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9900000008

第8章 毛泽东苦探索发现真理,斯大林怀疑毛“主义不真”(3)

1919年初,毛泽东和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一起离开北京,绕道保定、山东到上海,送走了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之后,又回到湖南长沙。当时,中国正处在“五四”运动的前夜。毛泽东描述他当时的心情说:“当时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眼见得俄、德、奥三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瓦解,英、法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受伤,而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德、奥(奥匈帝国)、意三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因而发生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所以,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就更加直接投身到政治中去了”。他在修业小学找了个教员的位置,每周除六小时的历史课外,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组织和领导湖南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民主运动。

不久,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传到湖南。北京学生联合会派到湖南的代表邓中夏是毛泽东的好友,毛泽东和邓中夏研究后,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开展活动,5月27日,成立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毛泽东又通过新民学会和湖南学联,发动了湖南学生的“六三”罢课,上街游行。7月7日,又发动长沙人民举行焚烧日货游行示威大会,7月9日,由湖南学联发起,成立了湖南各界联合会。在轰轰烈烈的斗争中,毛泽东始终站在革命洪流的前列,成了五四运动在湖南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为了宣传革命思想,武装人民群众,毛泽东建议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学联很快作出决定,并推选毛泽东为主编。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了。它为周刊,四开一张,分四版,有“西方大事述评”、“东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和“新文艺”等栏目。它文风新颖,通俗易懂,气势磅礴,尖锐泼辣,富于战斗性、指导性、号召力。毛泽东集中精力,主编这个刊物。重要文稿,他亲自写。第一期的几乎全部,第二期的三分之二,第三期和第四期的约一半稿子,都是他写的。他先后在该刊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政论评时事,尖锐泼辣、透彻明晰,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明确地写道:“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法,多所畏缩的说话,如今都要一改旧观,不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自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人类应如何生活’,成了一个绝大的问题。”“《湘江评论》的见解,就是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统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毛泽东的文章,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坚信这场革命将“普及于全世界”。他写道:“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成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并且是从十月革命开始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写道:“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

毛泽东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典范,它必将普及于全世界。他写道:“自去年俄罗斯以民众的大联合和贵族大联合、资本家大联合相抗,收了‘社会改革’的胜利以来,各国如匈、如奥、如捷、如德,亦随之而起了许多的社会改革。虽其胜利尚未至完满的程度,要必可以完满,并且可以普及于世界,是想得到的。”

毛泽东还提出了民众大联合的主张。他说辛亥革命因为没有实行民众大联合,所以失败了。而十月革命则因为实行了“俄罗斯以民众的大联合,和贵族大联合、资本家大联合相抗,收了‘社会改革’的胜利”。

1919年8月中旬,《湘江评论》和湖南学生联合会被皖系军阀张敬尧查封。毛泽东即和一批积极分子转入地下,进行驱逐张敬尧的斗争。他领导新民学会会员和学联负责人四处活动,多方组织,先后发动了万人大游行,13000多名学生的总罢课,又得到1200多名教职员的罢教支持。然后,毛泽东又组织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上海、衡阳、广州等地,进行宣传请愿活动。他亲自率领一个代表团去到北京,“组织反军阀的运动”,经过十个月的艰苦斗争,“这个运动在湖南取得了一些成功”。张敬尧在舆论和军事的双重压力下,于1920年6月间逃离长沙。

1919年12月中旬至1920年4月中旬,毛泽东在北京住了将近半年。在此期间,他东奔西走,搜集了当时可能找到的一切马克思主义书报和介绍苏俄情况的文章,如饥似渴地阅读、研究。他精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结合实际,深入钻研,领会了这一部划时代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的精神,掌握了这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正如毛泽东自己所回忆的:“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了考茨基著的《阶级争斗》,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1920年二三月间,毛泽东在给周世钊和陶毅的信中说:“我觉得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我想两三年后,我们要组织一个游俄队”,又说:“这桩事(留俄)我正和李大钊君等商量。我为这件事脑子里装满了愉快和希望。”

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就在这时,共产国际派维金斯基和他的妻子库兹涅佐娃、秘书马迈耶夫、翻译杨明斋等人来到北京。李大钊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邀集各方面的进步人士和他们座谈,举行欢迎会、讲演会,请他们介绍苏俄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及对外政策,同他们讨论了中国的建党问题。维金斯基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等研究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之事。于是,在5、6月间,由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杨明斋等人发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由陈独秀等人草拟了共产党党纲草案,以进行讨论,统一思想。同时决定把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公开机关刊物。在此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多次会晤,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问题,研究如何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说:“我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在上海活动了近三个月,7月7日回到长沙。这时,他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际斗争的锻炼,经过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所以一到湖南,他就创办文化书社,组织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应上海共产党发起人之约,秘密进行建立共产党的活动。

后来,毛泽东回忆说,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他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争斗》,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然而,斯大林并不同意毛泽东的看法。他对毛泽东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长期有怀疑。

斯大林虽然对毛泽东有怀疑,对毛泽东的革命道路有怀疑,但他知道,毛泽东是个性格坚强、刚正不阿、自尊自强、敢想敢干的革命领袖。只要是他认准了的真理,选定了的道路,无论有多么大的压力,多么大的艰难险阻,他都敢带领人民去干,去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坚持真理、敢想敢闯的劲头,使斯大林对毛泽东十分尊重,不敢怠慢。甚至可以说有点敬畏,类似人们说的“畏友”。现在,毛泽东来到莫斯科,斯大林更不敢怠慢,会晤后不久,斯大林就打电话问毛主席身体好吗,还有什么打算,什么要求,还准备办些什么事情,很显然,他急于要了解毛泽东的想法和意图。

毛泽东却不着急。他拿起电话筒,态度很友好,热情地感谢斯大林的关怀和照顾,但却不肯说出自己的打算和要求。斯大林再三询问。

毛泽东笑着说:“这些嘛,等周恩来同志来了再谈吧!”斯大林无可奈何地放下了耳机,心里不是滋味。他不明白:作为中国党政首脑的毛泽东,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首先来到苏联首都和他会晤,必然有十分重大的问题要和他斯大林会谈,必然要热烈、迫切地有求于他;可是,这位毛泽东到莫斯科之后,不但没有一点有求于人的样子,没有一点低三下四的神态,反而显得潇洒自如,怡然自乐,不卑不亢,神情泰然。乃至他斯大林几次询问,礼贤下士,又打电话专门询问,毛泽东还是这么不肯直言,这是为什么?斯大林知道,在中国革命的问题上,自己过去犯错误,多是因为自己太主观,没有真正了解清楚中国的实际,就硬要人家照搬苏联的模式,结果,事与愿违,好心帮助中国革命,反而妨碍了中国革命。现在,毛泽东讳莫如深,不肯直言,自己也只好等一等看,不能像过去那样强人所难了!

毛泽东心里很明白,他这次到苏联来,主要是祝寿、休息,和斯大林建立良好的同志关系;至于有关中苏两党两国间的所有谈判、签约等事,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决定,都要由擅长外交的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来办。他这位统帅和领袖,只愿意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全局,而不愿包揽和干涉助手或部下的具体事务,更不愿意由自己出面去和斯大林搞什么具体事务或条约的谈判。他知道斯大林有时比较主观,如果由他和斯大林直接谈判,一方面外交谈判不是自己的所长(他知道在这方面自己不如周恩来),另一方面很可能由于对某些具体问题谈不拢或争执,会造成两党两国关系的隔阂。所以,尽管斯大林几次热切地询问他要谈什么问题,怎么谈,他都巧妙地作了回避。

斯大林急了,就郑重而恳切地说:“您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毛泽东委婉地说:“东西不仅要搞,而且要既好看,又好吃。但必须让周恩来到莫斯科来搞。”毛泽东认为,斯大林是有经验的,如果诚恳地帮助中国革命,就应主动提出帮助的内容;不提,就是缺乏帮助的诚意,我们又何必低声下气地向人家乞讨呢?

斯大林还是不明白,但他又不好再问。因为他曾经当面问过毛泽东:“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个什么事情,让周恩来来干什么?”

斯大林的心里更增加了疑云。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雷锋

    雷锋

    本书主要以雷锋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建设、走进军营、关荣入党几部分。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

    本书以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为经线,以民国上海影艺圈女明星的生活为纬线,重述中国早期影艺圈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张织云、胡蝶、周璇、徐来、阮玲玉等倾城红颜的倾城往事。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热门推荐
  • 前世逆天而行,今生顺心而活

    前世逆天而行,今生顺心而活

    南宫鸢与北堂逸儿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因南宫鸢年幼不知事,随着时间的与空间的变化逐渐淡忘了彼此。多年之后,北堂逸儿也不在等待南宫鸢。南宫鸢一夜忽然如梦初醒,疯了般的要寻北堂逸儿“竹寺”恩师却百般阻难。原来是恩师然施法让其忘了北堂逸儿。南宫鸢追悔莫及,不顾恩师说教,执意去寻爱人,却得知佳人以嫁人。祸不单行,就在南宫鸢想去见北堂逸儿最后一面却见得北堂逸儿惨死在自己面前。事件扑朔迷离,南宫鸢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漫漫路程。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能不看的职业精神准则!服务意识、细节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感恩心态、执行力,一个都不能少!以病人的生命为重,做医学的仆人;高尚的人文品格和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的胸襟;超越世俗的爱人之心……这是医务工作者修炼自身的超级法宝!
  • LOL之我是谁

    LOL之我是谁

    我是谁?我知道掘墓人为何一生掘墓我知道阿木木为何会如此悲伤我知道沙皇为何会突然复活我,是谁?
  • 洛克王国之小空

    洛克王国之小空

    小空穿越到了洛克王国,他在那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小空和伙伴们一起合作,最终打败了恩佐
  • 奈风,吹乱我心弦

    奈风,吹乱我心弦

    五年前,他离她而去,不辞而别....五年后,他回来了,找回了她,但他们之间早以出现了致命的裂痕。在这五年里,出现了一个真正爱她的人。他,等了她十年十年不娶,只为等她哪怕等到天荒地老他也不曾放弃......
  • 重生之华丽转身

    重生之华丽转身

    她:胆小而又懦弱,慕容家族的废物;她:21世纪慕容集团的总裁,集高傲美丽于一身;同名同姓的两人,生死之间的较量;当21世纪的冷傲总裁重生至慕容家族的废物身上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且看华丽转身,看21世纪的冷傲总裁如何风靡天下,浴火重生。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歆华倾世

    歆华倾世

    我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我是真的喜欢你......那一刻,骄傲的她低下了头,试图挽救着他,可他,义无反顾地离去,她望着他离去的身影,珍珠般精透的泪水流下。一场穿越,给予她的新生,却也落下她一生的伤痕......
  • 双簧

    双簧

    本书是反映当代农村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生动的题材,深切的感情,犀利的视角,直击当代农村少年,反映出当代农村的种种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