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9900000010

第10章 斯大林祝贺毛泽东,虽尊重但称毛“先生”(2)

关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问题,毛泽东明确表示,不同意萧子升和李和笙(李维汉)的主张,而“深切的赞同”蔡和森的主张——“走俄国人的路”。毛泽东在信上写道:“我们到底用什么方法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呢?我对于子升、和笙两人的意见(用和平的手段,谋全体的幸福),在真理上是赞成的,但在事实上认为做不到。罗素在长沙演说,意与子升及和笙同,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接着,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具体地分析了罗素的主张事实上行不通的三条理由,实际上也是指出了萧子升主张的错误之处,然后写道:“因以上各层理由,所以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德谟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于子升、和笙二兄的主张,不表同意。而于和森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

关于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由于蔡和森在1920年9月16日给毛泽东的第二封信,直到年底才转到毛泽东手里,所以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在复信中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动摇”,“党一层陈仲甫(即陈独秀——编者注)先生等已在组织,出版物一层上海出的《共产党》,你处谅可得到,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宣言即仲甫所为)。”

从这封信来看,毛泽东这时不仅已经认识到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重要性,而且已在积极创建“吾党”的工作了。

1921年元旦那天,湖南长沙,风雪漫天。毛泽东召集留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19人,在潮宗街文化书社召开新年大会。会议由何叔衡主持,由毛泽东报告开会理由,并介绍了在法国的会员对新民学会的共同目的、方法等三个问题讨论的情况,要求每个与会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发言,明确表态,不能含糊其辞。

会议上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何叔衡首先明确宣布主张过激主义。他说:“一次的扰乱,抵得二十年的教育,我深信这些话。”

毛泽东说:“我的意见与何君大体相同。社会政策,是补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的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会议经过三天的热烈讨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要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

斯大林长期怀疑毛泽东的立场,怀疑毛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说他“连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应该怎样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呢?列宁曾经提出一个鲜明而易于掌握的标准。列宁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庸俗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

从本章叙述的事实,从毛泽东和蔡和森通讯的内容,从毛泽东在这次新民学会年会上的言行中,不难看出,这时的毛泽东,已经不仅是承认或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且是已经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的基础”,即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了。

道路选定了,毛泽东在继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自觉地集中精力投入工人运动。当时,湖南的工业比较落后,全省只有两个较大的矿区和长沙的纺织厂、造币厂、黑铅炼厂、电灯公司等几家现代化企业,连铁路、矿山在内,全省的近代产业工人约两三万人。

为了和工人接近,毛泽东下决心脱去学生装,赤脚草鞋,粗布短褂,上铁路,下矿井,和工人们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同聊天、谈心,了解工人的疾苦,帮助他们分析受苦受难的原因,组织他们同资本家斗争。他不仅深入湖南的工矿访贫问苦,而且多次去到江西的安源,做安源路矿工人的工作。后来,他又派李立三、刘少奇、蒋先云、黄静源、毛泽民到安源工作。所以,安源路矿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十分活跃,对全国工人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21年5月1日,毛泽东等人发动组织长沙各厂工人和各校学生,举行了庆祝国际劳动节游行示威大会。那天虽下着雨,但游行的人手举着“劳工神圣”、“劳动者应当管理世界”的彩旗,高呼着口号,坚持游行示威,并散发《告工人书》和《社会革命》等传单,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工运开始时,由于干部少,毛泽东曾同时担任八个工会的秘书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的主任。他亲自领导工人的罢工斗争,并作为工人代表同军阀赵恒惕当面作说理斗争,驳得赵恒惕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后来,毛泽东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从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了起来,在这项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史的影响开始对我起指导作用”,“到1922年5月,湖南省委——我当时是书记——已经在矿工、铁路工人、市政职工、印刷工人和政府造币厂工人中组织了二十多个工会。那年冬天,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工人运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毛泽东在探索中成长的又一个特点。农民的儿子毛泽东,经过长期的、艰苦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之后,成了知识分子,但他毫不轻视工农,仍然坚持向工农群众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大众服务。早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他就利用假日,经常到农村、工厂去访问;1917年冬,他主办工人夜校,同工人阶级建立了最初的感情;五四运动前后,他两次到长辛店机车车辆厂,考察近代产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湖南,他又主动到长沙、醴陵、萍乡、安源等工矿区发动工人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开辟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道路。后来,在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时,毛泽东曾总结经验,深刻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空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这种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精神,经过毛泽东长期的实践、宣传和倡导,经过延安整风,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即筹建共产党的发起组,并决定由陈独秀邀约各地的共产主义者组织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是被邀约者之一。他收到上海发起组的邀约函后,与何叔衡等共产主义者积极协商,抓紧准备,在长沙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0月间,毛泽东收到了从上海和北京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章程,又立即着手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他建团的主导思想是“注意找真同志”,“不可急进”。由于他注意党员、团员的质量,注意找真正经过革命斗争锻炼、信仰马克思主义、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自愿参加,个别吸收,所以湖南党和团的组织都比较纯洁、巩固。

1921年6月,毛泽东接到了上海党的发起组关于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通知。27岁的毛泽东和何叔衡一起去到上海,代表湖南的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中共的成立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和尼尔科斯基出席了会议。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李汉俊、刘仁静、邓恩铭、李达、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12名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济济一堂,讨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大事。马林在会上致词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世界上有很重大的意义。第三国际添了一个东方支部,俄共添了一个东方朋友,世界上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了。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之职。因为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大会是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举行的。

这次大会讨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纲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大会认为:中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积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大会对中国社会的状况和中国革命的性质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所以没有提出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和必要的政策、策略。

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第一步,应当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而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党要“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区别”。这实际上是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造成了党的纲领和实际情况的脱节,造成了“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的孤立主义倾向。

这些都反映了刚刚诞生的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都了解不够。毛泽东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革命热情很高,但缺乏斗争经验,理论上也在探索。当时,列宁、斯大林的指导和帮助,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对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列宁和共产国际派马林来华,作用显著。

马林,原名亨德里克斯·斯尼费莱特,1883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920年7月,他作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和泛伊斯兰教联盟的代表,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了民族和殖民地委员会,任秘书。1920年8月,列宁委派马林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来到中国。他以“孙铎”为笔名,在《向导》和《前锋》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他为中国共产党的筹建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到北京同李大钊、张国焘交换意见,建议召开全国性的建党会议;后又到上海与李汉俊等商讨筹备中共一大的工作。马林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和布尔什维克的榜样,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筹建工作。

1921年12月间,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离开上海,到达桂林,在孙中山先生的桂林总部度过了两周时间。马林向孙中山领导下的军官作了有关俄国革命的报告,曾三次同孙中山长谈“关于苏俄承认他以及与之结成联盟的可能性问题”。经过长谈,马林认为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因而建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工农大众;创办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武装之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孙中山当时表示:“今仅能与苏俄作道义上之联络,一俟义师北指,直捣幽燕,再谋具体合作,未为晚也。若英知我联俄,必怀忌恨,力图竭我以助直系。北伐之师,从此殆矣!为安全计,今仅能与苏俄作道义上之联络”。

马林将此情报告了列宁和共产国际。列宁对此十分重视,首先提出了国共合作。1922年1月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东方各国代表有131名,中国代表就有30多名。张国焘、瞿秋白、任弼时、俞秀松、王尽美、邓恩铭、柯庆施、林育南、肖劲光等共产党员和张秋白等国民党代表都出席了大会。

代表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精神,讨论了共产党人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的立场,同时讨论了共产党和民族革命政党的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和远东各被压迫民族的主要敌人,号召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列宁因为有病,当时未能出席大会,但他始终关心大会情况和中国革命。会议期间,列宁抱病接见了中共代表团团长张国焘、王尽美和国民党代表张秋白、邓培。谈话中,列宁对国共合作表示十分关心,指出这是关系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并且先后问中共代表张国焘和国民党代表张秋白:“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接着明确指出:“你们应当合作”。张国焘和张秋白表示同意列宁的意见,并说一定要把列宁的指示带回国内。

列宁听了,握着张国焘和张秋白的手,哈哈大笑,十分高兴。

同类推荐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降妖夫:邪魅上仙惹不起

    天降妖夫:邪魅上仙惹不起

    天啊噜,家里突然冒出两个帅神仙,带着她穿越各个时空需找遗失的姻缘珠。各种苦难迎面而来,被绑进青楼不说还差点做了别人的通房丫鬟,要不是看着这两个大帅仙确实帅得养眼她早就罢工不干了。可是谁曾想自己身边的大帅仙居然是妖魔界一直在寻找的下一任君王,啊滴个乖乖,这下麻烦不是一点点大了,妖魔两界都盯上她了。“喂,你长这么好看怎么会是妖魔的下一任君王呢?太危险了,请离我远点吧!”某男懒散的挑眉问:“若不呢?”“你敢!”“就是敢了,这辈子都不离不弃了!”
  • 网王之冷淡公主

    网王之冷淡公主

    漠雪是一个性格淡漠的公主那是善良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面为逃避一些事和寻找自己的幸福而穿越到网球王子的世界成为樱泽雪在那个世界里又发生了一件件离奇又匪夷所思的事……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鲍姆的代表作,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小女孩多萝茜被一阵旋风带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并与小伙伴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一起历险并实现愿望的故事。一路上,他们路过了温基国,陶瓷国,桂特林国,还有发着绿光的翡翠城。遇到了神奇的捉人树,凶猛的射头人,还有友好又顽皮的飞猴。童话的内容突出了善与恶的明显立场,两个恶女巫都被多萝茜杀死了,小女孩还解放了被她们奴役的善良百姓。而善良的多萝茜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完成了心愿,并快乐地生活。书中奇幻的场景,扣人心弦的情节,无穷无尽的想象力,都使得《绿野仙踪》成为当之无愧的童话经典。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死而返生

    死而返生

    死了or活着?死而复生?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所有的疑团将在这里解开。总有一天,我要将你们这些畜生全部杀死......
  • 毁天魔途

    毁天魔途

    魔生魔死!纵横天地!笑看世间!谁主沉浮!
  •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内容围绕海宁潮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整合。
  • 重生谪录

    重生谪录

    萧天,修炼天才,还没有名扬四海,却被殃及池鱼,肉身湮灭,带着灵魂穿越到了天元大陆。看萧天如何在另一个世界绽放光彩,名扬天下!
  • 轶剑成仙

    轶剑成仙

    第一部完结,第二部《蛮巫之迷》正在修改中!关于这段传说的时间,已经无人知晓。只知道是在许多年前,在一片神奇的土地上,无数的修真练道之士,为了寻求长生的法门,费尽了毕生的心血,经过无数代人的摸索,最后也总算略有成果,享了个延年益寿。但是门派之争,天下第一之争,利益之争,各大门派之间的尔虞我诈,却让这本是平静的江湖,又开始了一场腥风血雨。馨园众人,虽不爱问世事,却也难逃俗世之争。正在天下武林危亡之际,临危受命,演绎出了一段精妙绝伦的传说,供后人传说!