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5600000015

第15章 三娘教子(1)

我的女儿顾大玉上学了,一年级的小学生,新书新本新铅笔盒,一切都是新的。上学,作为人生的体验,应该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留在她的记忆之中。

第一次上学,是件永生难忘的事情。

就我自己来说,许多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

我使用的第一个花书包,是母亲买了二尺红底白花的花布为我缝制的;第一个铅笔盒,上面有“木兰从军”的图案,是姐姐送的;第一块石板,是我到文具店自己挑的……那些很一般的东西,在我却庄严而神圣得无与伦比。

我所就读的北京方家胡同小学,是一所很老的学校,老舍先生曾经在这儿当过校长。学校的东边是女二中,南边是二十一中(我的丈夫是那里的毕业生),北边就是著名的国子监。方家胡同小学的教学是相当严格、相当不错的。我们家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让我去读,大概就是看中了它的古老和严格。

记得还没有开学,我们家的老七就怪声怪气地对我说,哈,您要上学啦,要上学啦……

他的意思很明白,进了学校就是马上了笼头,牛上了轭,就要老老实实受管制了,再不能水下房上,再不能天马行空。后来我也明白,进了学校,就要负起一份责任,挑起一副担子,就要认真在人生的道路上迈步走了。

第一天上学,是母亲送的我。母亲领着我的手,和我一同走在幽长的胡同里,我不明白为什么第一天上学还要人送,但母亲坚持要送。母亲的手在学校的门口将我松开,我在母亲的目光里向教室走去,记得当时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母亲,母亲站在早晨的阳光里,穿着旗袍,她向我挥手,鼓励我自己走进去……

很美好,很有意境的画面,成了永恒的一瞬,深深地嵌在脑海里。

今天,我的孩子也成了一年级小学生,我也拉着她的手向学校走去,我把这个时刻看得很重要,基于自己的经验,我穿戴得比较齐整,为的是将来孩子回想起这一幕的时候,她的母亲是一个很清晰很美好的形象。

顾大玉走在我的旁边,嘴里啃着一根大油条,啃得热烈而认真,满嘴满手都是油。本来她在家里已经吃过早点,走过小吃摊还雁过拔毛地要,我就只好买,她就一边吃一边走,很不雅观。我问她文具都带齐了没有,她说带齐了。我把她的裤子往上提了提,这孩子动手能力很差,都七岁了,还不会系裤带,不会系鞋带,还要穿松紧带的裤子,小孩子,没有胯,裤子就老往下掉。我嘱咐她,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下课要记着上厕所……

顾大玉说她现在就想上厕所。

我说,你在家不是尿过了?

她说,尿过了还想尿。

于是就找厕所,越找她越急,急得直跺脚,好像一泡尿立马就要装到裤子里了。我比她还急,身上已经出了汗,我说你憋到学校好不好,学校里肯定有厕所。她想了想说,行,就接着吃她的油条。走了不远,正好路边有个厕所,我让她去,她说她又不想去了。

我不知道她肚里那泡等不及的尿,这会儿工夫都化到哪儿去了。

有些窝火。

到了学校门口,也就是说到了我对上学记忆最初始的那一刻,我看了看身边的孩子,心里很有些庄严肃穆,想对她说点儿什么。但看着她那油嘴油手,看着那根本吃不下去的大油条,我却觉得哪里不大对头,找不到当年我和母亲的那种氛围和感觉。

有人送的,没人送的小学生们纷纷走进了学校,我蹲下来,正了正孩子的书包,又提了提她的裤子,不敢再说上厕所的话。我从顾大玉手里拿过那半根油条,她心里正巴不得与油条分离,很爽快地推给了我。我刚要说手绢在兜里,她的一双油手已经理所当然地在衣服上抹开了,那是昨天才从商店买回来的新衣服,看来她对这套衣服并不怎么在意。

将顾大玉推入校门,她混入学生当中,再没有回头看看一直站在大门口的我。

一刹那,我竟有些茫然。

这也是一种上学。

回到家里我才知道,所谓文具“都带齐了”的顾大玉,她的那个崭新的有铁臂阿童木图画的双层塑料铅笔盒,很冷落地躺在桌底下。我掏出,打开,发现里面的橡皮被切成了小碎丁,所有的铅笔都秃了头……

开学了。我不知道没有笔的新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但我相信,在顾大玉的记忆中,永远无法寻找我初上学时的那种清新,那种舒朗,那种欢快中的淡淡哀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感情好像越变越粗糙。

顾大玉的爷爷从太原来了,老爷子已经退休,来和我们一起住。这是位开朗、乐观的河北老人,今年他已经九十四岁了。九十四岁的老人身体硬朗,头脑清晰,爱认死理儿,在我们家里掌管着全家的经济大权。换煤气,买粮食,一应采办都是老爷子的事情,老会计出身的他,是一流的管家。他那一手算盘,噼里啪啦,打得流水一般,荣获过太原市算盘比赛第一名,无人能比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有这样的老爷子替我理财,我乐得清闲。

八十年代,一老一小在西安相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很快就如胶似漆,难离难分了。

顾大玉放学,一进楼道就开始喊爷爷,一层层喊上去,一直喊到五楼。这时,老爷子早已经打开门在等着了。孙女进家门,从迈进门槛的一刹那起,就开始一件一件扔东西,在大门口卸下书包,在走廊丢下帽子手套,在房门口扒下大衣,等进到自己的房间时,她已经是个利利落落的小人儿了。那些衣物老爷子会跟在她的后面一件一件拾起,仆人般地任劳任怨。我不止一次说过,这样不行,但他们俩谁也不听我的。放了学的顾大玉并不做功课,她的第一件事是要骑在老爷子腿上,让老爷子一下一下地颠,美其名曰:骑大马。骑一回大马要颠一百下,要是骑手余兴未尽,还要再找补几十。这样的大马一天要骑三四回,一直骑到顾大玉小学毕业。

有一次,我看见老的和小的在他们的房间里,小的屁股上夹了把扫炕笤帚,在一下一下地蹿,老的举着两个胳膊,跟在她后头满屋转。会儿,小的回过头捏着鼻子叫老的“阿童木”,老的竟然也嗲声嗲气地答应“哎!”老的反过来又叫小的叫“小白兔”,那兔子也“哎!”让人忍俊不禁。看老爷子这情景,真比那“含饴弄孙”的境界更进了一大步,他都变成“阿童木”了,变成机器人了,已经不是爷爷了。

老爷子疼孙女的心太切,将爱付出得太多太多。也正因如此,后来与渐渐长大的顾大玉才变成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竟达到了彼此不说话的地步。气得老爷子一天能作十三首诗攻击孙女。

爱之愈切,恨之愈甚,这话一点儿不假。

要说真正的“八旗子弟”,我认为应该算是以顾大玉为首的这帮独生子女,所谓的锦衣玉食,所谓的衣来伸手,所谓的不知疾苦,所谓的胸无大志,对他们一套一个准。

我们家有一盒《三娘教子》的磁带,不是京剧的《三娘教子》,是我们家独有的《三娘教子》——一盒我在教训顾大玉时无意间录制下来的磁带。本来我用收录机正在录制张明敏的歌,突然想起顾大玉开学已有一周,却从来没见她写过作业,我拿出她的语文书,翻开第一页,指着那个大大的拼音字母a让她读,她不认识,问她后面的o、e、i、u、U也都读不出,我火了,说:你上课都干吗去了?

顾大玉愣愣地看着我,好像在问我,是啊,我干吗去了?

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关了收音机(就忘了关录音机),开始了给顾大玉补课,这一补我才知道,顾大玉不但不认识字母,也不知道四声,一个最简单的a的四声,让她来发,竟如哑巴一样,发出了含混不清的“啊……啊……啊……”教了七八遍四声还是不会,我一拍桌子吼道:你他妈的是不是中国人?

顾大玉嘤嘤地哭了,她说,中国话我会说,中国的四声我不会说。

我说,不会说也得说,跟着我念!念错一个我打一下手板子。

接下来是顾大玉带着哭腔的,战战兢兢的发声,自然是错的多,对的少,啪啪的手巴掌声相间其中,一会儿我说,不行,打你,我的手也疼。

大玉说,您用尺子。

我说,你那把塑料尺子打折了,还得我花钱买。

顾大玉说,它已经折了。

我说,你这个e的发音怎么老“饿、饿”的?

顾大玉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我说,你的那个破老师准是陕西人,老是把“我”说成“饿”,跟你们校长说说,把你的陕西老师换了,这不是误人子弟嘛。

顾大玉说,我们老师是山东人。

我说,山东人也一样,好不到哪儿去。

顾大玉说,您妈妈也是山东人。

我说,我妈妈那是你姥姥,现在不许扯你姥姥,我们叶家,人人都会发e,就你们姓顾的不会。

顾大玉说,对,我爷爷也不会发e,他管e叫ne。我一边训一边教,到最后就光剩下了训,没有了教。顾大玉已经忘了哭了,也积极参与,不断地接话茬儿,不住地添油加醋,临近尾声时,我不但训出了吹泡的蛤蟆、豁嘴儿的兔子,还捎带上了她的爸爸,捎带上了河北、山东、陕西的父老乡亲,一切都是现场制作,即兴发挥,十分的淋漓尽致。我那时还没有搞文学创作,事后一听,这不打底稿的一气呵成,用文字表达出来,竟是一段相当精彩的相声。

训斥的结束是一阵铁锅的乱响,接着是我惊慌失措的声音:

净他妈训你,我火上的一锅红烧肉都冒了大黑烟啦!

有一年,我的姐姐来西安小住,她在帮我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这盘磁带,一听,乐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她说这整个是一出现代的《三娘教子》,编都编不出来。现在的任何小品、相声都比不上我和顾大玉的这段表演,她建议我把这盘磁带给侯家侯耀文、侯耀华那哥俩寄去,作为素材奉献给中国的曲艺事业。

我说这不行,这涉及到个人隐私。

顾大玉也说,这不行。

有朋友上我们家来,点着名要听《三娘教子》,说比流行歌曲好听。也有不知道我们家有这盘磁带的,来串门,闲聊的时候顾大玉就会主动向人家推荐。初时我还没觉得什么,时间长了,我就觉得顾大玉有点儿那个,再怎么说这也是揭她疮疤的东西,她怎会不怕羞呢?古语说,知耻近乎勇,这孩子怎不知耻呢?

同类推荐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清韵”,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才女张爱玲记录着生活情趣和窃窃私语;梁晓声默读着陌生女孩的来信,听窗的话语;俞平伯怀念打橘子的岁月:季羡林叹息着幽径的悲剧……细细读来,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清灵的竹韵,动人心弦,悦人耳畔,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韵律。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的神秘女仆

    校草大人的神秘女仆

    车祸落进大海醒来的里奈,来到一个莫名奇妙的世界,贵族的人们会魔法,她流着红色的血居然成为唯一的奇特品种,可悲的是这个稀有品种要被当成禁品献给“夜之魔女”莉莉丝,走投无路的里卡究竟该如何反击?
  • 怪物大师同人致——千辰

    怪物大师同人致——千辰

    幽狸我的第二个坑,为啥要致“千辰”咧,因为本书是千辰给幽狸的意见,so幽狸这本书就致千辰拉~有想要幽狸开新坑就按照第一个坑的第十三站后面的“作者有话说”照做吧,前提是幽狸要把这一个坑填满再说。
  • 星海小虾传

    星海小虾传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带着玄幻色彩的科幻小说,也可以看作有着科幻色彩的玄幻小说,没有什么沉重话题,有的只是星空的冒险之旅,想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轻松一下,看完忘了也无所谓,里面的科幻部分大家不要太较真,只希望大家喜欢!
  • 逆崛

    逆崛

    一个梦,延续了一个新的开始!一珠子,承载着千百年的希望!拥有它,承担了使命与责任~命运的坎坷,神秘的势力,无尽的追杀他的命运又如何?
  • 华丽的蜕变之复仇恋爱交响曲

    华丽的蜕变之复仇恋爱交响曲

    她们成为同甘共苦的姐妹,发誓要一起为家族报仇。而他们是贵族学院的四大王子。为了家族之仇,她们来到这里,只为复仇,但没想到她们却互相恋上彼此。偶然间,想起了以前的约定,但因第三者的插入,他们还会一直幸福下去吗?
  • 天使的守护骑士

    天使的守护骑士

    叶子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医生,因朋友结婚,第一次来到D市,却无意中救了一名警察。满身是血的警察躺在地上,对面就是那个变态凶手!可是在与那个变态凶手对峙时,他为什么会放过叶子呢?这让她很疑惑!接二连三的命案出现在叶子的周围,而每一次的死者都与她有关!这是为什么呢?我只是来参加个婚礼而以呀!
  • 女王陛下的守护骑士

    女王陛下的守护骑士

    首先,这是一本都市小说;其次,这是一本玄幻小说;另外,这还是一本充满言情色彩的异界争霸文;最后一点,女主可不只是一个喲!病人:医生,你看看我的化验单。医生:年轻人,幸亏你来得早啊!病人:难道说?医生:你再来晚点,否则……病人:不可能啊,我还年轻啊!医生:我就下班了。病人:尼玛……
  • 剑道皇

    剑道皇

    ,书名已改,剑道皇太过狭隘,参看极品天泽记,欢迎拜读
  • 无尽奇幻

    无尽奇幻

    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奇遇、危机、正义与邪恶,抉择与无奈.....祭恋青春--出品
  • 斗破星域

    斗破星域

    这是一个属于斗气的世界。本书等级制度:斗者,斗师,斗王,斗圣,斗帝,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