟,初三我们保持沉默,有一次,我们保持我们之间一个礼拜谁都么有说脏话,还有一次,我们像仇人一样,一个拜都么有说话,一场先是搞笑的人为真实笑话,后来又是一场淡淡的人生,彼此……………………结果会怎样呢?快来看看吧,探个结果吧,发个评价吧,一定让你们觉得足够精彩!!
  • 净土圣贤录续编

    净土圣贤录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各自安生

    各自安生

    与黑衣组织对决终于结束,生活依然要走下去。有些人仍囿于剧情的影响走不出困局,有些人却决定放手远离。男主角不是只有热血的侦探少年,女主角也不应千篇一律是温柔的天使少女,感情更不只有青梅竹马的模板公式。我想写的是四年时光所带来的改变,以及那些从未改变的初衷与坚定。脑补有,OOC有,CP不定,慎入。
  • 万古邪皇

    万古邪皇

    千年梦回,两界战争;上古魔魂,今日重燃。一线天,天机显,万年因果今朝偿!一个平凡的人,一段不平凡的路。林溪由一介凡人踏入修真界,体内先天虚气可与大道互鸣,造化丹诀成就了他无上丹术,蛮神传承让他肉身战真仙,本源阵法助他破尽万法。
  • 废材魔兽美男团:教主追妻

    废材魔兽美男团:教主追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职业杀手,却穿越到了一个受尽欺凌,说话结巴的苦儿身上,明明是主人家却要看别人的脸色,废物痴儿?鸠占鹊巢?只有斗气与魔法双修的人才有机会让九尾狐仙临幸选主?不好意思,这只笨狐狸已经被她收在手下,不过,谁来告诉她,这个动不动就以死相逼的少年真的是九尾狐仙?还有她左眼上的七芒星写轮眼,跟左手手背上那个七芒星图案有什么秘密……为什么别人家穿越都是美男在手天下我有的华丽画面,而到了她这里就只剩下蠢到家的笨狐狸,和纯善无害的独角兽,再不就是单细胞得一个谎话能信一百遍的精灵小正太,不过,那个蛇精病一样的什么邪教教主是怎么回事?!一直缠着她是怎样?说好的穿越之路强强强呢?心好累……
  • 绝世杀神

    绝世杀神

    一代杀手之王穿越异界重生会掀起异界怎么样的腥风血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霸气凛然唯吾独尊!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帝王一怒伏尸千里。杀神一怒苍生哭泣!我心向恶,苍生何尔?
  • tfboys十年之我心依旧

    tfboys十年之我心依旧

    片段一:“你不相信我么?”女一。“事实都摆在眼前了,你叫我怎么相信你。”王俊凯。“呵,终究还是这样,没有信任的爱情,我——不——稀——罕。”女一。片段二:“你竟然为了她打我,呵呵,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女二咆哮着。“我……小夏夏……对不起。”二源。“对不起有什么用,你还是相信了她而不相信我,我们……就这样吧。”女二。片段三:“千玺……,你……你们在干什么?”女三不可思议的说。“不,不是你看到的那样,听我解释啊!”千玺。“好了,你们够了,我只相信我的眼睛”女三。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坎坷,流过多少次眼泪,上帝会保佑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么?想知道,去看看整本吧!
  • 云散人散

    云散人散

    他是一个辞职的高智商刑警,他有一个可以把他一生交给她的人,她非常喜爱看悬疑,就在不久后,她因为好奇跟踪了一个人,结果。。。被神秘杀害。他就励志又当刑警,从最基层做起.........
  • 吸血殿下:后来,悲欢如雪下

    吸血殿下:后来,悲欢如雪下

    浅血蝶曾犯下了滔天大错,一场禁忌的爱情,因为她的执着,终于落到害人害己的结果,落下序幕。她并不知道,因为掌控整个血族命脉的她昏迷百年之久,使血族危在旦夕,内战纷起。再次醒来时,一双眸子再也复不回百年之前的痛苦与魅惑。时过境迁,百年以后,她重新成为了血族的殿下。世界之大,万人皆知。血族轰动,俯首称臣。他抚上了她的脸颊,笑意一如既往的温柔:“血蝶,你是我的骄傲。”浅血蝶:“为什么你要支持我重回血族政台?”他好像很伤脑筋似地歪头想答案。然后趁她不注意,飞快地在她脸上占了下便宜,在她诧异的目光中笑意盈盈地直起身子,禽兽地说:“血蝶,你不明白,宠着你爱着你最后shang了你,才是我的的职责本分。”可是直到后来,她才明白,他并不是会永远无条件地守护着她,他给了她最痛的一刀。他看着她,字字带血:“浅血蝶,离我远一点,我不知道你那么脏。”再后来,她抛弃了一切权利,抛弃了他曾所有鄙视她的东西,悄然而去。即使他再想找回她也杳无音讯。而她,带着他们的孩子过着贫苦的日子,好像这一生就要这样过去……ps:最后结局是悲是喜呢,看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